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波
編輯 | 周欣
去年3月,貝殼找房完成D輪超12億美元融資;近期,貝殼找房又完成超24億美元融資,投資後估值達到140億美元。
其中,軟銀願景基金向貝殼找房和自如各投資10億美元,高瓴資本、騰訊控股、紅杉資本出資其餘部分。
貝殼誕生近兩年,一直充滿爭議。這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平臺?
初次接觸,水土不服
西安百年行是西安一家頭部中介加盟品牌,擁有超210家門店。入駐初期,楊凱鵬親自去每家門店通氣。由於做了大量準備,百年行是全國少數在入駐初期沒有出現業績下滑的品牌。例如,預估到58系平臺會切斷流量埠,因此他們給每個經紀人補充了搜房網的流量埠作為緩衝。
「貝殼相當於一個健身房,裡面什麼教練器材都有」,楊凱鵬最看重的是貝殼擁有的統一規則和管理方法,可以標準化複製人才。
而21世紀不動產看重的,則是貝殼的ACN網絡(經紀人合作網絡)。按照ACN網絡的規則,平臺與品牌方按一定比例扣收門店成交的業績佣金,剩餘部分由包括門店、房源錄入人、客源成交人等各方角色共同分享。
早在2016年,21世紀不動產就推出M+共享創業模式,著力促成不同門店、經紀人之間的協同合作,但ACN網絡是首先應用於跨品牌合作的機制,應用場景也更大。「在專業度和包容度上,是目前21世紀不動產在這一模式裡的唯一選擇」,21世紀不動產中國區總裁兼CEO盧航曾表態。
2019年4月,21世紀不動產入駐貝殼,由蘇州、無錫、常州等試點城市向全國推進,從去年底,湖北多個城市的21世紀門店正式入駐貝殼。一位湖北籍店東說,疫情期間一直在家,被要求包括參加貝殼的博學考試,並觀看貝殼經濟學院視頻,「都是此前並沒有系統學習過的內容」,他說。
公開數據顯示,全國106個城市共235個品牌入駐貝殼,超過36萬經紀人使用貝殼。頭部的品牌主要有鏈家、德佑、21世紀不動產、中環地產、長春優銘家、西安百年行、杭州大屋、深圳糯家、蘇州俊家等。
入駐貝殼平臺的品牌大概可以分三類,一類是鏈家自有或收購的平臺,例如鏈家、德佑;第二類,是與貝殼達成戰略合作或結盟的全國性品牌,例如中環地產、21世紀不動產;第三類,希望從貝殼身上尋求解決方案的中小品牌,例如西安百年行、長春優銘家。
一般來說,由於各家品牌在合作動機、合作深度等情況的差異,也造成了各家品牌入駐貝殼後的表現力不盡相同。很多品牌因為準備不足、意願不強,非常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以中環地產為例,旗下擁有3000多家門店,由於過於突然,加上兩家企業在文化理念、工作模式的情況不同,在中環地產的大本營南昌,一時間出現了300多家店店東或經紀人同時出走的情況。
2018年底,中環地產決定向我愛我家出售100%股權,但最終失敗。「等到中環宣布入駐貝殼之後,股份已經變更完了,各省市總經理級別的人都不知道消息」,一位在中環工作十多年的區域總經理說。最終,中環地產讓出控股權,貝殼系股權佔比超62%。他也選擇了離職。
貝殼邏輯,行業升級
中介行業至今仍然被視為野蠻生長的行業,大眾認可度不高,行業透明度和整體效率低下。
以西安市為例,在58平臺,二手房掛盤顯示十幾萬套,但實際上西安市總共也就34000套庫存;另一方面,小微機構佔比超70%,普遍存在流程管理,人員培訓、企業擴張等短板。
網際網路趨勢下,也出現了愛屋吉屋、丁丁租房等純網際網路租賃平臺,包括從信息平臺轉型為交易平臺的房天下。但他們的問題在於沒有線下真實房源數據。所以,目前線上主流商業模式是以58、安居客為代表的信息平臺,其商業模式以廣告為主,不能實際解決行業痛點。
而鏈家的優勢在於,早在2010年轉型網際網路之前,他們就已經在線下深耕多年,基於龐大的真實房源擁有屬於自己的數據和體系。「鏈家是第一家能夠把線上線下交易打通,實現規則統一的企業」,房互研究院院長相國良認為。
在中介行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關於鏈家,很多機構表面上不屑,但轉過身,他們會花大量時間去研究其背後邏輯。如今,這套體系通過貝殼找房的方式,被標準化輸出給入駐品牌。
