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詞中人生智慧與感悟,人間有味是清歡,也無風雨也無晴!

2020-12-19 有伴陪你讀詩詞

唐代文宗韓愈曾經提倡滅佛,因為作為儒家思想堅定捍衛者的他,看到佛家思想使人越來越失去理想、失去上進心,強烈的使命感、責任心讓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滅佛。

但是,儒家思想確是有點過於剛烈,對於儒釋兩家而言,相互吸收,取長補短,剛柔並濟,以柔克剛或許會讓人生變的更加淡定從容,這種包容並蓄的思想在蘇軾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蘇軾受佛家思想影響頗深,習慣用佛家的色空觀念看待事物。這種對整體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這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著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

每當官場失意、處境艱難時,他總能「遊於物之外」,「無所往而不樂」,以一種恬淡自安、閒雅自適的態度來應對外界的紛紛擾擾,表現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曠達、灑脫情懷。

他的詞中經常出現「人生如夢」的感慨,所以有的評論家便批評蘇東坡、悲觀。但其實,蘇軾只要一有機會一展抱負,就努力為之。這也正是他人生的高明之處,從人生的矛盾、感情的漩渦中解脫出來,追求一種精神的解放,表達一種理性的追求。正因如此,蘇軾描寫的人類心靈就比別人多一個層次,這也是他的詞能使人「登高望遠」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這事上哪有那麼多兩全其美的事,要坦然接受一切的不完美。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就是一趟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過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棧停了又走,走了又停。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人這一輩子,到過那麼多的地方,有什麼相似的呢?也許這就像是飛過的鴻雁踏在融化著雪水的泥土一樣。泥土上面偶爾留下那麼一兩個爪印,然後那些鴻雁又再一次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平平淡淡才是真。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與其終日忍受提心弔膽之痛,還不如「歸去」,退隱江湖,一切平靜,不計得失,無悲無喜,「無雨無晴」。

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

一個人只要具備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處之泰然,享受到無窮快意的千裡雄風。

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緣,得者未必強,失者未必弱。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

世間萬事都是轉眼成空的夢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忘記過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

天涯何處無芳草。

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不要被眼前之煩惱所困,走出來便柳暗花明又一村。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古今萬事皆成空,還有幾人能從夢中醒來,有的只是難了的舊歡新怨。人生最難的便是放不下,好不容易放下了,卻又好了傷疤忘了痛!

歡迎大家補充!關注有伴陪你,便是人間好時候!

白居易的一首禪詩,讓你在炎熱的夏天靜下心來,感受清涼自在!

