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讓遠古生命「活」起來
原國際古生物協會主席理察·約翰·愛爾德利基實地考察後評價:「熱河生物群是世界古生物化石的寶庫,而豐寧就是這座寶庫中的夜明珠。」2009年,當地建設了我省首家非國有博物館,於是,這些遠古生命開始重見天日。豐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內的古昆蟲類展區。
-
朝陽濟贊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撰稿:李海君 朝陽濟贊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被譽為化石王國的明珠,它位於朝陽市龍城區傳奇路一號,坐落在國家重點化石保護區內,交通十分便利,緊鄰高鐵城市花園,與朝陽環城水系相連。博物館館藏標本數量之多,物種豐富、保存完整,國家一級、二級和三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標本數百件,這裡有世界最早帶羽毛恐龍--赫氏近鳥龍,世界第一朵花——遼寧古果,最早的哺乳動物「始祖獸」、「神獸」「仙獸」;模式標本:李氏朝陽獸,朝陽傳奇甲龍、遼寧李氏木,李氏中國蘇鐵等;飛進北京鳥巢的帶冠孔子鳥,多次飄洋過海巡展的顧氏小盜龍等化石
-
億年古生物化石「花落」上海自然博物館
鄭瑩瑩 攝 中新網上海8月15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上海自然博物館15日獲贈一批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包括:生存年代屬於侏羅紀中期或晚期的赫氏近鳥龍、生存年代距今至少1.2億年的三燕麗蟾、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遼西滿洲龜等等。 當天上午,朝陽濟贊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化石標本捐贈儀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
-
中國始喙龜骨架化石被三亞海洋古生物博物館作為...
人民網訊 9月27日,距今約2.28億年的中國始喙龜骨架化石正式亮相三亞,作為「鎮館之寶」被三亞海洋古生物博物館永久收藏,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當天上午,王者「龜」來— —中國始喙龜特展暨新聞發布會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召開,現場展出了中國始喙龜骨架化石以及復原模型。
-
十大備選 古生物博物館介紹
十大古生物博物館備選名單(排名不分先後):01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館02 深圳古生物博物館03 天宇自然博物館04 天演博物館05 大連自然博物館03 天宇自然博物館館內共收藏古生物化石18665件,種類極其豐富,涵蓋了地球顯生宙各個時段的古生物化石。包括古生代的無脊椎動物化石。
-
北京門頭溝將建古生物化石展覽館
加大對生態和科普資源的保護利用門頭溝將建古生物化石展覽館本報訊(記者左穎 通訊員趙盈春)門頭溝區將在軍莊鎮等科普資源豐富的地方建設地質化石科普基地,通過建立巖石及化石展覽館、科普體驗廳等方式,加大對生態資源和科普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
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專家:堯龍山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
一座山就是一部地學教科書,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這就是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的堯龍山。今年6月3日,都市新聞報導了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的堯龍山上,存在大量古生物化石的消息後,引起了省內相關機構專家學者的關注。
-
回到寒武紀:雲南澄江展出2萬多件古生物化石
暑假期間去博物館參觀學習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僅能重溫歷史,還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
-
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
原標題:雲南澄江: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古生物化石展出央視網消息:暑假期間去博物館參觀學習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能重溫歷史,還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8月10日,位於雲南澄江市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展示了2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在雲南玉溪澄江市境內的澄江化石地遺址上,這個遺址是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內展出的2萬多件化石,大部分發掘自澄江化石地,這些化石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
-
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
14位代表作了以「關於博物館應急科普機制與能力建設的思考」「真誠普惠大眾,遍撒科普種子以科研創新點亮古生物科普核心特色」「化石助力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思考」「古生物學科普與科學精神」等為題的精彩報告。來自科研院所、高校、自然類博物館、地質博物館、古生物博物館、國家地質公園、相關文化產業公司和科技出版界的負責人及有關人員,科普宣傳的媒體人員等15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困境
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 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即便是周末或重要活動期間,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政府組織的學生參觀外,普通遊客寥寥無幾。 這種現象並不鮮見。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我國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
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 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即便是周末或重要活動期間,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政府組織的學生參觀外,普通遊客寥寥無幾。 這種現象並不鮮見。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 我國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困境...
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即便是周末或重要活動期間,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政府組織的學生參觀外,普通遊客寥寥無幾。這種現象並不鮮見。在這些化石資源基礎上,各地建立起來的地質古生物博物館成為自然科學博物館中最靚麗的名片。但由於自然科學門類眾多,目前,這些博物館分屬不同部門機構管理,產權性質也各不相同。
-
國內以地質古生物為代表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普遍面臨運營困境
但令人遺憾的是,雖然坐擁世界頂級的化石資源,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客流量卻與之不相匹配。即便是周末或重要活動期間,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政府組織的學生參觀外,普通遊客寥寥無幾。這種現象並不鮮見。在這些化石資源基礎上,各地建立起來的地質古生物博物館成為自然科學博物館中最靚麗的名片。但由於自然科學門類眾多,目前,這些博物館分屬不同部門機構管理,產權性質也各不相同。
-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開放後一直火爆
入口處計數器顯示,已經有6000餘名遊客進入博物館了,而門口還有很多遊客在排隊等待進入。據介紹,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開館僅兩周,就接待了遊客107000人。8年,但古生物化石一直以來都是「高冷」的學科項目,大眾的關注和喜愛度有限。
-
甘肅收藏者30餘載收藏4萬餘方石頭 建石文化博物館
年過六旬的邊正學談論起自己收藏的4萬餘方觀賞石,如數家珍。35年前,父親從洮河岸邊拉回建築所用的洮河石,邊正學在一方方石頭中,發現了形似古樹、似臉譜、似文字的石頭,精美的花紋圖文並茂地呈現在他面前,讓他愛不釋手。圖為用石頭做成的「土豆」。 楊娜 攝「當時周圍的鄰居們有人喜歡收集石頭拿回家做裝飾品。」
-
雲南澄江5億年前古生物化石展出 VR再現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8月10日,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首次向公眾開放,這也是我國首個建在化石遺址上的大型自然博物館,館內展示了6萬多件寒武紀時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和現生動物化石,通過「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講述了地球生命「從魚到人」的宏大演化故事。
-
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專家:堯龍山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
貴州身邊事 【古生物化石隨處可見!專家:堯龍山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 一座山就是一部地學教科書,就是一座地質博物館。這就是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的堯龍山。近日,貴州省科協、貴州省地質學會、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一同前往堯龍山進行科學考察,擬在堯龍山建立「旅遊地學研學基地」和「科普文化基地」等。
-
化石與民間傳說:古生物化石造就古代神話怪獸
人類接觸古生物化石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但是直到300年前,化石的定義才算是步入科學的正軌。在此之前,那些奇形怪狀的化石就成了無數神話、民間傳說的起源,被誤認為「守護黃金的怪獸」、「天使的財富」或是「遠古巨蛇」。古希臘人關於獨眼巨人Cyclops的神話就是基於猛瑪骨骼化石的發現。頭蓋骨中的洞被解釋為眼眶,而其他骨骼則被拼接成一個男人的形狀,而非其本來的大象形狀。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可這些博物館為何無人問津?
在這些化石資源基礎上,各地建立起來的地質古生物博物館成為自然科學博物館中最靚麗的名片。比如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屬於國土資源部門管理,中國古動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是科研院所內設二級部門,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是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管理,還有一些化石博物館是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比如四川天演博物館、遼寧北票翼龍博物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