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茶館》人物分析篇

2020-12-12 約你一起讀書

「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式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作者老舍先生通過對舊北京城中一個老茶館--裕泰茶館的繁盛衰敗的描述。生動形象的刻畫了一系列人物形象。

正直愛國的常四爺常四爺是茶館的老主顧,為人正直,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懷。茶館第一幕中,他諷刺在兵營當差的二得子「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尊家吃著官餉,可沒見您去衝鋒打仗」。對當兵不為國效力,卻欺壓平民百姓的做法十分不齒。因在茶館內說了一句「大清國要完了」而被抓進去坐了一年多的牢,從牢裡出來,不久就趕上了庚子年;扶清滅洋,當了義和團,跟洋人打仗,打來打去,大清國到底是亡了。

實業救國的秦二爺秦仲義,人稱秦二爺,在內憂外患的清末,洋貨侵入中國市場,國貨被認為是跟不上潮流,人們追捧洋鼻煙、洋表、洋綢緞大衫、洋布褲襪…秦仲義作為一個商人,想要把自己租給王利發的茶館,以及鄉下的地,手頭的買賣都賣了,開工廠,他想開一間頂大頂大的工廠,救窮人,抵制外貨,富強國家。可是後來工廠卻被日本人強佔了,四十多的心血,毀於一旦,辦了幾十年,臨完工廠拆了,只在工廠的土堆裡撿回來一二機器小零件和一支鋼筆,「自己的勢力鬥不過他們,晚景悽涼發出」有錢吶,就該吃喝嫖賭,胡作非為,可千萬別幹好事」的悲嘆。

拉縴說媒,拐賣人口的劉麻子,戰亂年代,人們吃不上飯,10兩銀子就把女兒賣了。劉麻子200兩轉手,將她賣給太監安家,後來與兩個逃兵談生意,賣個媳婦給他們,生意還沒談成就被當做逃兵槍斃了。真是應了「多行不義必自斃」的老話。

老小宋恩子,老小吳祥子,老小唐鐵嘴,老小劉麻子他們是惡勢力的代表,幾十年後,他們任然延續著父輩的惡勢力,人們盼望著終有一日,他們將走下歷史的舞臺。

《茶館》中,作者將矛盾的焦點直接指向舊社會,書中人與人之間每個細小的衝突都暗示了人民與舊時代的對立,巡警的勒索、難民的禱告,逃兵的蠻橫,軍閥的混戰、帝國列強的侵略,這些都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悲痛!

