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冠軍劉格菘:在產業趨勢中找牛股這些板塊要小心

2020-12-11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 詹晨

「平淡」,是劉格菘被問及拿下全市場公募冠軍基金經理作何感受時的回答。

早在一個月前,劉格菘管理的三隻基金就已收益翻倍,令他成為2019年公募冠軍寶座的最有力競爭者。

冠軍基金經理的寶座一向「高處不勝寒」。基金圈素有「冠軍魔咒」的說法,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市場風格切換,當年的領跑牛股在下一個風口變化時,往往不易騰挪,次年業績通常不佳。

再看劉格菘管理的3隻產品,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十大重倉股中前兩大均是聖邦股份和康泰生物,另外還有三安光電、中國軟體、億緯鋰能、長電科技4隻股票重合。

「如果明年科技股不行了,劉格菘還行不行?」在劉格菘拿下2019年全市場公募基金冠軍的同時,質疑的聲音已經響起。

對於「冠軍魔咒」的說法,劉格菘並不認同。在他看來,行業內多位年度冠軍都屬於經歷市場考驗的頭部選手,只是在某個特殊的時期得到了「運氣」的加持而已。而回到自己的身上,劉格菘也不認同市場給他貼上的「成長股捕手」、「科技股冠軍」等標籤,今年他重倉科技股大獲全勝,背後其實是他在過去十年磨一劍的深度積累。

翻開劉格菘的履歷,就能發現他的冠軍進階之路並非一日之功。劉格菘,現任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總經理,畢業於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學碩士、博士,擁有10年證券從業經歷和6年多的基金管理經驗,現任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總經理。

2010年初,劉格菘加盟中郵基金,先後負責地產和食品飲料研究,在此期間他積累了周期和消費板塊的研究經驗。2014年,劉格菘轉戰融通,主攻網際網路領域,由他擔任基金經理的融通領先成長在2015年前5個月的收益一度高達173.21%,位於全行業主動權益類基金前十。

然而,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的市場大跌中,劉格菘一度遭遇滑鐵盧,其管理的基金淨值出現較大回撤。這段經歷讓劉格菘開始反思自己的投資框架,摒棄了過去純自下而上的選股模式,而是搭建了一套偏中觀的投資框架,嚴格按照供需格局下的產業變化趨勢來做決策。

「今年我看好科技創新方向這個判斷,是基於產業趨勢、性價比、成長空間等指標得出的行業比較結論,基本上是研究的客觀結果輸出,沒什麼感情色彩,也希望其他的同行能夠放下看待科技板塊的有色眼鏡。」劉格菘透露,早年的從業經歷中,他在科技領域下的功夫比較多。今年7月,他通過大量的走訪調研,對微觀數據、產業鏈數據進行深入研究後,判斷電子、半導體行業迎來了需求大幅擴張的機會,於是在組合中加大了電子板塊的配置。

市場的表現驗證了劉格菘的判斷,7月開始,電子、計算機等科技板塊成為下半年的領漲板塊。劉格菘管理的系列基金,成為這輪科技牛市行情中的最大贏家,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股票等3隻基金年內回報超過100%,躋身全市場主動權益基金前三名。

圖:劉格菘管理的三隻產品今年以來業績走勢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年12月30日

重配科技、業績遙遙領先的劉格菘,由此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有些人讚揚他投資水平高,早早就預判到科技行情並做了重倉布局;也有很多人非議他風格激進,3隻基金的行業集中度太高,賭性太強,重倉科技股就是一場豪賭。

對此,圈內一位熟悉劉格菘的基金經理認為,這樣的評價並不客觀。「如果要賭方向,他完全可以一隻配科技,一隻配消費,一隻配醫藥,賭對的概率更高。他的配置全放在一個方向,說明內心是真正認同才會這麼做。」這位圈內人士直言不諱地說,對基金經理而言,看他的組合結構就知道這個人的投資邏輯是什麼,劉格菘的組合代表著一種硬核科技時代到來的朝氣蓬勃。

那麼,這位2019年度新科冠軍是如何看待2020年的市場機會和風險?今年漲幅較大的科技和消費明年是否仍有超額收益?歷史估值處於相對低位的周期資產,是否會迎來均值回歸的行情?圍繞投資者關心的熱點話題,近日,券商中國記者獨家對話了劉格菘。

沿著業績增速最快的方向找機會

券商中國:2019年A股是少見的公募基金「大年」,你怎麼看明年的宏觀環境和市場機會?

