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製藥公司可合法生產「達菲」仿製藥
印度著名製藥公司Cipla周一表示,已收到來自拉丁美洲、墨西哥和以色列等國的要求,並且該公司有能力在4-6周內提供1500萬劑禽流感藥「達菲」(tamiflu)的仿製藥奧塞米韋(oseltamivir),據稱該藥能有效治療豬流感。Cipla在印度市場銷售「達菲」仿製藥的價格為20美元每劑(20粒),而該藥的國際市場價格為60美元每劑。
-
羅氏授權上藥生產達菲和銷售奧司他韋的仿製藥
本報訊昨天下午,羅氏集團正式授權上海醫藥集團在中國生產和銷售奧司他韋(達菲)。從而這家企業成為我國第一家得到羅氏授權的企業,由其生產的奧司他韋僅用於防止和控制流感大流行。據悉,上藥集團在11月初向羅氏提出了申請,經過1個月的評估之後,羅氏決定授權上藥集團生產和銷售奧司他韋的仿製藥。
-
仿製藥審批太難:等上市要用六七年甚至八九年
簡單說來,該試驗就是讓受試者在不同的時間服用等量的仿製藥樣品和被仿原研對照藥產品,然後檢測其血液濃度,計算、對比它們在人體內活性成分吸收的程度和速度,從而評估仿製藥樣品是否達到審批要求。 對於生物等效性試驗,國際上都不要求審批,企業自己做就可以。但在我國,企業在做試驗之前須先經藥審中心審評,獲批後才可以進行;企業做完試驗之後,再提交有關數據和材料,進行上市審評、審批。
-
印度仿製藥巨頭入華,狼真的來了?
業內此前一直有傳聞稱,印度仿製藥企業準備參與中國「4+7」的競標,最近的一次會議,更是大大增加了市場上對於印度藥企要來分一杯羹的擔憂。參與會議的,不僅有兩國的藥監部門,更有發改委、商務部、國家醫保局、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印度衛生和家庭福利部、印度商務部、印度駐華大使館、印度駐上海總領事館等相關部門,以及來自中國和印度製藥協會和企業的百餘人。
-
創新藥難解近渴 廣生堂募投加碼仿製藥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廣生堂自2015年就強調要從仿製藥向創新藥轉型,但在此次募資項目中資金佔比最多的項目仍為仿製藥相關產品。為何公司在堅定向創新藥轉型的過程中,反而對仿製藥項目加大了投入力度?4月16日,廣生堂證券部人士回應《中國經營報》記者,本次再融資募投項目包括原料藥製劑一體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江蘇中興製劑車間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主要用於創新藥投入),正是公司仿創結合的體現,與公司向創新藥企業轉型的戰略不衝突。此外,廣生堂在2019年報中直言,隨著多個一類創新藥陸續進入臨床試驗和臨床註冊申報階段,預計2020年度對資金的需求較大。
-
2023年大量仿製藥將上市 加劇市場競爭
最熱的仿製申報品種苯甲酸阿格列汀、琥珀酸曲格列汀仿製藥申報方面,苯甲酸阿格列汀片和琥珀酸曲格列汀片是我國目前申報最熱的DDP-4抑制劑,其次是磷酸西格列汀片。苯甲酸阿格列汀片在2010年4月首次獲得日本上市批准,而我國仿製藥臨床申報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由此可見我國研發企業搶仿申報的熱情。
-
原研藥和仿製藥傻傻分不清楚,「藥」選哪個好?
原研藥和仿製藥有什麼區別?為什麼仿製藥成本會低很多?醫生要給我開「仿製藥」,療效可靠嗎?什麼又是「仿製藥」? 原研藥,即指原創性的新藥,經過對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層層篩選和嚴格的臨床試驗才得以獲準上市。需要花費15年左右的研發時間和數億美元,通常大型跨國製藥企業才有能力研製。
-
國外巨頭殺入奧司他韋戰場 東陽光藥大舉採購仿製藥牽出關聯交易
奧司他韋競爭日益激烈 5月27日,印度仿製藥巨頭Natco Pharma(以下簡稱「Natco」)向中國藥監局提交了進口仿製藥上市申請,藥品名為磷酸奧司他韋膠囊。 奧司他韋最早由羅氏研發,藥物原理為抑制體內的神經氨酸酶,進而阻止病毒複製,及入侵鄰近細胞。藥品有3種劑型,膠囊、幹混懸劑、幹糖漿劑,已被全球衛生組織推薦為標準用藥。
-
《我不是藥神》:原研藥的「血」,仿製藥的「淚」
在進行優化。好的藥品,不僅要吸收好療效好,還要避免不良反應,再經過長達三年反覆地試驗將先前初篩的先導結構改造為符合科研要求的優化分子結構物。最後還得做報告臨床前先導結構的特性。這些優化的先導結構還要在動物身上中進行各種毒性等試驗,符合國家有關法規的,才能進入臨床試驗。
-
生病了,吃原研藥好,還是仿製藥好?
