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小夥伴去廣西,各種招牌吃了個遍,聽到服務員推薦啤酒魚就頭疼,然後我倆在陽朔點了一道蹄花湯。雖然對廣西的食物還沒怎麼吃習慣,但是這邊的湯從沒踩雷過,打開鍋蓋我倆看傻眼」這麼多玉米?」「這豬蹄怎麼還有毛?」我倆接連發出疑問,「而且味道有點鹹」。
明明是豬蹄湯,給的玉米卻超大份,吃到最後都能當主食了。小夥伴一直念叨「你看,這上面有豬毛!」豬蹄有豬毛不是很正常嗎?我一邊想一邊吃了個蹄花進去,「但是有的店,豬毛就弄得乾乾淨淨!」小夥伴略帶埋怨。我對這些倒是不敏感,只是覺得這個豬蹄有點幹,「好想念在成都吃的蹄花湯,白花嫩嫩的,鮮美!回到北京後,要找個成都館子吃一頓。」都說豬蹄美容,女生吃尤其好,但我從小對豬蹄卻愛不起來。山東滷豬蹄多,吃著有點油膩,吃完滿嘴黏渣渣的,洗起來更是費勁。
豬蹄吃法多
之前去成都旅行,心念念的明明是串串和火鍋。走累了就鑽進一家店裡,點了一份雪豆蹄花湯;湯是奶白色的,豬蹄白嫩嫩的,已經有人從中間把它豁開,嘴巴上吃了一口就捨不得放下,也不顧忌什麼吃相,只想把這個豬蹄吃進肚子裡,也太鮮美了。後來在北京的成都館子,吃到的蹄花不如成都水靈,但會帶上一盤醬汁,想喝湯就喝湯,想調味就蘸著吃。從此就愛上了吃豬蹄,走哪裡都瞅一眼,想知道這豬蹄還有什麼新奇做法?
曾一度愛上北京一家燒烤店,看見菜單上有豬蹄,就毫不猶豫點了一隻。豬蹄上來略帶點棕色,調料灑滿,賣相可以說非常一般甚至猙獰了。但是吃進去,卻讓人忍不住砸吧嘴,我一邊吃一邊想:這豬蹄一定提前是用酒醃過的,不然怎麼有著淡淡的酒氣。極為可惜的是,只吃了兩次,它家就不賣這道菜了,菜單上從此再也沒了烤豬蹄。
我在佛山吃豬腳姜,胃口大開
豬蹄膠原蛋白豐富,有人甚至稱它是和熊掌並列的美味。但一次去廣東佛山,小夥伴居然說它能「消食」,聽完我眼睛都瞪圓了,還打了個飽嗝。當時我剛吃完無骨魚涮鍋,撐的走不動,小夥伴卻一定要拉著我去吃豬腳,還說「吃完了,你就打開了第二個胃,還能接著吃別的小吃」。我在小吃攤子剛坐穩,豬腳就上來了,還是黑色的,和之前吃的豐潤的豬蹄不同,這個豬腳乾巴巴的,像是個幹猴子身上都沒多少肉,孤零零浸在一堆黑色湯水裡。小夥伴解釋,這個叫豬腳姜,用醋和姜熬製的,吃起來一點也不膩,她還表示我吃肉她喝湯就很滿足。
嘗了一口才發現,這豬蹄入口是酸酸的,還帶點姜的嗆味。肉乾幹的,應該是精華都熬進了湯裡。吃進去確實一點也不膩,喝口湯反而很開胃。吃完了我一邊走路,胃也騰出來了地方,追著小夥伴問:這個到底要怎麼做。她就叨叨個不停地說,原料裡要有雞蛋有姜有醋有冰糖,這個在它們當地,是女生坐月子用的。
「坐月子?」聽到這我打了個梗,「因為營養豐富,不坐月子也能吃啊!」小夥伴補充,只是姜可能要換成老薑,這樣能幫助產婦祛風。「但我吃你們這個醋,味道和普通的不太一樣哎,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嗎?」我好奇問,之前有個老師是山西的,她們那裡的醋種類很多,每個吃法都不同。「我們超市裡的醋就行,有點黑味道卻帶點甜。」小夥伴念叨,後來找來找去,發現居然有專門做豬腳姜的醋,對於我這種懶人,簡直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