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松鼠是如何成功運營一個純電商品牌的

2020-12-11 聯商網linkshop

半年就幹掉對手

三隻松鼠之所以能成為網際網路第一堅果品牌,從商業底層來講,我們吻合了一些趨勢:一是年輕人的購物方式的改變;二是85後、90後這代人有消費升級的需求;三是過去網上沒有堅果品牌,線下高端堅果也沒有品牌。

為什麼線下高端堅果沒有品牌,難道人家看不到消費升級嗎?

非也。因為堅果的線下渠道抑制了品牌的誕生。堅果是一個粗加工產品,線下渠道鏈太長,經銷商、代理商、商超會層層加價,50塊錢的東西,到商超要賣100多塊錢,溢價太多,同質化程度又高,自然抑制了商超品牌的發展。

遍布大街小巷的堅果路邊攤能誕生一個堅果品牌嗎?不可能。這就是產業的現狀,實際上我們不是搶了商超堅果品牌的份額,而是把路邊攤幹掉,變成了一個品牌。如果非要在加上一個原因,相對其他食品,堅果標準化程度高,更適合運輸,更適合在網際網路賣。

很多人問,三隻松鼠是如何成功運營一個純電商品牌的。

第一,我們有非常正確的品牌定位,三隻松鼠的名字好記,擬人化強,今天看這就是一個IP。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品牌名,廣告費的投放至少比現在高出三分之一。

第二,過去電商商家和傳統企業通過免費流量在淘寶上過得很舒服,不願意出錢投廣告,他們心中有一個ROI(投資回報率),2萬元廣告費只帶來4萬元成交額,ROI為1:2,對他們而言是不划算的。

但事實上,那時候的網際網路廣告才是最便宜的,可以帶來更多顧客和搜索流量。我們第一年雙11通過投放直通車廣告、鑽石展位的首頁廣告等先佔據住消費者的心智和流量入口的大門。這些是戰略的成功。

第三,過去四年來我們掌握了一撥用戶體驗創新的潮流,創新情感式營銷,這是戰術的成功。傳統企業的客戶是標準化的,且消費者無法與企業直接溝通接觸,但是網際網路使每個消費者可以和員工平等對話,這就需要在服務方面更加生動化、個性化。我們把三隻松鼠的動漫形象做到了極致,從包裝的視覺體驗到叫用戶主人,甚至撒嬌等,潛移默化地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獨特的萌文化。

我們通過這種萌文化,隨包裹附贈開箱神器「鼠小器」、溼紙巾、密封夾、萌版卡套等小玩意,不斷在很多細節上超出用戶期待。我們能在一次消費裡獲取一個忠誠的客戶。

從工廠到用戶

一個網際網路企業帶給產業最大的變化,在於用大數據的思維把傳統供應鏈打穿。

阿里、京東搭建的是商家和消費者的關係,我們是商家的角色。下一個是什麼呢?網際網路的技術應該滲透到生產領域,這是阿里巴巴做不到的,這個事誰來做呢?我們。

大家看我們的模式是一個網際網路零食品牌企業,我們自己定位是一個產業鏈平臺企業。我們在阿里、京東的平臺,深度連結生產者和消費者,變相地實現了從工廠到用戶買單。

未來的企業都要變成平臺,平臺不一定要自己幹什麼,但是要有數據。數據是建立在一定的硬體基礎上的:我們有自己能滿足信息化、標準化要求的分裝工廠,投入幾千萬元建成的食品檢測中心,還有8個用來發貨的倉庫。

以前大家說三隻松鼠不生產東西,質量能好嗎?

自己生產的東西質量就一定好嗎?不一定,我如果有100個工廠,聘用100個廠長,不一定做得好,要做好靠什麼?靠數據:一頭是277個供應商,另一頭是2400萬用戶,還有一個雲中央品控中心。具象來講,每個消費者在網上的評價以及微博等渠道的投訴反饋,系統都會自動抓取,追溯到是哪一家供應商生產的,哪一個環節出錯了,我們自己檢測出來的數據也會進入這個系統。

通過這個系統,消費者掃碼能夠了解到產品原材料產地、入庫時間、原材料質檢報告、運輸到三隻松鼠分裝工廠的具體車輛、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客服聊天記錄等30多個信息點。

