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潮汕人,我的潮汕話「半鹹半甜」……

2020-12-12 in巷汕頭

我們這一代人,潮汕話說的真的越來越差了……

#汕頭大學開設潮汕話課程#衝上熱搜,開設選修潮汕話課程,期末考試要表演方言情景劇。

作為潮汕本土大學,讓外地學生通過方言形式更好地了解潮汕文化,值得提倡。

潮汕年輕人向前飛奔,把傳統文化拋在了上個時代。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和同學都講潮汕話。

上小學的時候,除了朗讀課文,其他時候都講潮汕話,甚至為了讓我們理解課文含義,用潮汕話去轉換。

上初中的時候,老師上課講普通話,每次大家上課都會抓語文老師的「潮普」錯音在下面暗笑,以至於後面都讓科代表來朗讀,老師自己用潮汕話解釋,現在好了,天道有輪迴,我現在自己說著一口流利的潮普,還記得那時候用潮汕話背誦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時隔多年,用潮汕話背起來,依舊郎朗上口。

上高中的時候,外地插班的同學越來越多,「潮普」被迫營業,後面跟本地人說話也開始用普通話,偶爾能聽到潮汕話只有到辦公室挨老師批的時候了,內心OS:好親切,會說你就多說點。

上大學的時候,日常講得最多也就是普通話了,同宿舍的河源兄弟一直喊我教他們潮汕話,現在好了,畢業也就學會「口吐芬芳」。

校內也有很多「膠己人」,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就算我用潮汕話打招呼,得到的回應用的還是普通話,後來問過之後,笑著說:「現在除了在家會講幾句潮汕話之外,在外都是講的普通話了,而且我潮汕話講得不太好……」

@祈求著——選擇廣州,更多是喜歡上了大城市的生活習慣和氛圍。這裡有不打烊的書店,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有不斷創新積極思變的網際網路青年。沒有什麼比和同類生活在一起更吸引人的了。「同類」的劃分早不止於同一個故鄉。

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考試大學之後離開潮汕,畢業後也選擇在北上廣發展,拒絕回家鄉……很快發現,自己正和潮汕文化脫軌,過年回家,尷尬層出不窮。

過年拜拜(祭拜)時把貢品的位置放錯了,被老媽一陣數落;

聽不懂老人們聊天時冒出的潮汕歇後語,只能尷尬地傻笑;

想學做粿,卻發現連她媽媽都不會做了;

甚至年輕人聚在一起,發覺越來越多地講起了普通話。

就我自己而言,日常生活雖然基本上說的都是潮汕話,但也經常因為說的不準確而鬧笑話,我們90後很多人說話都是潮汕話普通話一起來的,有時候一些詞語不會潮語表達,會幹脆用普通話的音換個調直譯出來,因此也經常被長輩笑話批評,我媽常說:「潮汕話說成這樣,以後還怎麼「尬仔」(教孩子),「沒救」了。」

新一代潮汕人,開始不那麼「潮汕」了。

圖源 / 電影《爸我一定行的》

距離2020年還有6天,20後即將到來……新一代的潮汕人,開始不那麼「潮汕」了。

@呾潮汕話——現在的年輕一代,從幼兒園就開始教育機構統一講起普通話,潮汕話完全被排除於教育體系之外,日常能接觸到的信息基本上是以普通話為媒介,新鮮事物用潮汕話說完全不會說。

@kkzc——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從小就一直說普通話,一開始是考慮孩子日後上學能適應學校的環境,所以在學習說話的時候,全家就一直跟孩子說普通話,以致於孩子從小就不會說本地話。「我們全家當初為了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就堅持在和她交流時全程用普通話,如今她一張口就是普通話,說得很溜,但本地話卻只會聽不會說。我現在想一想,這樣是否不太妥當。」

同學之間講的都是普通話,回到家帶著父母講,學好普通話的思想已經完全灌輸,生怕無法跟上外面的「大趨勢」,對潮汕話也就一知半解,有時候甚至需要父母幫助翻譯成普通話,最後剩下的只有老一輩人頻頻搖頭嘆息……

一口親切的潮汕話,能讓在他鄉偶遇的潮汕遊子瞬感溫暖。而潮劇、歌冊、俗諺等文化形式,正因有潮汕話的承載與解讀,其豐富的內涵才得以凸顯。

展望若干年後,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潮汕話地位不再薄弱,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潮汕人彼此間的情誼與身份認同感,依舊由潮汕話來維繫。

