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嶽談丨中國三大灣區,為何獨缺渤海灣跨海通道

2020-12-15 大眾網

據報導,5月16日至17日,2019年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在上海召開,93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孫鈞在會上表示,渤海灣跨海通道的內部研究已到關鍵節點,課題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戰略性規劃研究報告並已上報國家發改委。

作為國內德高望重的橋隧專家,孫鈞院士有不簡單的經濟眼光,他認為「該通道的作用絕不僅是連接煙臺和大連兩個城市,而應著眼於聯通、振興整個東北地區,通道北可接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等城市,向南則可連接濟南、煙臺、青島、徐州、連雲港、合肥、南京以及蘇錫常、上海、杭州等長三角發達地區,進而輻射整個華東地區。」

渤海灣跨海通道示意圖

當前,相對於南方,我國北方經濟表現偏弱,急需新的「興奮劑」。在筆者看來,如果「渤海灣跨海通道」能夠修建,受益的首先將是環渤海灣的三個經濟區,這有助于振興整個北方經濟。

我國渤海灣環繞著三個經濟區:京津冀、東北三省和山東。

在經濟學上,完整的經濟區一般包括資源區、加工製造區和港口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山東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起門類齊全的工業製造業;改革開放以後,港口貿易繁榮,山東依託青島、煙臺、日照等港口集群,大進大出,其中也包括進口原料進行加工製造。因為具備完整的經濟區功能分工,山東和京津冀、東北以及西部和南部諸省份,雖然有一定經濟聯繫,但經濟要素流動偏弱,山東的主要經濟方向還是東向的,物流沿膠濟線湧向東部港口。所以,在嚴格的經濟區劃分上,山東既不屬於京津冀,也不屬於長三角,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區。

進入新世紀,區域經濟融合步伐加快,經濟要素流動呈現出多向度,我國北方各個獨立經濟區之間的要素聯繫加強。

比如目前,在山東的青島、煙臺和威海等沿海城市,來自東北的流動人口成為餐飲、理髮、停車等生活服務業重要甚至主要從業人員。因此有人說,當年是山東人「闖關東」,如今是東北人「闖山東」。

再比如,近幾年,隨著京津冀一體化建設步伐加快和雄安新區規劃橫空出世,山東特別是中西部表現出明顯的對京津冀和雄安新區的靠攏特徵。2019年2月召開的省兩會上,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山東支持濟南深度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打造我國北方高端產業、科技、人才、現代服務業集聚地和央企、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基地。山東德州更是在天津舉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懇談會,「科技研發在北京,加工製造在德州」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中關村智能製造創新中心已在德州市設立首都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德州站點,針對德州產業實際,充分利用首都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資源,實質推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落地;建設中關村前沿科技應用中心,將中關村的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與德州乃至山東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在這樣的背景下,環渤海灣各個經濟區之間加強交通要道建設成為強勁內在需求。根據數據分析,目前,關內外聯繫的鐵路運能尚能滿足要求,2018年京瀋高鐵投運後實際可提供客運量2.3億人次/年,但5至7年後,隨著環渤海灣城市群建設及其產業發展和雄安新區的崛起,年客運總量需求將達到3億人次,關內外鐵路運能將拙襟見肘。

從山東方面來看,現在從山東乘坐高鐵前往東北,要經天津中轉,約耗時10個小時以上,而煙臺和大連間乘飛機僅需45分鐘,但運量過小。渤海灣跨海通道建成,其全長約125公裡,按列車車速180至200公裡/小時計算,跑完全程僅需1小時左右。

從世界範圍看,灣區經濟往往是「國之重鎮」,在經濟全局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美國舊金山灣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科技研發中心之一,世界著名高科技研發基地矽谷即位於灣區南部,擁有全美第二多的世界500強企業,谷歌、蘋果、臉書等網際網路巨頭和特斯拉等企業全球總部。日本的東京灣則聚集了日本1/3人口、2/3經濟總量、3/4工業產值,成為日本最大的工業城市群和國際金融中心、交通中心、商貿中心和消費中心,擁有三菱、豐田、索尼等一大批世界五百強企業,也因此被稱為「產業灣區」。

