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一個家庭教師是怎樣變成大哲學家的?

2020-12-17 讀書廣記

公元1785年,一名15歲的少年考進了斯圖加特市的文科中學,他的名字叫黑格爾,是稅務局書記官的兒子。黑格爾的學習成績優良,很喜歡讀「閒書」,常跑到圖書館去涉獵美學、語言學、史學、神學以及哲學方面的書籍。在大人們看來,這是一個循規蹈矩、安分守己且枯燥無聊的「平庸少年」,即使他讀過許多書,也不見得聰慧過人,倒像是個書呆子。老師曾送給他一本《莎士比亞劇作集》,並且在上面頗為幽默地題詞說「你現在還讀不懂」。

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平庸少年」在年近四旬時,居然變成了哲學史上的一個偉大人物。

黑格爾的哲學體系曾被人們捧作絕對真理,不久又被當成一個笑話,他本人也從哲學之神的地位跌落下來,成了一條「死狗」。這兩種極端的做法都是非辯證的,許多人連一本黑格爾的書都沒讀過,就妄下定論,更是非客觀的。由於黑格爾的哲學過於晦澀,對普通人來說顯得不夠友好,因此我們主要介紹他的生平,這樣多少會使本文有些趣味。

哲學史上最深邃的寢室

1788年,黑格爾中學畢業後進入圖賓根神學院學習,他對大學生活裡的騎馬和擊劍都不感興趣,只喜歡把時間花在書本上,同學們都尋他開心,稱他為「老頭兒」。他在神學院有一個室友,名叫荷爾德林。荷爾德林生前默默無聞,他死後將近一百多年才被海德格爾發掘,使後人知道了這名詩人的價值。

大學的第二年,法國大革命爆發,黑格爾深受鼓舞,參加了學校裡的一個政治俱樂部,與同學們傳閱、分享法國的報紙,並討論德國的命運。他在紀念冊上寫下「盧梭萬歲!」等口號。他在俱樂部裡還認識了一個少年天才,名叫謝林。謝林把《馬賽曲》翻譯成了德文,為此被公爵請去「喝茶」。當公爵問他是否就是那首「強盜歌」的譯者時,他居然滿不在乎地回答:「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黑格爾對這名學弟大為讚賞,彼此建立起了友誼。1790年,謝林搬進來,與黑格爾、荷爾德林同住一間寢室,成為圖賓根神學院的三劍客。後來謝林又參加了一個專門研究康德哲學的團體,而黑格爾卻對此不聞不問,那時的他對哲學還沒有多少興趣。

黑格爾、荷爾德林與謝林

四處漂泊的家庭教師

1793年,黑格爾終於大學畢業,但他並不想從事宗教事務,沒有選擇當牧師。大概是因為受了法國大革命和盧梭思想的影響,他前往瑞士伯爾尼遊歷,最終給一名貴族的三個孩子當家庭教師。

閒暇之餘,他會借閱主人家的藏書,也正是這時候,他才大量閱讀哲學書籍。康德關於實踐理性的著作尤其受到他的重視,在給謝林的信中說:

「我期待康德體系及其圓滿成就在德國引起一場革命。」

那時的黑格爾還沒有獨到的見解,當謝林請他談談自己的看法時,他說:「我在這方面僅僅是個學徒......我的作業不值一談......」他所寫的也只是一些關於神學的稿件,而且一直沒有發表出來,這些文章大多是攻擊教會的。

1796年,黑格爾對於遠離親友、久滯異邦的環境越來越感到不自在,他請求荷爾德林和謝林介紹工作,以便回到德國去。直到10月,荷爾德林才給他寫了一封信,說法蘭克福有個商人在招家庭教師,待遇十分豐厚,建議他去試試。

次年,黑格爾便回到故鄉,開始了第二份家庭教師的工作。這時候的荷爾德林忙於談戀愛,而年僅23歲的謝林已經受聘為耶拿大學的編外教授,成為大學生們的偶像了。只有黑格爾依然寄人籬下,在默默地教學與讀書。

三十歲那年,父親給他留下了三千多古爾盾的遺產。他終於辭去家庭教師的職位,帶著這筆錢到耶拿去,希望捐個教授來做,登上夢寐以求的大學講壇。黑格爾在給謝林的信中說:

「我不能滿足開始於人類低級需要的科學教育,我必須攀登科學的高峰。」

與謝林分道揚鑣

耶拿是當時德國的精神與文化中心。席勒與費希特都曾在耶拿大學任教過,謝林在當地成為教授後,更加吸引黑格爾前往。雖然年紀比謝林大五歲,但黑格爾一直信服於這位老同學。他到耶拿之後,就與謝林住在一起,並且成功拜會了歌德。

在繳納必需的款項後,黑格爾獲得了參與授課資格的答辯機會,他寫了一篇《論行星軌道》的論文。在這篇論文裡,他也像謝林一樣,批判康德的思想,但文中已經隱含著二人的分歧。獲得講師資格後,黑格爾受到謝林的邀請,一起在課餘主編《哲學評論雜誌》。兩人的思想傾向並不同,但由於謝林要結婚而且離開了耶拿大學,所以他們還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

黑格爾在耶拿大學當講師並不算成功,第一個學期時,只有11名學生報名聽他的課,直到他離開,班裡人數始終沒有超過30人。不過這些學生的質量非常高,都很信服老師的學說。黑格爾講課從不遷就學生的知識水平,在涉及簡單明了的事物時,他聲音很低沉,似乎認為這些不值一提;而一講到本質性的問題,他的嗓門就會變得很高,雙目也炯炯有神。當有學生說要到維爾茲堡去時,他便說那兒有一個他的朋友,名叫謝林,接著就向大家分析「朋友」這個範疇的各種含義。

黑格爾經常陷入沉思,有一次上課,他心不在焉地提前了一個小時來到教室,翻開講義就是喋喋不休,導致本該上課的奧古斯蒂教授只能站在門口,不知如何是好。

久而久之,黑格爾在耶拿大學逐漸感到不自在。許多學生不理解他,稱他為「木頭人」;學校領導又跟他過不去,始終不給他轉正。更要命的是——他講課沒有工資!在嘗到編外教師的辛酸之後,他給歌德寫了封信,流露出去意。歌德為他爭取了一百塔拉的年薪,但是這點可憐的收入解決不了生活問題,黑格爾不得不考慮另外賺點稿費。於是他與書商聯繫,開始出版《精神現象學》。雙方約定先付給黑格爾一半的稿酬,等書稿全部寫完並寄到時,再付清款項。

沒想到當時發生了普法戰爭,拿破崙侵入耶拿,郵局關門停業了。一群法國士兵衝進黑格爾的家裡,把一切都洗劫一空。黑格爾只能把《精神現象學》的手稿塞進衣袋,逃到難民營去。他在人群中偶遇了拿破崙,後來回憶說:

「我看見拿破崙皇帝——這個世界精神——在巡視全城。」

雖然法軍搶劫了他,但他卻依然希望法國人取得勝利,因為這樣才能摧毀德國那令人厭惡的專制制度。在法軍退出後,黑格爾成功將《精神現象學》寄出,得到了全部稿費,歌德與其他朋友也給他送去了一些錢,幫他度過了危機。

《精神現象學》標誌黑格爾哲學體系的誕生,這本書使他與歌德一度不快,後來才逐漸和解。而對於謝林,便只有決裂了。1807年,黑格爾給謝林寄去自己的作品,雙方的思想分歧正式公開化。謝林在回信的末尾寫道:

「但願我還值得繼續做您的真正的朋友。」

從此,兩人就不再聯絡。次年黑格爾也離開了耶拿,這時他已經37歲。

因缺乏教學經驗,黑格爾在耶拿大學任教

大器晚成的哲學家

離開大學講壇後,黑格爾短暫做了報紙的編輯工作,因受不了嚴格的審查制度以及低薪酬的待遇,他很快又離開了這個行業。在朋友的幫助下,謀得新開設的紐倫堡文科中學的校長一職,雖然全校只有30名學生,但他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幹了八年。他負責講授哲學與宗教,有時候還做代課老師,能教希臘文和拉丁文,甚至是高等數學,大家都驚嘆他的淵博學識和教學才能——當然,他的年薪依然是可憐的一千古爾盾,比當編輯時還低。

41歲那年,黑格爾結了婚,著作也變得越來越高產。次年就出版了代表作《邏輯學》,這本書從純粹存在出發,一直上升到絕對精神;在「本質論」部分集中闡述了辯證法,他認為辯證法的關鍵在於正、反、合的「否定之否定」規律。後來費爾巴哈批判了黑格爾的這種思維,說他的哲學是嚮往西方而貶抑東方,過於強調差異,就像節肢類的昆蟲一樣,從有、無到變易、從質、量到尺度,一節扣著一節,只有連續、沒有並列,而站在頂端的「上帝」就是「絕對」。