以前要自創品牌,活得很累,還被渠道商壓迫。到我們這只要做一件事情,把產品做好,交給我們變現。它給別人供貨(周期是)60~90天,在我們這30天,我還給它做供應鏈金融。現在看著我們辛苦點,但問題是好的供應商都到我這來了。

我們還有一個產品研發平臺,277個供應商,每家貢獻兩到三個研發人員在這個平臺,全國15所院校的教授也都在這個平臺,研發人員實際超過1200人。一是他們會選品,二是消費者會提出很多需求,這些需求會變成項目放在平臺,哪些研發人員專長幹這個,讓他來幹,幹成了我們就申請專利,食品產業研究院成立4年我們申請了188項專利。

三隻松鼠現在做品類擴張一定是找空檔品類,那些世界一級企業做的東西,我們是不碰的,我覺得打不過它。戰爭就是數學關係,你會發現我們的產品都是線下常溫產品,比如豬肉脯、茶葉。網際網路剛好解決常溫問題,100個常溫產品累積起來,就是一個大企業。

平臺上不止我們企業一個,消費者在生態圈裡,政府在,我們的股東、合作夥伴也在。在你能夠影響到的地方創造一個新的土壤出來,這才是正確的壁壘。

三隻松鼠就是一個好IP

所謂的用戶體驗都是錦上添花的。我們對用戶體驗的理解有三層:一是(優質產品能讓)用戶需求被滿足;二是在溝通、物流等方面更容易獲得;第三才是愉悅感。很多人看到我們是第三個層面,看不到第一、第二個。

我們這麼大的規模,(產品)肯定比二線品牌的供應商好吧,但很多人不願意這麼想。很多媒體寫作的目的是讓那些投機取巧的人看的,所以導致我不出去講話了,一講就被人家說,我們營銷做得好,好像我們產品很爛。產品是一個絕對的基礎。

過去(提升)用戶體驗(的做法)是,在包裹裡附帶一些小玩意帶來一種愉悅感,這個效果沒有以前好了。就像你天天吃蔬菜,給你一天肉吃,你覺得很好,天天吃肉,你也膩了。

用戶體驗創新的潮流已經過去了。今年我們提了娛樂化戰略:IP內容垂直,產業經營立體,最終目標是將三隻松鼠打造成一個真正的人格化的活品牌。

我們找了原迪士尼編劇以及中美韓團隊,打算拍三隻松鼠的同名動畫大片,年底就會上映。好的名字很重要,我都不用植入,片名就叫《三隻松鼠》,裡面就在做堅果,故事就是廣告,廣告就是故事,最好的營銷是看不出是在營銷。

動畫片出來後,很多的場景會到我們線下體驗店裡,店員穿上角色的衣服就是活生生的Cosplay。用戶可以坐這兒喝,坐這兒聊,坐這兒吃,買不買無所謂,甚至我們還會限購:線下是把內容和品牌聯繫的深度打透,我們本質希望他到網上買。

以前我講過一句話,我們的理念是產品做100分,情感做150分,這只是一個過渡階段。網紅和二次元的崛起,反映了中國人在情感上的、精神上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但現在大家談的內容營銷很空洞,真正的內容營銷,要做深度而不是廣度。

三隻松鼠以後做什麼?做1米寬,1000米深的事情。比如說我們會做動漫,會做動漫周邊等等,但我的主業永遠是賣零食,我的副業只要不虧錢就行。

我一輩子只會做食品賺錢,別人也不要罵我搞多元化,這些副業只要不虧錢就可以,人家做餐飲毛利50%,我毛利30%,你還好意思罵我嗎?

我們做很多副業的出發點是完善主業,但這個副業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人家主業幹掉了。比如說奶茶店,那點效益我們是看不上的,但這些小利聚合在一起也不小。

未來的生意是線下體驗,線上銷售

去年,我們關了小美、小賤兩個非堅果線上店鋪,原因一兩句話很難解釋清楚,但我不會幹開了關、關了開的傻事。你在什麼戰壕打仗,一定要研究戰壕的規則是什麼?我們在阿里平臺上打仗,過去阿里是以產品搜索為規則,做其他線上店鋪的原因是,可以匯聚更多流量。