世界灣區經濟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往往因為一座跨海大橋的修建而成為區域經濟發展大提速大提質的契機。以東京灣跨海大橋為例,其西起神奈川縣川崎市,靠近羽田機場,東達千葉縣木更津市,橫跨東京灣,全長15.1公裡,是日本最重要的跨海大橋,連接日本的核心地帶。1997年12月18日竣工後,川崎市和木更津市兩地之間的路程由原來的100公裡縮短到30公裡,把日本首都同全國主要幹線公路連接在一起,緩解了東京的交通壓力,沿東京灣的工業區不用再繞道東京可直接將貨物進行運輸,而千葉、神奈川、東京等地方的人員交流也便捷許多。

在我國的東部沿海,自南向北,分列有三個巨形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環杭州灣大灣區、環渤海大灣區。三個大灣區,目前有兩個已經修了跨海大橋。其中,環杭州灣大灣區建設有兩座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和東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橫跨中國杭州灣,北起浙江省嘉興市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市慈谿水路灣,從寧波到上海即可經過此橋,該橋全長36公裡,2008年5月1日通車;東海大橋連接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與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洋山鎮,為滬蘆高速公路的南段部分,也是洋山深水港的重點配套性工程之一,2005年12月10日正式通車運營。在粵港澳大灣區,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開通運營,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在山東的青島港灣,2006年12月26日也動工修建了膠州灣大橋,2011年6月31日通車運營,但其位置處在黃海沿岸,離渤海灣還是有距離。

跨海大橋的修建,對我國灣區經濟產生巨大推動力。以港珠澳大橋為例,珠江三角洲原有的公路網重心比較偏重東岸,粵港5個口岸全部在東岸,造成珠江三角洲東、西兩岸經濟發展不平衡。港珠澳大橋的興建大大加強了香港及深圳的珠江東岸與包括珠海及澳門的廣東西部的聯繫,使整個珠江三角洲區域交通暢通無阻,提升三地互補功能,推進提升了區域經濟競爭力和輻射力。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後,縮短了寧波、舟山與杭州灣北岸城市的距離,改變了周邊區域的交通網絡布局,促進了區域交通運輸一體化,完善了周邊區域的物流網絡。東海大橋的建成貫通,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實現「港開、橋通、城用」奠定堅實基礎,為上海市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當然,作為一項重大工程,不能不考慮投入收益比。根據渤海灣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的數據,初步估算項目資金3000億元。這個數據大不大,值得不值得?根據2018年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京津冀、東北三省和山東的GDP總量為218361.15億元,3000億元佔三個經濟區GDP總量的1.3%。以1.3%投入盤活融合21多萬億元的渤海灣經濟區,在經濟成本上應該是合算的。況且投入本身,就是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勁拉動。

目前,中國三大灣區只剩下渤海灣還沒有修建跨海大橋。孫鈞院士本次在會上急呼,渤海灣跨海通道現在動工已經晚了,時不我待啊!

