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廬山瀑布詩詞背後的故事 個人聽公開課筆記整理

2020-12-21 浮生八記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遠視角,動態場景。

香爐指香爐峰。

紫煙:光的折射現象形成 。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幾近童叟皆知,讀來朗朗上口。個人覺得每每吟誦之時就仿若身在其中。

在你眼目所望之處,一邊香爐峰紫煙繚繞,一邊瀑布則飛騰而下,一瀉千尺。濺起的水花四處飛散,猶如銀河下落,好不壯觀,美不勝收。動態場景,引人入勝。

我們再來看看徐凝的《廬山瀑布》

廬山瀑布 (唐)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中景,離瀑布半遠不遠,採取平視的視角。

仞:古時七尺或八尺叫做一仞。

很多人對這首詩還是持肯定態度的。「賽不得,賽不得!」——白居易就曾說「比不得呀,比不得。」

「長如白練飛,界破青山色」。水山相映,動靜結合,氣勢磅礴。較李白各有千秋,此謂「環肥燕瘦各有態」。

戲徐凝瀑布詩 蘇軾

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

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蘇軾在宋神宗期間變法受誹謗後,逛廬山,住僧舍。僧人為他備硯做詩。不知這哥們當時是什麼心情,提筆即戲諷徐凝,導致徐凝的《廬山瀑布》幾無人可知。

殊不知徐凝當年可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怎能容他人信口雌黃。

於是有如下王安石回復如下:

王安石

界破青山無俗氣,子瞻何事逞專橫。

只緣方寸多俗物,信口雌黃貶徐凝。

變法時,一個是守舊派的蘇軾和一個是革新派的王安石,兩人打個嘴仗,顯然這也說明不了什麼。

但是鑑於蘇東坡的聲望,還是幾乎葬送了徐凝的《廬山瀑布》,後人幾乎鮮有耳聞。

更有和事佬劉基題詩如下:

舟抵南康望廬山 劉基

船頭春山重回首,世上虛名一杯酒。

李白雄豪妙絕詩,同與徐凝傳不朽。

今人也有人說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純粹的說理,而沒有形象的描繪,當在徐凝之下。

個人覺得如果僅拿這一首來對比的話,確實有些生硬,恐怕也有失一定的公允。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大概如此吧!

