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伴成長 家國情懷駐心間

2020-12-13 南寧日報
    南寧市秀廂東段小學學生在鄧小平同志領導百色龍州起義紀念碑前鞠躬。(學校供圖)    南寧市百花嶺路小學學生的繪畫作品。(學校供圖)    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山語城校區五(3)班覃瀅華的作品。(學校供圖)    南寧市星湖小學少先隊員參觀鄧穎超紀念館。(學校供圖)  

  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暑假期間,南寧市各中小學深入推進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通過精心策劃組織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感悟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努力做時代的追夢人。

  重溫紅色記憶 緬懷革命先輩

  假期裡,孩子們前往鐫刻著紅色記憶的紀念館,重溫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輩,感受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南寧市秀廂東段小學四(2)中隊的少先隊員們來到廣西革命紀念館開展《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館內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照片、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一個個英雄事跡,無不讓少先隊員們為之震撼與動容。講解員通過講解再現了廣西革命歷程的艱辛畫面,帶領著隊員們走進時光隧道,重溫那些飽含血淚、驚心動魄的紅色記憶。參觀結束後,少先隊員們排著整齊的隊列在革命英雄雕像前鞠躬致敬,緬懷革命先烈。返程路上,少先隊員們還交流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立志爭當新時代好少年,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爭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南寧市星湖小學四年級的少先隊員們在家長的帶領下,利用假期參加了《紅色傳奇》研學活動。隊員們兵分多路,有的參觀邕江邊的鄧穎超紀念館,有的參觀李明瑞、韋拔群烈士紀念碑園,還有的前往百色參觀百色起義紀念館。在鄧穎超紀念館,少先隊員們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鄧穎超同志在長徵、抗戰、解放戰爭時期的故事;在李明瑞、韋拔群烈士紀念碑前,少先隊員們用莊重的隊禮表達對先烈們的緬懷和最崇高的敬意。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體會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紛紛表示一定繼承革命遺志,發揚革命光榮傳統,爭當新時代好少年。

  創作紅色作品 培養家國情懷

  孩子們通過創作豐富多彩的紅色作品,使紅色文化更具活力、吸引力、感染力,讓家國情懷成為最強大的精神支柱。

  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山語城校區以《紅色傳奇》進校園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紅色教育。在假期裡,學校組織學生閱讀紅色書籍,了解革命歷史,以《紅色傳奇》經典篇目、《紅色家書》精選章節等作為主題閱讀活動的主要內容,開展「紅色畫卷」書畫、徵文、「紅色歌曲」演唱錄像評比,「紅色故事」演講等活動,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使紅色基因融入血液、沁入心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傳承紅色精神,爭做紅色接班人,弘揚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南寧市逸夫小學賢賓校區積極開展《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學生通過在線觀看大型教育紀錄片《紅色傳奇》,了解廣西的革命歷史和英雄人物。學生觀後感受深刻,通過自我思考,將「如何做一名愛國少年」以書畫的形式呈現出來。一幅幅精美的畫作,一個個端正的字體,反映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對中國共產黨的質樸情感。學生用眼看、耳聽、手繪的方式創作了許許多多作品,讓紅色基因融入學習生活中,引領自己不斷成長。此外,少先隊員們還通過參觀革命遺址、烈士陵園、博物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加深對革命歷史的了解;通過唱紅歌、朗誦革命詩歌等表達自己的家國情懷。

  表白祖國,以畫示愛。南寧市紅星小學四年級學生用黏土和其他手工材料製作愛國主題立體作品,把愛國主義情懷更直接地體現出來。孩子們圍繞主題,充分發揮想像力,大膽創造,通過搓、團、粘、按、捏,做出了五星紅旗、保家衛國的士兵、愛國向上的好少年……還有的孩子想到了摺紙,他們用巧手惟妙惟肖地創作出戰機、大炮、戰艦,表現出軍強則國強的豪邁。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鍛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堅定了學生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的決心。