相關焦點

  • 渤海灣跨海通道規劃已報批,約需...
    5月16日至17日,2019年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在上海召開,93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孫鈞在會上表示,渤海灣跨海通道的內部研究已到關鍵節點,課題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戰略性規劃研究報告並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初步估算項目資金3000億元。
  • 渤海灣跨海通道報批,125公里海底隧道,再不動工就晚了!
    據渤海灣跨海通道項目的重要推動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孫鈞透露,渤海灣跨海通道的內部研究已到關鍵節點,課題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戰略性規劃研究報告並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長島附近海域渤海灣跨海通道項目曾被稱為煙大跨海通道,於1992年提出,已經持續研究論證長達27年,至今還沒有正式動工。27年來,渤海灣跨海通道項目的每一步進展,都引起渤海灣乃至更廣泛的區域公眾及世界工程界的密切關注。
  • 渤海灣跨海通道 VS 環渤海高鐵,你更看好哪個?
    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是我國最大的兩個半島,這兩個半島環抱著我國最大的內海——渤海,但是也正是由於渤海灣的存在,使得我國東北地區到山東等華東地區不得不繞道北京天津等地,因此長期以來早就有人提出建設跨渤海海峽通道的想法。
  • 「胎動」十年:大灣區為何需要深珠跨海通道?
    也許有人會問,擁有南沙大橋、港珠澳大橋,未來還有深中通道等跨江跨海通道的粵港澳大灣區,為何要再修一條跨海通道?如果考慮到這條通道深圳一方,距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橋分別只有12公裡和20公裡,這種疑問會更加強烈。要消除疑問,就需要清楚這條新的跨海通道,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到底意味著什麼。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有動靜了!專家:應儘快啟動建設蓬萊-長島段
    隨著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備受關注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規劃與建設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熱議和期盼「這個項目已持續研究了27年,得到了眾多兩院院士在內的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18日,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課題組核心成員、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環渤海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良忠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根據國家的戰略部署以及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當前應儘快啟動建設蓬萊-長島段,作為試驗工程(即蓬長跨海試驗工程)。」
  • 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都能修建成功,為何渤海灣大橋遲遲不修建
    觀察我國的沿海地區,主要有三大灣區,它們分別是粵港澳灣區,杭州灣區以及環渤海灣區。這三個灣區周圍都是我國經濟社會最為發達的地區,區域內部人員流動十分的頻繁。經常看新聞或者到三個地區出差過的讀者應該都注意到了,目前粵港澳灣區和杭州灣區已經有連接「灣兩岸」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和港珠澳跨海大橋,其中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我國目前最長的跨海大橋,投資了1000多億元,花費了9年的時間才建成通車。而位於北方的渤海灣區卻沒有跨海大橋的分布,距離其最近的應該是青島的膠州灣跨海大橋,但是這座大橋是位於山東半島的南側,和渤海灣沒啥關係。
  • 我國三大海峽均有跨海隧道工程,規劃論證近30年仍未動工
    就我國的三大海峽來說,跨海通道的規劃與論證已經進行了近30年時間,但至今都未能開工建設。本期文章就為大家梳理這三大海峽隧道的規劃。渤海海峽位置圖根據規劃,渤海灣跨海通道連接山東煙臺與遼寧大連,路線走向為從山東蓬萊經廟島群島至大連旅順,以海底隧道或隧
  • 大灣區再添一條跨海通道,將連接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間……
    粵港澳大灣區再添一新的跨海通道。廣東省交通集團公布,6日上午11時26分,江門臺山市黃茅海海上,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打下第一根鋼管樁,代表著該項目正式開工,比原計劃時間提前半年。黃茅海跨海通道是繼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之後,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跨海通道工程。項目起於珠海市高欄港區,東連港珠澳大橋,西連新臺高速並與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於臺山市鬥山鎮。
  • 渤海灣海底隧道: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造價3000億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戰略規劃研究」是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基金委設立重點諮詢項目,工程院有十幾個院士參與,參與單位包括北京交通大學、魯東大學、鐵道部工程設計鑑定中心、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等。渤海灣海底隧道渤海灣,是中國渤海三大海灣之一,跨海通道若建成,從大連到煙臺最多只需要40分鐘。設計全長123公裡的跨海通道兩端,分別是遼寧大連和山東煙臺。