相關焦點

  • 一起讀書:茶館裡的人物和社會---老舍《茶館》
    老舍先生不愧為大家。他的文章總給人一種紮根土裡的穩重感。初讀他的書是《駱駝祥子》,如今又讀《茶館》,先生書裡帶著老北京味兒的語言和描寫的底層群眾的生活又一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茶館》講的是在新舊中國交替期間,以戊戌變法、軍閥爭戰、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為背景,通過茶館這一典型文化聚集地發生的人生百態與風雲變化。老舍以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生動的描寫帶我們走進了那個光怪陸離的時代,接近那樣特別的芸芸眾生。王利發是裕泰茶館的掌柜。
  • 紀念老舍119周年誕辰 《茶館》推出有聲版
    在老舍119周年誕辰紀念日之際,由中國出版集團主辦,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老舍研究會、老舍紀念館協辦的「聽名篇·向老舍致敬——《茶館》有聲作品賞析會」在京舉行。  《茶館》創作於1956年,1957年7月初載於巴金任編輯的《收穫》雜誌創刊號,是老舍最重要的話劇代表作之一。自1958年搬上話劇舞臺以來,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劇目。曹禺曽評價《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瑰寶」。
  • 老舍筆下的《茶館》
    這裡人來人往,匯聚三教九流,它默默無言,見證了從清末、民國到解放前夕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它就是老舍筆下的《茶館》,名字叫裕泰。老舍先生對人物刻畫語言爐火純青,頗懂人情世故,對眾生也頗有悲憫之情,這點與魯迅先生的「冷眼旁觀」是不同的。可能是因為雜文的特殊性,魯迅先生很難把精力用於對人物形象的豐富性上去刻畫,反而是在《故事新編》裡,魯迅重新演繹了伯夷、叔齊和鑄劍師之子眉間尺等人物,重新使之鮮活起來。
  • 《茶館》這部經典之作,老舍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老舍,原名舒慶春,著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等,因著作豐碩,成為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的話劇《茶館》共三幕,其中的人物就有70多個,自作品發表後就被改編成話劇、電影、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還榮獲1983年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和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特別獎。也成為老舍當之無愧的代表作。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老舍起初並不是想創作這部劇,而是無心插柳。
  • 老舍的戲劇作品《茶館》
    老舍是我國現代和當代兩個文學時代的文學巨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他的創作以小說為主,在抗日期間對寫劇本和曲藝作品有部分創作,但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創作戲劇文學上面。他的戲劇作品當中的《茶館》就屬於代表作。
  • 老舍茶館讀後感(作文素材)
    同樣,老舍的手法也是獨一無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點便是全劇只有三幕,一幕一時段,幹警、簡潔,也十分容易表現劇情,從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到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再到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與其說是時間變遷不如說是歷史變遷。人物表現年代,而年代又作為人物表現的背景,相輔相成,使小小一茶館提升到不得不讓人用看「歷史劇」的眼光評審這部巨作。其二,儘管茶館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
  • 老舍作品海外傳播與研究:老舍的世界與世界的老舍
    1960年至1979年,在各類報刊發表的有關老舍的文章約80餘篇,顯示出「老舍熱」的特點:一是對老舍人格精神的讚賞和對老舍的悼念;二是對老舍文學思想、創作道路的綜合研究以及對《二馬》《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的評論。
  • 資料:《茶館》原著作者老舍簡介
    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月牙兒》《趕集》《櫻海集》《東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鬚溝》《茶館》《西望長安》。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
  • 老舍茶館牽手百度大腦 打造首個「AI茶館」
    10月30日,百度大腦與老舍茶館共同打造的「AI茶館」在北京開門宴客。老舍茶館基於百度大腦的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AI技術,與茶藝、詩詞等傳統文化結合,打造了AI辨茶、AI寫詩等趣味環節,將茶館改造成一間獨特的AI茶館。
  • 百度大腦聯合老舍茶館打造首個AI茶館
    百度大腦聯合老舍茶館打造國內首個「AI茶館」。用戶可在老舍茶館中體驗到「AI小二」、「AI迎賓」、「AI寫詩」、「AI辨茶」以及「AI吆喝」等服務。比如,在「AI辨茶」服務中,百度收集了大量中國茶的圖片樣本,藉由EasyDL定製化訓練和服務平臺,打造了一套能夠智能辨別茶葉品種特色的AI系統。
  • 一部笑中帶淚的悲劇——談老舍《茶館》的悲劇藝術
    這聲一語雙關,既是首幕的最後收尾語,也點出了茶館悲劇命運的結束。2.人物的悲劇《茶館》涉及的人物有幾十個,其中,王利發、秦仲義和常四爺是貫穿全劇的主要人物,在 三幕劇中,他們的命運像茶館的命運一樣,走向了衰敗和崩潰。
  • 孫潔:充滿「無恥的笑聲」 老舍的《茶館》是喜劇還是悲劇
    《離婚》(1933年)、《四世同堂》(1944—1951年)、《茶館》(1957年)、《正紅旗下》殘篇(1962年)便是老舍每次重拾幽默之筆的階段性代表作。 和這一創作現象相關聯的首先是幽默寫作和自由主義的關係。老舍本人對這個問題有過闡釋。他在《「幽默」的危險》中說:「幽默的人,據說,會鄭重的去思索,而不會鄭重的寫出來;他老要嘻嘻哈哈。假若這是真的,幽默寫家便只能寫實,而不能浪漫。
  • 讀老舍的《茶館》,看三個舊時代的北京社會風貌
    老舍先生的《茶館》是一個劇本,隨後被後人拍成電影、電視劇、曲劇,也充分體現了後人對此作品的重視,它描繪了一幅半個世紀,舊時代的歷史,一幕幕展現在我們面前。《茶館》以北京裕龍大茶館為背景,描寫了清末、民初、抗戰勝利後三個歷史時期的北京社會風貌。
  • 電影《茶館》故事,比話劇更有味道,老舍夫人現場「監工」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有過疑惑,現在北京那個挺有名的「老舍茶館」到底是官方認證的還是自己取的名,或者是老舍後人開的? 其實,那個茶館還確實經過了老舍夫人胡潔青的認同,甚至連牌匾都是胡潔青給題寫的,之所以用這個名字,是因為一方面老舍先生是老北京人,更主要的是老舍的名字已經和「茶館」分不開了。
  • 全國茶館等級評審委員會北京啟動評審--老舍茶館
    今天上午,全國茶館等級評審專家小組對北京老舍茶館進行了現場評審。於觀亭、李志宏、劉毅敏及北京秘書處專家現場評審提起「老舍茶館」,不但在京城婦孺皆知,就是在外阜,甚至在國外,知道這個字號的人也不少,「老舍茶館」已然成了北京這座六朝古都和國際大都市的「城市名片」。
  • 老舍茶館裡體驗京味文化
    新華網北京頻道5月26日電(記者殷麗娟)品茗茶、觀茶藝、看電影, 北京市民26日走進老舍茶館體驗京味文化。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和北京大柵欄琉璃廠建設指揮部聯合主辦的「大柵欄琉璃廠老字號體驗日系列活動」的第五站來到了老舍茶館,讓市民切身體驗地道的京味兒文化。
  • 【老舍茶館】系列故事集錦(一)!
    2分錢大碗茶的初心老舍茶館的文化情懷
  • 老舍經典話劇《茶館》將推出四川話版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記者白瀛)在中國話劇誕辰110周年之際,老舍的京味兒經典話劇《茶館》將推出四川話版。這部由北京人藝導演李六乙執導、四川人藝演出的作品將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並開啟全國巡演。
  • 來老舍茶館帶您體驗正宗京味兒文化
    ,它以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劇命名的茶館,始建於1988年,集書茶館、餐茶館、茶藝館與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大茶館。樓梯旁邊是老布希與老舍茶館主人尹盛喜的銅像。這是為了紀念1994 年1月15日,老舍茶館迎來的第一位外國元首級人物。大廳西側的櫃檯上掛著龍井、烏龍、碧螺春等各式各樣名茶的小木牌,東側牆壁上掛滿書畫楹聯和茶文化故事,宛然一座民俗博物館。一樓的新京調演出廳經常推出曲藝專場演出。
  • 一個人一座城,讀《茶館》《駱駝祥子》,看老舍筆下的老北京風味
    序言:老舍,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語言大師,其代表作有《茶館》、《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龍鬚溝》、《老張的哲學》等。作為語言大師,老舍對語言的運用可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通過語言表達,老舍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充滿民俗風情的市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