但我們前進的過程中,突然發現有一天規則變了,店鋪很好,流量才會往這邊傾斜。我才沒有那麼傻,既然阿里不這麼玩了,那我們也要改變戰術。

我們今年會在三、四線城市設計200平方米以上的體驗店,這些店投入的成本在銷售額中相當於替代了廣告費。我不能反對廣告這種傳播的東西,但要找到一種方法替代它,體驗店是一個替代的環節,但不能開得很多,成本容易上來。

未來的生意線下是體驗,線上是銷售,一定要找到虛擬商圈和物理商圈的結合點。為什麼你願意排隊,騰出時間到電影院看一場電影,因為這種深入體驗在家庭無法完成,我們的體驗店做的也是這個事情。

體驗店開在四線城市也是有原因的,這裡能夠聚合流量,反正我沒想這個店產生銷售職能,只要找到這些三、四線城市最好的Shopping Mall,在裡面入駐,每個人一年當中一定會去幾次。

我們這個東西,在線下就不應該賣。物流越來越發達,早晚有一天,線上都能解決,你幹嗎非要到線下賣呢?這是有違我們初衷的。

(來源:MBA智庫 作者:王亞奇)

相關焦點

  • 三隻松鼠的"長紅"打法
    著眼於未來布局,三隻松鼠再次高標準切入嶄新的細分賽道,立足為每一個家庭提供食品消費全場景解決方案的願景目標,新增四大子品牌:小鹿藍藍、養了個毛孩、鐵功基、喜小雀,分別定位為新一代網際網路嬰童食品專業品牌、網際網路方便速食品牌、網際網路國貨寵糧品牌、網際網路喜禮品牌。這"一減一加"同樣源於三隻松鼠敏銳的時代洞察力。
  • 乘風破浪的三隻松鼠,憑什麼長久火熱?
    然而零食類賽道這麼多出場嘉賓,三隻松鼠是如何突破線下困境藉助電商乘風破浪,持續發力的?今天,小編就來帶你看看三隻松鼠為何在零食的「馬拉松」賽道上,一直乘風破浪、不斷向前。另一類,就是在現在電商平臺的發展中,乘風破浪發展起來的網際網路零食品牌,就是以三隻松鼠、百草味等為代表。網際網路零食品牌,從最開始,就採取了平臺型、多品類的經營業態。踩在網際網路的檔口下,又遇上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這些網際網路的食品類目賽道,現在為一個百花齊放的姿態。
  • 依附電商嫁接流量,三隻松鼠的小鹿藍藍能燃多久?
    作為打破電商瓶頸的重要手段,疑走三隻松鼠老路?不可否認,三隻松鼠對於小鹿藍藍的期待是非常高的,甚至有不少言論出來稱,小鹿藍藍是三隻松鼠的王牌獨角獸,甚至或許小鹿藍藍的成長軌跡會超越三隻松鼠。但有業內人士指出,「小鹿藍藍的推出實則是三隻松鼠試圖打破電商瓶頸的一個重要舉措,但目前來看不排除是市場紅利在加分。」成立於2012年的三隻松鼠,以做細分領域堅果起家,擬人化的形象更是為品牌加分不少,也因此迅速給消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 「財報」零食電商品牌三隻松鼠 良品鋪子三季度財報對比
    近日,上市的兩家休閒零食品牌電商三隻松鼠(300783.SZ)、良品鋪子 (603719. SH)相繼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對此,網經社從營收、淨利潤兩項指標對上述兩者的2020年Q3財報業績進行分析解讀。
  • 賣零食年營收70億,市值超84億,三隻松鼠是如何煉成的?
    自 2012 年成立以來,三隻松鼠的營收連續幾年保持翻番增長, 2018 年營收更是突破 70 億元。創業家&i黑馬曾在 2016 年撰寫兩篇長篇報導《「洗腦大師」章燎原與他的三隻松鼠》和《 4 年賣 59 億元堅果,章燎原:三隻松鼠你學不會》,深度解剖了三隻松鼠的成功基因。過去,三隻松鼠到底做對了什麼?未來,三隻松鼠又要做什麼?
  • 三隻松鼠這個電商神話破滅了嗎?松鼠還能線下稱王不?
    最近很多人在說,三隻松鼠已經生病了,神話已經破滅!業界第一,是誰?不是良品鋪子,也不是來伊份,而是~你們想不到的那個對手,你小時候就吃過的:洽洽瓜子。雙十一:百草味5.6億,良品鋪子6.59億,三隻松鼠,沒有公布數據。
