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歷史上曾視漢字為正統文字,稱本國文字是鄙俗之字

2020-12-13 越南古與今

漢字在越南傳播、使用、發展直至衰亡歷經兩千餘載,是越南成為傳統「漢文化圈」國家的重要體現之一,對越南諸多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越南官修漢籍《大越史記全書》

我們對此有如下幾點認識:第一,漢字的傳入使越南越族第一次擁有正式通用書寫文字,其民族歷史、文化、傳說和風俗習慣等除了口口相傳外,也有了文字記載,得到更好傳承和發展。第二,自古以來越南越族一直存在本民族的口頭語言。它既借用了一些漢語詞彙,又與漢語口頭語言差異極大。這是字喃產生、存在和不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字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越南語的若干特色,在文學創作上曾取得輝煌的成就。

阮朝漢喃書籍

越南歷史上封建統治階層和士大夫接受了儒家的「正統、正朔」思想觀念,在此思想基礎上,漢字高居正統之位,字喃被視為「nm na là cha mách qué」(意為:「字喃為不正之父」或「字喃為鄙俗之字」)。再者,由於它結構比漢字還複雜,掌握字喃必以掌握漢字為前提條件之一,且讀寫因人而異,規範性極差,故而無法取代漢字成為正式通用文字。當漢字在越南走向衰亡時,字喃便失去了依附的平臺,必然也會走向衰亡。

越南阮朝皇城的漢字

第三,漢字和漢語在越南的傳播與發展還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越南語發展的歷史軌跡,使它從多音節語言逐漸發展成為單音節語言。漢語極其深刻地融入了越南民族語言之中,以致今日之越南語不但保留了部分上古漢語的讀音,還形成了獨特的與《切韻》對應整齊的漢越音系統。正因如此,漢越語在今日越南語詞彙中所佔比重約為70%,且有不斷增加之勢。第四,以漢字和字喃為載體的大量歷史文獻典籍是越南民族思想、歷史文化的重要寶藏,也是中越兩國文化關係及中國文化對越南影響的重要表現形式。

河內的一處佛教寺廟,寺廟的名稱和楹聯已經由拉丁化

越南「八月革命」勝利後旋即以拉丁國語字取代漢字。拉丁國語字屬表音文字,具有易於拼寫、便於普及和掃盲的巨大優勢;但書寫文字的驟然更替在很大程度上也割裂了該國歷史與現實的文化紐帶,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斷層。