劉格菘:站在當前時點,我認為2020年宏觀經濟基本面將保持平穩,市場流動性環境相比2019年邊際寬鬆,尤其是一季度,但全年很難有大水漫灌行情。從經濟周期來看,2019年四季度是上一輪庫存周期的尾聲,2020年一季度將開啟庫存周期向上的新階段,不過新庫存周期不會出現以前那麼大的波峰,會是一個緩慢補庫存的過程。綜合來看,2020年宏觀經濟基本面保持相對平穩,政策也會適時進行託底,但整體仍以結構調整為主。

從行業調研數據來看,目前還看不到企業盈利全面回升的趨勢,但以電子為代表的科技領域的供需格局非常好,需求旺盛。因此,我認為明年的無風險利率緩慢下行,市場有結構性的機會。投資最好選擇市場需求比較穩定、不太受宏觀經濟周期影響的行業,比如在大消費領域中尋找一些估值和業績增速相匹配、且沒有估值泡沫的品種,在科技領域尋找景氣度高、業績持續加速向上的品種。

當然,我覺得明年可能要適當降低預期收益率,因為今年市場平均漲幅35%左右,在歷史上看是一個表現非常好的年份。公募基金在今年也取得了比較好的絕對收益。從明年來看,要防止在高位的股票估值回落風險,如果業績不及預期,可能會有調整。所以沿著相對業績增速最快的方向去尋找具有配置價值的機會,這是阻力最小的一個方向。

券商中國:2019年是結構分化非常大的一年。展望2020年,在周期、消費和科技資產中,哪些資產有更好的機會?

劉格菘:消費類資產經過2016年以來連續三年的上漲,估值處於歷史上比較高的區間,部分公司的股價在2019年出現了泡沫化的跡象,指望這類資產在明年整體還有比較好的收益,可能是比較困難的。

第二類資產是周期板塊。我覺得除非國家會出臺總量方面的政策,比如說持續的降準、降息、基建投資的政策,或者是房地產政策的放鬆,如果出現這種政策的時候,周期股就會有很好的表現機會。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經濟仍處於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出現總量放鬆的概率不是很高。所以我覺得周期股在這個過程中是脈衝式的機會。

站在現在的時點看,我比較看好2020年科技股整體的表現,看好的邏輯主要是科技明年、後年業績都會快速的成長。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是一個方向。另外一個方向是5G,明年和後年是5G建設的高峰,隨著基站不斷的擴充,5G手機的換機需求也會帶來消費電子和電子元器件方面需求的擴張。它的需求是以自主可控為核心,5G+換機需求提升行業的景氣周期。

券商中國:明年你覺得哪些板塊會有風險?

劉格菘:我覺得明年幾個板塊要小心一些。

第一、核心資產中估值明顯有泡沫化的品種。估值水平與成長性相一致是我選擇板塊的標準,2019年,很多核心資產已經透支了未來幾年的成長性,如果明年業績低於預期,可能出現估值向下調整的波動風險。

第二、科技資產要緊密跟蹤下遊需求變化的趨勢,如果細分領域的未來需求並不如我們預期的好,可能預期的回報率也會下降。在這種時候,可能需要降低板塊的配置比例,這也是要防止的。

每年年初通常是春季行情布局的階段,預計2020年春季行情將繼續沿著業績主線演繹,2019年年報、2020年一季報盈利超預期的行業和公司將有望受到市場關注。過去幾年的市場,年末至下年初資本市場都有周期幻覺,周期股的脈衝式機會結合機構在年初的調倉,都使得市場的波動有可能加大。

2020年將迎來科技股業績落地大年

券商中國:科技裡面有比較多的細分子板塊,預計2020年會圍繞哪些主線來演繹?