黑格爾依然渴望重返大學講壇,但每次求職都是徒勞無功。1816年,在以降低薪酬為代價的前提下,他終於謀得海德堡大學正教授一職,開始講授《哲學科學全書》。書的第一部分就是《小邏輯》,第二部分為《自然哲學》,第三部分是《精神哲學》,這本書第一次體現了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全貌,《小邏輯》更是學習黑格爾辯證法的最佳材料。

1817年底,由於教學的成功以及著作的影響力,黑格爾收到了柏林大學的邀請函,次年便動身前往柏林任教,在那裡一直住到離世。

在柏林時期,黑格爾的政治觀點已偏向保守,對拿破崙的同情逐漸消退,並且開始擔任普魯士官方代言人的角色來,成為普魯士王朝的愛國者。他的辯證法也有了許多實證的成分,在這期間,出版了《法哲學原理》,獲得更高的聲譽,也受到同行的攻擊。

1820年叔本華來到柏林大學,他罵謝林是吹牛大王、黑格爾是江湖騙子,說:

「黑格爾哲學中間,最明確的東西莫過於它的這個意圖,即通過奴顏婢膝和正統觀念以博取王侯們的好感。」

為此,黑格爾還與叔本華發生了舌戰,但他仍籤字同意後者在柏林大學教書。由於黑格爾在學生中擁有著超高的人氣,在眾人的抵制之下,叔本華只得負氣離開了柏林大學。

叔本華曾與黑格爾就「動物性官能」展開

從1822年開始,黑格爾講課的內容為世界歷史,在他死後講義編成了《歷史哲學》。這本書為普魯士唱頌歌,認為世界精神先後拋棄了中國、印度和希臘、羅馬等,最終來到了日耳曼民族的普魯士王國,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批判這種唯心史觀為民族主義的自大,並揚棄出唯物史觀。

在人生的最後幾年,黑格爾又接連講授了哲學史、美學和宗教哲學,死後由學生們整理出版。其中《哲學史講演錄》通過哲學史的外殼來描繪思辨哲學的發展歷程,認為前代哲學家的思想最終匯集發展成了黑格爾的哲學體系。因為黑格爾不了解東方哲學,所以他乾脆說中國與印度沒有哲學,孔子的東西不值一提;赫拉克利特的鼎盛年明明在芝諾之前,他卻赫拉克利特排在芝諾的後面,因為他認為哲學史就是精神的發展歷史,赫拉克利特的精神要比芝諾完善些;他對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的唯物傾向表示厭惡,被列寧嘲笑為「像後母對待繼子那樣」;他還吹捧亞里斯多德的唯心論而貶斥其二元論和唯物論的方面等等。

1829年,黑格爾去波門旅行,與謝林在卡爾斯浴場不期而遇,雙方冰釋前嫌,共住了五天,重溫舊日情誼。但是,在黑格爾死後,謝林又繼續攻擊他,為此恩格斯專門寫了《謝林與啟示》來捍衛黑格爾。

1831年,黑格爾榮獲國家獎,得到當局的信任,他的哲學也成了普魯士的官方哲學。這年夏天,霍亂在柏林猖獗一時,黑格爾正著手再版《邏輯學》,只寫完了一篇前言。11月13日,他忽然感到胃痛,夜裡睡不著覺,第二天連床都起不來。在醫生診治過後,下午三點他便安詳地入睡,直到五點才離開人世——那天正是萊布尼茨逝世115周年紀念日,一代哲學家,就這樣走完了現實平淡而精神豐富的一生。

