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龍江新寨:「送書送教上門」甘當「疫情教書先生」

2020-12-11 保山資訊

「很意外、很驚喜、很感謝!三月以來,我們夫妻倆還在為孩子在家學習沒有課本發愁,沒想到學校考慮得這麼周全,把書本送上門來,真是想到家長的心裡去了!」家住保山龍陵縣龍江鄉新寨村李發光家長開心地說道。

「送書上門」解學習之憂

根據龍江鄉中心學校統一安排,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新寨小學充分發揮校村聯動,採用送書上門方式,以最快速度將紙質版春季教材精準送到每位學子家中。統籌謀劃,紮實推進。按照「不漏一人、錯時錯地、安全有序」的原則,關心每個子女學習需求,紮實推進「送書上門」活動,確保每個學生不因疫情而掉隊。強化責任,精準發放。積極組織全校教師領取書籍,經過嚴格的消毒工作,將各科課本按學生個體進行打包裝袋,用標籤標註學生詳細住址、學生姓名、家長姓名和聯繫電話,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統一送到各片防疫防控卡點,保證了教材發放工作落到實處。送書上門,不漏一人。為確保1000多冊教材資料精準發放到127名學生手中,由學校牽頭,組織小學教師和村組幹部分片分組將領到的書本逐一分發到學生家長手中,解決了家長和學生的燃眉之急。

「有了書,我那孩子就不用一天到晚緊盯著手機啦!孩子在家就可以更安心、更專心地學習了!在非常時期,學校老師還親自來送書,真是不容易!」拿到書本後的家長濮桂芬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紛紛表示感謝。

面對疫情,擋不住新寨村送書上門的腳步。送書上門活動讓每位學生感受到黨和政府送去的溫暖,真正做到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學習不掉隊、停課不停學。

「空中課堂」連師生之情

疫情給春季學期開學按下了「暫停鍵」。為了讓學生在疫情期間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新寨村積極組織全校師生利用數位電視、網際網路和手機APP「空中課堂」開展在線教育教學工作,保證疫情防控與教育教學工作「兩不誤」。

據小學校長李自健介紹,我們堅持育人為主、學科為輔,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居家學習提供指導。利用電視、手機等多種方式,自主選擇教育部、省教育廳提供的優質教學資源和疫情防控一線感人事跡素材,開展線上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生態文明、生命健康、法治精神等教育。同時,加強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通過信息化途徑,強化課外閱讀、藝術鑑賞、家務勞動、室內鍛鍊、家庭觀影等活動。教導主任李能蔣介紹,對於一二年級學生,我們積極促進家校溝通,加強健康狀況監測,加強防護管理,不開展線上教學活動,不安排書面作業;對於三至六年級學生,我們嚴格控制在線教學時長,每次教學活動持續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每天網絡教學控制在80分鐘以內,嚴格控制作業量,確保不增加教師、學生負擔;對於學齡前兒童,我們通過手機,加強家校共育、親子教育、親子互動指導,促進幼兒在疫情防控期間得到老師和家長的情感關愛,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

網課上,教師發揮潛能,穿插富有創意、充滿樂趣的學習內容供學生自主選擇和學習運用。比如,語文老師通過製作符合學生閱讀能力的名家經典美文欣賞的美篇,每天推送一首古詩的微課短片,注重對學生古詩詞文化的薰陶和培養;數學老師運用數學小知識製作與疫情相關的小短片,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體育老師利用QQ群上傳習題、小遊戲、在線比賽,等等。

教師周秋冬介紹說,她的學生主要是通過「空中課堂」聽課,學生聽完課後她就利用手機平臺的「每日交作業」給學生布置作業、批改作業。有些無法通過「空中課堂」聽課的學生,她就發「視聽」APP教學短片讓他們學。教師趙薇說:「第一次離開教室、離開講臺,用電腦進行線上教學,雖然不是很習慣,但方法很好,學生們在家也不會耽誤學習。」

五年級學生李倩每天就是通過觀看「空中課堂」進行學習。她說:「有時候也通過其他短片聽課,老師每天都安排作業、背書,我們發短片給老師進行檢查。」

這邊老師變「主播」,那邊學生變「粉絲」。三年級學生李娜每天都堅持在家通過線上教學進行學習。看著出現在電視機裡的老師進行在線授課,還有父母的陪同聽講,李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學習新體驗,學習勁頭也就更足了。

