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流域多源降水數據產品評估研究獲進展

2021-01-10 中國科學院
湄公河流域多源降水數據產品評估研究獲進展

2018-08-13 青藏高原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精確的降水資料是水文氣候學研究的基礎。湄公河流域人口眾多、擁有大規模內陸漁業產業,其水資源的動態變化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上,湄公河流域貧乏的地面觀測數據,阻礙了對該區域降水動態變化的精確分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衛星和再分析方法都能提供精確時空解析度的降水數據,這彌補了觀測資料的不足,特別是對於缺乏觀測的偏遠地區而言。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在不同空間尺度上對衛星和再分析降水數據集進行了評估。但對於湄公河流域來說,尚未有對最新的多源高解析度格網降水數據集(衛星和再分析降水數據)的時空變化模擬可靠性進行的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特聘教授、瑞典哥德堡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德亮課題組以「亞洲降水-高解析度觀測數據集成對比評估的水資源降水產品」(APHRODITE)為準,對高解析度的衛星(PERSIANN-CDR、TRMM)和再分析降水數據集(CFSR、ERA-Interim和MERRA2)在湄公河流域的可靠性進行了評估。APHRODITE被選作比較參考的理由在於它是亞洲唯一長時間的天尺度的降水產品,且集合了最大數量的地面觀測數據,採用了改進的質量控制方法和降水地形校正。它不僅被多個相關研究當作「地面觀測數據」,還被證實作為降水產品輸入有助於對湄公河幹流徑流的模擬。

  研究表明,大多數評估數據集能夠捕捉到研究期間(1998-2007年)湄公河流域降水的主要氣候學特徵。總體來說,衛星數據(TRMM和PERSIANN-CDR)在整個湄公河流域的時空尺度上均顯示出比再分析產品更高的可靠性;其中TRMM的表現優於PERSIANN-CDR。再分析產品中MERRA2在時間變率方面相對可靠,但其對降水量有一定的低估;CFSR和ERA-Interim均存在對降水量的過高估計。此外,CFSR在捕捉降水的空間變化上具有一定優勢,而ERA-Interim對日降水概率分布的模擬則相對較好。

  由於降水的時空異質性及其在人類活動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掌握湄公河流域降水的時空變化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湄公河流域貧乏的地面觀測現狀,衛星和再分析降水數據提供了具有良好時空解析度的降水數據的替代解決方案。該研究首次綜合評估了衛星和再分析高時空解析度網格降水數據集的可靠性,有助於改善該地區今後的降水評估。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上,博士研究生陳愛芳為第一作者,陳德亮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留學基金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瑞典STINT項目、歐盟地平線2020研究與創新計劃等的資助。

  論文連結 

湄公河流域的地形圖(a)及其1998-2007年平均降水量(mm)分布圖(b)

  精確的降水資料是水文氣候學研究的基礎。湄公河流域人口眾多、擁有大規模內陸漁業產業,其水資源的動態變化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上,湄公河流域貧乏的地面觀測數據,阻礙了對該區域降水動態變化的精確分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衛星和再分析方法都能提供精確時空解析度的降水數據,這彌補了觀測資料的不足,特別是對於缺乏觀測的偏遠地區而言。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在不同空間尺度上對衛星和再分析降水數據集進行了評估。但對於湄公河流域來說,尚未有對最新的多源高解析度格網降水數據集(衛星和再分析降水數據)的時空變化模擬可靠性進行的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特聘教授、瑞典哥德堡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德亮課題組以「亞洲降水-高解析度觀測數據集成對比評估的水資源降水產品」(APHRODITE)為準,對高解析度的衛星(PERSIANN-CDR、TRMM)和再分析降水數據集(CFSR、ERA-Interim和MERRA2)在湄公河流域的可靠性進行了評估。APHRODITE被選作比較參考的理由在於它是亞洲唯一長時間的天尺度的降水產品,且集合了最大數量的地面觀測數據,採用了改進的質量控制方法和降水地形校正。它不僅被多個相關研究當作「地面觀測數據」,還被證實作為降水產品輸入有助於對湄公河幹流徑流的模擬。
  研究表明,大多數評估數據集能夠捕捉到研究期間(1998-2007年)湄公河流域降水的主要氣候學特徵。總體來說,衛星數據(TRMM和PERSIANN-CDR)在整個湄公河流域的時空尺度上均顯示出比再分析產品更高的可靠性;其中TRMM的表現優於PERSIANN-CDR。再分析產品中MERRA2在時間變率方面相對可靠,但其對降水量有一定的低估;CFSR和ERA-Interim均存在對降水量的過高估計。此外,CFSR在捕捉降水的空間變化上具有一定優勢,而ERA-Interim對日降水概率分布的模擬則相對較好。
  由於降水的時空異質性及其在人類活動中起到的關鍵作用,掌握湄公河流域降水的時空變化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湄公河流域貧乏的地面觀測現狀,衛星和再分析降水數據提供了具有良好時空解析度的降水數據的替代解決方案。該研究首次綜合評估了衛星和再分析高時空解析度網格降水數據集的可靠性,有助於改善該地區今後的降水評估。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上,博士研究生陳愛芳為第一作者,陳德亮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留學基金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瑞典STINT項目、歐盟地平線2020研究與創新計劃等的資助。
  論文連結 

