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金湖:探索扶貧資金收益新模式 產業...

2020-12-25 新華報業網

  一個多月來,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前鋒鎮中興村黨總支書記劉大芹格外地忙,村裡用扶貧專項資金入股企業的第二次分紅3萬元到帳了。村集體收入已超18萬元,村部修繕、架設路燈、旱廁改造,她忙得不可開交。至此,金湖縣所有省市定經濟薄弱村、低收入戶全部脫貧。

  

  金湖縣的美麗鄉村

  金湖縣有8個省市定經濟薄弱村。為了幫助這些村脫貧,金湖縣堅持產業發展為引領,通過產業「造血」推動精準扶貧、可持續扶貧。中興村就是在縣級統籌下將各類扶貧資金入股企業,依託企業效益保障村集體及低收入農戶收益,成功實現脫貧。

  

  富裕的農民高興地算著收入存款

  入股產業項目 分紅有保障

  中興村入股的企業是淮金糧食產業園有限公司,公司是有著承擔國家最低保護價收購的國有糧庫。近日,在位於黎城街道的淮金糧食產業園,記者了解到,經過秋糧收購,糧庫倉儲量已達6.5萬噸,全年將獲國家保管費近600萬元。

  「國有企業應該有擔當,我們以未來10萬噸倉容為支撐,保障入股村集體的收益。」該公司副總經理繆庭海說。目前企業共吸納前鋒、塔集等5個鄉鎮及中興村、新橋村等4個村的中央、省市各類扶貧資金356.6萬元,已實現分紅逾11.34萬元,受益建檔立卡農戶445戶。其中中興村以2018年度市定經濟薄弱村扶貧資金110萬元入股,已兩次分紅共計4.25萬元。

  如何讓扶貧資金髮揮最大效益,這是金湖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一直思考的問題。近幾年來,金湖縣積極探索扶貧資金收益新模式,著力實施統籌帶動產業項目,依據「按股分紅,保底收益5%」原則收益分紅到村居、低收入戶,實現資金效益最優化,從而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尤其是缺乏勞動力的低收入農戶脫貧致富。去年底該縣成立了潤土扶貧開發公司,專門負責扶貧資金的運營管理,扶貧資金由潤土公司代為入股淮金糧食產業園,村裡持有股權證明,並由潤土公司定期將分紅打入帳戶。

  

  家門口就業的農民

  發展優勢產業 就業在「家門口」

  金湖縣金南鎮南望村建有佔地120畝的產業扶貧項目菊花園,冬日暖陽下,六七個婦女熟練地清理著包裝盒。「在家閒著心裡發慌,在這邊做活不累,還能賺錢補貼家用。」南望村九連組60多歲的欣少平說,她家是村裡的低收入戶,丈夫身體不好,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像欣少平這樣的低收入戶,我們鎮有216戶。」金南鎮農村工作局負責人介紹,為了幫助低收入戶儘快脫貧致富,該鎮統籌利用省級精準扶貧資金34.56萬元,藉助南望村豐富優質的灘涂和水域資源發展菊花種植,引進優質菊花品種金絲皇菊、貢菊生產菊花茶。2018年,該村菊花茶銷售額114萬元,淨收益35萬元,帶動村民70多人增收,其中建檔立卡低收入戶26人,人均增收6000元。欣少平今年在菊花園做工160天,測算下來增收不下萬元,再加上家裡八畝地的收入,全年純收入近兩萬元。

  加入電商平臺 農副產品成「網紅」

  「親,咱們塔集手工掛麵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技藝精湛……來兩份?好嘞,這就為親發貨……」看著徐浩手指輕點,輕鬆就在網上賣出一單,塔集鎮手工掛麵手藝傳承人陳大爺豎起了大拇指。他說:「多虧我們理事長點子多,上上網就把這些土特產賣出去了,讓我這做面磨油的老手藝有了用武之地。」

