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大洋」折合現在的人民幣是多少錢?難怪民國的人將其當寶

2020-12-20 騰訊網

「大洋」是民國時期出現的一種新式貨幣,在清王朝滅亡後,原本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錢莊、銀票等舊的貨幣系統已經崩潰,轉而代之的是更為西方式的銀幣系統和銀行系統。在1912年之後,中國的市場上流行著多種銀幣,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北洋政府發行的袁大頭、南方通用的孫大頭、以及沿海地區使用最多的墨西哥銀幣、日本銀元等,這些銀元都被統稱為「大洋」。

那麼銀元作為一種比較通用的貨幣,折合到今天來說是多少錢呢?答案說了你可能不信。一般而言,在對比古今貨幣購買力的時候,通常會將糧食價格作為基本的參照,但是考慮到今天的糧食生產力和以前的糧食生產能力比較,這種方式顯然有所貶低,另一種如果將不動產價格作為比較的話,今天的房價其實也不具備可比性,因此我們就將相對來說比較直觀的工資水平作為最後的比較對象。

首先從糧食價格上來說,受制於不同時期商品糧的價格不同,我們以一種相對常見的食物作為比較,以饅頭這種平穩時期價格波動不大的產品來說,民國時一個饅頭大概1-2文錢左右,一個銀元可以兌換1000文錢,折合到今天饅頭價格按一塊錢計算,一塊銀元大概相當於500-1000元人民幣。

但是如果以不動產價格來看,那結果截然不同,比如魯迅和兄弟周作人合資在北京花3500塊銀元就買下了一處四合院,而今天同樣的地段,即便是同樣面積的商品房,稅前價格也在6000萬上下,這樣一來一塊銀元又相當於上萬人民幣了。

所以我們尋找一種比較中和的方式來對比,那就是工資水平,當然是指相對穩定的工人、教師等的工資水平,按照民國初期教育部門的規定,中學、小學教師的工資大概是每月2到4塊大洋,大學教師的工資為8塊大洋上下。按今天的工資水平計算,一塊銀元的購買力相當於1500-2000塊人民幣左右。

這一點也大概可以從一般的工人工資上可以窺見,比如當時上海一名普通紡紗工人的工資是2塊大洋,折合到今天普通工人的工資也在3000到4000之間,這基本就屬於比較合理的一種參照了,所以難怪民國的人將銀元當寶,畢竟一塊銀元就是一家老小的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生活費用了。