節選自廣西民族大學梁茂華文章《越南漢字興衰史述略》,授權發布於越南歷史研究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此國歷史上曾以漢字為例創造本國文字 但最後卻使用羅馬拼音
    雖然現代越南文已全以羅馬字母拼寫,但在歷史上長達兩千餘年的歷史,越南丟是以漢字為主的文字書寫體系,越南的史書全部是漢字書寫,現代越南人如果要熟悉本國歷史必須通過學習漢字來學習寫史書。於是,越南人經歷過一段以漢字拼寫自己語言的歷史,他們依靠五書造字法創造了一套漢字的系統,這套只有越南使用的漢字,越南稱它為字喃(Ch Nm),意思是南國的文字。漢字聖旨喃字他其實一組漢字組成的字,例如左邊寧、右邊字的這個字,是越南語「文字」的意思,於是他們使用代表意義的「字」與代表念法的「寧」組合在一起表示。
  • 越南歷史曾創造文字替代漢字,最後太複雜被棄用,現在已成死文字
    越南歷史上曾創建有越南本民族自己的文字,這種文字在西山朝曾短暫使用,但是現代卻因為複製而被拋棄使用,現在只是死文字。在越南的歷史上,喃字只存在於民間語言,像西山王朝統治的24年間,這種文字才用於各種文書上。
  • 朝鮮和越南在歷史上最初用的文字是漢字嗎
    事實上越南和韓國在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是使用漢字的,至於越南文和韓文的出現嘛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其誕生的歷史越南在歷史上是長期處於中國郡縣管治之下的領土,而不是什麼藩屬國。隨著唐朝安史之亂後出現的藩鎮割據,統治越南的靜海軍節度使日益成為一個半獨立的割據政權。到了五代十國時期靜海軍節度使之婿吳權在白藤江之戰中擊敗南漢軍隊,從此開始了越南成為獨立國家的歷史。宋太祖趙匡胤平定南方時冊封當時的越南統治者丁部領為交趾郡王,自此中國皇帝正式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中國直接統轄的領土。
  • 法國入侵後越南進行文化變革,廢除漢字使用西方文字
    越南漢字碑文 長期作為越南正統文字使用的漢字及其承載的漢文化思想體系,成為法國鞏固對越殖民統治的最大障礙。而文字改革往往是重構國家身份及意識形態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須注意的是,使國語字在越南紮根發展並不是法殖民政權的終極目標,其根本目的是將法文作為越南唯一官方使用文字,而國語字的普及僅為過渡階段,這一真實意圖從Puiginier主教(對法國在東洋地區殖民政策的制定起重要影響之人)寫給法國殖民總督(tong truong)的信中即暴露無遺, Puiginier主教在信中提出八條建議,其中「第二條是要廢除漢字,首先以被稱為「國語字」的歐洲文字代替(漢字)記錄安南語言
  • 越南以漢字為通用文字長達幾千年,後被廢止,如今越南人要求恢復
    說到越南這個國家,雖然如今越南語是它的官方語言,但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裡,漢語才是它的通用語。由於當時越南部族還沒有文字,漢字和漢語便在此地生根發芽,在越族中廣泛流行起來。到了漢代,交趾(中國古代地名,今越南北部)、九真(中國古代地名,今越南中部)地區的地方官吏有意識、有組織、有計劃地傳播漢字、漢語,使越族中懂漢字和漢語的人漸漸增多,三國、隋唐時期,越南懂漢語、識漢字的人則更多。
  • 為什麼越南寺廟裡的文字有很多是漢字?
    大約從東漢開始,漢字開始有系統的,大規模的傳入越南。到了宋朝,漢字已經成為越南政府以及民間的主要文字,隨著漢字在越南的傳播,一些人開始嘗試以漢字作為基礎創造新的文字來紀錄越語詞彙。大約在8世紀的時候喃字開始出現,13世紀的時候,越南文人開始用喃字進行文學創作。越南上層社會由於有很濃厚的「尊漢」思想,一直很排斥這種文字,國家教育機關也沒有將它作為正式文字看待,也沒有對它進行整理規範的工作。
  • 銳評|胡志明建立越南後廢除漢字的真相和現代越南文字的迷茫!
    既然文字一般會經歷這四個階段,那我們就用這個理論來分析一下漢字在越南歷史上的演進。唐朝更是在越南(古稱安南)設立安南都護府,一時間,中原文化在越南達到鼎盛時期,越南人人都以學習漢文化為榮,越南地區的士子和中原士子一樣都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但是當歷史來到了公元968年,由於中原正處於唐末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剛剛誕生的宋朝已經沒有能力有效管理越南。
  • 越南廢除漢字74年,全國推廣拉丁字母,如今怎樣?網友:貽笑大方
    越南的喃字在秦始皇時期,漢字就已經傳到了越南境內,並逐漸成為了他們的官方書面語言。等到一千多年以後,越南本地民族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本民族的文字,也就是喃字。只不過,他們雖說創造出了喃字,可在內心深處卻仍然將漢字當作是正統,官方資料當中,仍然以漢字進行記載,喃字僅僅應用於民間。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歷史上中華文明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漢字書寫系統,當時周邊的其他民族在與華夏民族的交流中不斷接觸到各種先進的文化和制度,隨著這些民族的文明程度日漸開化之後就需要用文字對日常的生產生活進行記錄。歷史上越南、朝鮮、琉球等國都曾直接使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此外古壯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朝鮮諺文、日本假名、越南喃字等文字都曾受到漢文化影響。
