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豪蘇東坡嘲笑徐凝寫的廬山瀑布詩:惡詩永遠洗不了

2020-12-24 真遊泳的貓

蘇東坡是宋代的大文豪,詩詞文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根據蘇東坡寫的《東坡志林》記載,蘇東坡有一次在廬山遊玩,看到了唐代李白和徐凝兩個詩人寫的廬山瀑布詩。

李白寫的那一首,就是著名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而徐凝寫的是:「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對比下這兩首詩,其實大家都很明顯可以看出,李白寫的更好一些。因為李白運用了想像的手法,讓瀑布形象完全活了起來。而徐凝只是客觀描寫,雖然也有誇張的成分,卻好像有點呆板,只是說白色的瀑布把青山的顏色給破了,實在沒有什麼詩意。

那麼蘇東坡在看了這兩首詩以後,就寫了一首詩來讚美李白,嘲笑徐凝:「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蘇東坡的意思是:廬山瀑布就好像是上天派銀河垂下來的,從古至今只有李白描繪的最好。而瀑布日夜飛流,水花亂濺,也不能夠洗刷乾淨徐凝寫的瀑布「惡詩」。

雖然蘇東坡的話語有些刻薄,但不得不說,徐凝的詩確實夠爛,所以後世流傳的不多。也因此,徐凝寫「惡詩」的名聲永遠都洗刷不了,後世也很少聽到這個名字。

但話說回來,這個徐凝還是有點才華的。比如徐凝寫揚州的詩:「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頭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再比如,徐凝寫的《相思林》:「遠客遠遊新過嶺,每逢芳樹問芳名。長林遍是相思樹,爭遣愁人獨自行。」情景交融,很有詩意,讓人回味悠長。