  徐浩是金湖縣塔集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在成功創辦「村淘服務站」的基礎上,出資10萬元,通過資源入股、技術入股等形式,組織貧困戶、傳統手工業者共10多戶入股,組建了合作社。他設計申請了「塔集」「堯鄉」和「荷香金湖」等地域特色商標,放大了本土手工掛麵和小磨麻油的品牌效應。同時合作社積極在「線上」推廣非轉基因菜籽油、塔集藕粉、塔集芡實等特色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將塔集特色農產品在線銷售,讓困難群眾真正嘗到了「觸網」的甜頭。如今,「金湖藕粉」「金湖蓮子」「金湖大閘蟹」等許多叫得響的農副產品相繼加入了電商行列,助力百姓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東海:「晶都」鄉村放異彩 齊心繪出...
    合作社理事長李春輝告訴記者,果園的投入資金都是他自己籌措的,風險也由他個人承擔。村民只要參與到果園管理,就能分到八成的收益。在高美峰看來,根據各鎮村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確定農業主導產業,積極推動三產融合發展,並選育好鄉村發展帶頭人,優化好帶動全體村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是東海產業扶貧和實現產業興旺的重要經驗。
  • 「金雞」唱響扶貧曲——河北威縣積極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
    「我把扶貧資金入了股,還走進公司成為一名揀蛋工。」郭成巧說,入股後已經連續兩年分紅,上班每月掙2000元錢還管飯。這些原先不敢想的好事,都源於河北威縣的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據了解,河北威縣引進蛋雞產業龍頭北京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實施「金雞幫扶」模式,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轉變為資產,以入股分紅的形式將周邊4個鄉鎮的4424名貧困群眾全部變為企業的「特惠股東」,趟出了一條產業扶貧精準滴灌新路子。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贛榆:「三化」並舉乘勢而上 奮力...
    「產業集群化」激活富民強區新引擎曾是全省經濟「窪地」的贛榆如今已悄然崛起。區委、區政府將產業集群化發展作為脫貧攻堅和富民強區的新引擎,推動區域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從經濟薄弱鎮到產業富民典型鎮,黑林鎮實現華麗轉身。區政協副主席、鎮黨委書記馬秀雲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2018年度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網際網路正深刻改變著各行各業,農業也不例外。作為江蘇近海親海第一區,贛榆擁有62.5公裡黃金海岸線、108萬畝淺海域。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興產、減支、統籌 宿遷搭乘扶貧「專列...
    「十三五」以來,沭陽盆景產業帶動精準扶貧資金6500萬元,建設了21個農業結構調整項目,直接或間接帶動創業就業10.5萬人,幫助約5000個貧困家庭1.2萬名低收入勞動力務工脫貧。宿遷積極整合各級各類扶貧涉農資金投入重大項目,折股量化到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增強重大項目對脫貧攻堅帶動作用。為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宿遷通過市場化和契約化實現產業利益與群眾利益一體化,固化農戶利益,將低收入農戶穩定增收脫貧和企業長效發展一體推進。
  • 看永新高橋樓鎮產業扶貧的新探索新作為
    原標題:看永新高橋樓鎮產業扶貧的新探索新作為 「一開春,油菜花金燦燦開遍田野;到了三四月,紫紅的桑葚掛滿枝頭;五六月,紫紅的楊梅引得遊客紛至沓來;七至九月,在巨峰葡萄的引領下,身價不菲的無核紫提緊跟其後;十一月,井岡蜜柚、高產板慄又粉墨亮相;十二月,紫紅的油茶籽榨出紫紅透亮的生態茶油,油價年年攀升,映亮了農戶們笑開了花的紫紅色臉膛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選準「產業牌」 六合蘇陝協作助力山陽...
    六合區掛職山陽縣委常委、副縣長範明輝介紹,受疫情影響,按照省市工作組統一要求,今年六合與山陽兩地的扶貧協作相應調整,重點發力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三個領域,進一步鞏固提升精準扶貧成效,切實保障疫情期間貧困群眾收入穩定,助力山陽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公司+農戶(家庭農場)」模式推進精準...
    作為全國知名農業龍頭企業,溫氏近年大力推行「公司+家庭農場」模式推進精準扶貧,從而為各地鄉村振興提供可複製、可借鑑的發展經驗和發展模式。近日,記者從溫氏獲悉,由新興縣政府及溫氏股份共同打造的全省首創的扶貧養殖小區即將建成。
  • 河北大廠:產業扶貧趟新路
    「今年大廠產業扶貧項目向種植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轉變,沁心農業綠色蔬菜種植扶貧項目是新納入我縣產業扶貧的項目之一。」大廠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淑豔介紹。2020年,大廠積極培育產業扶貧新主體,發展產業扶貧新項目,轉變產業扶貧發展方向,經大廠農業農村局篩查協調溝通,大廠沁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大廠安排財政資金190萬元入股該企業,採取資產收益的模式,將所產生收益用於全縣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公益崗位人員工資補貼的發放。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泰州:尋求特色田園鄉村產業發展「最...