  • 對比三隻松鼠和洽洽,誰更值得新消費品牌學習?|樣本研究
    那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三隻松鼠可以做到GMV破百億,而洽洽又是如何保持高淨利的?我們從渠道、產品、營銷等多個維度進行了比較。洽洽、三隻松鼠差異化比較 渠道端:洽洽線下為主,松鼠電商起家從渠道端分析,我們選取了三家典型品牌(洽洽、良品鋪子、三隻松鼠),比較發現:洽洽採用經銷和部分KA直營模式,線下渠道銷售額佔比約90%;良品鋪子是品牌連鎖門店模式
  • 【開講啦】舌尖上的松鼠:堅果電商的品牌突圍之戰(附PPT下載)
    如何讓「傳統品牌」具備網際網路思維,真正接受並勇敢地踏進網際網路這個新興渠道?讓我們一起走進本期《開講啦》,三隻松鼠的故事告訴你什麼才是轉型網際網路的正確姿勢。近年來生鮮電商的發展規律說到堅果電商,首先要說的是2012年左右,非常火的生鮮食品和農產品觸網潮。當時的熱潮非常類似於今年的O2O風潮,也出現了很多著名品牌和案例;例如三隻松鼠,本來生活等等。但是往往我們說一個行業有先驅,也有先烈。
  • 良品鋪子市值超三隻松鼠:品牌營銷VS流量之爭
    圖片來源:企業觀察報同一天,三隻松鼠市值為260.61億元,這意味著良品鋪子的市值首度超過三隻松鼠,成為食品電商領域市值最高的公司。據知情人士透露,當年三隻松鼠章燎源團隊曾與良品鋪子團隊有過深入交流,良品鋪子創始人楊紅春還指點過三隻松鼠如何做休閒食品。三隻松鼠規模領先 但良品鋪子勝在利潤三隻松鼠的電商做得更好,規模更大,但利潤層面良品鋪子更好。
  • 三隻松鼠減SKU和可口可樂砍品牌的背後:「瘦身」或為新出路
    「到今年年底,三隻松鼠SKU將穩定在300個左右,但這300個SKU是動態的,會有更多不合要求的產品下架,也會有更多優質產品上新,走向消費者。」三隻松鼠證券部工作人員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據了解,目前三隻松鼠擁有600個SKU,也就意味著,到年底該公司將縮減一半SKU。該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強調,「現在要回歸品牌定位,轉型核心是堅果類產品。」
  • 三隻松鼠上市了,它離旺旺還差幾個「仙貝」?
    2019年7月3日,從誕生之初就帶有話題度和傳奇色彩的三隻松鼠上市了,作為一個從天貓走出來的消費品牌,回顧三隻松鼠的成長史,其高光時刻與挫折困擾,具有很強的行業代表性。」從2012年雙十一開始,單日銷售766萬的三隻松鼠成為堅果零食類銷冠,並在接下來的5年中保持高速增長,在那個階段,投資人將三隻松鼠的成功歸結於從瓜子到山核桃的品類創新,瓜子巨頭恰恰曾是其對標企業,不過很快,三隻松鼠便躋身恰恰所在的十億級梯隊。
  • 三隻松鼠深度解析:乘風起勢的網際網路零食第一品牌
    一類是偏傳統型零食企業,以 90 年代初進入大陸的臺灣品牌旺旺、徐福記為代表;一類是隨電商平臺發展湧現的零食網際網路品牌,以三隻松鼠、百草味等為代表,它們採取輕資產的生產模式,構建了平臺型、多品類經營的新業態。 從行業集中度看,休閒食品的整體集中度偏低。
  • 三隻松鼠要上市了 它離旺旺還差幾個「仙貝」?
    2019年7月3日,從誕生之初就帶有話題度和傳奇色彩的三隻松鼠上市了,作為一個從天貓走出來的消費品牌,回顧三隻松鼠的成長史,其高光時刻與挫折困擾,具有很強的行業代表性。從2012年雙十一開始,單日銷售766萬的三隻松鼠成為堅果零食類銷冠,並在接下來的5年中保持高速增長,在那個階段,投資人將三隻松鼠的成功歸結於從瓜子到山核桃的品類創新,瓜子巨頭恰恰曾是其對標企業,不過很快,三隻松鼠便躋身恰恰所在的十億級梯隊。
  • 流量和品牌哪個是王道?來看看三隻松鼠、良品鋪子、洽洽的堅果大戰
