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國接壤,並且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樣有著遼闊的國土面積,同樣有著世界排名前列的人口基數,同樣作為世界上經濟發展迅速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說近些年,兩國在全球許多領域都展現出自己的能力。不過近些年,印度不斷製造兩國之間的矛盾,甚至在今年年中與中國在邊境線地區發生對峙,這讓兩國關係開始出現緊張局面。就在前不久,印度為了擺脫此前對中國的依賴,莫迪提出印度「自力更生」的概念,中國企業在印度的發展慢慢變得困難起來。
撤銷中企競標資格
印度近些年在基建方面開始發力,在今年年中,印度鐵路公司啟動半高速列車項目,並將項目訂單對外招標,據悉此次訂單總額將達到180億印度盧比,折合人民幣16億。中國相關企業也希望獲得印度列車的訂單,但是事與願違,印度媒體23日報導,印度鐵路公司以「技術原因」為由,取消中國企業競標生產高速列車的資格。
有印度媒體指出,印度方面做出此次的決定很有可能是為了本土企業考慮,希望該項工程由印度相關公司承接。除此之外也有人猜測,此前中國和印度之間發生的摩擦或許也是導致印度此次決定的原因。
確保本土企業優勢
近些年來,中國在技術研發方面已經邁出一大步,印度在看到中國的不斷崛起之後生怕自己被遠遠甩開,所以提出了「自己幹」的口號。但是,基建工作不是一件小事,特別是大型基建項目所需要的材料和技術支持,以目前印度的水平是很難自給自足的,此外,印度還存在資金不足等難題。
從印度此次競標的最終結果來看,目前就剩下兩家印度本土公司,其實不難看出這些操作都是為了擴大本土企業的優勢。雖然本次在競標當中被排除在外的中國公司,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家中印合資公司,即使是這樣,這家公司依舊被拒之門外。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印度和日本曾達成過協議,日本方面將會為印度修建高鐵,但是五年過去,這個項目依舊沒有進展。從這件事上,我們能夠看出印度在基建方面的確沒有什麼行動力,甚至可以說有些磨蹭,反觀中國近些年在國際基建項目當中取得的重要突破,的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