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音樂劇《貓》:一隻「貓」的五種解讀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演員們正在緊張排練。

中文版《貓》演出現場。

  截至2012年12月23日,音樂劇《貓》中文版總票房超過7000萬元。接過中文版《媽媽咪呀!》的接力棒,中文版《貓》繼續為國內音樂劇市場加溫。

  連鎖反應還在持續,有的已超出市場之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隻「貓」已經成為值得解讀的文化事態。

  解讀一:市場開拓

  種棵大樹好乘涼

  參與中文版《貓》演出的演員,有不少是幾年前國內音樂劇還沒興起時被迫出國發展的中國演員。說到回來參加演出,他們最看重的是新興的市場。他們願意和製作方亞洲聯創一起做這件有意義的事:為中國市場種下音樂劇這棵大樹,今後讓更多熱愛音樂劇的中國演員找到舞臺。

  對於製作方來說,在中國發展音樂劇不僅需要熱情,更需要眼光。先期來到中國市場的兩部音樂劇是千挑萬選的好樹苗。用中國對外文化集團董事長張宇的話說,演藝業門類中,最適合產業化發展的就是音樂劇,因為它便於複製、適合多場演出。畢竟,有了規模化才談得上產業化。而《媽媽咪呀!》和《貓》都擁有多個外文版本,已經在全球市場經受住了規模化、複製式發展的考驗。

  解讀二:版權引進

  向上遊努力

  音樂劇《媽媽咪呀!》、《貓》中文版製作人田元把音樂劇的產業鏈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像過去那樣單純的引進西方經典劇目是從中下遊做起,而通過版權引進位作中文版,則是一次從上遊做起的努力。

  好的方面是,現在全世界都很重視中國市場。為了開拓這個市場,版權方給的價格都較低,從成本核算看比引進原劇更經濟。

  不過,成本並不是製作中文版的主要考慮因素,更多的是為了培育音樂劇的中國力量。對觀眾來說,中文版更容易拉近距離;對演員和製作團隊來說,世界頂尖團隊手把手教是最快的提高方式。中文版製作最堅持的一點就是中文環境、中國人製作。外國來一個團隊,中方往往派出幾倍的人員,同一崗位多名替補。學習結束後,後期運營由中方全權負責。田元說,中文版音樂劇今天的發展離不開10多年的探索實踐,從單純引進國外劇目到製作中文版,再到原創劇目誕生,是音樂劇發展的必由之路。

  解讀三:團隊合作

  多一點黃金組合

  亞洲聯創成立於2010年,由3家公司共同投資: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和韓國CJ集團。

  其中,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是老合作夥伴。早在2005年就和上海雜技團一起投資成立公司,推出了雜技劇《ERA——時空之旅》。這是迄今為止國內演出場次最多、累計票房最高的雜技劇。去年起,兩家又攜手地方,推出時空之旅地方版,開始探索複製式擴張模式。韓國CJ集團演出事業部部長李性勳表示,韓方願意參加這個項目,主要是因為和對外文化集團曾經有過合作關係。而且CJ集團本身曾排過韓版的《媽媽咪呀!》,對中國市場也非常有信心。

  強強聯手的黃金組合,是亞洲聯創接連創出佳績的重要原因。對投資方來說,蛋糕做大了自然大家都受益。

  解讀四:「走出去」

  國際市場在身邊

  表現形式是引進,但中文版《媽媽咪呀!》和《貓》都被認為是「走出去」的典型案例。看似有點矛盾,但對張宇來說關鍵是理念不同。雖然是在家門口,但學習的是國際先進經驗,等交完了學費能獨立製作的時候,做出的產品自然帶有國際化的基因。從這個意義上看,完全可以把這一階段的引進行為視作是「走出去」的預備期。