相關焦點

  • 潮汕話,潮汕信仰,潮汕美食
    你聽過潮汕話嗎?你聽得懂潮汕話嗎? 你會說潮汕話嗎?潮汕話,屬於閩方言區,語音語調聽著和福建話很像, 潮汕話與普通話的差別很大。潮汕地區是多神崇拜,寺廟、教堂和祠堂很多,幾乎隔三五百米就有一個。潮汕人信仰媽祖,農曆每月初一、十五要給媽日祖上香燒元寶,媽祖聖誕那天更是隆重。家祭公婆神在潮汕也很普遍。公婆神是小孩的守護神,家裡第一個小孩出生後,會設公婆神位,逢年過節祭拜,祈求小孩平安長大,直到小孩十五歲舉辦成人禮後不再祭拜。對於潮汕,我更多還是想談談吃的方面。畢竟潮汕最令人難以忘懷的還是食這一方面。
  • 一桌潮汕菜,半席是海鮮,潮汕美食何以享譽海內外?
    ——《潮汕民間「護國菜」傳說》潮汕湯菜用料也算豐富,受閩南菜所影響,潮汕人不像廣府人那般只是飯前喝湯,而是習慣邊吃邊喝,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滋潤喉嚨。種類豐富的湯菜,不局限於海鮮湯菜,更為家常的「春菜煮排骨」、「苦瓜煮肥肉」、「竹筍煮豬肉」等湯菜也是潮汕人的最愛。
  • 潮汕小吃油索的做法,潮汕版的麻花,口感酥脆甜,在家也能自己做
    潮汕小吃油索是一道地地道道的潮汕地區的美食,其外貌類似於天津的大麻花,但是潮汕小吃油索其口感跟麻花是有區別的,集合了酥脆甜,是一款擁有地方特色的潮汕小吃。潮汕小吃油索介紹潮汕小吃油索在潮汕地區是十分著名的,老人小孩都喜歡吃。雖然外表像天津麻花,但是其外表是有一層薄薄的白紗糖,嘗起來甜而不膩,搭配上內裡香蔥味道總讓人流口水。下面潮汕小站為你帶來潮汕小吃油索的做法,在家也能自己做。
  • 汕尾,真的不是潮汕!
    再來看看潮汕核心的潮州人說,汕尾和潮汕可是沒有半毛錢關係,講的什麼話潮汕人也聽不懂。和後來從福建南遷的福佬人,他們的遷徙要晚於潮汕移民,並且是從福建沿海直接遷入汕尾。因此汕尾話也被稱為「福佬話」,狹義上的汕尾就只是汕尾城區,這便有了汕尾是否屬於潮汕地區的爭議。
  • 潮汕美食太饞人,我可以一年365天吃不膩
    潮汕人最喜歡的幾樣調料,體現了他們對鹹、腥、鮮的追求:腸粉之魂蘿蔔乾、鹹腥之王魚露、潮汕版味增普寧豆醬。 這三樣不僅是潮汕人家裡日常的調味品,更是成就眾多潮汕美食的幕後英雄。 明白了潮汕美食的主旋律,接下來至少要吃過這些,才能讓老闆覺得你是「膠己人」。 NO.1 一碗白粥配雜鹹,從早上吃到夜宵
  • 沒有一頭牛能活著走出潮汕,看到潮汕牛肉火鍋,我信了
    大家下午好呀,前段時間朋友看了圓圓對潮汕牛肉丸的圖文後,大呼不過癮,希望圓圓也能出一期介紹潮汕牛肉火鍋的一個文章,所以喜歡美食的圓圓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潮汕的牛肉火鍋。其中,圓圓覺得潮汕牛肉火鍋可算是火鍋界最特立獨行的一股清流了,因為他的口感和做法都跟其他的火鍋有很明顯的區別。每次吃牛肉火鍋時,都能讓圓圓把對牛肉的認知再刷新一遍,能將牛肉細分到十幾種肉類,這種考究又細緻的方法也只有潮汕人能夠做到了吧。潮汕的牛肉火鍋融合潮汕菜清淡和甘甜的特點,所以才會讓有「食神」之稱的蔡瀾先生此般看重。
  • 這魚5塊錢一斤,潮汕人都愛吃,做法簡單,鹹香入味,錯過可惜了
    「食在廣州,味在潮州」,說起潮汕美食,許多人都很喜歡潮汕牛肉火鍋,就好比說到川菜,大家都會不約而同想到麻辣的味道,說到潮汕,大家想到的一定是牛肉。其實,潮汕除了全國各地的牛肉火鍋以外,當地小吃和家常菜也值得分享和推薦。
  • 潮汕,我終於來了.
    跟廣州腸粉相反,潮汕腸粉用料豐盛(感覺裡面啥都有),醬汁帶有鹹味,採用滷肉熬下來的湯加上香料製成,味道濃厚。(各有千秋,我都喜歡)位於西馬路,是一家傳統小食店。走到這條路你會感覺自己像是穿越了一樣,讓我想起了李榮浩的老街(真·老街)除了小吃以外,還有電話機、傳統的婚嫁用品等。
  • 潮汕雜鹹,潮汕的味道!
    潮汕雜鹹相信每個潮汕人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潮汕雜鹹界很大跳躍性也是非常巨大蔬菜界的鹹菜、貢菜、橄欖菜、菜脯…肉食界的豬肉脯、豬肉粽…豆制界的花生米、水豆腐、甜黃豆…水果界的南姜橄欖、烏欖…再到海鮮界的紅肉米、薄殼米、魚飯、醃製海鮮等…真是潮汕之大,無奇不有我要讓你做雜鹹你就可以變做雜鹹而且最重要的是!