    2020-12-12 21:00圖文來源: 泰州日報 江蘇泰州在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工作中,始終把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的落腳點
  • 「貧困戶互助組」+全鏈條產業扶持——遊仙區建華鄉探索扶貧新模式...
    宋兵告訴記者,他是重度肢殘患者,鄰居楊守明也已經70多歲高齡,兩家同屬貧困戶,鎮裡在組織貧困戶互助組時考慮到兩家離得近且沾親帶故,就將他們分到了一組,共同發展養殖產業。「手挽著手,脫貧的路好走。」建華鄉黨委書記龍浩宇告訴記者,成立互助組的初衷,目的是讓貧困戶們抱團發展,形成合力,組員之間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統一接受培訓指導,達到規模化發展的效果。
  • 【實踐新論】實現「四個轉換」,促進扶貧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他強調,要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繼續加強脫貧地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淮安:吸引臺資逆勢增長 淮臺合作再...
    江蘇是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而位於蘇北的淮安,人文底蘊深厚,經濟發展快速,區位優勢顯著,營商環境優良,在承接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方面有很大優勢。  果不其然,經過十幾年發展,淮安交出了「千家臺企落戶、千億產值貢獻、千名臺商匯聚」的亮眼成績單,落戶淮安的臺資企業超過千家,總投資超200億美元。
  • 好風景,好產業,好日子——青海生態扶貧新探索觀察
    新華社西寧7月12日電題:好風景,好產業,好日子——青海生態扶貧新探索觀察   新華社記者李佔軼   位於青藏高原、三江之源的青海,高寒缺氧,生態脆弱。這裡不僅是生態建設的重點區域,也是生態扶貧的主要戰場。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蘇州東山七個薄弱村全部提前「摘帽」:讓...
    作為蘇州後方的綠肺,東山鎮承擔著保護太湖生態的重任。如何在生態敏感區域走出一條富民之路,是當地一直在探索的方向。近年來,東山鎮巧做「加減法」,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推進農商文旅深度融合,努力讓綠水青山不斷釋放生態紅利。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海安開發區:「標準化+」蓄足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海安開發區:「標準化+」蓄足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2019-09-21 09:14:31 來源: 南通日報 日前,國家級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通躍通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泰州姜堰區1100多個「先鋒小院·民意...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泰州姜堰區1100多個「先鋒小院·民意驛站」幫扶幫在點子上 2020-01-13 08:48:35 來源: 泰州日報 近段時間,泰州市姜堰區通過各類媒體,曬出71家單位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整改案例和成效
  • 廣東惠東山瑤柑種植探索東西扶貧新模式 促鄉愁經濟新發展
    原標題:廣東惠東山瑤柑種植探索東西扶貧新模式,促鄉愁經濟新發展    小小山瑤柑,深深瑤漢情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丹陽:女碩士下鄉創業 科技園帶動致富
    2011年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政策,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擴大農村就業,帶動一方老百姓發家致富,主動投身現代農業建設,為丹陽市珥陵鎮中仙村的新農村建設、帶動農民致富做出了積極貢獻。2011年12月,李波在珥陵鎮中仙村流轉土地600多畝,吸收當地村民就業,以周邊農戶為社員註冊成立丹陽市嘉仙果蔬專業合作社和江蘇碧雲天農林科技有限公司。
  • 在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湖南新篇章中展現株洲新作為
    市委常委會專題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在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湖南新篇章中展現株洲新作為 毛騰飛主持並講話 來源:株洲日報  發布時間:2020-09-22 08:55:36  作者:羅欣  【字體大小:大中小】 9月21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秦州:菜葉不棄田!尾菜「變廢為寶」有實招~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秦州:菜葉不棄田!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近年來秦州區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決打好農業面源汙染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