劉格菘:今年是科技股的爆發元年,明年才是科技股業績落地大年。與2015年的科技股行情相比,這一波科技股行情有兩點不同,一是有真業績,明年上半年科技公司的業績同比增速比較好,業績會大幅超預期。二是這批公司的成長不會是曇花一現,至少能看到三到五年的高成長,需求有堅實的基礎,需求持續周期更長。

前面也提到,明年的策略是沿著相對業績增速最快的方向去尋找具有配置價值的機會,這是阻力最小的一個方向。相對業績增速最快的方向現在來看,目前我主要看好科技領域的兩條主線,一條是自主可控為核心的半導體、電子板塊,這個板塊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業績出現加速,預計明年還是會保持一個快速成長的階段。對這些公司來說,今年包括明年包括後年,其實都從是0到1的投資機會。當然,這裡面要找估值和成長性相匹配的品種。另外一條線是國產的CPU作業系統這條線,這也是比較好的投資方向。

券商中國:2019年科技股漲幅比較大,明年的收益預期是不是會下來?

劉格菘:明年要降低對收益的預期,包括對科技板塊的投資預期。而且,明年的波動可能比較大。為什麼?第一,從業績來看,科技龍頭公司的業績增速比較確定,2020年是一個業績大年,但是市場裡面願意投科技的基石基金不多,持股結構不如大消費板塊。由此帶來的一個結果是,參與科技板塊中不太深入研究的人會比較多,很多投資者在科技板塊做波段,造成科技股的波動會比較大。第二,科技板塊的靜態估值比較貴,很多人不會算未來的成長空間,所以不自覺就會用科技股來類比醫藥白酒,持股並不堅定。不過,明年的一個利好因素是,核心資產中慢慢有一些資金出來切換到科技資產。我們會看到,科技板塊每一波調整的時候,可能都有新的資金進來。所以,我判斷,明年科技方向相對收益可能是好的,只要不追漲殺跌,明年還是可以有比較大的概率獲得絕對收益。

券商中國:科技股該如何估值?很多人會說估值非常高,你怎麼看?

劉格菘:關於科技股的市盈率問題,很多人關心。其實要這麼看,估值只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投資的依據,估值只是告訴我們市場願意給這種公司一個什麼樣的估值水平,是一個交易的結果,不是買賣的依據。

科技股的估值為什麼會比較高?第一是歷史形成的,這些公司過去真的是沒有太好的盈利,所以靜態的估值都比較貴。第二要看成長性,如果對應著明年100%以上的業績增速,我覺得40、50倍的估值水平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與此相比,現在很多核心資產是20至30%的增長,但是市場給他們80至90倍的估值,這是不太合理的。這個結果是過去三年的中國漂亮50資產或者是大家講的白馬資產,在成為一種風格下面表現的結果。這不是一個常態,對於穩定成長類公司來說,估值水平長期來看是跟業績增速水平相匹配。只有業績快速成長的公司估值提升才是可以持續的,因為後面的預期是隨著業績的快速增長,估值水平會很快的降下來。當前,科技龍頭公司正處於業績快速成長階段,當前的靜態高估值是可以接受的,從估值與成長性一致的角度並不矛盾,這是我的理解。

在符合產業趨勢的方向找牛股

券商中國:外界有人評論你的風格是看好某一類資產,就會下重注。例如,2019年,你看好科技就會集中配置。你如何評價自己的風格?

劉格菘:在我的投資框架中,分成核心資產和效率資產兩類:一類是增長比較穩定的行業,如食品、飲料、家電、醫藥服務行業,行業每年都以穩定增速在成長,龍頭公司因其自身有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壁壘,可以獲得超越於行業成長的收益;另一類是行業供需格局突然發生變化的行業,這種往往會帶來行業性的配置機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是行業的需求有一個急劇性的提升,二是供給突然收縮帶來需求集中,供需格局突然變化帶來的投資機會也很難得,這種裡面蘊含比較大的機會。類似科技板塊,屬於需求拉動創新的機會。