  • 山東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有消息了,試驗段開工在即,爭取5年內建成
    港珠澳大橋已經開通,杭州灣跨海鐵路橋也在計劃中,珠江口上深中通道的建設也提高了日程,國內似乎只有渤海灣地區還沒有留有跨海通道,目前廣東港澳大灣地區和杭州灣大灣地區的發展已經在全國佔有一席之地,渤海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京津冀地區在這裡,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也在這裡,如果有跨海通道,三個區域之間的聯繫會更緊密
  • 中國未來的三座跨海通道能震驚全球
    2018年10月24號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再一次為國人贏得了驕傲,那你知道中國未來還將建設三座跨海通道,其中一個已被列入「十三五規劃」其工程規模施工難度均超過港珠澳大橋
  • 中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當然我國也不例外,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斥資2600億,中國基建再次出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在廣闊的黃海側大連灣海域,目前連接大連境內南北的大連灣海底隧道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而與北方最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緊密相連的,是中國即將建造超百裡的跨海通道,將大連和煙臺兩地跨渤海連接起來,其隧道長度將超過54公裡的日本青函海底隧道,位居全球隧道長度之最。
  • 中國三大灣區:酒店、文旅新版圖城市群「角鬥場」
    如今國內的灣區,顯然成為了不少酒店的必爭之地,拋開尚未開始正式布局的環渤海大灣區,位於華東的環杭州灣大灣區,歷來是酒店的布局重地,酒店在此早已下沉到三四線城市;而如今最為火熱的粵港澳大灣區,則成為了酒店新陣地。空間秘探曾在《粵港澳大灣區,還缺酒店嗎?》
  • 珠海又一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了!
    世界跨徑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橋黃茅海跨海通道全長約31公裡,其中跨海段約14公裡,採用雙向六車道設計標準,設超大斜拉橋2座,中、長隧道各1座,互通立交4處。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新地標不光是大橋本身厲害,設計方面,跨海橋梁部分選擇了從起點到終點的弧形線位方案。
  • 中國鐵建+中國交建 拿下拉美地區最長跨海斜拉橋
    2020年11月12日,中鐵二十局集團、中國交建(601800)聯合體與巴西巴伊亞州政府,在巴西薩爾瓦多共同籤署巴西巴伊亞州薩爾瓦多跨海斜拉橋特許經營合同,標誌著拉美地區最大跨海斜拉橋正式進入建設階段。  籤約現場  此次籤約以現場及視頻連線方式進行。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方案引發爭議 曾獲副總理認可
    蒙廣利說,煙大鐵路輪渡的開通使繞行渤海灣經山海關出入東三省的行程縮短了1600多公裡。  然而,煙臺幾個矢志不渝的「小人物」一葦渡海,正積極謀劃全天候的跨海大通道——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項目進入國家決策視野,建立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快捷直達、全天候的立體交通體系。  而這樣一個跨海大通道僅建設公路通道一項,靜態投資就至少需960億~1000億元。
  • 規劃了46年,中國世紀工程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如建成廣東海南受益
    中國是被譽為「基建狂魔」,基建技術是世界一流的,在中華大地上投資千億的超級基建工程比比皆是,除了建成的三峽工程,杭州灣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等工程外,在中國南方也有一條已提46年的跨海通道超級工程,它就是瓊州海峽跨海通道。
  • 跨海連接大連煙臺!中國將建全球最長海底隧道,規模超港珠澳大橋
    而與北方最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緊密相連的,是中國即將建造超百裡的跨海通道,將大連和煙臺兩地跨渤海連接起來,其隧道長度將超過54公裡的日本青函海底隧道,位居全球隧道長度之最。在南方打造的超級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橋的隧道長度也僅有6.7公裡,而北方這條百裡跨海隧道,其規模將超過港珠澳大橋,堪稱我國交通史上又一工程奇蹟。
  • 滬舟甬跨海通道再傳好消息 已列入多項規劃
    據記者了解,目前,滬舟甬跨海通道已列入多項規劃,舟山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爭取滬舟甬跨海通道列入國家專項規劃。滬舟甬跨海通道事關舟山百萬人民的夢想,對舟山承擔國家戰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長三角世界級灣區引領世界的超級工程和支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標誌性跨海通道,是我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沿海運輸通道的重要組成。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或將改變中國區域經濟版圖
    5月4日,魯東大學環渤海發展研究院在煙臺舉行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新成果發布會,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發布了《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與環渤海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