  多年關注中外文化貿易,使張宇不自覺地考慮「走出去」的問題。雖說看上去繞了個彎,道理卻還是那個道理。我國文化產業起步晚,整體水平尚比較低。現階段還處於學習提高階段,要想像歐美那樣以版權貿易為主,「走出去」成為國民經濟重要力量,還需要艱苦的學習和消化過程。換個角度說,包括文化在內的整個國際市場正在東移,越來越多一流企業把目光轉向華語市場,家門口的演練,其實已經身處國際之中,確實算得上為進軍國外市場所做的預演了。

  解讀五:亦教亦樂

  思想娛樂兩不誤

  和《媽媽咪呀!》相比,《貓》更強調思想性。中文版《貓》的出現,讓更多觀眾發現音樂劇原來不僅是嘻嘻哈哈、唱唱跳跳,也可以寓教於樂,或者說亦教亦樂。

  看一場《貓》,可以總結出不少通過輕鬆的方式表達嚴肅思想的方法。但對國內文化產業從業者來說,理念層面的影響更甚於技術層面的意義。既然《貓》這樣面向大眾市場的作品完全可以把思想與娛樂結合起來,那麼,我們本土的文化產品當然也可以做到。

  更有意味的是,與一些論者對中國觀眾素質的看法不同,李性勳認為就音樂劇來說,中國觀眾比韓國觀眾接受面更廣。在韓國,觀看音樂劇的多以20歲到30歲的未婚女性為主,集中的觀眾分布導致市場成長空間不足和多類型作品發展的局限。而在中國,音樂劇觀眾分布較均衡。《媽媽咪呀!》和《貓》都擁有大量家庭和中年觀眾,這使他對中國音樂劇市場的發展潛力更有信心。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張翔)