我目前的做法是喜歡抓供需突然出現變化的行業性機會,對這一類行業配置上阿爾法機會更重視一些,因為我發現這種供需格局突然變化行業是有大機會。這種行業從過去復盤來看,第一有板塊效應,第二龍頭公司收入利潤快速兌現,而且快速成長,它的成長性已經超越整個指數,這是阿爾法的重要來源。當你判斷需求爆發持續性周期比較長,龍頭公司就有非常強的配置價值。這種投資機會是一個中長期的賽道,不是一個短期的主題性的周期。

2013年到2015年的CDN行業,受網際網路流量需求爆發,產生了網宿科技這種大牛股。2019年開始為什麼科技創新更好?因為2019年疊加了外部貿易摩擦因素,國家自主可控需求開始放量,這裡面有兩條主線:一條主線是自主PC市場需求爆發;另外一條主線是華為產業鏈向國內轉移。這兩條主線非常清晰,都是一個需求側的快速提升非常好的案例。這是兩到三年以上都是投資價值的一個行業。

券商中國:您是經濟學博士背景,對宏觀經濟的研究是否給您做市場趨勢判斷起到很大的幫助?

劉格菘:我覺得單純自下而上看東西,可能容易陷入到自己組合的結構中,但其實你的組合還是要貼近市場,最好的策略應該是被市場認可的。當宏觀經濟增速進入到平穩增長的區間時,如果單純自下而上看公司可能會有一些問題,第一很多人選股的時候,會覺得這個公司成長性不錯,公司也還可以,不管行業的產業趨勢如何,願意配製較重的比例,這是自下而上的觀點。

後來我發現一個問題,有一些公司當時買的時候覺得估值還比較合理,買完之後業績確實也成長,但後面出現的問題是估值下降了,這種資產並沒有帶來很好的預期收益。所以我在研究這方面課題的時候會想估值變化的源泉到底是什麼?這是比較關鍵的,估值變化的源泉初步的結論跟產業趨勢有關係。其實最好的組合不是賺公司成長的錢,而是產業趨勢的錢,只有在產業趨勢快速兌現的時候,龍頭公司進入業績高速成長期,又處於估值快速提升期,就不用擔心估值下降。

如果單純從自下而上的角度出發,不看行業趨勢,業績增長、估值下降,導致投資不賺錢的現象可能時有發生。比如傳媒有很多公司這幾年成長非常確定,包括龍頭地產公司,雖然行業沒有什麼增長,每年的地產銷售數據還算可以,龍頭公司增速可能有20%以上,但為什麼買進的公司並不賺錢?因為估值從過去10倍下滑到現在的6、7倍,甚至4倍。

估值的變化跟宏觀的產業結構有密切關係,大家會從宏觀角度預期產業未來的變化,大概判斷哪些行業有未來,大家不願意給產業趨勢處於下坡路的公司高估值。就算你短期的業績非常漂亮,如果行業趨勢向下,很難把握這類公司合適的估值水平。從這個角度來看,在符合產業趨勢變化、代表產業趨勢未來的方向中找牛股,投資者可以抓住2010年的立訊精密、歌爾聲學,2012年的海康威視、2013年的網宿科技。因此,我覺得未來肯定要結合宏觀的東西,包括產業政策來找龍頭公司的機會。

未來投資框架與理念不會變,變的是資產

券商中國:今年你的業績遙遙領先,有些人質疑你是牛市獵手,以前就出現業績大起大落的現象,你怎麼看這種說法?

劉格菘: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產業,看公司,也希望大家能用發展的眼光看我。過去由於能力不夠,自身投資框架不成熟,在某一階段給投資人帶來了損失,這是我自己投資生涯中最為內疚的地方。不過正是這種內疚,鞭策了自己不斷向優秀同行學習,向市場學習,不斷打破自己的路徑依賴,形成更接地氣的投資框架。沒有一成不變的風格,只有相對穩定的投資框架,這個投資框架的形成背景是研究能力圈、性格、對市場的理解等多方面因素。如果我們能從自身的框架出發,保持開放的心態,不帶感情色彩,而是從供需格局、產業趨勢、相對業績增速的變化出發去看待每一個行業,那麼這就是對投資人負責任的態度。

券商中國:你此前曾提到2016是你對自己的投資體系反思最多的一年。現在回過頭看,在哪些方面相比以前有變化?