相關焦點

  • 大哲學家黑格爾,為何貶低孔子,卻極力稱讚老子?
    文/一軒歷史大哲學家黑格爾,為何貶低孔子,卻極力稱讚老子?我們都知道,思想這種東西,每個人都有。不過由於每個個體天生的差異性,人們在成長之後,經歷過的事情也不盡相同,所以每個個體形成的一套對世界的認知,也是存在很大差異的。
  • 黑格爾:一位鄙視孔子的狂妄派唯心主義哲學家。
    黑格爾這樣評論孔子:「只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但我實在不明白,西方那位以擅長思辨為主的哲學家,僅僅憑藉只讀了本《論語》就武斷給出儒家思想一無是處的評判。真不知當他作出這番評論之後,是否思考過他究竟有沒有資格。這位連漢語都說不流利的外國哲學家,縱使他的哲學在當時的西方社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若想對孔子的思想給出點評。我只能對他說,先把漢語學會再說吧!
  • 為什麼黑格爾認為,孔子算不上哲學家,真正的哲學家是老子?
    在西方,不少哲學家對老子和莊子的興趣普遍大於孔子,對老、莊的評價也普遍高於孔子。這種情況可以追溯到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中,黑格爾曾這樣評價孔子的學說:我們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裡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處的東西。
  • 哲學家黑格爾對易經、儒家和道家的一些評論
    他不僅把西方哲學發展史作為一個整體貫通了起來,而且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哲學也都進行了考察。不過,令許多人感到不解甚至不能接受的是,黑格爾對中國的哲學評價並不算高。他明確說:「東方的思想必須排除在哲學史以外」。但黑格爾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並非空洞地貼標籤,而是的確進行了一定的學習了解,尤其是對易經、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內容有過具體評論。
  • 叔本華為何終身批判黑格爾?他的悲觀主義與家庭有關麼?值得了解
    大家好,我是洛青悠,一個有態度,也有溫度的分享達人。喜歡哲學思想,詩詞歌賦,情感美文,可以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優質內容,調節生活。今天為大家分享比較有爭議的一位哲學家「叔本華」,你是否認可他的哲學觀點,歡迎討論。
  • 黑格爾的面具
    為了慶祝這位哲學家的六十大壽,他的學生們專門定製了一種紀念章,它的正面是黑格爾的肖像,背面是一幅帶有象徵性的圖畫:圖畫的左邊是一個埋頭讀書的年長學者,在他頭頂上有一隻象徵智慧的貓頭鷹,右邊則是一位高舉十字架的女性,在兩者中間則是一位守護者。據說,這幅圖畫挑明了黑格爾哲學所完成的一項「重大使命」,即在哲學與神學之間進行調和。
  • 處女座的黑格爾
    倘若你要問我最喜歡哪個哲學家,我定會咬緊嘴唇,雙目炯炯有神熠熠發光答案擲地有聲:黑格爾,還是黑格爾。倘若你追問為什麼,我會告訴你,因為黑格爾和姑娘我一樣是處女座!我們這個悲催的星座,在世間已遭到千夫所指萬夫埋汰,能出黑格爾這樣一個哲學界大家,對於我這樣削尖了腦袋拼了老命也要躋身於哲學大家行列的女青年來說,這無疑是黑暗中的燈塔。
  • 張汝倫:今天,如何重新審視黑格爾的歷史哲學
    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是人類第一次自覺地把自己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思考。在今天的語境中,我們如何重新審視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它將帶來怎樣的啟迪?為此,本刊特編發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哲學學院教授張汝倫近日在望道講讀會上以「世界歷史與人類未來」為主題的講演,以饗讀者。
  • 德國這位哲學家一生孤獨,曾和歌德有來往卻反對黑格爾
    德國這個國家向來以嚴謹著稱,在這個國家歷史上也曾經產生過許多有名的哲學家。比如康德、尼採、萊布尼茨、費爾巴哈、黑格爾等。在這眾多的哲學家中,有這樣一位哲學家他得以繼承父親的遺產一生保持富裕的生活,卻和母親關係破裂。
  • 十大著名哲學家的十大怪癖!
    3、黑格爾(1770-1831)——最喜歡衣服黑格爾13歲時母親去世,童年歲月幾乎被文學佔據。成年後,他的生活由神學院、寫作和擔任貴族家庭的家庭教師組成。45歲之前,黑格爾有著美滿的婚姻、幸福的家庭,還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編輯一份讀者喜愛的文學刊物《海德堡雜誌》。但是他也有不同尋常的怪癖。
  • 《黑格爾》:哲學晦澀難懂?辛格帶你入門,真正了解黑格爾哲學
    說到黑格爾,可能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也許有人聽說過黑格爾這個名字,但並不知道他到底是誰或者是幹什麼的。黑格爾是19世紀的德國哲學家,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在人類思想史上的地位幾乎可以媲美馬克思和我們國家的孔子。他的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辯證發展過程,這一成就對後世倫理思想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還記得當初第一次看黑格爾哲學時還是我上初中的時候,那會壓根就看不懂,感覺特別的深奧,但有些話也覺得講得特別對。
