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石燦 實習生胡文迪
印度政府在 2020 年 6 月 29 日發布公告,封禁 59 個中國手機應用,基本囊括當地用戶量最大的中國網際網路產品。
7 月 7 日,也就是公告發布一周後,名單上的應用只有 4 個還能從 Google 和蘋果的印度應用商店下載。這 4 個應用都在 Google Play 商店下載排名 1500 名後,沒有多少用戶。
從字節跳動的 TikTok(抖音海外版)和 Helo(類微博社交應用)開始,名單上的大部分應用在公告發布兩日內即從商店消失。印度當地運營商也同步開始限制應用訪問,早先已下載這些應用的用戶使用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速度超出很多受影響公司預期。公告發布當晚,多位相關應用開發者和投資人在接受《晚點 LatePost》採訪時懷疑禁令是否真的會執行,懷疑屏蔽需要兩周甚至更久才能實現。(當時的詳細報導點這裡:《等待 2:30,印度宣布屏蔽中國手機應用之後的夜晚》)
印度政府試圖扶持本土應用填上真空。下達封禁命令的印度通信和信息技術部在 7 月 4 日發起 「印度數字自立(Aatmanirbhar Bharat)創新挑戰賽」,以挖掘印度本土應用。
但印度用戶並不一定選擇本土應用。在 TikTok 擁有 900 萬粉絲的印度網紅普萊姆·瓦滋(Prem Vats)短暫使用過印度短視頻應用 Chingari,但他在使用中遇到一系列技術故障,隨後便轉向國際公司的平臺 YouTube 和 Instagram 發視頻。
Facebook 也快速響應。TikTok 被封三日後,Instagram 開始在印度測試短視頻功能 Reels,讓用戶創造類似 TikTok 風格的 15 秒短視頻,在 Instagram 中分享。Reels 功能 2019 年年底在巴西上線,這是首次在印度測試。
商業公司並不能改變什麼,三位被列入名單的中國公司高管對《晚點 LatePost》表示,日常工作照舊,在等待進一步進展。
與此同時,衝突影響範圍在擴散。
快遞中斷,貨物堆積在港口
中國服裝跨境電商 SheIn、ROMWE、ClubFactory 都在印度經營多年。禁令發布後,在 SheIn、ROMWE 網站填寫印度新德裡的收貨信息會收到「暫時不接受該地區新訂單」的提示。而 ClubFactory 官網在印度處於關閉狀態。
阿里旗下跨境電商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沒有被列入屏蔽名單,但下單發往新德裡同樣會收到提示「無法運送到印度」。
普通快遞也停了。《晚點 LatePost》聯繫到中國郵政 EMS、DHL 和聯邦快遞(FedEx)這三家經營中印跨境快遞的公司,它們分別在 5 月 21 日、6 月 26 日和 6 月 28 日暫停從中國向印度發貨。DHL 預計 7 月 13 日恢復中國往印度的貨物收件,而中國郵政和聯邦快遞還沒有恢復時間。
印度《經濟時報》在 6 月 24 日稱,由於中印邊境局勢緊張,印度情報機構向海關發出警報,海關隨即加強了檢查從中國運往印度貨物的力度,不再抽檢,而是進行「100% 的檢查後」,才允許清關。
據中國國家海關總署統計,2019 中國對印度出口商品貨值 5156.3 億元人民幣,平均一周有價值百億元的商品過境。而同年中國只從印度進口 1238.9 億元商品。如果中印雙邊貿易暫停,中國公司可能錯過的出口市場約為印度公司的 4 倍。
現在中國公司在印度當地工廠的生產和銷售體系也被波及。
印度政府對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視分別收取 29.8% 和 36.05% 的高額關稅。因此中國手機廠商小米、OPPO、vivo 以及電視廠商 TCL 都已經在當地設廠生產。但這些工廠生產中用到的零部件大部分還得從中國進口。
邊境衝突後,中國手機廠商的當地經銷商開始擔心門店成為抵制甚至攻擊目標。6 月底,全印度移動零售商協會(AIMRA)給小米、OPPO、vivo、聯想和華為等中國手機廠商寫信,要求他們允許當地代理經銷商遮蓋門店標牌,或者暫時把標牌取下。當地代理經銷商確實也開始這麼做了,一張小米門店用「Made In India」(印度製造)蓋過門頭「Mi」品牌的照片在社交網絡上廣為流傳。
受影響的不止中國公司。據路透社報導,印度對中國進口商品的審查一度導致蘋果生產商富士康在印度南部工廠的生產暫停。經過協商,印度政府在 7 月 3 日處理了富士康滯留在港口和機場的託運貨物,並清關了三星、蘋果、戴爾等非國際公司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
印度企業生產也受到直接影響。印度是仿製藥重要生產國,但藥品生產需要的原料有將近 70% 得從中國進口。印度藥品出口促進委員會主席迪內什·杜亞(Dinesh Dua)6 月底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曾表達不滿,說:「海關當局尚未清算來自中國的託運貨物,也沒有提供任何理由。」
中國公司在印基建投資也被叫停
6 月 30 日,中印兩軍舉行第三輪軍長級會談,雙方同意在爭議地區脫離接觸,以緩和邊境局勢。然而這沒能給資本帶來喘息。
中印會談次日,印度道路和運輸部兼中小微企業部部長尼廷·加德卡裡(Nitin Gadkari)表示,印度將禁止中印合資的企業參與公路建設。
加德卡裡稱,他希望能鼓勵更多印度公司參與這些項目。為此,印度將放寬對本國公司的技術與財務標準,以確保它們有資格參與投標。