這首赤壁懷古,清人紀曉嵐認為豪壯之氣不遜蘇東坡,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蘇軾最達觀的十首「淡定詞」:也無風雨也無晴
    以下所選的十首「淡定詞」,是理解蘇東坡精神哲學的重要作品,也是後世無數讀者推崇的詩詞佳作。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簡評:這是蘇軾最淡定的作品之一。面對旅途中一場突然的風雨,唱出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絕妙人生感悟。
  • 也無風雨也無晴——從《定風波》聊聊蘇軾對待挫折的人生態度
    中國自古至今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而蘇軾在我的心中卻是各獨特的存在,通過其詩詞作品結識他,品析其詩詞作品而仰慕他,感悟其文風內涵而被其超脫蕩然的處世態度所深深吸引。我想確實如此,因為我每次在失意之時就會反覆誦讀蘇軾的詩詞,慢慢的似乎心中的烏雲也漸漸消散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若總是那麼輕易就受挫,那麼又如何有勇氣去走好未來的長遠道路呢。正如蘇軾在《定風波》中所言——「也無風雨也無晴」心中想明白了,一切都看開了,自然也就曠達了,一切也就雨過天晴了。
  • 人間有味是清歡:10首經典詩詞,走近多情的蘇軾
    蘇軾蘇軾一生坎坷,屢遭波折,可謂百味人生。今天通過蘇軾的10首詩詞,來體會一下他的複雜人生情感與人生觀。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是蘇軾被貶黃州時寫的。蘇軾和友人出行遊玩,路遇大雨,同伴狼狽躲雨,蘇軾卻不以為意、瀟灑漫步。
  • 蘇軾茶詩80首,論品茶意境,莫過於「人間有味是清歡」
    品茶意境,莫過於人間有味是清歡眾多的詩詞中,最能表達品茶時意境的,在我看來,當是蘇軾的這首:《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宋·蘇軾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人間有味是清歡。用白話來說:在細雨斜風天氣微寒下,初晴的沙灘籠著淡淡的煙霧,灘邊稀疏的柳樹很是嫵媚。清澈的洛澗匯入淮河,水勢浩大,漸流漸遠茫茫一片。午間泡上一杯浮著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嘗著山間新冒出芽的蓼菜春蒿以及竹間的春筍等新鮮的野菜,正是春日好時光,人間真正有味道的正是這種清淡的歡愉。
  • 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是我的人生偶像,他具有這些閃光點
    我很喜歡古典詩詞,閱讀古典詩詞是我的一個愛好,每當安靜的品讀古典詩詞的時候,就仿佛進入了詩詞的優美境界之中。古典詩詞是我國最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我最喜歡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詩詞,蘇軾本人的高風亮節,蘇軾的人格魅力更是吸引著我。
  • 蘇軾「接地氣」的一首詞,或許藏著高級的人生哲學,人間有味是清歡
    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蘇軾有一首非常"接地氣"的一首詩,讀了他,感覺一陣香氣撲來,即美味,也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我們都知道蘇軾又名蘇東坡,你知道蘇東坡的名字是從何而來的嗎?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老師這樣總結蘇軾這首詞中給我們人生哲理:"蘇軾所謂之美食家,並不僅僅在於說他能吃到精美並昂貴的食物,而是他用非常精緻的態度來對待他倒黴的時候那些普通的食物,非常精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普通的一餐,他也用這樣精緻的態度來對待自己
  • 蘇軾|踏盡紅塵,人間有味是清歡
    曾有人這樣評價蘇軾的一生:入世與出世相統一,內聖與外王相統一。如此評價,是拿蘇軾當一個聖人。蘇軾自己則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道: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
  • 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也無風雨也無晴
    「何妨」二字,又道出了詞人在逆境中依然笑傲人生的心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詞人要依靠竹杖在風雨中穿行,草鞋早已被泥濘的土地沾汙,原本是走得步步艱難,但是樂觀的詞人,認為比乘駿馬疾馳還要輕快。後面的「誰怕」更是擲地有聲,進一步表現出詞人無懼風雨的自持、自立、自信的形象。接下來「一蓑煙雨任平生」,詞人從眼前的風雨聯想到人生旅途中的風雨了。
  • 蘇軾九首禪意詩詞,讀一首悟一個禪理
    2020-12-23 08:39:28 來源: 中華詩文學習 舉報   蘇軾將自己人生的感悟化作詩詞流傳下來
  • 人間有味是清歡,8首人生詩詞看淡世間悲歡!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宋·蘇軾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賞析:細雨斜風天氣微寒。淡淡的煙霧,灘邊稀疏的柳樹似乎在向剛放晴後的沙灘獻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漸流漸見廣遠無際。
  • 「人間有味是清歡」|在詩詞中,發現真正的精緻生活
    「人間有味是清歡」|在詩詞中,發現真正的精緻生活人民網-文化頻道  作者:  2019-06-11 近日,《被「假精緻」掏空的年輕人》一文走紅,年輕人超越自身實際的高消費、過著「
  • 蘇東坡的人間有味是清歡你真讀懂了嗎?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話最近挺流行,好像既有同名書又有同名的電視劇。大家都知道這是蘇東坡《浣溪沙》裡的名句。但這首看似平淡的詩句裡,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玄機。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是蘇東坡化用杜牧的詩句。無論東坡的詞,還是杜牧的詩,意思也基本一樣,淡泊名利,追求人生閒靜享受無爭之歡愉。不過東坡詞更淡,表面少了杜牧的沉鬱,其實更含蓄幾乎不露痕跡。蘇軾博覽群書,自然對杜牧的詩作瞭然於胸,佳句信手拈來稍加修改,便可放入自己的作品裡。對比一下兩首詩詞,可以看出杜牧的影子,更可以體會到二人異曲同工的妙處。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儘管蘇軾後來的生活不盡如人意,但是他並沒有為此而消沉,而是使自己慢慢地沉綻下來,寫出眾多優美,並且充滿了人生哲理的詞,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他最經典的一首詞,也是充滿了哲理的一首詞,那便是他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這可以說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詞,在這首詞中,充分地表現出了蘇軾的智慧,以及他對於人生的一個看法。
  • 詩詞鑑賞:古詩詞中的10大人生境界,也無風雨也無晴
    詩詞言語雖簡單,但卻暗藏神韻,海納百川……這些詩詞中深刻的含義,你都體會過嗎?但能有人說說話,總是好的,那感覺像握著一杯青花蓋碗裡的花茶,摩挲著溫潤的瓷釉,手指已經知道,那曾經馥鬱滾燙的茶湯,正在漸漸冷去……9、曠達境界: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宋·蘇軾
  • 蘇軾一生最智慧的20首詩詞,不讀懂不足以談人生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人生總有風雨,蘇軾卻不以為意。人間有味是清歡。——《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簡單的菜疏,乳白的茶葉,人間真正有滋味的,就是這清淡的歡愉吧。蘇軾在這首詞中找到了生活的詩意,找到了人生快樂的真諦。
  • 南山大叔語錄: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散儘是寡歡
    南山大叔:原創一日,讀到蘇軾的一首詞,非常喜歡: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這首詞,寫得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腳下——也就是我南山大叔家的山腳下,喝了點小酒,吃到了春日南山腳下天然生長的蓼菜、茼篙、 新筍等野菜,不由興奮地大喊大叫起來:「人間有味是清歡!」是啊,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每天沉埋於瑣事,心煩意亂,如果能有時間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拜訪拜訪幾個山腳下的朋友,是多麼值得回味的事情啊。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蘇軾的《定風波》,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寫於一次野外郊遊時,東坡先生在一開頭的詞序中就說: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所以,我們就知道這首詞的寫作背景了。寫於什麼時候呢?寫於淋雨的整個過程中。
  • 美味詩詞: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自古以來,無數文人墨客或富貴、或清貧、或得志、或失意、或惆悵,但是都離不開吃喝二字,也許是粗茶淡飯、也許是珍惜佳餚,很多都在詩詞中有所體現。古代都有哪些文人留下了美味的詩詞呢?大眾所熟知的當屬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的這些詩詞,寫盡人一生的千百種滋味!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寫自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蘇軾和大家一起出行遊玩,中途遇到大雨,同伴狼狽躲雨,卻只有蘇軾不以為意。在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時,選擇我行我素,有一種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因為人生的風雨和自然界的風雨沒有不同,都是一會晴天一會雨天,習慣就好。人生,就像泰戈爾一句詩:天空沒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社會人生中的風雨、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