只能說蘇東坡的眼光太高,所以徐凝難免遭受罵名。

相關焦點

  • 李白和徐凝的《望廬山瀑布》,看蘇東坡如何評價
    於是這香爐峰的瀑布自從李白吟詠之後,再也無人敢來寫作,好像自然形成了一個禁區。但是李白去世幾十年後,有一個年輕人叫徐凝,他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就是敢於在李白面前班門弄斧,竟然敢和大詩人李白同題,也寫了一首《望廬山瀑布》。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 同寫廬山瀑布,蘇軾為什麼褒揚李白貶低徐凝呢?
    』沒想到徐凝說出了自己用瀑布詩:『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於是一座嘆服,都認為徐凝能夠奪得解元。另有範攄《雲谿友議》記載白居易選了徐凝為解元,並且點評徐凝《廬山瀑布》詩勝過張祜。徐凝的《廬山瀑布》全詩是: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不過,在蘇軾的眼裡,這首詩和李白相比,就是一首低劣的作品了。
  • 徐凝寫詩能力如何?《廬山瀑布》被蘇軾罵為惡詩,寫牡丹被稱頌
    說起徐凝,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人,沒辦法,唐朝的詩人太多了,唐朝有名的詩人也多,在李白、杜甫、李商隱、李賀、杜牧、白居易等人的光環下,徐凝就算發了光也很難被大家注意到。兩人正聊得起勁,在當時頗有詩名的張祜來了,徐凝和張祜較量詩藝,張祜自愧不如,白居易也認為徐凝題牡丹詩略勝一籌。其實,徐凝還有一首寫牡丹的詩,被後人稱頌「筆墨凝練,結構嚴謹,而又自然流宕,頗有令人品嘗遐想的韻味」,小佛找到了,大家可以讀一讀:何人不愛牡丹花,佔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 李白徐凝兩首廬山瀑布詩 被蘇軾一褒一貶 您喜歡哪一首?
    另有範攄《雲谿友議》記載白居易選了徐凝為解元,並且點評徐凝《廬山瀑布》詩勝過張祜。徐凝的《廬山瀑布》全詩是: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三、蘇軾評價徐凝的《廬山瀑布》是惡詩時間過去了200多年以後,元豐七年(1084年),蘇東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從黃州移汝州時遊覽廬山,看到了寄來的陳令舉《廬山記》,對李白和徐凝的詠《廬山瀑布》進行了點評:是日有以陳令舉《廬山記》見寄者,且行且讀
  • 蘇東坡在廬山寫下5首古詩,第4首毀人清譽,第5首千古留名
    「真箇」 兩字,口語化的表達,將蘇東坡的驚喜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樣在這一天,有人給蘇東坡看了一本叫《廬山記》的文章。蘇東坡發現裡面提到了李白和徐凝寫的廬山詩,於是心有感觸,寫下了第4首古詩:「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 惟 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 徐凝的《廬山瀑布》和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你喜歡哪一首?
    同為唐詩,同為寫廬山瀑布,為何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為千古神作,而徐凝的《廬山瀑布》卻被蘇軾稱為惡詩?如果沒有蘇軾拿著兩首詩一較高下,單獨去看的話,哪一首更好?
  • 關於廬山的詩,你除了《望廬山瀑布》,還知道別的嗎?
    這首詩太有名了,連帶著廬山瀑布也就揚名天下了。其實,描寫廬山瀑布的唐詩有很多,前有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唐代:張九齡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後有徐凝:廬山瀑布唐代:徐凝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 蘇東坡和李白去過的廬山,不是今天的廬山,是一座叫「秀峰」的山
    最近在看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的一部《東坡志林》這本書,作者是宋代旅行家、詩人蘇軾。在其中的遊記篇,有這麼一篇文章,就是蘇東坡去廬山遊玩時的記錄。從這篇遊記中可以看到,他去過的廬山並非現在我們去的廬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也不是那個廬山,而是距離廬山本山20km處的一座山峰。
  • 不知名詩人寫了首廬山瀑布,媲美李白,蘇軾卻不贊同,並大加譴責
    今天,我們就說說李白的「死忠粉」蘇軾,因為一位詩人也寫了首《廬山瀑布》,為了維護偶像,竟然大加譴責。李白曾經寫了首著名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這首《廬山瀑布》,白居易說直追李白,蘇軾評為惡詩,您怎麼看?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瀑布並不只一處,而是瀑布群,其中著名的有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玉泉簾瀑布、秀峰瀑布等。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寫的便是秀峰瀑布,也有人說寫的是開先瀑布,這裡有一點爭議。從香爐峰的位置來看,我認為是秀峰瀑布。
  • 【詩詞賞析】望廬山瀑布
    廬山上的瀑布有20多處,最著名最長的應該就是三疊泉瀑布,落差大概有150多米,也沒有「三千尺」。三千尺是什麼概念?用現在的長度單位來換算,李白眼中的這條瀑布至少應該有一千多米長,只比廬山主峰短四百米,想想就覺得很不靠譜,至於「銀河落九天」那就更是超級誇張了。你聽到這就有點小失落是吧?說了半天可能沒有紫煙,更沒有「三千尺」,那他憑什麼這麼寫?為什麼這麼寫?這不是騙人麼?