  南寧市百花嶺路小學開展了「《紅色傳奇》進校園暑期課堂之繪畫課」活動。三年級學生在線上觀看《紅色傳奇》紀錄片後,紛紛拿起畫筆,將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描繪於紙上,把紅色經典作品背後蘊藏的情感體驗和文化記憶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學生以孩子獨特的視角,通過多種藝術手法,表達了對革命英雄和抗疫英雄的敬意和對紅色精神的讚頌。通過參與繪畫課活動,學生走近英雄,了解了英雄事跡,從廣西紅色文化和傳統中汲取成長的正能量。此次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革命先輩的壯志和奮鬥精神,感悟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努力做時代的追夢人。

  感受革命精神 堅定理想信念

  一系列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活動,使學生汲取革命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深刻理解了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爭當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實踐者。

  南寧市桃源路小學五(2)班舉行了線上「紅色課堂」閱讀分享會。在分享會正式開始前,每個同學先選擇一本紅色書籍認真閱讀,並通過視頻、文字和彩繪等多種形式分享自己的讀後感。分享會上,班主任在線上結合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國歷史向學生介紹了紅色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接著向學生介紹紅色經典書籍,鼓勵學生認真閱讀,感受主人公崇高的革命精神。學生代表在線展示了閱讀紅色書籍的心得體會。大家紛紛表示,通過閱讀,更深刻理解了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通過點滴行動傳承崇高的革命精神,爭做國家未來的棟梁。據悉,桃源路小學各班將繼續以晨會、隊會為陣地,積極傳播紅色文化,增強學生的紅色意識,為培養紅色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南寧市青秀區埌東小學開展了《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之「書寫傳奇汲取精神」活動。學生通過觀看紅色影片、閱讀紅色書籍、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或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展活動等方式,了解革命歷史,汲取革命精神,並揮毫潑墨,以書法的形式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成果——「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革命先輩不屈不撓、堅強不屈的英雄氣概躍然紙上。學生紛紛表示,要爭當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實踐者,爭做新時代好隊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南寧市第三中學初中部(青秀校區)黨員、團員、家長代表到南湖公園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紅色足跡」研學實踐活動。黨員、團員代表敬獻鮮花,全體人員向烈士紀念碑三鞠躬。共青團員重溫入團誓詞,不忘入團初心,爭做時代新人。全體黨員、團員、家長代表參觀李明瑞韋拔群烈士紀念碑園,深入了解革命英雄的先進事跡,繼承先輩遺志。初中部(青秀校區)黨支部書記吳紅在微紅色課堂報告中表示,要傳承象徵光明、凝聚力量、引領社會的紅色基因,繼承先烈遺志,爭做時代新人,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永不變色。