    那麼,究竟誰能成為這場品類爭奪戰中的品牌贏家?當百草味已被納入百事的棋盤,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和洽洽瓜子這三大品牌的未來走勢又如何?而從品牌建設上看,這三個品牌同時也都有線上線下的渠道,而線上的「流量搏殺」和線下的「品牌勢能」,究竟孰輕孰重?對於消費者而言,同樣的堅果,選擇三個品牌的不同理由又是什麼?在激烈的競爭的背後,這些問題或許更值得關注和探討。
  • 行研| 千億休閒食品市場,良品鋪子、三隻松鼠、來伊份如何掘金?
    原標題:行研 | 千億休閒食品市場,良品鋪子、三隻松鼠、來伊份如何掘金? 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由章燎原創立。是中國第一家定位於純網際網路食品品牌的企業,也是當前中國銷售規模最大的食品電商企業。2017年雙11期間,三隻松鼠實現成交額5.22億,賣到全球167個國家和地區,連續6年位居雙11食品行業銷量第一。
  • 中國零食行業巨頭三隻松鼠成功上市 浙江一年吃出了5億
    值得一提的是,早期依託電商平臺起家的三隻松鼠,其近一年的天貓商城總成交量中,浙江省佔比6.3%,也就是說,三隻松鼠80億的市值中,浙江「吃貨」們貢獻了5億。   三隻松鼠還藉助動畫、繪本、周邊等多元化的方式極大地豐富了品牌內涵,提高了品牌知名度,讓這三隻萌萌的小松鼠成為網際網路上炙手可熱的品牌形象。   在消費者認知中,三隻松鼠不只是簡單在做零食,通過人格化的IP形象,它塑造了「傳遞愛與快樂」的生活文化。
  • 三隻松鼠再獲3億融資 堅果炒貨電商應該怎麼做
    9月16日,食品電商三隻松鼠官方宣布,目前已完成第四輪融資,總金額達3億元,投資方為前IDG合伙人李豐新創立的基金FREES FUND(峰瑞資本)。  資料顯示,以賣堅果為主的電商品牌三隻松鼠成立於2012年,創始人兼CEO為章燎原,他早年是一家塑膠公司的銷售。而從三隻松鼠公布的數據來看,成立以來發展迅速,並一直被資本追捧。前IDG合伙人李豐便一直陪伴左右。
  • 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細分市場 規模與利潤之搏|新零售核心公司觀察⑦
    三隻松鼠並不是零食企業中「觸電」最早的一波,但卻是線上發展的典型代表。2012年,三隻松鼠成立,專營電商渠道堅果銷售。起初,三隻松鼠看起來並沒有很大的優勢,畢竟早在2010年就有新農哥、百草味等零食品牌通過網際網路賣起了堅果,也曾在聚划算活動中訂單量過萬,而在線下有著上千家門店的「來伊份」,在淘寶上也是一個熱門店鋪。
  • 探秘三隻松鼠:松鼠老爹跟三千鼠小弟的IP夢
    在賈伯斯之前,蘋果只是一種水果,在馬雲之前,阿里巴巴只是個童話人物,在章燎原之前,三隻松鼠也只是萬千吃松子的大尾巴萌物中的三個。  如今,三隻松鼠這個品牌在吃貨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細數一下,這個網際網路創業公司距成立之初也不過短短五年,而它在創業年就一舉拿下了雙11食品電商銷售冠軍。
  • 休閒零食品牌迎來上市潮 今三隻松鼠正式「敲鐘」
    年9月,三隻松鼠推出了新零售新物種——松鼠聯盟小店,通過小店主個人IP與松鼠品牌IP的聯盟,打造特色各異的零食便利店。當前,三隻松鼠正加快從電商品牌向數位化供應鏈平臺企業轉型,一方面通過數位化系統連接中國眾多的食品生產企業,另一方面通過更廣泛的渠道連接消費者,把兩者之間的鏈路做得更短。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三隻松鼠上線僅半年就實現銷售收入3000餘萬元,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3.3億元,2014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1億元,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