湄公河流域的地形圖(a)及其1998-2007年平均降水量(mm)分布圖(b)

列印 責任編輯:程博

相關焦點

  • 全球升溫2青藏高原徑流變化及影響獲揭示
    原標題:全球升溫2青藏高原徑流變化及影響獲揭示    1月13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發布消息稱,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汪濤及合作者利用觀測數據約束了地球系統模式對降水和徑流的未來預估
  • 青藏高原所雅魯藏布江河流泥沙時空變化特徵研究獲進展
    青藏高原所雅魯藏布江河流泥沙時空變化特徵研究獲進展 2017-11-30 青藏高原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全球變暖背景下,「亞洲水塔」青藏高原降水將持續增加
    該地區孕育了黃河、長江、恆河、湄公河、印度河、薩爾溫江和伊洛瓦底江等七條亞洲的重要河流,因此被稱為「亞洲水塔」)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青藏高原降水和徑流的未來變化進行了預估,他們發現,在全球升溫2℃的情景下,青藏高原降水將持續增加,主要河流的徑流總量也將隨之增加。
  • 最新研究稱青藏高原將持續變溼
    科學家最新研究給出的答案顯示,青藏高原將持續變溼,供水增加。中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青藏科考隊)13日發布消息說,科研人員利用青藏科考觀測數據,繪製出包括印度河、恆河、雅魯藏布江、怒江、湄公河、長江和黃河等主要河流上遊人均水資源量分布圖,發現在全球升溫2攝氏度情景下,青藏高原將持續變溼,供水增加,長江、黃河上遊流域人均可用水量增加。
  • 新疆生地所在塔裡木河與印度河流域乾旱風險研究中獲進展
    新疆生地所在塔裡木河與印度河流域乾旱風險研究中獲進展 2020-04-27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經過長期持續研究,在塔裡木河與印度河流域乾旱風險研究中取得進展。
  • 黃河流域今年防汛壓力大嗎?專家解讀來了!
    張運國 攝  二問:入汛以來,黃河流域總體降水情況如何?與歷史同期相比有哪些特點?答:一是降水總體偏多,空間差異明顯。6月以來,黃河流域平均降水量為19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成多,上、中、下遊平均降水量分別偏多1成、2成和1成。
  •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多源衛星產品質量評估及發布軟體公開招標公告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多源衛星產品質量評估及發布軟體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多源衛星產品質量評估及發布軟體 品目 服務/信息技術服務/軟體開發服務/應用軟體開發服務/行業應用軟體開發服務 採購單位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 中國在瀾滄江—湄公河的上善待水
    「數據包裝議題」則正在成為其對上遊國家角色作用進行指責和攻擊的新策略和新工具。今年4月,美國的「地球之眼」組織(Eyes on Earth)和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正是採用了這樣的套路,先通過相關機構發布所謂研究報告,再推動國內媒體進行報導和渲染,炒作瀾滄江—湄公河的水資源議題,將2019年湄公河遭遇的嚴重乾旱歸咎於中國在上遊的梯級水庫建設和水資源管理。
  • 新疆生地所在中亞伊塞克湖水位變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新疆生地所在中亞伊塞克湖水位變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06-22 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伊塞克湖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雙重影響下湖水位持續下降,面積收縮,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依據歷史監測數據,伊塞克湖湖泊水位表現為明顯的不穩定性,但對湖泊水位變化過程及機理的研究存在欠缺。
  • 中泰企業將攜手打造湄公河流域跨境旅遊產品
    中泰兩國旅遊企業日前在泰國清盛縣籤訂協議,雙方將合作開發清盛第一碼頭,攜手打造湄公河流域跨境旅遊產品。根據云南省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和泰國新清盛集團籤訂的這一協議,雙方將進一步開發湄公河旅遊產品,吸引中國遊客前來清盛乘船沿湄公河遊覽泰國、寮國、緬甸三國,同時將適時推出貫通中國景洪、泰國清盛、寮國琅勃拉邦和緬甸的遊船線路產品。
  • 塔阿爾火山噴發的氣候效應評估研究獲進展