  本報記者莫俊 實習生梁緣

  通訊員黃詩雯 梁蕭伊 陸通 林靜 卓麗麗 劉慧婷 張家珍

相關焦點

  • 「黃浦」格致初級中學:厚植家國情懷 傳承紅色基因
    有一種紅,叫國慶紅,在每位格初人的眼中;有一種情懷,叫家國情懷,在每位格初人的心中。金秋九月,上海市格致初級中學開展了學「四史」系列活動,格初學子通過參觀、分享、儀式教育等多樣的的形式了解國家的變化與發展,弘揚革命精神,擔當時代責任,將家國情懷厚植於心中,將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 新邵:「走進紅色課堂,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厚植學子家國情懷
    隨後該校校長肖永堅進行了總結,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革命先輩是時代的標杆,紅色故事是最好的德育課堂。「希望同學們通過聆聽延安精神,閱讀《紅色故事》,參加革命紀念地的紅色課堂研學,觀看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學習傳承他們的精神品格,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當好紅色傳人。」標誌著該校拉開了「走進紅色課堂,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的序幕。
  • 誦讀「紅色家書」,傳承家國情懷
    9月23日下午,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在山東歌舞劇院音樂廳舉辦「誦讀『紅色家書』,傳承家國情懷」機關處室支部聯合主題黨日暨青年公務員「感悟忠誠」分享會。活動創新性採用情景朗誦劇的形式,通過現場誦讀江姐、趙一曼、左權等革命英烈以及山東先烈郭永懷的一封封紅色家書,青年公務員分享感悟體會,藝術再現了革命先輩對黨、對家的高尚情懷,對革命事業的無私追求,生動表達了青年黨員忠誠黨的事業,傳承先烈愛國心、報國志的真摯情感。
  • 蹲點日記:「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員的家國情懷
    新疆新聞在線網4月18日消息(新疆臺記者柴林、阿克蘇臺李璞、烏什臺阿不都薩拉木):在烏什縣前進鎮託萬克麥蓋提村蹲點採訪的日子裡,聽到最多的是村民們講述「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給村裡帶來的變化,見到最多是村民們臉上洋溢著的幸福笑容,這一切都離不開一群有責任、有擔當的「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員。
  • 傳承紅色基因 激發愛國情懷
    深圳僑界青年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梅州參觀學習,傳承紅色基因,接受革命精神洗禮。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辦副主任、市僑聯副主席劉昕出席開班儀式,並為培訓班授旗。 劉昕在致辭時表示,希望學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勇於擔負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做到知行合一,迅速轉變角色和身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用心感悟革命先輩的初心使命,並從中汲取奮進的力量,為深圳新一輪創新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積極展示自我,樂於奉獻,增強彼此間的溝通交流,一起努力把這個班辦得更有成效,為助力深圳「雙區」建設凝心聚力。
  • 傳承紅色基因 抒發愛國情懷
    ,接受愛國情懷的薰陶,香山公園內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在國慶節期間推出多項活動,邀請市民遊客共同傳承紅色基因、抒發愛國情懷。展五星紅旗 抒愛國情懷10月1日至8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雙清別墅內每天早9:00舉行升旗儀式,第一批參觀的市民遊客可與工作人員一同參與儀式,共同抒發我們的愛國情懷
  • 湖南會同:用活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目標,在全縣中小學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紅色校園文化,豐富了青少年學生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內涵,讓紅色精神入腦入心。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讓更多的人知道粟裕將軍光輝的一生 ,學習粟裕將軍的光輝歷史,學習粟裕將軍的愛國主義精神。」年逾七旬的羅本義老人,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粟裕紀念館的退休講解員,老人已經連續30年為會同縣林城鎮第一完全小學,義務宣講粟裕大將的故事。
  •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涵養崤函特色家國情懷
    近年,市教育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問題,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偉大使命,健全德育體系、鍛造德育隊伍、豐富德育載體、提升德育實效,充分發揮地域文化育人作用,引導全市廣大未成年人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涵養家國情懷,不斷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家國兩相依——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如果「家」與「國」在時間上的相連只是一個美妙的巧合,那麼在文化上的牽連則是一抔悠久的情懷。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是如何形成的?為何能成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脈相承的價值理念?本報就此對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國史教研室主任王學斌。家國情懷可溯源至西周時期的分封制記者:中國人有深入到骨子裡的家國情懷,它是如何形成的?