同時,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在入戶遍訪時也督促在校大學生和中學生,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筆記本電腦、手機APP等「空中課堂」,堅持在線學習。比如,在校大學生李慶波、李改嬌利用筆記本電腦進行在線學習、李改佐、李恩柔利用手機APP進行在線學習,在校中學生李進煥、李恩睿利用電視網絡進行在線學習,等等。

師生同心,充滿溫情。在疫情面前,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是愛與關懷。每天老師的問候給予孩子們鼓舞和力量,每周老師的定點在線答疑,讓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較以往更多了一份包容。在疫情面前,平時淘氣的孩子一瞬間長大了、懂事了,孩子們眼中不苟言笑的老師突然之間不再那麼嚴厲了,言語充滿了關愛與耐心。師生的距離仿佛拉近了許多,師生間的交流溫暖著彼此的心,滿屏的溫情言語,傳遞著一種大愛。線上的無聲交流,仿佛感覺新寨的孩子們突然之間成長了。平時老師們眼中「愛恨交織」的學生其實都有著一顆真誠、善良的心,他們愛國、愛校、愛家,她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地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手中的畫筆去描繪、用實際的行動去支持。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師用這種無言的方式傳遞著對學生的關愛,這是疫情期間別樣的愛與力量。

「送教上門」答學生之惑

「感謝你們每周都來我家給孩子送教上門,陪伴孩子、鼓勵孩子,給孩子以希望、信心,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家長黃豔華緊緊握著送教老師付明衛的手感激地說。「每個星期老師都要上門來給孩子上兩節課,孩子只要聽說老師要來,就特別興奮,多早就到門口等候老師。我們沒有文化,輔導不了孩子,多虧老師上門輔導,讓孩子在家也能享受到學校教育。」張曉東的奶奶眼眶溼潤,感動之情溢於言表。

「送教上門以來,感觸最多的就是孩子們天真的笑容,看到他們一點點在進步,我們打心眼裡高興。」新寨小學肖自仙老師深有感觸地說。

據校長李自健介紹,新寨小學自3月以來,11名教師分成2個組按照上下兩個片區開展「一對一」送教上門服務活動。教師除了檢查學生作業、解答學生疑問以外,還宣傳疫情防控、脫貧攻堅、護林防火、防震減災等政策知識,特別是督促學生學做家務、參加勞動,做到學習勞動同進步。同時,希望家長們在特殊時期做孩子學習陪伴者,積極配合學校做好線上教學工作,陪伴孩子們共同制定居家學習、生活計劃,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做孩子學習監督者,督促孩子們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

送教活動讓每一位山區學生切實感受到了學校教師送去的溫暖與愛,讓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在線學習不掉隊、停課不停學落到了實處,激勵了學生求學的信心,真正做到了義務教育有保障。「送教路上,我們將一如既往,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送教老師周秋冬如是說。

(許慶陵 李自健)