  • 韓國人為什麼要「復活漢字」?8分鐘看完朝鮮半島的文字歷史
    在古代,中國是東亞地區當之無愧的領袖,其文明一直受東亞各民族推崇,漢字也成為東亞各國的通用文字——中國,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均以漢字作為官方文字,即使是他們自創的民族文字(朝鮮諺文,日本假名,越南字喃)也都是以漢字為藍本進行仿製的。
  • 韓國、越南真是在幾十年間就把國家語言文字更改了嗎
    歷史上中華文明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漢字書寫系統,然而當時周邊的其他民族大多還處於一種只有口頭語言而無書面文字的狀態。這些民族在與華夏民族的交流中不斷接觸到各種先進的文化和制度,隨著這些民族的文明程度日漸開化之後就需要用文字對日常的生產生活進行記錄。歷史上越南、朝鮮、琉球等國曾直接使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由此構成了東亞漢字文化圈。
  • 越南廢除漢字:不僅是歷史的「割裂感」,更是這個民族永遠的傷疤
    漢字作為中華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在我們國家流傳至今。但仍然採用漢字的東亞國家卻少的令人意外,目前只有日本這個國家還在推崇漢字。朝鮮半島已經逐漸退出了漢字圈,越南廢除漢字更是已有上百年之久,這又是為何呢?一、越南"儒字"和中國"漢字"有何淵源?
  • 越南獨立後,胡志明迫不及待廢除漢字,用簡練拼音文字代替!
    引言越南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其歷史很多都是由漢字書寫,例如一些史書都是由漢字書寫的。越南用漢字的歷史很久,但自從近代史,越南獨立後,其領導人胡志明迫不及待地廢除漢字,用簡練的拼音代替漢字,這到底是為何?
  • 中國漢字成了文字界的歷史悠久, 世界上有多個國家使用過漢字
    漢字作為我國書寫的文字,在中國的歷史上很悠久,首先是遠古時期的甲骨文,之後到了秦朝這個時間段左右,就開始變更為大篆,小篆,之後經過多年的改變,變成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這些改變就是單純的將原先的繁體的文字
  • 越南青年:我因為越南曾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
    最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對於很多國家尤其是周邊國家的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逐步形成了漢字文化圈。漢字誕生地中原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等地,歷史上完全使用漢字或與中原固有文字混合使用。其中,越南是受漢文化影響最大的國家。
  • 日本先於朝鮮和越南發明文字,為何如今卻堅持使用漢字?
    在現在世界上的主要文字中,漢字可謂「獨樹一幟」,它是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在古代,由於中華文明在東亞的統治地位,它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畢竟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
  • 以前漢字被越南廣泛使用,後來是如何退出越南歷史舞臺的?
    說到漢字,那可說得上是中國的瑰寶,其中蘊含了先輩們智慧的結晶。不僅如此,漢字歷史悠久,歷經千年歲月的洗禮,中國的朝代更替一輪一輪,但是漢字一直都在,從未離開我們的生活。你以為漢字只對我們本國人民有影響?
  • 越南是怎樣廢棄漢字的
    眾所周知,在歷史上,隨著漢文化的傳播,漢字也擴散到了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等周邊地區,成為一種通行於「漢字文化圈」的超民族文字。但如今嚴格說採用漢字的國家卻只有中國和日本,越南及朝鮮半島在表面上已退出了漢字文化圈。尤其是在越南,漢字竟已被廢除近百年,而拉丁文字成為其國家的正式文字,時過境遷,令人唏噓。
  • 「二簡字」改革為何會失敗?與日本文字太過相似,喪失了漢字靈魂
    我國古代比較有名的社會變革包括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改革,奠定了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的基礎;秦孝公五年(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為秦國一統六國做好了準備;北魏孝文帝改革,讓北魏成為南北朝時期影響力最大的國家;宋神宗時王安石變法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宋代積弱局面。在我國曆次變革中,不僅包括在經濟、社會方面的改革,也有過多次針對漢字的改革。
  • 為什麼韓國和越南都廢了漢字,日本卻堅持至今?
    ▲朝鮮王朝曾是中國的屬國朝鮮李朝是中國的忠心屬國,有「小中華」之稱,來自中國的儒學是治國之本,士大夫階層更是以能寫會說漢字為榮。越南的變變變越南的漢字文化同樣歷史悠久,從秦始皇時代,漢字就開始傳入古越南地區。越南的歷代王朝,雖然一直抵抗中國,但仍然以漢字為國家正統文字,朝廷的諭旨、公文、科舉,以至書信、帳單、貨單都用漢字書寫。而國家層面則崇尚儒學,大量修建國子監和孔子文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