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歷史曾創造文字替代漢字,最後太複雜被棄用,現在已成死文字

2020-12-15 越南古與今

越南歷史上曾創建有越南本民族自己的文字,這種文字在西山朝曾短暫使用,但是現代卻因為複製而被拋棄使用,現在只是死文字。

在越南的歷史上,喃字只存在於民間語言,像西山王朝統治的24年間,這種文字才用於各種文書上。

根據許多研究學者的研究,越南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漢字。一些學者稱在雄王時期古越南人就開始使用漢字,但是這些觀點並沒有古代文獻或者其它證據來證明。

秦朝統一嶺南,中原人將自己的文字傳播到現在越南北部,一直到五代十國越南脫幅而去,越南完全是使用漢字。取得獨立之後10個世紀裡面也一直使用漢字,只是西山王朝掌權喃字正式成為越南文字,和漢字並重。

在西山朝時期,喃字的使用逐步在發展完善,但是仍然動搖不了漢字的地位,漢字依然是越南封建社會的主要文字。

越南人的最早文字

根據各個建築研究者,喃字是由越南人創造的,儘管喃字是在漢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它屬於越南人民的智慧結晶。喃字在越南很早就出現,並且在某一段時期得到迅猛地發展,並且出現了許多有價值的文學作品。

在越南取得獨立之後,喃字的發展越來越完善。李朝,陳朝已經出現了最初的喃字文學作品。陳朝翰林尚書被稱為是創造出喃字詩歌的第一人。

胡朝太祖一位著名的皇帝,雖然他只在位很短時間(1400-1407),但是他是將喃字列入科舉考試的人,並且允許用喃字出書的人。

由於胡朝很快就被打敗了,所以胡朝太祖的改革也就成為了夢想。

到了後黎時期(1428-1789),喃字已經有了較為出色的發展,許多像阮齋的《國音合集》,黎聖宗皇帝的《洪德國音合理》等用喃字創作出的文學作品。

到了阮朝,喃字繼續在民間被廣泛使用,特別是在詩的創作上。一些著名的喃字詩歌大家為胡春香,段氏典,阮遊和阮廷炤等。

光中帝的改革

隨著歷史的發展,喃字在越南人民的心中佔據了一個重要的地位。但是,帽子依然沒有成為正式的官方文字,它只是存在於民間,在民間使用,直到到了統治越南的西山王朝,這才得到了改變。

光中帝正是越南歷史上第一位將喃字列為官方語言的人。光中帝立馬在天忍山設立了松正書院,任命阮浹為院長,命令書院裡的人儘快兩各種書籍翻譯成喃字作品。

到了光中五年(1792),書院完成了許多書籍的翻譯。因為光中帝的推廣,所以喃字在該時期得到了大大地發展,肯定了自己的位置。可惜的是,隨著光中帝的逝世以及西山王朝的沒落,喃字的地位不復存在。

到了阮朝,官方文字重新用回漢字。從此之後喃字雖然官方曾整理,但是由於複雜一直沒辦法推行,近現代容易學習的羅馬字出現推廣,漢字都退出了越南歷史舞臺,而喃字更是如此,基本成為無人使用的死文字。

