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葡萄酒愛好者曾遇到這樣的情況,同一款葡萄酒在專賣店品鑑時口感很好,回到家品嘗同一款類的葡萄酒,聞起來喝起來感覺會稍有不一樣,稍微遜色一些。這是為什麼呢?內心升起疑惑:是否買回來的一瓶是假的?但經過仔細的鑑別和對比,確定都是正品。
其實,這種現象在葡萄酒圈中叫「瓶差」,即同一款葡萄酒,在專賣店喝與在家喝的口感上的差別,而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影響的。
一、客觀因素
1、運輸條件
同樣一批酒出廠,發往世界各地,因路途、目的地不同,有的酒坐上飛機,有的酒放進遊輪,有的酒放在貨車上配送。不同的運輸方式,運輸時間、運輸過程中所處環境、所受遭遇導致酒在內部發生不同程度的反應。
比如說,運輸過程中上層的酒顛簸程度高於下層,使得上層酒氧化速度快於下層,從而口感也會有所不同。另外,在運輸中接觸陽光一面暴曬的酒氧化速度會加快,與底層或陰暗面的酒口感有所差異。
2、儲存環境
葡萄酒的儲存講究恆溫恆溼,環境乾淨整潔。很多酒商達不到這樣理想的貯存環境,往往存放在雜貨間,因此其他存放物的氣味就會附著在酒盒和酒瓶上,這就與專業儲存的酒產生了差異。
再者,葡萄酒在窖藏過程中的溫度差異也會造成不同的影響,高溫會讓酒液品質加速老化,低溫則會有芳香酯類物質析出。所以同一批出廠的酒,在北方的和南方的都可能會造成瓶差。
二、主觀因素
紅酒專賣店專業的醒酒方式與醒酒時長都會產生酒款口感稍微的差別的。其次在紅酒專賣店,消費者處於享受被服務的狀態,這與自己在家品鑑時的生理狀態會有些許的差別。
一個人在喝酒時整體的生理狀態會影響對酒的感受。如果品鑑者的身體狀況不佳,口中唾液的分泌會減弱。而口中分泌的唾液對酒和食物的口感有種非常重要的緩衝作用。
同一批次的酒,從運輸到售賣,從廠家到消費者,層層轉手至不同的終點,因為儲存環境、運輸條件或者飲用時生理狀態的不同,每一瓶酒的香氣口感都可能會產生差異,所以當我們喝到一款酒發現其表現有點失常時,請不要輕易否定其品質,有時候也許是出現了瓶差的問題。一般而言,瓶差現象都是一些小問題,並不會對葡萄酒產生過大的影響,所以面對這種現象也不用過分在意與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