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吃到一鍋正宗的重慶老火鍋,從火鍋的行頭、吃法,到菜品戒律,真正掌握了這些才能觸及那份飽滿真實的口感享受哦!
正宗的老火鍋吃法,離不開一個九宮格鍋具
正宗的重慶九宮格火鍋是這樣的
關於九宮格的來歷,有幾個說法。
一是碼頭說:
相傳在江湖袍哥的年代,當時的朝天門碼頭是牲口屠宰集中地。零賣小販將水牛毛肚洗淨放到辣鍋涮煮,竟發現異常美味,周邊的船夫也被這香味吸引。慢慢的一個鍋被分成了九塊,以便不同的食客食用。一張八仙桌,四面坐著的都是陌生人,一人一格,在自己面前的格子裡涮,互不佔便宜,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
九宮格之碼頭學說
二是溫度說:
九宮格把火鍋分為三個層次,不同的格子代表不同的溫度和不同的牛油濃度。
九宮格之溫度學說
中間格火力旺盛,不宜久煮,適合放一些質地嫩脆、頃刻即熟的食物,比如毛肚、鴨腸、牛肝等即燙即熟的菜品。
旁邊格(十字格)火力稍弱,但火力均勻,適合煮食,長時間加熱鎖住食材原香的種類,如菇類、肉丸、蓮藕等。
四角格屬文火,火力溫和適合燜菜,讓食物軟糯入味,如腦花、鴨血、鵪鶉蛋、肥腸等。
三是易撈說:
把食物放在整個大鍋很容易撈不到!特別是比較難夾的食材,比如鵪鶉蛋類,一下就不知道哪裡去了!有了九宮格之後,搜索麵積減少了九分之八有木有,難度自然降低不少。
四是獨佔說:
九宮格還能緩解你燙下去的東西被別人夾走的尷尬,把想吃的放在自己面前那格,這樣也不會被搶走啦!
自己吃自己的格子一說
現在大多數重慶人還是會使用九宮格,不僅地道哪一格下了什麼菜,心裡也有個數!
很多人會誤解,鴛鴦鍋是兩種不同的鍋底,那么九宮格是不是鍋底也都不同?其實九宮格下面是相通的,但實際上「底同火不同,湯通油不通」。如若九個格子互不相通,便會造成有的格子煮到沸騰,有的已經燒乾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