過去,假房源數據並不真實,導致業績並不穩定。品牌方與經紀人以及經紀人之間都相互提防,沒有合作。而基於真房源體系,品牌從貝殼平臺獲取的流量更加精準,業績也更加穩定。
貝殼並不收取埠費,主要以CPS收費。以一家西安門店為例,平臺收取營業額的5%,品牌方收3%,剩餘部分由店東和相關參與經紀人按照約定比例由系統自動分帳。
貝殼的核心優勢就在於,它能基於自身多年對行業的積累,通過精確的算法,將利益分配做到非常平衡。
此外,為了調動品牌的積極性,據《銳問》了解,目前,貝殼還推出了基於貝殼分制度的門店分級制度,這套制度的打分標準分為人均貝殼分、人均實收業績、關鍵行為表現、門店合作互評等維度。
貝殼分作為衡量經紀人專業能力的標準,可以影響經紀人的決策和行為。例如, 「上傳假房源」和「核銷不及時」都會被扣貝殼分。
經紀人可以從內力(基礎素質)、信譽(質量評價)、俠義(平臺合作度)、聲望(行業影響力)和活力(平臺參與度)等五大指標實現加分。
基於這套標準,品牌中介被分為ABCD 四個等級,每個等級擁有不同權限,一般而言,C和D位置的門店在商機、房源查看權限等方面的權限會相應較少;經紀人也會分為不同等級,曝光率也會有所差距。
總體而言,貝殼可以大大降低品牌對經紀人的依賴程度,加速經紀人的職業化。「以前更像『土八路』」,一位中環地產員工說。現在,他已經慢慢適應了貝殼的節奏。
不少入駐品牌在度過了最初的水土不服之後,也都經歷快速的擴張。百年行的門店從37家迅速擴張至210家,優銘家門店從102擴張至800家,德佑的加盟門店數量破了一萬家。
談及左暉,複雜心情
創立鏈家之前,左暉自稱被「中介騙過很多次」,熟悉左暉的人基本都清楚,他對此咬牙切齒。而且,他一直非常在乎中介的尊嚴感。「在行業多年,我一直非常痛恨兩件事。第一是經紀人忽悠消費者,另一件是消費者不尊重經紀人」,這是他的原話。
左暉的哲學是「幹掉」自己。無論是真房源,還是重直營體系,一定程度上都塑造了鏈家較高的品牌形象,但在他看來,整個行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行業效率極低;消費者體驗極差;經紀人職業化極弱等。
「相信相信的力量」,這句話在貝殼內部非常流行。貝殼也成為左暉實現野心和創造社會理想的抓手,但對於入駐品牌來說,卻是一次不小的冒險。
貝殼屬於強管控平臺,中介機構也需要把核心機密,例如人事、財務權上交給平臺。「這也是對不少大型機構及上市公司吸引力不強的原因」,房互研究院院長相國良說。
事實上,自2018年4月面世以來,貝殼就褒貶不一。不少同行認為貝殼集裁判員與運動員為一體,號召抵制。這主要是貝殼的商業模式太過創新,鏈家和貝殼的體系過於龐大等緣故。
同行將信將疑之時,百年行楊凱鵬心裡也沒底。但他最終選擇了相信。他把左暉從2001年創立鏈家到現在近20年做的事情都復盤了一遍,發現他說的事情基本都做到了。這份純粹的信任,使得百年行選擇成為西安第一家吃螃蟹的機構。
中環地產總裁劉持海認為如果自己做「真房源」,假以時日最終也能成功,但是時間上耗不起,因為需要全方位改變作業習慣和價值觀。在中環地產的2019年會上,他舉例說,中環曾在擴張過程中,關閉了三個省級城市,原因是企業管理經營人才跟不上發展速度。權衡之下,貝殼成為一種嘗試。
21世紀不動產寄希望於磨合出一套雙贏機制。「什麼事確實應該交給公共平臺幹,大家都沒想好,需要磨,甚至要在跑的過程中慢慢磨合出來」,21世紀不動產中國區總裁兼CEO盧航曾對媒體表態。
很大程度上,通過交換股權,平臺與品牌方才基本實現了同盟的關係。2017年,鏈家參股21世紀不動產10%。據企查查數據,貝殼旗下天津晨鑫和天津晨暉兩家平臺,持有超過70家中介品牌的股權,包括長春優銘家、河北正大、上海澳利等。
借著資本的東風,貝殼一路攻城拔寨。「他把整個行業攪得天翻地覆,還要把這個行業吃很多遍」,對於左暉,不少地產人表現出了較為複雜的心情。但從內心裡他們又覺得,房地產中介作為國內不被認可的行業,「有望通過貝殼模式提升行業整體效率及受尊重程度」。
(銳問用戶群,歡迎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