相關焦點

  • 一塊「大洋」折合如今人民幣是多少錢?難怪古人能娶好幾個老婆
    導語:一塊「大洋」折合如今人民幣是多少錢?難怪古人能娶好幾個老婆眾所周知,文物之所以是文物,原因無外乎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賦予了其時間的價值,除此之外還有其所反反映的那個時代的意義。現如今距離時代越近的文物其價值就會越低,年代越久遠,其價值就越高,然而關於錢幣可就不一樣。如民國時期的大洋,在現如今看來,非常有價值的,甚至還有人調侃到,也難怪民國時期的人能夠娶好幾個老婆了。那麼在民國時期的大洋換成如今是多少錢?我們對比一下就知道了,據資料記載,民國時的1919年,當時的著名作家魯迅和其弟弟周作人一起合夥買了西直門胡同的一座四合院。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大家都知道嗎?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酒都看不上這小小的一塊錢了。但是,在民國小小的一個大洋卻是值很多錢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塊大洋」究竟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夠從市場買回來多少東西吧。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在民國時期,我們所看到的「大洋」主要就是袁大頭,而他可是民國時期最主要的流通貨幣之一。出現這種貨幣,是在民國時期的北洋政府為了統一全國的貨幣而制定出來的,在民國過三年的時候頒布《國幣條例》之後,北洋政府就決定使用銀來作為貨幣的製作材料。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銀元的來歷大家都清楚了,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一塊大洋當時 的購買力到底如何,相當對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錢?相關資料顯示:1911年-1919年期間,1銀圓可以買30斤大米或者8斤豬肉。現在主流統計方法是以米價來估算1塊銀元的購買價值,1塊銀元當時最多也就能買30斤大米,參照米價5塊一斤,30斤大米也就150塊左右,就算翻個番也就300塊,所以所謂的磚家就得出了1塊大洋相當對於現在300塊人民幣左右。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海欣疑惑:900塊大洋,看起來不多,大戶人家家境不錯,怎麼會一時半會沒有900塊大洋呢?一塊大洋在現在相當於多少人民幣呢? 3 一塊大洋能買多少東西,放到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呢?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那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今天能換多少人民幣呢?對於這兩個不同時期的貨幣的換算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不過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參照物來進行對比計算,不過這不是絕對準確的。而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觀點,商品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貨幣是交換價值的一種形式。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
    我們管民國時期的大洋叫「袁大頭」,是非常值錢的硬通貨。現在有一些流落民間的大洋,很受收藏愛好者的歡迎。大家都很好奇: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呢?這可以根據民國時期人們的工資和吃穿用度來衡量。溫飽需要多少大洋?1918年,有一位名叫狄登麥的外國人對北京西郊的195戶居民做了社會調查。調查顯示:一個五口之家月收入大約是10塊大洋。這10塊大洋讓這五口人保持什麼樣的生活呢?溫飽是足夠了——食物雖粗而劣,總可以充飢;房雖矮而陋,總可以避風雨。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放現在能兌換多少錢?跟你想像中是一樣嗎
    而我們在不少近代題材的電視劇中,經常能夠聽到「大洋」這個詞語,結合劇情來看,一塊大洋的價值還不算少,滿打滿算下來也差不多是一個家庭大半個月的收入了,那麼問題來了,一塊「大洋」放在現在能夠兌換多少錢呢?首先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學名「銀元」「龍洋」的大洋,是一塊塊的銀製品,重量大約是23.9024808克,上面有著袁世凱的側臉頭像,比如今常見的一元硬幣稍微大一點,是民國時候的主要流通貨幣。很多人會好奇,一塊大洋放在現在是等同於多少人民幣呢?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放現在能兌換多少錢?跟你想像中是一樣嗎?
    而我們在不少近代題材的電視劇中,經常能夠聽到「大洋」這個詞語,結合劇情來看,一塊大洋的價值還不算少,滿打滿算下來也差不多是一個家庭大半個月的收入了,那麼問題來了,一塊「大洋」放在現在能夠兌換多少錢呢?
  • 之前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在民國的電視劇裡,我們常常能夠看到他們的計錢單位基本上都是大洋,甚至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靠幾塊大洋便可以餬口度日,而購買一輛汽車也只需要幾百大洋……對於錢,大家多少是有些敏感的,這所謂的"大洋"到底值多少錢呢?之前的一塊大洋有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呢?
  • 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
    導語:古代的一塊「大洋」,如今折合成人民幣是多少錢?大家都知道,社會的運行離不開經濟的發展,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已經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金錢對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生存介質。
  • 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雨果 作為民國時期的「硬通貨」,「大洋」在民國不同年月,購買力也有差異。若論「民國初期」,那值得說說的,就是北洋時代(1912—1927)。 「北洋時代」的「一塊大洋」有多值錢?經典民國劇《大宅門》裡,就有生動呈現:作為老北京土豪的男主角白七爺「縱驢行兇」,放任自家毛驢吃了包子鋪八籠包子,氣的包子鋪老闆哇哇大哭。
  • 魯迅月收入300塊大洋,那民國大洋,在現在應該換成多少錢?
    在我們現在所觀看的影視劇中,經常會了解到關於民國方面的知識。而民國時期流通的貨幣,那就是人們所通俗稱的"袁大頭"了,那就是民國的銀元,也可以說是民國大洋了。而一塊大洋究竟放在現在值多少錢呢?大家想必也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這篇文章就主要來談一談民國時期的大洋,放在如今究竟能價值多少人民幣。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你就能大致了解了。
  • 民國時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1912年,隨著滿清政權的沒落,民國逐漸走上歷史的舞臺。在民國時期,當時所用的貨幣是銀元,又稱作是「大洋」,那麼,當時的一塊「大洋」,如果放到現在的話,價值多少呢? 1914年,民國政府頒布了《國幣條例》,正式將「銀本位制度」實行。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到底有多值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家裡有的看看
    在民國時期,已經很少有人再將碎銀子作為流通的貨幣了,隨著錢莊制度的倒閉,所以銀票基本上也就都沒有人用了,反而被一些相對先進的銀行兌換券所取代。當時市面上所流通的大洋有很多種,有墨西哥鷹、日本龍洋、袁大頭等都稱之為大洋。
  • 一塊大洋值多少人民幣?一塊大洋最新消息
    那麼一塊大洋現在值多少錢呢?據悉大洋也被稱為銀元,其價格一般與年份或者種類有關,現在很多收藏家都愛好收藏銀元,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大洋的價格以及收藏市場。  大洋通常被稱為銀元,其中也以「袁大頭」的分量為最足。中華民國成立時,是一個新時代新氣象,其次是袁世凱好面子,大多數的銀元也被稱為「袁大頭」。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 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非常好奇大洋的真正價值,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在如今能換多少人民幣?其實,想要了解關於大洋的事情,還要從大洋的起源說起。一、大洋的出現和發展大洋又叫「銀元」,最早出現在宣統元年。當時清政府設立鑄幣局,統一發行銀元。
  • 魯迅一月工資300大洋,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在近代的小說中,「大洋」作為一種流通率極高的貨幣,經常出現在各種場面,這或許也讓人感到好奇,過去的大洋,究竟值得多少錢,又相當於現在多少呢?大洋實際上就是生活中平常的銀元,而它鑄造成圓片的形式,來自於外國,明朝期間,西班牙人在美洲菲律賓等殖民地開採出大量的銀礦,從而鑄造成銀片,隨著貿易而大量流入中國,因為銀元上印有西班牙皇室徽章的鷹,加上他們被視為洋人,因此民間將這種錢幣稱之為「鷹洋」或者是「大洋」。
  • 民國時期的一塊大洋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今天算是長見識了
    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聽到,想要救誰 ,就拿幾百大洋來贖這樣的話,那麼民國時期的錢,一個大洋或者一文錢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呢?大家都知道,民國是一個十分動蕩不安的年代,所以很多時候在不同的年代不同地方物價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有一個大致的「平衡」。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原來能買到這麼多東西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原來能買到這麼多東西 在民國時期,是銀元使用最為廣泛的年代,那個時候,一枚銀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以當時的物價,又能買到多少東西呢?因為民朝時期,社會動亂,大部分時間的物價都是非常不穩定的,所以我們就以全面抗戰爆發前的前一段物價較為穩定的時間作為基準,而且因為中國國土遼闊,而那時現代化發展不全面,我們就以北上廣三座城市作為研究對象。這樣的數據也比較有代表性,說服力也更強。
  • 民國時期,1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在民國時期,很少有人再將碎銀子作為流通的貨幣了,隨著錢莊制度的倒閉,所以銀票基本上也都沒有用了,反而被一些相對先進的銀行兌換券所取代。當時,市場上流通著許多種大洋,包括墨西哥鷹,日本龍洋,袁大頭,孫大頭都稱之為大洋。民國初期一塊大洋抵現在多少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