劉格菘:2016年業績不好,我對個人的投資體系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思考。一是我對投資框架的反思,2013年至2015年的投資是以自下而上而主,路徑依賴比較嚴重,沒有看到市場的變化。但其實市場風格已經發生改變,但自己的組合還配置在科技類的網際網路、傳媒等方向。我覺得自己要從自下而上的選股框架中跳出來,後來也就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從中觀行業比較出發的投資體系。

二是對風險控制的反思。有些高成長的公司彈性比較大,如何在控制組合波動的基礎上實現較好的長期回報?我後來摸索出來的經驗是在核心資產和效率資產要做輪換。如果市場總體處在一個底部的位置,效率資產有比較好的進入的時點,效率資產配的比例可以多一些,這樣保證組合在比較好的時間段內積累比較高的收益。如果總體判斷市場在高位水平,效率資產的市場熱度比較高,可能會傾向於多配置一些穩健成長類的核心資產。

券商中國:很多人好奇你如何戰勝「冠軍魔咒」?未來你的體系或者框架是否會發生變化?

劉格菘:框架不會變化,投資理念肯定也不會變,但投資配置的資產在不同階段會變,因為不同市場階段增速最快的資產在變化,比如某個階段消費類資產是效率資產,某個階段周期類資產是效率資產。我的策略是嚴格按照產業趨勢來,不會永遠投科技。只是這個階段從業績出發,科技是最確定的資產,所以這個階段配科技。

至於所謂的「冠軍魔咒」,我並不認同這個說法。2017年度的公募基金冠軍,2018年、2019年度業績照樣排在行業前列;2013年度公募基金冠軍,2014年、2015年也是排在前面,沒有什麼魔咒。