  • 黑格爾認為儒家思想並非哲學,同意的人很多,你怎麼看?
    「無知者是不自由的,因為和他對立的是一個陌生的世界。」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辯證法大師。黑格爾的哲學是十分艱深,其哲學以絕對精神為理論核心,構成了一切社會現象的本源和基礎。許多人認為,黑格爾的思想是所有大哲學家當中最難懂的。他的哲學思想標誌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巔峰,他的思想也對後世的哲學流派,比如說存在主義和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黑格爾哲學的核心到底是什麼?
    當然,如今站在哲學門外之人對黑格爾的「反感」,僅僅只是來源於學術界中指隙漏沙的隻言片語,非但不能對其知言論人,甚至都難以「知言」。我們首先需要糾正一個誤區,即雖然黑格爾被稱作「大哲學家」,但他並非是純粹的哲學家(甚至可以說哲學部分並不算出特),而是一位絕代的「歷史哲學家」(牟宗三語)。這麼聽起來大家是否會覺得「悖論」?
  • 孔子的思想十分淺薄,黑格爾這樣說一個大了他一千多歲的人
    「——《哲學史講演錄》·黑格爾黑格爾是誰呢?簡單的介紹來說,他是一個德國人,是19世紀的一個唯心主義哲學家,曾任柏林大學校長,也就是今天的柏林洪堡大學。他的學說思想主要涉及自由主義以及保守主義之間的討論,對後世的哲學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盧梭、謝林和黑格爾的浪漫主義哲學
    浪漫主義者把植物和國家都當成活生生的有機體,因此一首詩也是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語言也是一個有機體,甚至整個物質世界都被看成有機體。浪漫主義的哲學家將世界靈魂看成是一個自我,而這個自我在夢境般的情境下創造了世間的一切。
  • 同是「史詩級」的兩位元老,為何黑格爾極力推崇老子,而貶低孔子?
    黑格爾是德國19世紀唯心論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外國偉大的哲學家,肯定也會對中國古代的一些哲學家有所了解,眾所周知我國著名的哲學家最早的就是老子,而黑格人本人對於老子也是非常地推崇,但是卻把一人說的一文不值,這個人就是我國偉大思想家孔子。
  • 李超傑:論張世英對黑格爾學術的貢獻
    應當說,為一位哲學家「立典」,不僅表明了這位哲學家的重要性,而且反映了一個國家對這位哲學家的研究深度。90年代以後,張世英先生在一系列著作中提出了對黑格爾哲學的重新理解和整體評價。本文的第四部分將聯繫張先生關於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研究成果對這方面內容做專門介紹,這裡僅就他在《黑格爾著作集》「總序」中對黑格爾哲學所做的三點總體評價做一簡單介紹和發揮。
  • 黑格爾為什麼說東方的哲學不屬於哲學史
    在歷史上,哲學家提出了一個核心概念,推動哲學向前發展,這就相當於哲學思想中的一個環節。後面的哲學家也是如此。最後,這些概念作為精神運動的過程同時構建起了哲學思想的體系。因此,哲學就是哲學史。哲學史上的概念,看起來是在歷史長河中依次出現的,但它們同時也是一個邏輯嚴密的哲學體系在時間中的展開。
  • 黑格爾,德國著名哲學,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最傑出代表
    黑格爾,德國著名哲學,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最傑出代表黑格爾黑格爾(1770~1831年),德國著名哲學,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最傑出代表。黑格爾康德哲學思想的基礎上,發揚並創立了龐大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他認為辯證法貫穿於每一個研究領域並認為整個自然、歷史和精神的世界為一個過程。在這種學說的基礎上,最後得出了邏輯學、認識論和辯證法三者統一的基本結論。黑格爾以「絕對精神」為標準,將哲學分為邏輯階段、自然階段和精神階段三個由淺入深的階段,認為它是一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這種理論成為黑格爾哲學的頂點。
  • 黑格爾的哲學以絕對精神開始,最後又回到絕對精神
    現在就和小編深入地去了解一下黑格爾哲學吧!黑格爾哲學是德國古典哲學中規模最龐大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幾乎無所不包,其複雜和艱深程度,甚至連專業哲學家也望而生畏。不過,黑格爾哲學並不是沒有重點的。他最重要的著作是1817年出版的《哲學全書》。這部巨著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邏輯學;第二部分是自然哲學;第三部分是精神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