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會小青柑又到了採摘季節,小青柑茶在整個茶葉市場又開始熱門起來了,而市面上小青柑琳琅滿目,筆者已經寫過數篇乾貨對於小青柑的類別,產地,價格以及很多知識。而市面上最熱門也是價格最昂貴的卻是生曬型的小青柑,要提到小青柑的生曬工藝,不得不要提到小青柑的產地,廣東江門新會。
新會的會城如梅江,東甲,天馬等新會柑核心產區處於這三江譚江鹹淡水獨特交匯水土,在這西江、潭江、交匯的銀洲湖上,受到三支水源所攜礦物質和微生物的千百年作用,形成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這裡兩江匯聚,又有南海海水回流,鹹淡交界,形成以銀洲湖兩面岸為核心的潭江兩岸衝積平原帶,這一帶土地肥沃,土地微量元素豐富,是柑桔的最適宜栽培區。而在新會土地上的柑皮,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其口感甜潤,而且有非常好的藥用價值。種植柑曬廣陳皮中國有近七百年的歷史。
而新會柑皮囊中擁有一種特殊的揮髮油,揮髮油是廣陳皮中除黃酮類化合物外另一重要的活性物質, 含量為1.9%—3.5%,而在核心產區梅江等地能達到3.6%以上。陳皮揮髮油中主要成分為右旋檸檬烯、檸檬醛,還含有川皮酮、橙皮甙、肌醇、維生素Bx等。所以所謂陳皮的陳化,其實就是通過日曬將揮髮油轉化成黃酮類物質,才有新會陳皮那特有的泌人心肺的香氣和奇特的藥效。
其實生曬需要大量的人工來製作,生曬需要在陽光下把柑皮裡面的水分揮發掉把藥用價值最好的保留在裡面。如果天氣又問題,會非常影響製作流程工藝,如果曬的不幹,也有發黴的風險。生曬時間最少為8天至15天,可見生曬的價值好在哪裡,如果說能有十多天是晴朗的天氣,才能製作一個完全合格的生曬型小青柑。然後再生曬到幹,這一點非常重要,很多不法商家曬半天就叫半生曬,真正意義的半生曬應該是殺青後曬到幹為止。而全生曬是連殺青這個程序都免去,直接從小青柑鮮果到到全生曬小青柑一氣呵成,完全不用任何烘焙機同古代人做陳皮一樣。
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方法,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鮮果或者小青柑殼,同你喜歡的普洱茶來DIY一下。(這裡講的是全生曬的方法,如果半生曬需要殺青,要高溫烘焙或者蒸一下)
1,摘果
摘過一般要注意每一剪都要剪刀,不要用手拔,否則會傷樹哦。像筆者的梅江柑園,因為之前有一批樹第一次不懂用手摘而沒有剪,第二年的產量下降很大。
2,洗果,
可以使用一下果蔬清洗劑,將果清洗乾淨,也可以在這個時候選一下果的大小。最好不要超過1兩2來製作小青柑。
3,挖柑
挖柑要注意一定要挖乾淨,可以網上買一套專業挖柑工具,注意瓢已經要挖乾淨,否則做出來的小青柑會有酸味。
4,風乾
條件的朋友可以抽溼,一般來說就是風乾或者曬一下,但是不能曬久,曬久了的話,小青柑殼會變形,這樣不易於填茶和後續的生曬過程。
5,填茶
填茶要注意一定要填滿,如果不滿,曬不出那個圓滾滾的小可愛哦。
6,曬果
曬果要注意經常要翻動,讓小青柑受光均勻,這樣會讓後期口感更好。
7,持續曬果
還是保持同樣的,均勻生曬,翻動。生曬一定要注意天氣情況,預防雨天,否則容易前功盡棄。
8,曬完包裝
很多茶友選擇市面上稱之為生曬小青柑,而很多朋友並不知道生曬中或者生曬後的小青柑的外觀同香氣,往往容易被不法商家套路,愚弄。而其實買到小青柑的朋友,殊不知,小青柑也應該像新會陳皮一樣,即使是成品柑也應該經常曬,才能保持它的持續陳化同收藏價值。
像已經做好的小青柑,放入箱子裡,如果您買了收到之後,能好好繼續曬,讓它陳化,能像一樣出藥香味,口感會更加醇甜香潤。
曬完之後,最好放入玻璃罐保存,如果有條件,可以將玻璃罐置入陽光下繼續曬,其實小青柑只要曬久可以生香,而玻璃罐可以更多的積累和保住陳香味,讓香味的發酵更自然厚重。
小青柑是可以像新會陳皮一樣收藏的,尤其是新會梅江柑已經所剩無幾,做得好的朋友在未來可以收藏升值,自飲,都是很好的選擇。
那您明白了嗎,七月的小青柑即將上市,想DIY小青柑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期待你們的作品,如果覺得好,請多多轉發一下,感謝
作者 - 梅江小青 - J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