相關焦點

  • 竟然包攬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前三!廣發基金劉格菘2020年打算這麼幹
    收益冠軍年年有,但一人包攬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前三,在基金行業還是歷史第一次。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業績排名前十的主權權益類基金中,廣發基金劉格菘一人有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3隻產品上榜,收益率分別達121.69%、110.37%、106.58%,包攬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前三名。
  • 對話公募「旗手」劉格菘:緊抓華為產業鏈自主可控機遇
    作為2019年最受關注的「成長股獵手」,「華為產業鏈」、「自主可控」是劉格菘把握市場機會的關鍵詞。在2019年科技股的行情當中,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管理的基金組合,前十重倉股中均出現了聖邦股份、中國軟體、康泰生物等股價漲幅翻倍甚至是幾倍的牛股。
  • 廣發基金劉格菘:挖掘科技股確定性機會
    從劉格菘2019年的投資組合中可以看出,他的超額收益大部分來源於7月份的精準調倉。他當時大幅調整了組合結構,加大了電子板塊的配置,其重倉股聖邦股份、康泰生物、中國軟體等均是2019年的大牛股。截至2019年9月末,廣發雙擎升級組合前十大重倉股中,有7隻電子股,2隻計算機股,1隻生物醫藥股。
  • 劉格菘一日吸金800億 冠亞軍基金四季度重倉股完全重合
    再現爆款基金   劉格菘的基金成為爆款完全在市場的預料之中,只是冠軍的光環下,投資人的熱情比市場想像的更瘋狂。   不過,廣發科技先鋒也並非第一個案例。   可見,投資人對劉格菘這位2019年的基金冠軍是相當有信心。   2019年的業績顯示,劉格菘管理的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在2019年度分別取得了121.69%、110.37%、106.58%的淨值增長率,收益率在全市場基金中位居前三甲。
  • 廣發基金明星發經理劉格菘:尋找高性價比新品種
    但劉格菘並不想給自己貼上「科技成長」的風格標籤。十年公募從業經歷,劉格菘不斷精進其投資框架,提煉出一套效率資產和核心資產輪換的投資體系,在不同階段根據產業景氣度和供需格局變化,找出市場中的高性價比品種,動態調整效率資產與核心資產的配比。正是基於這樣的投資邏輯及框架,讓他管理的基金在取得良好收益的同時又能有效控制回撤。
  • 廣發基金劉格菘又發新產品了,三大難題何解?
    記者 黃慧玲年度冠軍基金經理劉格菘的新基金將在1月17日開賣,上限80億元。不出意外的話,會成為爆款基金。三季度末數據顯示,劉格菘的資產管理規模是82億元。去年的冠軍基金廣發雙擎升級混合 (005911),之所以能從劉格菘旗下多隻基金中脫穎而出,其實在規模和建倉時點上佔了極大便宜。從規模來看,2018年底成立時該基金只有2.48億元,打開申贖後,幫忙資金撤出,規模驟降至8500萬。直到2019年三季度末,規模也不到9億元。從時點來看,2018年底基金建倉時正是市場底部,很快迎來了市場的劇烈反彈。
  • 如何在震蕩市中脫穎而出?廣發基金劉格菘等透露獨家投資秘訣!
    在價值投資的陣營中,有一類基金經理擅長判斷企業未來的市場空間、成長性,願意以較高的估值持有高成長企業。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匯聚的就是這樣一批基金經理。他們會選出景氣度高、業績增速快、盈利確定性強的行業作為主要選股池子,並在其中挑選核心競爭力最強的企業作為重倉品種,而這些企業所在的賽道,都是當今最朝陽的行業。
  • 首批基金四季報出爐 冠軍基金經理劉格菘新進3股
    首批基金2019年四季報已經出爐。無論是想要跟進操作或者是「圍觀吃瓜」,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最新持股情況值得關注,尤其是2019年冠軍得主廣發基金劉格菘的持股成為關注的焦點。四季報顯示,劉格菘單獨管理的4隻權益類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末前10大重倉股中合計持有13隻個股,較三季度末新進了京東方A、贏合科技、中興通訊。部分績優基金仍然重倉持有科技股和消費板塊,周期股也獲關注。
  • 「一哥」劉格菘一年後再發聲:2020年只是股市繁榮開始,大的系統性...
    持有劉格菘基金的人超過400萬,也是目前在管基金持有人中最多的基金經理之一。在他去年獲得了三冠王之後,今年的業績也並未令人失望。團隊內的成員產品甚至似有問鼎2020年冠軍之勢。這或許要打破了業內流傳已久的「冠軍魔咒」之說。近日,他罕見公開露面,在一場交流中分享了自己對於市場、對於行業的最新看法。
  • 劉格菘、傅友興等基金大咖這樣說
    劉格菘、傅友興等基金大咖這樣說萬宇2020年還剩下不到20個交易日,A股持續波動,板塊熱點也加速輪動,順周期、金融、消費、科技等板塊你方唱罷我登場,站在當前的時點,如何布局2021年的投資?12月4日,廣發基金組織一場線上直播,廣發基金高級董事總經理王海濤、價值投資部總經理傅友興、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策略投資部總經理李巍以及金牛基金經理李琛等權益投資「天團」對明年的投資進行了詳細闡述。
