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31)日,順德區召開全區城鄉品質提升大會,會上公布了順德中心城區多個規劃,其中備受關注的《順德清暉園及古城保護與城市更新規劃》,首次通過規劃團隊專家公開並做詳細解讀。廣州日報記者了解到,該規劃範圍約為1平方公裡的順德大良核心城區,將分成四大區域定位打造。規劃提出「『清』山河晏,魅力古城」的概念,注重周邊片區文化保育,將通過「留屋留人留故事」,讓順德人更有文化歸屬感和自豪感。
詳解:中心城區將分四大區域打造
提及順德,不能繞開順德清暉園。其為明朝萬曆狀元黃士俊府第,後為清代乾隆進士龍應時庭園,並經過經龍氏數代人精心營建,集明清歷史文化、嶺南園林建築、順德水鄉特色於一體,成為廣東四大歷史名園之一,是嶺南園林的傑出代表。
作為順德重要的文化名片,清暉園片區將如何規劃提升?在今日大會上,《順德清暉園及古城保護與城市更新規劃》的規劃設計方首次做了詳細的披露。
大良清暉園片區城市更新規劃策劃研究是由清暉園龍氏家族後人、國際級文化保育與城市更新專家、學者、前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龍炳頤教授組織的跨專業跨學科的精英團隊一同打造。該規劃範圍約為1平方公裡的順德大良核心城區,分成四大區域定位打造。
順德清暉園及古城保護與城市更新規劃
核心亮點地塊如下:
清暉園片區效果圖
□ 清暉歷史文化核心區
沉澱歷史,再現文化,提升景區配套,導入文創展覽產業,打造國際文旅新地標;聯合寶華巷與華僑中學地塊,增加清暉園急需的展覽和存儲配套;設計為清暉園的東西的視線通廊營造良好的視覺背景,對周邊發展起到良性約束及控制。沿清暉路向北至鐘樓公園地鐵大良站,重構林蔭大道,創造適宜步行和公交優先的城市綠廊。
鐘樓公園片區效果圖
▍鐘樓TID城市門戶區
依託清暉景區,融合地鐵概念,強化城市公共空間和市民配套服務,創造便捷交通換乘,塑造城市對外門戶的強中心形象。鐘樓公園結合地鐵地下空間,屋面廣植林木,鳥語花香,形成立體城市生態大公園。地處城心,面朝公園,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東面人民禮堂,通過修復保育打造順德革命歷史博物館,結合慢行系統與西面的文化產業形成充滿活力的城市門戶軸。
體育中心片區效果圖
▍華蓋活力文體產業區(原體育中心)
以生態理念,縫合鳳嶺山、華蓋山生態系統,重構社區型體育設施,留住體育故事,植入文體產業,藉助地鐵TID地下空間和立體慢行系統,打造文體產業旅遊綜合服務區。產業互生實現多元發展,革新業態吸引主力
濱河古韻生活體驗區效果圖
▍濱河古韻生活體驗區
大良河畔,留人、留屋、留故事,莘莘學子、金榜題名,通過優化交通體系,修繕升級莘村金榜村,結合順德美食之都聲譽,打造具有順德風貌的美食文化消費生活體驗帶。通過與清暉園、體育中心等歷史片區的縫合串聯,打造文化體驗旅遊消費圈,強化區域影響力。
解讀:注重文化保育,將「留屋留人留故事」
「在順德,大良最有名是清暉園,作為廣東四大名園、國家重點保護單位,如何把清暉園和周邊建築有機聯繫活化保護,是當務之急。」龍炳頤教授通過視頻分享稱,如何將文化瑰寶置於新的城市發展進程,為大良的未來發展做一個清晰定位,並為順德呈現一個符合社會長遠發展利益的願景,是他所此次做規劃要重點解決的課題。
針對目前該片區「文物保護缺乏保育開發,歷史文化景點聯繫薄弱,居住旅遊品質有待提升」等問題,規劃提出了「『清』山河晏,魅力古城」的概念,通過規劃對周邊片區文化保育,體現順德文化歷史底蘊,讓順德人民更有文化歸屬感和自豪感。
「該片區保育,要留得住鄉愁,體現歷史文化的精髓。」規劃設計團隊代表稱,因此規劃提出「留屋留人留故事」的理念。同時,還提出了慢性系統整體設計的概念,通過片區內交通流量減量,解決人車爭道交通雜亂等問題,並且通過適宜步行的林蔭大道、公交優先系統,以精細化的慢性系統串聯片區,打造步行友好社區。該規劃從2020到2028年,分「近期、中期、遠期」三個階段進行提升。
郭文海:清暉園片區必須做出高水平規劃
「清暉園更新保育需要科學。」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表示,清暉園作為順德一張重要文化名片,必須做出高水平規劃,而不僅是修修補補的微改造。為此,順德專門邀請了清暉園龍氏家族後人、國際級文化保育與城市更新專家、學者、前香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龍炳頤教授,精心設計了這一規劃。順德相關部門也深入參與調研,多次聽取規劃成果,並提出改進建議。「規劃發布後,我們會廣泛徵求社會的意見。」郭文海稱,重大城市更新的項目,一定要聽取順德方方面面意見,讓順德人民來做主。在統一意見後,將會加快實施,該片區的更新提升將按下「加速鍵」。
統籌:廣州日報記者:陳昕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黃子寧、王名潤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