  • ...開展「追尋紅色足跡 感受紅色情懷 傳承紅色基因」研學實踐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王嵐)2020年12月5日,正是初冬勝春朝,研學好時節,為「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情懷,傳承紅色基因」,駐馬店市第四中學七八九年級四百五十餘名師生赴焦竹園和老樂山研學基地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社會實踐活動。
  • 駐馬店市第四中學開展「追尋紅色足跡 感受紅色情懷 傳承紅色基因...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景閣 通訊員 王嵐)2020年12月5日,正是初冬勝春朝,研學好時節,為「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情懷,傳承紅色基因」,駐馬店市第四中學七八九年級四百五十餘名師生赴焦竹園和老樂山研學基地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社會實踐活動。
  • 白銀區第二小學舉行「紅色基因 舒展心靈」詩歌朗誦會
    為紀念「一二九運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12月9日,白銀區第二小學開展「紅色基因,舒展心靈」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學校高度重視,各班充分利用晨讀課、綜合實踐課、閱讀課,指導學生進行誦讀、編演、展示,營造出了繼承、弘揚中華經典,傳承千年文明的濃厚文化氛圍,以豐厚孩子們的文化積澱,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更加強大的精神動力。
  • 在詩詞裡重逢家國情懷
    其勤奮外現為兩樣東西:一是每天早晨打卡一首詩詞,二是提筆著就《詩詞與家國情懷》。 正如「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人情常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因此,劉建彪讓我感覺異樣。他的勤奮之外,更多的是執著,是對詩詞的真愛,是由內而外的歡喜。
  • 香港青少年體驗駐港部隊生活 學會團結感悟家國情懷
    香港青少年體驗駐港部隊生活 學會團結感悟家國情懷 2017-08-  陳 然 辜雨晴 周 均 耿源宏  第13屆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日前在解放軍駐港部隊新圍軍營舉行結業典禮。
  • 三代工兵的家國情懷
    1957年,19歲的管宗禮懷揣著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熾熱情懷,走出遼寧鳳城偏僻的小山溝,來到本溪當了一名工兵,跟著部隊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吃苦受累也甘之如飴。管宗禮夫妻以部隊為家,兒子管序東上學後,寒暑假就跟著他們在部隊工地上,有時也參加挖地道、架鐵絲網、背水泥柱,從小就感受到了部隊生活的艱苦。
  • 緬懷烈士功績 傳承紅色基因
    ——山西省新絳縣人武部、退役軍人事務局、職教中心共同開展「緬懷烈士功績,傳承紅色基因」活動本網訊(郭海紅 吳德利 楊俊榮)12月16日上午,在山西省新絳縣三泉烈士陵園,縣人武部、新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職教中心國防班共同舉辦
  • 漢中市: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
    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以延安精神培育時代新人。近年來,漢中市因地制宜,利用厚重的文化資源將紅色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樹人實踐,在中小學教育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有效推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以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色塑魂魄,精神代代傳。
  •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強化國防教育,涵養家國情懷
    據了解,學校國防園的建設主要服務於學校國防教育教學和實踐的需要,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學習航天知識,感悟航天情懷,踐行航天精神,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探索精神以及投身國防事業的家國情懷。用紅色基因塑造學校文化今年是聯合抗日座談會召開80周年、「聯抗」部隊成立80周年、蘇北第一屆(臨時)參政會召開80周年、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成立80周年。這一切都跟海安中學的創始人、國民政府兩任省長韓國鈞先生密切相關。
  • 「體悟實訓24」學員心得|向東向海向世界——家國情懷
    向東向海向世界——家國情懷●東營市紀委監委辦公室 宋中海 中華文化是家國文化,家國思想根深蒂固,家國情懷一脈相承。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是大家的家。永嘉、文成古村落等一個個富有鄉土和時代特色的鄉村振興樣板、中國眼谷、奔騰雷射等一家家高新技術產業層出不窮,伴隨新時代的恢弘發展畫卷漸次展開,伴隨新一輪的改革開放浪潮奔騰而來,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城市建設加速蝶變、軟硬環境加速提升……溫州人家國情懷,隨著城市現實變化而不斷自我成長、與時俱進。特別是近年來,緊扣新時代脈搏,用奮戰奮進響亮作答新時代考題。
  • 河南紅五星兒童劇場:傳承紅色基因 推動紅色文化
    「紅五星兒童劇場」通過經典革命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充滿正能量的故事展演,讓廣大少年兒童感受經典故事和英雄人物巨大的人格魅力,在寓教於樂中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激發學生勇於擔當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家國情懷,爭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