主人公程勇為了讓患者們吃上藥,去印度買來大量平價仿製藥,被白血病患者奉為「藥神」。 隨著影片的熱映,網友們除了關注源自真實案例的故事情節外,圍繞「原研藥」和「仿製藥」的討論亦熱火朝天。
-
三天市值暴漲88億,首仿瑞德西韋的「高難度仿製藥專家」如何煉成?
目前吉利德關注點仍然是迅速確定瑞德西韋用於治療COVID-19的潛力,並指出,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數據對於決定藥物的後續舉措十分關鍵。雖然眼下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能否成功尚且是個未知數,但此前名聲不顯的博瑞醫藥在短短十天時間裡成功仿製出瑞德西韋,無疑賺足了眼球。
-
IMS:這些年,FDA批准的中國仿製藥Top5
艾美達上周統計了國內企業在美國獲得ANDA文號的品種與企業,根據CFDA規定,若這些品種在中國境內用同一條生產線生產上市,一致性評價辦公室對其原境內外上市申請資料、生產現場檢查結果審核批准後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如果沒有在國內上市並採用與美國上市申請相同的生產線,可按照《關於發布化學藥品註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告2016年第51號)的有關要求申報仿製藥註冊申請
-
韓媒:中國生物製藥令韓國望而興嘆
去年中國超越製藥強國德國,成為世界第四大製藥市場。居中國製藥業首位的哈藥集團進入了世界製藥公司的前50強,這是韓國製藥企業未能跨入的門檻。中國是否只重視量?事實並非如此。2003年10月,中國生物製藥企業賽百諾(Sibiono)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遺傳基因治療劑商業化。
-
韓國製藥公司:新冠病毒抗體藥物1期臨床試驗顯示「耐受性良好」
中國日報網11月6日電(妮思娜) 據路透社報導,韓國最大生物製藥公司Celltrion表示,其新冠病毒抗體藥物CT-P59正在進行1期臨床試驗,藥物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未在試驗人群中發現明顯的安全問題。
-
在美國賣1000美元一片的C肝藥 孟加拉國仿製藥企業只賣10美元
美國製藥企業吉利德Sovaldi在全球賺大錢的夢想要破滅了。孟加拉國的仿製藥企業Incepta公司搶先仿製了Sovaldi,並將其售價從1000美元一片,降低到了10美元。後者還準備將其生產的仿製藥出口到其他不受藥品專利保護法規限制的國家和地區。Sovaldi是一款在C肝治療領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藥物,由吉利德在2013年12月底推出。
-
廣州版"達菲"藥效顯著 三月內可儲不少於萬人份
在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方面,廣州或有與「達菲」藥效一樣好的抗流感藥應對!記者昨日獲悉,由廣藥集團旗下白雲山製藥總廠研製的「福泰」在經過3年多的反覆試驗及「二代」優化,目前已基本擁有與「達菲」一致的藥效。但目前「福泰」藥物仍處於研製階段,尚不能商用。
-
全球第三大仿製藥商阿特維斯退出中國
去年銷售料達110億美元 來自中康資訊的消息顯示,如果你對「阿特維斯」這個名字感到陌生,那麼「華生製藥」這個名字定能讓你熟悉——這個伴隨「立普妥」專利到期,首仿立普妥而被普遍關注的仿製藥企業,就是阿特維斯的前身。
-
四川科倫已研發「抗疫」仿製藥 3月可批量生產捐贈疫區
科倫藥物研究院副院長薛彤彤介紹了其預防原理:病毒通過呼吸進入肺部,與肺部細胞接觸並結合之後,就會在細胞內進行複製。多肽與病毒S蛋白結合後,能夠阻止其結構變化,阻斷病毒與細胞的吸附和融合,達到預防感染目的。如同給肺部穿上了一件「防護衣」。
-
外資壟斷抗抑鬱藥物市場 仿製藥成長空間巨大
排名前5位的藥物是帕羅西汀(葛蘭素史克公司)、艾司西酞普蘭(靈北製藥)、舍曲林(輝瑞製藥)、文拉法辛(惠氏製藥)和度洛西汀(禮來製藥)。而國內抗抑鬱藥物企業則以仿製藥為主或者說基本都是仿製藥,這與長期以來因為人們對抑鬱症的不重視、對抑鬱症治療的牴觸而導致這個細分領域受關注度少、經濟價值被低估有關。因而很少有企業會在這一領域大量投入去研發新產品,而是選擇直接走仿製這條較為便捷的道路。
-
仿製藥迎來大考 創新藥剛剛上路 輔仁藥業兩條腿走路前景如何?
作者:張曉來源:銠財研究院如果不是《我不是藥神》的火熱上映,或許人們還不了解創新藥和仿製藥的異同,或許《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政策也不會這麼早就出臺瞄準仿製藥一般而言,創新藥是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專利的藥物,藥企自主研發,周期長,要經歷I期、II期、III期臨床試驗,有的會歷經10年甚至15年時間;研發失敗的風險高,但一旦成功對藥企的利潤貢獻也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