相關焦點

  • 山村教師送教上門陪學生居家戰疫
    3月3日,《教育導報》記者跟隨她親歷了送教上門的過程。孟春時節,崇州市雞冠山小學背後的山頂上,還能看到皚皚積雪,山腳下的校園在晨風中顯得有些清冷。3月3日,校長馬倩早早準備好了跳繩、空竹等物品,與教師韓建國碰頭後,一同驅車往14公裡外的琉璃村趕去。雞冠山小學一角琉璃村住著該校唯一一位四年級學生羅溪語。
  • ​湖南新田高山中學:送教上門情暖特殊學生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鄭群 胡正強)「特殊時期,張校長,你們又來給我家小鄺上課了,太謝謝你們了……」日前,湖南省新田縣高山中學校長張波一行5人提著牛奶,帶著上次送教時孩子想看的書來到塘下村小鄺家開展送教上門服務
  • 漳州南靖縣龍山中學開展「送書上門」主題黨日活動
    閩南網2月28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2月27日,在漳州市南靖縣龍山鎮24個村居的鄉間小道上,一群佩戴黨徽、戴著口罩的人們,拎著一包包書籍,走家串戶,送書上門。這群人就是南靖縣龍山中學「黨員送書上門先鋒隊」的老師們。
  • 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本報訊(記者黃盛通訊員姜先惠)為優化學校送教上門工作,掌握送教上門階段性情況,確保送教工作取得切實效果,12月1日,東渡小學送教上門團隊前往了位於釣魚城街道的李豆豆(化名)家,開始了本學期第11次送教。據了解,李豆豆是一名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生活基本無法自理。
  • 冷澤敏:扶貧扶智 送教上門
    送教上門的課程模式這是一群暫時不能適應學校生活的智障孩子。他們的教育該怎麼進行?我們送教的課堂上應該教什麼?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我送教上門的故事。2018年9月,學校給我安排了送教上門的任務,送教對象是蔡官鎮交椅村冷家大寨組的冷永康小朋友,他今年已經7歲了,不能正常到學校上學。今天下午我正好沒有課,決定到冷永康家去認識一下這個小朋友,了解一下他的情況。中午在學校吃完中餐,我就和冷永康的媽媽取得聯繫,問了他家的住址,定好了時間,就匆匆地從學校出發。
  • 沅陵:送教上門 廣撒大愛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瞿宏紅 劉敘利)「我竭盡全力把做母親的溫柔都展現給這個小女孩。那天,我如往常一樣的送教去,隔老遠就看見她在向我揮手,走進家門,她拉著我往家裡跑。其實和她講很多的東西,她是聽不懂的,基本的簡單的交流卻是沒有問題的。現在她也學會數數了,能夠從一數到十了。我終於領悟到這世間愛的力量和偉大!」1月11日,來自沅陵縣池坪九校教師張敏在她的《送教日記》中充滿感情地寫道。 控輟保學是教育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
  • 遂寧市船山區精心做好送教上門工作
    「上門送教」,讓孩子和家庭真正地感受到國家的好政策、社會的關愛、教育的魅力、人性的真善美,樹立對生活的信心、對未來的憧憬。  資源中心主任謝志英和船山特校的老師多次分別到各送教學校,對負責送教上門的老師進行專業測評、專業化教學、資料規範填寫存放等方面進行了一對一的解讀。對於特殊個案,中心資源教師跟隨送教上門老師一起到個案家裡進行了教育測評和教學示範。
  • 特寫:疫情下的一堂特殊送教上門課
    冉敏鋪開課本,一堂疫情下的特殊送教課,就此開啟。「這是什麼?」「花!」「花好看嗎?」「好看!」樂樂頑皮地指了指窗外,那裡已是一片花海。「樂樂,這又是什麼?仔細想想,老師教過你的。」2016年,安康市漢濱區教育部門上門摸排,決定為樂樂送教上門。關廟鎮花心小學的兩位老師每月至少上門兩次,為他講授最基礎的識字、算術和生活小常識。冉敏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樂樂時的情形:衣服髒兮兮的,一見到陌生人,孩子就怯怯地往奶奶身後躲,怎麼叫都不應。儘管做了功課,但教授特殊學生之難,還是出乎冉敏的意料。
  • 送教上門實踐探索與理念思考
    【摘要】送教上門工作逐步煥發著生機和活力,在我國脫貧攻堅,義務教育"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奔小康的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送教路不容易,我們需要實踐探索,更需要理念思考。【關鍵詞】送教上門 實踐 理念 思考【正文】隨著國家一期、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的頒布實施,送教上門、隨班就讀和特殊教育學校在校就讀已成為我國目前對特殊兒童教育的三大主要教育方式,送教上門逐步煥發著生機和活力,在我國脫貧攻堅,義務教育"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奔小康的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洪洞縣特殊教育學校創辦兩年多來
  •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龍場鎮:送書上門 解「疫」時之憂
