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悅詩風鈴、菲詩小鋪全國大面積關店後,ETUDE HOUSE伊蒂之屋也在敗退中國市場。
新金融記者看到,位於和平區濱江道歐樂時尚廣場的伊蒂之屋已經關閉。除天津外,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區線下門店也開始關閉,如今全國正常運營的門店不足10家。
ETUDE HOUSE伊蒂之屋2015年進駐天津市場,是繼上海、北京、廣州後開設的首家店鋪。它隸屬於韓國最大的化妝品公司愛茉莉太平洋旗下,1985年在首爾誕生,也是韓國第一個彩妝品牌,以第一時間傳播韓妝趨勢而著稱。
伊蒂之屋作為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的平價品牌,曾以「公主屋」融合各種夢幻和驚喜設計形象進駐全國市場。主打甜美、時尚,強調實用性和面向彩妝初學者,曾受到年輕學生群體的追捧,眉筆、眼影盤以及高光筆是其明星產品。
「韓妝」火爆時,店內一度擠滿了試用彩妝的少女們。
伊蒂之屋 VS愛麗小屋 傻傻分不清楚
事實上伊蒂之屋在進入中國市場後,一直存在很大隱患。最早ETUDE HOUSE被譯作「愛麗小屋」,是由中國代理商引進的。
由於代理對渠道管控不嚴,貨品、價格混亂等問題,2013年開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開啟了品牌直營路。而與代理商分道揚鑣後,由於「愛麗小屋」的商標被中國代理商搶先註冊,集團只好將中文名稱改為「伊蒂之屋」。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消費者分不清「愛麗小屋」和「伊蒂之屋」,有人甚至以為伊蒂之屋是山寨品牌。這讓品牌十多年在中國市場沉澱下的口碑和名字損失不少。
據伊蒂之屋中國官網顯示,伊蒂之屋巔峰時期在中國的25個城市擁有58家門店。但在2017年「限韓令」事件後,韓國護膚彩妝品牌深受打擊,比起韓妝、注重成分的日妝和國貨品牌迅速佔領中國市場。隨後伊蒂之屋就開始走下坡路,收入三連降並陷入虧損,2018年和2019年共計虧損達到2.5億元人民幣。
躺著就賺錢的韓妝市場一去不復返。面對頹勢,伊蒂之屋一方面在逐步關閉多家門店,一方面也在積極優化現有門店結構,來減輕經營損失。在ETUDE HOUSE伊蒂之屋之前,同屬於愛茉莉集團的悅詩風吟在去年就開始大面積關店,預計今年還將繼續關閉90家。而曾經火爆的菲詩小鋪(THEFACESHOP)現已退出中國線下市場。
銷售額大幅度萎縮
近日,愛茉莉太平洋集團2020財年第二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整體銷售業績以70億元收尾,伊蒂之屋、悅詩風吟跌幅約40%。
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是韓國最著名的企業集團,旗下子公司跨行數十業,化妝品行業在韓國排名第一。旗下擁有雪花秀、蘭芝、Hera、IOPE等眾多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美妝品牌。
根據財報內容顯示,在第二季度,愛茉莉整體銷售額為1.18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0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4.7%,而營業利潤則大幅下降67.2%至36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
其中,美妝部門銷售1.23萬韓元(約合人民幣72.7億元),同比下降了25.8%,淨利潤則下降67.2%至37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同時根據愛茉莉旗下分社的第二季度銷售業績顯示,當季銷售額跌幅最大的是伊蒂之屋和悅詩風吟,分別下降35%和40%。從過去兩年,愛茉莉集團營收利潤連續兩年下滑。
而新金融記者在登錄伊蒂之屋天貓旗艦店可以看到,一隻眉筆撐起了品牌銷售額半邊天,單只裝和雙支裝眉筆月分別佔月銷售1.2萬和1.4萬筆,產品單一,除了眉筆,再沒有讓消費者驚豔的產品。在美妝品牌競爭激烈的市場下,ETUDE HOUSE又該如何發展下去?
責編:劉姝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