走過路過不能錯過,差錢差事不差吃喝
點擊上方藍字,造頓東北菜,聽聽東北嗑 ↑ ↑ ↑
轉發、分享、留言、讚賞
你的肯定和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
東北燒茄子和地三鮮同是東北兩道「硬菜」
雖說食材上均是以茄子為主,只是差了一個土豆
但實際的做法確實迥異
地三鮮以軟糯鮮嫩見長,多以紫皮茄子為料,味道鹹香厚重
燒茄子則多用北方特有的綠茄子去皮,掛上麵粉炸成香脆,頗有軟硬兼施,柔中帶剛的意味
若說地三鮮練得是東北廚子的一手「好炸活兒」,那燒茄子就更進一步,不光要炸得好,還要會「耍勺」
「耍勺」就是玩「勺功」,一把大勺做菜只是入門的水平,有的菜要想做出效果,就得用上兩把大勺
就比如這燒茄子,高手做出來的燒茄子剛上桌的時候還是脆的
濃稠的芡汁包裹的是一層脆皮
須等吃過幾塊之後,脆皮才會被沁得香軟
而就這前後的幾分鐘,便是燒茄子精彩的瞬間
若不是兩把大勺一起開工,這珍貴的脆皮便是無法出現的
食 材
茄子、青椒、豬肉、雞蛋、土豆澱粉、蔥、姜、蒜、生抽、料酒、鹽、糖、白醋、香油
做 法
1、澱粉大量、加雞蛋、水混合成濃稠的雞蛋澱粉糊。
2、茄子去皮,縱切兩半後,再縱切為2cm厚片,再改刀成滾刀塊
3、青椒掰碎或切窄條,肉剁成碎,蔥切碎、大蒜拍碎後剁成細碎,姜切碎末。(蒜要大量,至少整個一頭)
4、取一中碗,半碗料酒兌半碗溫水,放入兩匙生抽,兩小勺鹽、1小勺白糖、3小勺澱粉調和成黃色湯汁(此菜湯汁自帶澱粉芡,且用量極大,若是一個茄子的量,至少需要這一中碗的汁)
5、將茄子塊放入澱粉糊裹均勻
6、準備2隻大勺,其中一隻放大量油,大火燒熱直到油已見微微翻動,轉中火,將裹了澱粉糊的茄子塊逐一放入炸制
7、其間不斷翻動,直到金黃撈出,放置於通風露底的容器中備用,同時開大火給油升溫
8、取另一隻大勺,熱鍋起油,放蔥、姜、肉碎炒至肉碎變色,倒入準備的湯汁迅速攪動成濃湯
9、此時燒油鍋中油已滾熱,將炸好的茄子放入並翻動,直到外皮徹底硬脆
10、將青椒,蒜碎倒入炒勺中不動
11、用笊籬將炸鍋中的茄子撈出直接放入炒勺,迅速顛勺翻勻掛滿湯汁,淋半匙白醋提味、少許香油提亮即成,迅速裝盤上桌
一盤如金磚炒翡翠的燒茄子端上來
掇起一塊,在米飯上用力一夾
從手中筷子感受到一聲微微的脆裂
熱氣混雜著茄子的鮮味,從裂開的脆皮中鑽出
此時雖口水已經翻湧
也必須伸出嘴唇輕輕吹氣降溫
若是心急入口必要燙的「噓噓咯咯」
盤底
蒜末與肉末混跡於粘稠的湯汁中
在茄塊划過後露出一道道蜿蜒的白色
菜湯裡星星點點的肉碎
竟也能挑逗起舌頭們貪痴的欲望
驅使著筷子在其中來來往往、撥弄探尋
飲食之事 不厭繁簡
飲食之物 不分貴賤
但若用心而為
無需山珍海味
只一個茄子
一樣能綻放一次次的精彩
一代代東北人懷著自己對食物的理解
用各種普普通通的食材
演繹出不同特質風格鮮明的美味
把厚重的滋味傳承在了一道道家常菜餚中
碗口鍋邊之際
便是一桌實實在在的百姓味道
◆ 分享到朋友圈 ◆
◆ 就是對爺們最大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