  • 明星基金經理劉格菘最新策略曝光,重倉股...
    「迷你基金經理」逆襲管理「超級基金」?劉格菘目前管理廣發雙擎升級、廣發科技創新、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等多隻基金。今年1月下旬,廣發科技先鋒基金成立,成立時的規模接近80億,目前的基金規模高達248億。數據顯示,劉格菘管理的多隻基金合計規模接近600億,這些基金風格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堪稱一隻「超級基金」,儘管其中有部分基金為劉格菘與他人共同管理。
  • 廣發基金劉格菘:A股現中長期配置時點 科技股仍是主方向
    就市場關注的問題,上證報記者專訪了廣發基金主動權益投資的三大部門負責人——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價值投資部總經理傅友興及策略投資部負責人李巍。劉格菘:科技股仍是主要方向去年,廣發基金劉格菘包攬權益基金業績排名前三,其對市場的判斷廣受關注。
  • 傅鵬博、劉格菘、劉彥春、馮明遠等明星基金經理「隱形」重倉...
    因季報只披露了基金重倉的前十大股票,而這些基金經理的「心水股」是首次被披露出來,值得關注。基金君專門篩選出傅鵬博、劉格菘、馮明遠、劉彥春、陳一峰等十大明星基金經理「隱形」重倉股,以及這些明星基金經理對後市的觀點,希望在目前市場之下給投資者以參考。
  • ...張坤、劉格菘、謝治宇、周應波、馮明遠等十大明星基金經理重倉...
    加倉多隻白酒股是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基金季報中最大的亮點。相比二季度末,白酒股龍頭五糧液及貴州茅臺雙雙新進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新能源板塊中的先導智能也新進其前十大重倉股。近期股價出現閃崩的信維通信遭到傅鵬博減持,包括信維通信、凱利泰、夢網集團在內三隻個股暫時退出前十大重倉股名單。
  • 廣發基金劉格菘再推新品 廣發科技先鋒17日發行
    海通證券統計數據顯示,劉格菘管理的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在2019年度分別取得了121.69%、110.37%、106.58%的淨值增長率,收益率在全市場基金中位居前三。業績領跑歸因於劉格菘對科技板塊的前瞻布局,而這也是他多年來持續優化投資框架的結果。
  • 本周爆款基金集齊「五朵金花」 劉格菘新基金認購規模或超800億元
    □本報記者 萬宇 一周出現5隻爆款 帶著包攬年度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前三的光環,廣發基金劉格菘的新產品一經推出便大賣。Wind數據顯示,2019年業績排名前十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劉格菘管理的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收益率分別達121.69%、110.37%、106.58%,位列前三。此前,由劉格菘擔任基金經理的廣發科技創新也一日售罄,該基金的配售比例僅為3.30%。這一配售比例也創下了公募基金行業配售比例新低。
  • 劉格菘看好高端製造睿遠調研農業建材,爆款基金2021亮劍
    「我們認為,白酒板塊明年依然會有非常好的投資機會,在板塊內相對更為看好高端和次高端品種。整個食品飲料板塊,白酒是估值更為合理的細分板塊,整體的消費升級對白酒板塊帶來中長期的趨勢指引、推導,在未來的3~5年都會出現持續的幫助。」萬家基金經理黃興亮向《紅周刊》記者表示。
  • 睿遠基金、易方達張坤、廣發劉格菘買了啥?
    從盤面熱點來看,汽車、白酒、醫療、疫苗等板塊走高拉升。白酒板塊更是集體爆發掀起漲停潮,瀘州老窖在開盤僅半個小時就觸及漲停,隨後封死漲停板,包括金徽酒收盤也是錄得漲停板。截至收盤,五糧液市值已達9704億元,離萬億大關也有一步之遙。
  • 公募「頂流」+成長「新銳」,這隻基金未來投什麼?_騰訊新聞
    公募基金圈流傳著「冠軍魔咒」,即上一年業績奪冠的基金經理,第二年大概率「平平無奇」。但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打破了這一「魔咒」。和許多成長股選手純自下而上的投資框架不同,劉格菘是市場中少數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選手,他從供需格局出發,把握產業趨勢,賺取龍頭公司的成長紅利 。 今年5月,「90後」基金經理鄭澄然成為劉格菘的新搭檔,與之共同管理廣發鑫享。這也是鄭澄然擔任基金經理的「首秀」。資料顯示,鄭澄然畢業於北京大學,本科專業是微電子,研究生選擇了金融。
  • 傅鵬博、張坤、劉格菘、謝治宇等十大明星基金經理重倉股大曝光
    來源:中國基金報最新!傅鵬博、張坤、劉格菘、謝治宇、周應波、馮明遠等十大明星基金經理重倉股大曝光!基金三季報披露已接近尾聲,今日,傅鵬博、張坤、劉格菘、趙楓、謝治宇、周應波、朱少醒、董承非、馮明遠、楊浩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旗下季報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