相關焦點

  • 【小詩詞】《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今天,我們分享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描寫瀑布的詩——《望廬山瀑布》,李白筆下的瀑布雄偉壯麗,非常的生動形象,讓我們通過這首詩去勾勒出我們腦海中瀑布的畫面
  • 破解「廬山密碼」,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背後居然暗藏玄機!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這首廬山詩可謂膾炙人口,基本上小學生都會背。不過,一般從語文老師那兒聽來的講解,多數只是字句表面的意思,創作背景也僅僅是按照一首紀遊詩來理解。可是,在這首七絕的背後,很可能隱藏著一個悲傷的故事!有著詩仙、酒仙、劍仙之稱的李白,出生於今四川省江油市的青蓮鄉,關於出生地亦有其他說法,甚至,偉大的李白很有可能是吉爾吉斯斯坦公民,後舉家移民大唐的(郭沫若的「碎葉」說)。
  • 歷史上廬山都出過哪些詩詞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最早關於廬山名稱的文字記載出現在《尚書·禹貢》中:「岷山之陽,至于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
  • 廬山: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三疊泉瀑布
    我們都學過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句中寫到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這句詩所描寫的就是蘆山境內的瀑布,而廬山境內的瀑布又分為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等,好幾道風景區。但在這幾個瀑布當中,三疊泉瀑布是最為秀美和壯麗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一起欣賞三疊泉瀑布的壯麗與秀美。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為什麼寫的是秀峰瀑布而不是廬山三疊泉?
    廬山有2座著名的瀑布,李白都去過,為什麼他獨愛秀峰瀑布?廬山風光秀麗,山峻水秀,自古以來就有很多文人騷客前來拜訪,古代人喜歡遊山玩水,吟詩作賦,1200年前李白在廬山想隱居就是看中了這裡的山水,他曾經5次遊覽廬山,可見李白對廬山有多麼的喜愛啊。李白在廬山遊覽的一段時間裡,寫了很多首詩詞,比如著名的《望廬山瀑布》。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李白在廬山留下不僅僅只有這一首。
  • 【詩詞賞析】望廬山瀑布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兩句回答了瀑布掛前川到底是怎麼掛的,那可不是像掛麵似的直挺挺的掛在那裡,而是從天而降,直接從天上衝到地下,我們都能想像出瀑布衝擊到地面發出的巨大轟鳴,李白也許聽不到,但他看到了。廬山的瀑布有「三千尺」嗎?咱們先來看看廬山有多高,廬山的主峰是大漢陽峰,1470多米高。
  • 唐代詩人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現在瀑布是什麼樣?
    說起瀑布,大家可能會脫口而出黃果樹瀑布、德天瀑布、九寨溝樹正瀑布,很少有人會想起廬山瀑布。也許,經過1200年的演變發展,李白當年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雄起壯麗已經成為過去式,那麼,現在的廬山瀑布變成什麼樣了呢?
  • 關於筆記整理的工作清單 | 內容工作手冊(二)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關於內容分發的工作清單,今天分享的內容俄日筆記整理的工作清單。內容工作涵蓋的職能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做筆記整理,做採訪,做會議記錄,做文案(包括宣發、熱點、投放等)…在早些時間,我已經整理了《關於內容分發的工作清單》;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筆記整理的工作清單》。很多時候,我們在職場中,會因為某項工作做得格外出彩,而受到領導的賞識和重視。
  • 李白徐凝兩首廬山瀑布詩 被蘇軾一褒一貶 您喜歡哪一首?
    一、徐凝張祜鬥詩上篇文章寫了徐凝和張祜鬥詩的故事,這裡在簡單回顧一下。這一段故事最早見於唐朝。 白樂天典杭州,江東進士多奔杭取解。時張祐自負詩名,以首為己任。既而徐凝後至,郡中有宴,樂天諷二子矛楯。祐曰:僕為解元宜矣,凝曰:君有何佳句?
  • 2017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模擬練習:廬山瀑布群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模擬練習:廬山瀑布群 2017-06-02 11:09 來源
  •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01詩詞直譯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日照香爐(lú)生紫(zǐ)煙,遙看瀑(pù)布掛前川。02詩詞鑑賞李白(701年2月8日 [1-3] 或2月28日 [4] —762年12月 [1-2] )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望廬山瀑布的詩意 望廬山瀑布古詩的意思翻譯
    《望廬山瀑布》是李白隱居廬山時所作,寫出了自己在廬山所看見的風景。文中運用了誇張的藝術手法,將瀑布的壯觀描寫得淋漓盡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這首詩的詩意,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廬山實拍:百人齊誦蘇李詩
    1月23日,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欄目攝製組來到廬山秀峰、含鄱口等地,實地取景拍攝,九江雙峰小學近百人師生現場朗誦廬山詩詞《題西林壁》《望廬山瀑布》《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名詩佳句。[現場同期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廬山瀑布天上來
    廬山瀑布 米廣弘攝廬山聳峙於長江中下遊平原與鄱陽湖畔,赫赫有名的廬山瀑布其實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雙瀑、玉簾泉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其中,三疊泉瀑布被稱為「廬山第一奇觀」,也有「未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自然不免俗。三疊泉瀑布的水從大月山流出,緩慢淌過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懸注於大盤石之上,飛瀉到第二級大磐石,再稍做停息,便又一次噴灑到第三級大磐石上,形成三疊,故得名三疊泉瀑布。
  • 遺憾千年的廬山瀑布!
    這首詩的意思是: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嫋嫋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仿佛三幹尺水流飛奔直衝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詩的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後兩句用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像,將飛流直瀉的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
  • 瀑布三千尺,紫藤情更深——記九江三中初一語文組餘秀蘭老師公開課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通訊員 餘秀蘭)2020年12月8日上午,九江三中初中部語文教師餘秀蘭在初一4班進行公開課展示——《紫藤蘿瀑布》。初一語文組教師齊聚一堂,認真聆聽,並在課後進行了精彩的評課活動。上課伊始,餘秀蘭教師引用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進行導入,出示了氣勢磅礴的瀑布錄像,然後引出花的瀑布,給學生欣賞美麗夢幻的紫藤蘿瀑布以此切入主題。課上,學生認真思考、積極討論,聽課教師也相互交流,連連稱讚。
  • 瀑布三千尺,紫藤情更深——記九江三中初一語文組餘秀蘭老師公開課...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餘秀蘭報導:2020年12月8日上午,九江三中初中部語文教師餘秀蘭在初一4班進行公開課展示——《紫藤蘿瀑布》。初一語文組教師齊聚一堂,認真聆聽,並在課後進行了精彩的評課活動。
  • 《望廬山瀑布》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第48首《望廬山瀑布》,之後會陸續在公號的二條推送哦。
  • 望廬山瀑布,這次李白真的沒有誇張
    這是我背得滾瓜亂熟的詩詞之一,即便當時還不能完全理解。後來聽說比起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壺口瀑布,廬山瀑布要遜色許多,就漸漸淡忘了。直到這次親眼所見,感覺還是比較震撼的。廬山共計有20餘處瀑布,李白所描寫的瀑布位於廬山南麓秀峰風景區內,通常稱為秀峰瀑布。東晉時期,中國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廬山也開始熱門起來。但是相當長一個時期,由於山上交通不便,人員活動還是主要集中在廬山外圍,例如周邊的東林寺、海會寺等。到了19世紀,才開始大規模的開發山上,形成以牯嶺鎮為中心的核心景區。
  • 李白《望廬山瀑布》
    」 【譯文】 在陽光照射下香爐生起紫色煙霞,遙望瀑布象白色綢帶掛在山川間。飛流直下的水象似有幾千尺,使人懷疑那是銀河瀉落到人間。 【注釋】 1. 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