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茶在目前養生茶界中,很受消費者的歡迎,在辦公室內也隨處可見。但是,有人喝的小青柑長白霜是什麼原因呢?今天就詳細告訴大家小青柑白霜是怎麼形成的,小青柑為什麼會有白霜。
首先,小青柑的品類繁多,市面上說的小青柑一般指的是將優質的青柑掏空果肉後,填入雲南普洱熟茶,在沒有添加劑的情況下,經過特定的工藝加工而成,讓小青柑清醇的香味和雲南的普洱相互交融,越陳越香。
比起常規的茶葉,小青柑茶衝泡方便簡單,耐泡,由於茶葉在柑果裡面,所以茶性釋放得比較慢,無論怎麼泡,湯色都很漂亮,適合隨性而為的茶友。喝起來柑香四溢,普洱茶味醇厚,喉嚨生津,但前提是要飲用優質的小青柑茶才有如此醇正的味道。那麼,怎樣才算是優質的小青柑呢?品質必備三大條件,一是原料,二是工藝。下面我以十添一果真香小青柑為例,著重闡述小青柑茶的加工工藝和流程。
1、小青柑的製作原料:
從小青柑的原料構成來看,皆選上乘新會柑與上乘普洱熟茶作原料配置。其採摘的是新會天馬核心產區7-9月份的小青柑,此時的小青柑油包均勻密布,芳香味十足,搭配的熟普為5年的雲南百年老樹宮廷普洱熟茶,金毫顯露、細緻緊結,這種原料搭配乃是經過上百次試驗的結果。
2、小青柑的製作工藝:
其採用的是半生曬製作工藝,這道工藝極為重要,為了方便下一道工藝的可操作性,大多數商家的小青柑多採用「半生曬」。首先將採摘後的小青柑經洗淨篩選後,挖去果肉,進行攤晾,一段時間後再填入宮廷熟普,然後放在太陽底下,享受完美的日光浴,保證其水分蒸發,最後再用低溫烘焙工藝,烘乾小青柑內含水分,使小青柑保持相對乾燥、避免黴變,能夠去除苦澀味。
這樣的工藝製作的十添一果真香小青柑能夠使柑、茶二者同時轉化,提升香氣,衝泡後飲用糯香醇厚,柔滑感強,比較潤口,品後有糯香餘韻迴蕩、韻味綿長;且小青柑很少出現白霜現象,利於營養物質的保留和轉化,具有化痰潤嗓、養胃保肝、健胃消食、醒腦提神、延緩衰老、解酒醒酒等作用。因此,新會柑和雲南熟普的相遇可謂是恰到好處、完美匹配。
拓展閱讀:小青柑的好處是什麼?常喝的人會有怎樣的變化
那麼,小青柑長白霜又是什麼原因呢?
有的朋友買到的小青柑長滿白霜,為晶體粉末感,不易脫落,這種現象其實很大程度跟商家自己的製作工藝有關,多半是使用了高溫烘焙的工藝。
用高溫烘焙小青柑,會直接破壞小青柑柑皮油包,導致油胞高溫破裂以至於柑橘精油溢出,最終溢出的柑橘精油經過化學反應轉變成結晶品——白霜。雖然說這種長白霜的小青柑也能喝,但卻不具陳化價值,即使存放再久,它也不能轉變成陳皮柑普茶。但有的商家仍將這種小青柑包裝成生曬小青柑,從而宣傳小青柑白霜莫大的功效,這無疑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而真正的傳統半生曬小青柑是不會出現白霜的,因為生曬的作用對白霜的抑制作用其實是很大的。通過生曬,使其長期暴露於空氣中,茶枝柑果皮中的精油和果糖成分揮發得更快,在持續的生曬乾燥過程中,揮髮油會逐漸轉化成其他物質,因為有研究表明柑皮陳化過程,揮髮油呈現降低的趨勢,而黃酮類物質呈現升高的趨勢。當外面溢出的油沒有了,完全乾燥了,保存得當,那自然就不會起白霜了。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長白霜的小青柑都有一個大概的判斷力了,小青柑茶口感獨特,受人喜歡,但在選購時還需要保持理智進行分辨,可別再交智商稅了哦!以上就是關於「小青柑長白霜是什麼原因」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