相關焦點

  • 世界經典音樂劇《貓》中文版登陸濟南
    《貓》中文版登陸泉城濟南。楊曉衛 攝    10月31日,世界經典音樂劇《貓》中文版登陸泉城濟南。圖為當日演出劇照。 楊曉衛 攝    10月31日,世界經典音樂劇《貓》中文版登陸泉城濟南。圖為當日演出劇照。
  • 中文版《貓》闖出的音樂劇藍海
    中文《貓》確立「家族地位」  音樂劇對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此前,英文版《貓》也曾數次到中國演出。不少人告訴記者,聽說《貓》有了中文版,好奇之餘還有些遲疑,因為英文版《Memory》早已被奉為圭臬,「搖滾貓」一角也被賦予極高的期望值。
  • 世界第一音樂劇《貓》中文版登陸蘭州
    11月28日晚,蘭州觀眾有幸在家門口第一次欣賞到世界第一音樂劇《貓》中文版的精彩演出。  一年前,當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在甘肅大劇院的舞臺上演後,創造了蘭州票房市場上的奇蹟;一年後,同樣是中文版的世界經典音樂劇,又一次在蘭州的同一個舞臺上掀起熱浪。
  • 音樂劇《貓》中文版登陸金城
    音樂劇《貓》中文版登陸金城本報訊(記者張霖)11月28日,被譽為「世界四大音樂劇之首」的經典音樂劇《貓》中文版在甘肅大劇院震撼登場。這是繼去年甘肅大劇院引進《媽媽咪呀》中文版後引進的又一部世界經典音樂劇。
  • 音樂劇《貓》將登濟南 中文版首現山東元素
    中文版音樂劇《貓》劇照2  音樂劇《貓》中文版即將於10月31日在濟南省會文化中心大劇院拉開序幕。作為世界經典音樂劇《貓》的第15個語言版本,音樂劇《貓》中文版的製作,並不是對英語原版簡單的複製和語言上的替換。事實上,這是原版公司英國真正好集團的頂尖創作團隊和中國國內最前沿音樂劇人才的一次通力合作。28日,音樂劇《貓》中文版中方責任人、音樂總監以及中文版主要演員齊聚濟南,解讀這部世界經典音樂劇的魅力所在。
  • 音樂劇《貓》中文版 「傑裡科貓」的中國狂歡夜
    最近正在京城熱演的音樂劇《貓》,在世界各地掀起瘋狂的音樂劇旋風後,終於操著正統地道的「中國話」與觀眾見面了。  雖然在剛有消息傳出《貓》要排中文版時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雖然我們的演員們在表演上有著或多或少的小瑕疵,雖然我們國家的音樂劇產業不如歐美國家發達……雖然有著這麼多「雖然」,但對於中文版《貓》看官們還是毫不吝嗇地紛紛給出「五星好評」。
  • 音樂劇《貓》推出中文版 翻譯下功夫強調本土化
    聞名世界的四大經典音樂劇之一——《貓》,自首次公演以來,已經31歲,使用過14種語言。今年8月17日,《貓》第一次以中文演繹,中文讓《貓》獲得了第15次重生。  《貓》重生的過程中有哪些考驗?重生後的《貓》與原文版的《貓》有哪些差異?用中文詮釋這部經典劇作是否能贏得觀眾的青睞?
  • 中文版音樂劇《貓》昨晚首演 時尚臺詞「接地氣」
    東方網8月18日消息:中文版音樂劇《貓》經過兩年籌備、三輪全國性選角、20周高密度排演,昨晚在上海大劇院舉行首場公演。從1981年5月在倫敦西區面世以來,這部在全球26個國家、300多個城市連續演出30多年的經典音樂劇,也由此宣告誕生了第15種語言的版本。目前,中文版《貓》上海站前兩輪演出的票房已超過1200萬元。
  • 探班中文版音樂劇《貓》劇組 揭秘「喵星人」(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9月24日訊(見習記者 宋瑤)你去看『貓』了嗎」?中文版音樂劇《貓》近期在南寧人民會堂持續公演,這部從音樂創作、編舞、燈光、道具和整體舞臺效果都堪稱經典的音樂劇在南寧掀起「貓」熱潮。近日,記者走進《貓》劇組後臺進行探班,一探「喵星人」的神秘世界。
  • 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中文版來蘭巡演
    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中文版來蘭巡演每日甘肅網蘭州訊(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李滿福 實習生 曾青)家庭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中文版,11月16日晚登陸甘肅大劇院,進行了國內巡演蘭州站的首場演出。《想變成人的貓》改編自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勞埃德·亞歷山大的同名小說,是一個帶有魔幻和童話色彩的故事。該劇自1979年起已在日本公演累計近2000場。《想變成人的貓》中文版,是日本四季劇團首部海外授權的中文版家庭音樂劇,由海內外精英團隊攜手再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國內音樂劇的藝術與製作水準。