同時,印度國家公路管理局(NHAI)已經取消了一家中國公司對一段「德裡–孟買工業走廊」(Delhi Mumbai Industrial Corridor)公路建設項目的競標。北起德裡,南至孟買,這一經濟走廊跨越1500公裡,斥資千億美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基建計劃之一。
59 個中國手機應用在印度被屏蔽的前後幾天,中國公司在印度的多項其它基建項目,也逐一被按下了暫停鍵。
7 月 3 日,孟買大都市區發展局取消了中國中車和比亞迪 2019 年在孟買地鐵項目裡中標的 50 億盧比(約 4.5 億元人民幣)訂單,並稱有三家印度公司可能加入競標。
孟買地鐵訂單取消的同一天,印度電力部頒布一份命令稱,印度企業從中國進口電力設備和部件將需要經過政府許可。印度電力部部長辛格(RK Singh)表示,印度將禁止從中國進口任何電力設備,因為這些設備可能攜帶惡意軟體。上一財年,印度電力行業進口額的 30% 來自中國,一年買了 2100 億盧比(約 188 億元人民幣)的電力設備。
此外,根據《印度教徒報》(The Hindu)報導,比哈爾邦(Bihar)的一座橫跨恆河的四車道巨型大橋的投標由於「技術原因」被中止。該項目的 7 個投標者中,有 5 家為中印合資企業。其中有印度最大財團塔塔集團(Tata Group)旗下的工業基建公司塔塔工程(Tata Projects)。
早前,印度電信部已於 7 月 1 日叫停印度國有電信公司 BSNL 和 MTNL 的 4G 升級招標項目,禁止中國公司參與新一輪投標。此前的 2G 與 3G 網絡中,中興通訊的設備佔了 60%。
兩日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印度將禁止華為參與印度 5G 建設。報導稱這一決定是電子和通訊技術部部長拉維·香卡爾·普拉薩德(Ravi Shankar Prasad)於一次高級別會議上所提出,雖然最終結果將取決於總理莫迪,但消息人士稱「華為已經完全出局了,不能參加 5G 網絡測試。」
華為在 2018 年 9 月受印度政府邀請進行 5G 網絡測試。之後雖有美國禁令,但印度電信部長還是在 2019 年年底表示,華為依然可以參加 5G 網絡測試。
中國企業在印度大規模投資十餘年
驅動方從國資轉為網際網路企業
「在我看來,(印度政府的)這些決定表明了邊境局勢的嚴重性,」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訪問學者安南·克裡希南(Ananth Krishnan)在接受《晚點 LatePost》採訪時表示。 他認為目前的信號表明,在邊境衝突徹底解決前,中印無法恢復正常的商業和貿易關係。
克裡希南年初為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撰寫的一份報告稱,2014 年是中國對印度投資的轉折年。在 2014 年之前,中國公司在印度的總投資是 16 億美元,大部分投資都在基建領域,參與者更多是國有企業。
2000 年代初,中印貿易主要驅動力是中國向印度賣生產和能源設備。三一重工與廣西柳工均開始向印度出口建築設備,並在 2010 年前後斥資數千萬美元在印度建廠。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報告估計,印度每四座發電廠中,就有三座在使用中國的設備。
2014 年,印度進入莫迪時代,中印舉行最高層會晤,並籤署數個關於鐵路、公路合作的備忘錄和行動計劃。
之後幾年裡,中國國家鐵路局和中國最大的鐵路和公路建設公司中國鐵建數次派團考察印度。中國鐵建在 2016 年表示願意出資 2000 億至 3000億盧比(約合當時 200 億至 300 億元人民幣)競標約 3000 公裡的印度公路項目,參與印度政府所提出的五年 83677 公裡龐大基建計劃。
但鐵路基建最終沒有落地。2014 年之後中國對印度的投資不再是國資主導,而是市場驅動。
2014-2017 年,中國民營資本大量湧入印度,三年總投資 80 億美元,比此前投資總和還高出三倍多。投資領域也從能源、科技與交通行業的,覆蓋擴張到娛樂與消費。
2015 年,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對「印度版支付寶」 Paytm 母公司投資 6.8 億美元,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同年字節出海。次年,字節跳動參投了印度新聞聚合平臺 DailyHunt。攜程則通過可轉債向「印度版攜程」MakeMyTrip 投資 1.8 億美元,並於 2019年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
新投資看中印度市場的未來可能性,不過五年後這個市場的故事依然停留在可能性。還沒有哪個在印度網際網路公司展示出巨大的變現可能。
現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對當地公司的投資也開始受限。
2020 年 4 月,印度商務部長要求與邊境相鄰國家的公司在投資印度企業前得獲得印度政府批准。當時給出的理由是,「防止印度公司在疫情期間被奪去控制權」。自新規頒布以來,印度政府已收到約 50 項涉及中國投資的提案。
印度外賣公司 Zomato 在 2020 年年初獲得螞蟻金服 1.5 億美元投資。現在 Zomato 只拿到手 5000 萬美元,剩餘 1 億美元在等印度政府審批。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Zomato 目前轉向新加坡投資機構淡馬錫(Temasek)商談融資,投資金額最高或達 1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