    2月29日,春日融融、光溢花香,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龍場鎮成立「抗擊疫情 送書上門」活動小組,為同學們送去課本,解「疫」時之憂。送書車隊活動中,老師們將課本按年級一套一套的分裝好,制定好送書上門路線,將課本送到學生手中,督促他們認真學習,同時叮囑他們:「家裡要多通風、勤洗手、不串門」等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
  • 走巷串戶送書行,疫情防控不放鬆
    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提高延期開學期間學生居家學習的效率,3月7日至10日,在我校領導、老師的共同努力下,開啟了一場暖心的課本配送上門活動。為了能夠準確及時地把教材送到學生家中,儘量減少學生與外界過多接觸,保障課本發放工作安全有序,校委會及年級主任積極籌劃,反覆研討,在送書人員、分發流程、交通工具,防疫消毒等方面進行了詳實、細緻地策劃。為了配送工作有序地開展,老師們將課本進行拆裝、分揀、裝袋,按班級、對應區域進行逐一分類造冊。一袋袋書本包裹,在大家認真細緻的努力下,整整齊齊地準備就緒。
  • 冬日送書香,閱讀暖人心——襄陽市圖書館為盲人讀者送書上門
    12月15日清晨,伴著冬日暖陽,襄陽市圖書館「鑿齒讀書會」的工作人員帶著精心挑選的盲文圖書,踏上了為盲人讀者送書上門的旅程。這次挑選的盲文圖書,是家住夥牌鎮郜營社區的盲人讀者郝竹君特意要求的。十九歲的她,是個清秀文靜的小姑娘,從小就熱愛閱讀、喜歡文學,在特殊學校上學的那幾年,圖書館裡的盲文圖書她基本上看了個遍。
  • 送火鍋,送烤鴨,送書……老北京的外賣,沒有辦不到只有想不到
    北京文史學者劉葉秋先生在《京華瑣話》一書中回憶:這個西餐館只有小樓二間,雅潔可喜,菜店物美價廉,在北京很有名,而且服務特別周到,「附近住戶,即使只要一湯一菜,照樣兒管送上門來。」▍攝影師赫達·莫理循拍攝的老北京街頭小吃攤另外一類與飲食有關並能提供送貨上門服務的是糕點鋪,比如桂香村和稻香春。
  • 送教上門實現教育扶貧「一個不少」
    針對貧困家庭的殘疾學生,全面實施送教上門工作,實現了農村義務教育普及上「一個不少」。一大早,慈利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趙松麗像往常一樣,提著自己的教學用具前往學生黎運剛的家中上課。今年15歲的黎運剛,來自慈利縣楊柳鋪鄉岔溪村,是趙松麗所教學生中最特殊的一個。
  • 支付寶上點兩下 靜安區圖書館的書就能送上門了?!
    據靜安區消息:只需一部手機,在家躺著就能借到圖書館的書,免去奔波的同時還能省一個口罩——這種宅家也能收穫豐富精神體驗的生活,誰不想要呢?  周到君了解到,日前,靜安區圖書館組織了一場「靜圖約書」活動,即日起至4月30日,只要是人在上海的讀者,都可以體驗「免押金、線上借、送上門」借閱新模式。
  • 「書」送溫暖 孤單不再——麗水各圖書館送書香送暖意
    老人對閱讀的熱愛讓館員們既感動又敬重,在得知老人生活困難後,於是有了此次給老人送書的同時,送去冬衣的溫暖舉動。為老年人開展的閱讀活動——鄉村故事會除了「我陪你讀」活動外,青田縣圖書館針對鄉村民辦幼兒園繪本圖書匱乏的情況,每年在「六一」兒童期間都會開展「書送希望·書送鄉村幼兒園」活動,每年給10所鄉村民辦幼兒園送300冊左右的圖書
  • 湖南初二女生突患重疾無法行走 9名老師"送教上門"
    (原標題:湖南初二女生突患重疾無法行走,9名老師輪流義務送教上門)山路彎彎。路的一端是湖南省石門縣皂市鎮嶽家鋪村15歲女孩楊帆的家,另一端是皂市鎮中心學校。由9位老師輪流上門專為楊帆一人講授的第30堂義務輔導課開始了。楊帆是皂市鎮中心學校初二學生,兩年前突然倒在教室裡,無法行走。醫生確診為格林巴利症候群。楊帆的求學之路中斷了。從石門到常德,到長沙,再到石家莊,父母一路帶著楊帆求醫問藥。山路崎嶇,腿腳無力的楊帆只能靠父母背著、抱著、抬著。
  • 棗莊送教上門提升規範執法水平_山東各地 _山東新聞_新聞_齊魯網
    本報訊 記者柴黎、通訊員賈莉莉報導:今年以來,山東省棗莊市公安局精心組織開展送教上門服務活動,切實提升基層民警規範執法、文明執法能力。
  • 寧武縣化北屯中學組織送教上門活動
    寧武縣化北屯中學網訊:11月26日,寧武縣化北屯中學按照送教計劃,由丁反成副校長帶隊,對張玉琴、江曉豔、邱寶華三位同學進行「送教上門」服務。針對他們三人的情況,一學期來,學校高度重視,學校制定了詳細的幫扶方案,將送教上門工作常態化,每次委派3—4名有責任心的教師,每月一次進村入戶送教。送教前,每位教師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教學計劃,精心準備教學內容,並針對孩子的日常生活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
  • 愛心傳遞,情暖人心——渝水八小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一直以來渝水八小秉承著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對所在片區範圍內的特殊兒童開展送教上門。一周兩次送教上門服務,從不間斷。近日,渝水八小送教上門小隊又來到送教對象安安家裡開展送教活動。為了給孩子們開展適合他們的課程,每次送教前,每位送教老師都針對學生的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個別化教學方案,精心準備教學服務課程;送教中,教師們用親切的語言、和藹的笑容、專業的素養耐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手把手傳授知識,通過生活適應、生活訓練等課程,從認知、感知、運動、生活自理等進行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