  • 中文版音樂劇《貓》南寧開演
    中文版音樂劇《貓》南寧開演
  • 《貓》中文版音樂劇將登南京 演員頭髮裡藏「奢侈品」
    [導讀]出品方表示,為了保證《貓》中文版嚴格的國際標準。為了讓觀眾的視聽感受都能與百老匯媲美,演員們藏在頭髮裡的麥克風造價都是高達15萬的「奢侈品」,。《貓》劇照。聞名世界的四大經典音樂劇之一——《貓》,自首次公演以來,已經31歲,使用過14種語言。
  • 音樂劇《貓》中文版主要演員驚豔亮相[高清大圖]
    音樂劇《貓》中文版主要演員驚豔亮相[高清大圖] (1/7)
  • 音樂劇《貓》 男版「萬人迷」——「搖滾貓」
    《貓》被譽為「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自1981年在倫敦上演,在全球26個國家的300多個城市盛演不衰,吸引了7300多萬人次觀演,創造了約20億美元的驕人票房,《貓》劇中文版導演兼舞蹈總監喬安魯賓遜
  • 音樂劇《貓》原版導演中國尋找「搖滾貓」(圖)
    若騰塔格(John Partridge版)音樂劇《貓》中文版的選角接近尾聲,大部分角色都找到了合適的人選,唯有劇中的萬人迷—「搖滾貓」的飾演者尚未敲定,這個角色不只在劇中讓眾母貓為之瘋狂音樂劇《貓》中文版用明星標誌來找「貓」中文版音樂劇《貓》 全球招募「搖滾貓」費翔的眼神、謝霆鋒的造型、王力宏的才華、劉德華的人氣、小瀋陽的氣場!這不是一道作文題的排比句,而是音樂劇《貓》中文版裡的男版「萬人迷」——「搖滾貓」!作為劇中最亮眼的「明星角色」,這個集合了多種魅力元素的角色也成為全劇最難找到的角色。
  • 中文版《貓》選角結束 六隻「貓」昨日亮相
    男小偷貓、女小偷貓  能唱、能跳、還要能演,中文版音樂劇《貓》的選角,被外方總導演喬安戲稱為「鐵人三項」。但誰也沒想到,截至昨日,短短3個月時間,全部33個角色竟然絕大部分都已確定了人選,相比去年中文版《媽媽咪呀!》耗時長達一年的選角過程,提速飛快,兩部中文版音樂劇的製作方——亞洲聯創總經理田元對此深有體會,「《媽媽咪呀!》巡演時,我們還是聽到不少質疑『中國人能演音樂劇嗎?』最終191場的熱演,回答了這個問題。
  • 《貓》中文版廣州首演禮 眾星看「貓」歡樂大圍爐
    音樂劇《貓》中文版目前正在廣州大劇院熱演,這部傳奇之作不僅僅影響了近三十年來世界舞臺藝術的發展,更是影響了眾多文藝與娛樂界眾多圈中名人。11月25日,《貓》中文版首演禮在廣州大劇院隆重舉行。150分鐘幾乎不停的快節奏舞蹈,8度舞臺上完成32個揮鞭轉,整場都要保持著貓的體態,《貓》的歌和舞在音樂劇中都可算最困難之一,這使得中文版《貓》在排練之初受到了一些質疑,很多人認為,以中國演員的水準,根本演不了這樣世界級高難度的音樂劇作品。
  • 著名音樂劇《貓》演員鼓浪嶼上玩「快閃」(圖)
    《貓》中文版今年首場演出將於今年8月23日在廈門上演。圖為《貓》中文版演員在廈門「音樂島」鼓浪嶼街頭宣傳造勢,頑皮「叼走」民眾的手包,讓遊客又驚又喜。 陳悅 攝    知名音樂劇《貓》中文版今年首場演出將於今年8月23日在廈門上演。 陳悅 攝   中新網廈門8月4日電 (記者 陳悅) 4日下午3時,在「音樂島」鼓浪嶼的遊客中心外,兩隻「貓」突然出現在遊客面前。
  • 音樂劇《貓》將被改編為電影 「黴黴」或飾演一隻貓
    英國的經典音樂劇《貓》將會被改編為電影,電影卡司中有一位演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就是歌手泰勒·斯威夫特   近日有消息稱,英國的經典音樂劇《貓》將會被改編為電影,歌手「黴黴」泰勒·斯威夫特、「老爵爺」伊恩·麥克萊恩、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詹妮弗·哈德森等人攜手加盟,電影將由《國王的演講》、《悲慘世界》的導演湯姆·霍伯執導。
  • 音樂劇《貓》幕後揭秘 56道工序手工造「裝備」
    近日,音樂劇《貓》中文版的演員們正在上海緊鑼密鼓的進行魔鬼式訓練。另一邊,位於北京的造型製作工作也已經全面啟動。  音樂劇《貓》的造型被譽為世界仿生造型設計中的經典範本,也是《貓》粉關注的一大亮點。30遍漂染、5遍染色、特殊蒸製、完全手工共56道工序,全部手工打造從人變貓的神奇裝備。肥嘟嘟的加菲貓、光溜溜的暹羅貓,音樂劇《貓》中每一隻貓的形象都能和現實中的貓一一對應,臉上有寫實的彩繪圖案,頭上粘貼了毛髮和耳朵,再加上仿真的緊身服裝,貓的形象栩栩如生,觀眾們仿佛置身真正的貓的世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