  • 蘇軾罵徐凝的《廬山瀑布》是「爛詩」,他的詩就比李白的高明嗎?
    但遺憾的是,詩人沒有正面寫過一句關於廬山的詩,或許是詩人已經同廬山美景融為一體了吧?陶淵明之後的唐宋時期,寫廬山的詩非常的多,但要說名氣,以及讀起來朗朗上口,莫過於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此詩首句便不同凡響,廬山香爐峰周圍冉冉升起的雲霧,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化成了縹緲的紫煙,詩人極富浪漫主義色彩的描寫,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緊接著詩人切入了正題,開始寫眼前的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瀑布實在太美太震撼。可惜詩人所處的時代沒有照相技術,否者一定要多拍幾張照片,以示留念。
  • 大唐同題詩PK之望廬山瀑布
    廬山瀑布徐凝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所以說,這不偏題,並且是緊扣題旨。遙看瀑布掛前川。作者從山旮旯裡走過來了,遠遠的看到瀑布了,但還是沒有走到近前。這是遠看。有人解釋前川是前面的河流的意思,在這裡指瀑布。但想一下,怎麼可能瀑布會掛在瀑布上呢?所以前川的這個川是山川山峰的意思。一個掛車,把瀑布寫得活靈活現。
  • 「不識廬山真面目」這首詩的真面目我們真的認識麼?奇趣而崎嶇
    他到廬山上之後,發現廬山特別地秀美,風景宜人,不愧是名山大川,難怪歷代有很多文人,唐代的詩人、唐以前的詩人都寫詩歌詠廬山,廬山本身又美不勝收。所以蘇軾自己覺得沒必要再為廬山寫點什麼。他對朋友說,我這次來廬山一首詩都不寫。最初蘇軾來廬山的時候打算是什麼都不寫。
  • 同樣寫廬山瀑布,張九齡的第一句比李白還誇張,名氣卻小太多
    說起廬山瀑布,大家第一反應肯定就是李白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篇,甚至馬上會搖頭晃腦地讀出來。其實,廬山瀑布是江西的名勝,此前此後寫詩感慨的文人並不少。比如中唐詩人徐凝的《廬山瀑布》,就被白居易稱頌,認為比李白的還強,當然這個說法後來被另一個文豪蘇軾嗤之以鼻。
  • 李白寫了2首望廬山瀑布 其中1首默默無名 卻被吳承恩借去改頭換面
    前言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有兩首,其中一首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七言絕句,這首詩幾乎人人都能背誦,另一首篇幅比較長,熟悉的就不多了。李白的兩首《望廬山瀑布》 ,為何只有一首出名呢?一、蘇軾戲評瀑布式詩蘇軾路過廬山的時候,曾經寫過一首七言絕句,評價了兩首唐朝詩人的廬山詩。
  • 風雪瀰漫,詩人徐凝《廬山獨夜》: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雲
    廬山和徐凝似乎有一些淵源,不過其中一個卻有點兒令人哭笑不得。他因為模仿大詩人李白的名作《望廬山瀑布》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被宋朝大詩人蘇軾給狠狠地嘲諷了一下:「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戲徐凝瀑布詩》)。
  • 3首廬山瀑布詩,李白的「壯美」,張九齡的「秀美」,誰能勝出?
    廬山瀑布為中國最秀麗的十大瀑布之一,風景宜人,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心,「撞衫」廬山瀑布的詩詞不在少數,今天分享其中3首經典唐詩,一起感受中國文字的魅力,也請你評判高低優劣。李白這首詩入選小學語文課本,是流傳最廣的寫廬山瀑布的詩作。詩人將廬山瀑布寫得仙氣十足,開篇寫香爐峰矗立天地間,雲蒸霞蔚,為瀑布創造了仙境般的奇幻背景。第二句一個「掛」字傳神地寫出了瀑布順山勢傾瀉而下的視覺衝擊。「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想像力雄奇,如神來之筆,將瀑布噴湧而出、勢不可擋的力量表現得淋漓盡致。
  • 國學私塾 | 閒話那寫不好會被笑話的廬山瀑布
    廬山瀑布所在地香爐峰,在中國地理史志《太平寰宇記》(寫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的描述為:「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但到了李白的筆下,卻成了一處頂天立地,仙氣十足的神靈之地了。「飛」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強勁;加上「直下」二字,更是讓山之高峻陡峭顯現無遺,那水流之湍急,臨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已是磅礴氣勢,可詩人卻還猶嫌不足,話鋒一轉,接上「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山澗天外,靈動寬闊,驚人魂魄。宋人-魏慶之在他的《詩人玉屑》中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所謂響者,致力處也。」這個觀點在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裡是很有說服力。
  • 關於廬山瀑布詩詞背後的故事 個人聽公開課筆記整理
    我們再來看看徐凝的《廬山瀑布》廬山瀑布 (唐)徐凝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中景,離瀑布半遠不遠,採取平視的視角。戲徐凝瀑布詩 蘇軾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蘇軾在宋神宗期間變法受誹謗後,逛廬山,住僧舍。僧人為他備硯做詩。不知這哥們當時是什麼心情,提筆即戲諷徐凝,導致徐凝的《廬山瀑布》幾無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