    塔阿爾火山噴發的氣候效應評估研究獲進展 2020-06-09 大氣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火山噴發是一種重要的地球系統外部強迫因子,對火山的研究能夠有利於加深人們對氣候系統的認識。  2020年的1月12日,位於菲律賓的塔阿爾(Taal)火山發生噴發,5000公噸的火山灰到達了15千米,其環境與氣候效應引起了全球範圍的廣泛關注。
  • 美政府資助湄公河監測項目,盯上中國水電站
    他聲稱,委員會將協助當地社區和管理機構學習使用監測系統,項目旨在「提高數據透明度」,「不會與湄公河委員會或中國牽頭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論壇的活動相競爭」。史汀生中心官網上的項目介紹稱,「湄公河水壩監測項目」的主要目的是監測湄公河流域的水文信息,提高對湄公河水資源的認識,促進保護湄公河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 中國水利部部長鄂竟平:湄公河流域可持續發展正逐步實現
    ,湄委會的轉型和本土化,使湄公河流域可持續發展願景正逐步實現,推動和促進了湄公河沿岸國家的友好合作和共同發展。資料圖:湄公河上的「龍舟賽。 中新社記者 黃耀輝 攝  鄂竟平說,作為對話夥伴,中國與湄公河委員會已連續開展了21次對話,有效增進了理解和互信。2003年起,中國已經連續15年向湄公河委員會無償提供瀾滄江汛期水文數據,在湄公河流域遭遇嚴重乾旱及颱風等緊急情況時,及時通報上遊水電站調度信息,為湄公河下遊防汛抗旱減災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 美國務院資助的湄公河監測項目將啟動,「重點關照」中國11座水電站
    他聲稱,委員會將協助當地社區和管理機構學習使用監測系統,項目旨在「提高數據透明度」,「不會與湄公河委員會或中國牽頭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論壇的活動相競爭」。 史汀生中心官網上的項目介紹稱,「湄公河水壩監測項目」的主要目的是監測湄公河流域的水文信息,提高對湄公河水資源的認識,促進保護湄公河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家談——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
    位於瑪曲縣海拔3471米處的瑪曲國家基本氣象站,清晰地記錄著大氣溫度、相對溼度、水汽以及液態水含量等具有重要氣象和生態價值的數據。「這裡有全省唯一一臺微波輻射計,它觀測的水汽和其中液態含水量對降水過程和可降水潛力有明顯的指示意義,為人工增雨選準時機。」李維紅介紹,雲和降水的形成、發展,其內部的微物理過程起著重要作用。
  • 聯合國發布《大湄公河流域環境展望》
    聯合國最近發布的一份名為《大湄公河流域環境展望》的報告指出,近幾十年來大湄公河流域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快速發展趨勢仍有望持續,但如果要使這一區域的貧困人口受益
  • 六國聯手加強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溼地保護管理
    六國聯手加強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溼地保護管理 2019-07-18碧塔海國際重要溼地(央廣網發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央廣網昆明7月18日消息(記者李健飛)7月17日,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溼地保護與管理合作高級研討班在昆明開班。
  • 美國將「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
    路透社記者:由美國國務院出資的「湄公河大壩監視」項目今天啟動。該項目計劃通過衛星來監控瀾滄江流域中國大壩的水位,並公開有關信息。請問中方對該項目有何評論?汪文斌:近年來,中國與湄公河國家排除外界雜音幹擾,不斷推進瀾湄水資源合作,取得了許多實實在在的進展。一是信息共享合作不斷深化。中方自上月起開始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也於近日開通運行。瀾湄六國還通過水資源合作聯合工作組機制及時通報水電站重大調度情況,分享有關數據。
  • 直擊湄公河流域聯合巡航
    第53次聯合巡航中 錢程/攝 編者按2011年湄公河「10·5」慘案發生後,在中國的倡導下,中老緬泰四國迅速建立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共同打擊跨國犯罪,維護流域安全穩定。2011年,為驅散湄公河上的「陰霾」,恢復「黃金水道」的繁榮,中老緬泰四國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發揚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包容並蓄、平等互利的「湄公河精神」,創造性地建立起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機制,共同維護流域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