  • 對不起,我要回潮汕了!
    豬腸脹糯米「淋上甜醬油真的好吃到不行」「豬腸脹糯米」是名副其實的潮汕人家鄉的味道。此外,淋上甜醬油,鹹香的糯米飯和甜甜的醬汁一起,一口一塊豬腸脹糯米,不知不覺盤子就空了這就是我大潮汕的神奇方便麵,幸運·蟹黃面!
  • 潮汕人都愛吃的青菜,一年四季斷不了,上湯做法,有湯有菜味鮮甜
    說起潮汕美食,許多人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牛肉火鍋、牛肉丸,潮汕人的飲食之所以深受喜歡,還是源自於當地的傳統飲食文化一直保留得很好。潮味,一直是每一個潮汕人心中的驕傲,哪怕外來餐飲如何風雲變化,喜歡潮汕飲食文化的人始終保留著對自己家鄉這一份獨有的美食情結。
  • 潮汕習俗之​八月半拜月娘
    在潮汕地區,中秋節稱為「八月半」。這天要做的重要的事情,除了一家人團團圓圓吃飯以外,就是「拜月娘」。拜月娘乃閨閣盛事,中秋夜的晚飯後,婦女們換上新衣,帶領孩子們,朝著月亮升起的方向安好香案,擺上供品,點好燭臺,靜候月亮升起。
  • 潮汕吃喝攻略:對不起,我要去潮汕吃吃吃了!
    愛暴走的丸子,一個總是深夜發牢騷、文藝又沙雕的僧系遊客~一提起潮汕,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反應——哦~我知道!那裡的牛肉火鍋很好吃!這足以看出遊客對潮汕美食的痴迷。潮汕美食作為對外的一張名片,不僅為外人所嘖嘖稱道,更讓潮汕遊子魂牽夢縈。
  • 20歲的潮汕美食市場,我媽來這會瘋了
    >·海鮮市場丨蔬菜禽肉丨特產小吃· 20多年的潮汕美食市場 · 荷花市場,是羅湖一個20多歲的老潮汕市場,這的攤主很多都是潮汕人,賣著從潮汕運來的食材,或自家做的特產小吃,還有最出名的海產,有多少人是從小跟著媽媽來這買菜的。
  • 我能想到的,潮汕印象
    圖片來源網絡說起潮汕,我印象裡最深刻的就是牛肉丸、豬肉脯、粉絲、功夫茶、汕頭大學……我最初認識潮汕是從大學開始的。直到現在,我還沒有去過潮汕,但是我身邊有潮汕的人。一潮汕美食。大學同學有很多來自潮汕地區,放假回來,同宿舍的汕頭妹子給舍友們帶來了豬肉脯、豬油膏等零食。第一次吃,就覺得美味可口。參加工作後,有一個朋友出差去汕頭,給我帶回來了牛肉丸和粉絲,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牛肉丸,彈性十足,香味濃鬱,至今仍記得那個味。二潮汕朋友。在我的印象中,對汕頭妹子的了解深刻一點。
  • 都說潮汕是美食天堂,我信了,結果……
    整頓飯,我是就著我腦海裡大魔都南京東路食品一店熟食櫃檯裡的鹽水鵝的鮮甜鵝肉吃下去的。這家四星半的鵝店的鵝肉又老又幹,纖維粗礪因為是潮汕鵝的特色,優劣暫且不表,連滷都沒有把滋味滷進去,就像在吃一塊鵝肉屍體。
  • 潮汕浪話:鳥銃
    野馬《潮汕浪話》
  • 潮汕美食千千萬,談談你對潮汕美食的評價和最喜歡哪些潮汕美食?
    最愛的莫過於潮汕的早餐了。說到中國的美食,潮汕總是無法忽視的一個地方。從牛肉火鍋的全國風靡開始,潮汕美食逐漸走入了全國吃貨的眼中,越來越多的潮汕特色美食開始被大家所熟悉。作為半個潮汕人,毛哥個人認為,要認識了解潮汕美食,一定要從潮汕的早餐開始。
  • 首部全國上映的潮汕話電影! 首家專訪《爸, 我一定行的》導演
    藍鴻春:我和狗哥(鄭潤奇)都是潮汕人,拍這部電影是我們一次結緣吧。我們在2016年認識的,那時候狗哥第一次來到深圳發展,我的公司剛好在他的公司附近,就這樣認識了。我們一直都想做一部關於潮汕文化的電影,有一次彼此談到了,就開始思考,如果我們要做這麼一部電影,要表達什麼?我們倆的第一感覺,就是想要講一講我們的潮汕父輩。
  • 潮汕人都愛吃這魚,15元一條,煎一煎煮一煮,鹹鮮味美特下飯
    廣東沿海城市不少,潮汕、惠州、陽江等等,都是盛產海鮮的地方,在廣州菜市場裡也有不少潮汕人做生意,每天售賣新鮮到貨的各類冰鮮水產。相比草魚、鱸魚、鯽魚這些淡水魚,我家吃得最多的還是海魚。海魚的魚肉營養成分比淡水魚類要高,而且少了人工養殖這些步驟,海魚的魚肉更細嫩好吃,而且大多數海魚的魚刺較少,適合給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