相關焦點

  • 此國歷史上曾以漢字為例創造本國文字 但最後卻使用羅馬拼音
    雖然現代越南文已全以羅馬字母拼寫,但在歷史上長達兩千餘年的歷史,越南丟是以漢字為主的文字書寫體系,越南的史書全部是漢字書寫,現代越南人如果要熟悉本國歷史必須通過學習漢字來學習寫史書。於是,越南人經歷過一段以漢字拼寫自己語言的歷史,他們依靠五書造字法創造了一套漢字的系統,這套只有越南使用的漢字,越南稱它為字喃(Ch Nm),意思是南國的文字。漢字聖旨喃字他其實一組漢字組成的字,例如左邊寧、右邊字的這個字,是越南語「文字」的意思,於是他們使用代表意義的「字」與代表念法的「寧」組合在一起表示。
  • 朝鮮和越南在歷史上最初用的文字是漢字嗎
    事實上越南和韓國在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是使用漢字的,至於越南文和韓文的出現嘛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其誕生的歷史越南在歷史上是長期處於中國郡縣管治之下的領土,而不是什麼藩屬國。語言上越南語雖深受漢語影響,但和中原地區的發音差異依然很大——這並不奇怪,即使是漢語內部的各方言之間差異也很大。但在文字方面越南長期只使用漢字一種文字。10世紀以後越南人發明了字喃,也叫喃字。這是一種類似漢字的方塊字。有的直接借用漢字,有的則是利用漢字造字法創造新字——類似於日本借鑑中國漢字創造平假名和片假名一樣。
  • 越南歷史上曾視漢字為正統文字,稱本國文字是鄙俗之字
    越南官修漢籍《大越史記全書》我們對此有如下幾點認識:第一,漢字的傳入使越南越族第一次擁有正式通用書寫文字,其民族歷史、文化、傳說和風俗習慣等除了口口相傳外,也有了文字記載,得到更好傳承和發展第二,自古以來越南越族一直存在本民族的口頭語言。它既借用了一些漢語詞彙,又與漢語口頭語言差異極大。這是字喃產生、存在和不斷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字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越南語的若干特色,在文學創作上曾取得輝煌的成就。
  • 為什麼越南寺廟裡的文字有很多是漢字?
    大約從東漢開始,漢字開始有系統的,大規模的傳入越南。到了宋朝,漢字已經成為越南政府以及民間的主要文字,隨著漢字在越南的傳播,一些人開始嘗試以漢字作為基礎創造新的文字來紀錄越語詞彙。大約在8世紀的時候喃字開始出現,13世紀的時候,越南文人開始用喃字進行文學創作。越南上層社會由於有很濃厚的「尊漢」思想,一直很排斥這種文字,國家教育機關也沒有將它作為正式文字看待,也沒有對它進行整理規範的工作。
  • 中國漢字成了文字界的歷史悠久, 世界上有多個國家使用過漢字
    漢字作為我國最優秀的創造,曾經讓我國周邊的很多國家都在紛紛使用,尤其是日本,韓國等國家,雖然漢字到了日本和韓國之後,經過了二次加工算是有了一個全新的皮囊,但是本質上來講,還是一樣的,現在除了中國之外,使用漢字的應該就只有這些兩個國家了,可是漢字在此之前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一點,今天我們就對漢字做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
  • 越南廢除漢字:不僅是歷史的「割裂感」,更是這個民族永遠的傷疤
    1、「喃字」出現在越南最早的封建王朝-----李朝,因為漢字書面語和本地人的口音的衝突,開始自己創造自己的文字,越南"喃字"應運而生。"法國殖民者的目的,"用歐洲字母拼寫安南語言的被稱為"國語字"的文字取代漢字,隨後推行法語"。法國殖民政府曾叫囂,要逐漸讓越南語走向消亡,而法語處於獨尊地位。雖然法國殖民者明面上並未廢除越南的"國語字",但在教育方面開始進行法語教育。
  • 越南獨立後,胡志明迫不及待廢除漢字,用簡練拼音文字代替!
    二、越南國情越南的國情很複雜,語言文字變化也有很多。最初越南是使用漢字的,而之後又被列強侵略,被列強殖民,被迫學習其他語言文字,這也導致其中有一個年代的人文化有斷層,而這一代人斷層想要重新學習漢字是難上加難,讓很多人都成為了文盲。
  • 韓國、越南真是在幾十年間就把國家語言文字更改了嗎
    歷史上中華文明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漢字書寫系統,然而當時周邊的其他民族大多還處於一種只有口頭語言而無書面文字的狀態。這些民族在與華夏民族的交流中不斷接觸到各種先進的文化和制度,隨著這些民族的文明程度日漸開化之後就需要用文字對日常的生產生活進行記錄。歷史上越南、朝鮮、琉球等國曾直接使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由此構成了東亞漢字文化圈。
  • 銳評|胡志明建立越南後廢除漢字的真相和現代越南文字的迷茫!
    關於文字的傳播和發展,我國著名文字改革創導者周有光曾有過精闢的論述:『西方有個說法,文字跟著宗教走』,其實文字是跟著文化走,高等級文化地區的文字一定會朝著低等級文化地區傳播和發展,而傳播的過程一般會經歷四個階段:學習階段,借用階段,仿造階段,和創造階段。
  • 文字戰爭五千年:漢字從世界強勢文字到退守一隅,原因何在?
    二、字母化人類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包含了事物的基本信息,容易識別,但隨著詞彙量的增加,象形文字的缺點就顯現出來了:字形複雜,難以學習、難以記憶、難以傳承、難以創造!埃及象形文字只有300多個,蘇美爾楔形文字最多時也只有1000個,在傳承過程中又丟失了幾百個,最後只剩400多個。
  • 世界歷史:古希臘人竟然創造了這個文字,太神奇了
    世界歷史:古希臘人竟然創造了這個文字,太神奇了 現代人對古代各國的歷史的了解,主要靠的是文字的記述的資料。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經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了。
  • 日本先於朝鮮和越南發明文字,為何如今卻堅持使用漢字?
    在現在世界上的主要文字中,漢字可謂「獨樹一幟」,它是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在古代,由於中華文明在東亞的統治地位,它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畢竟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歷史上中華文明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漢字書寫系統,當時周邊的其他民族在與華夏民族的交流中不斷接觸到各種先進的文化和制度,隨著這些民族的文明程度日漸開化之後就需要用文字對日常的生產生活進行記錄。歷史上越南、朝鮮、琉球等國都曾直接使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此外古壯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朝鮮諺文、日本假名、越南喃字等文字都曾受到漢文化影響。
  • 越南青年:我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
    漢字是漢字文化圈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漢字文化圈的形成是一個十分複雜而漫長的歷史過程,除了漢字之外,還帶有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中獨有的宗教思想和政治理念、體系之類的價值標準。2.漢字文化境外受容圈漢字文化的境外接收國,大都是古代時期中國的藩屬國,也成為附屬國,歷史上泰國、日本、韓國和越南都曾經來朝進貢,但要說漢字文化的接收者,首先韓國和日本文字如今也鮮明的存在漢字的歷史流印,但泰國似乎並沒有太強的漢字文化的歷史傳承。
  • 越南韓國曾廢止漢字,為何現在又爭著恢復漢字教育?
    漢字被廢除之後,越南人就開始發明了越南語,而韓國人也就開始講朝鮮語,一開始的時候韓國和越南還非常的自信,覺得漢字對他們已經沒有用了,所以他們就把漢字廢除的很徹底,可是到了後來他們的語言局限性就顯現出來,因為朝鮮語和越南語歷史短,所以很多詞他們根本就不能表達,而且他們的國家的歷史記載都是用的漢字,所以這也就導致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連自己國家的史書都看不懂,面對這些問題
  • 世界文字史〔關於漢字為何沒有被表音文字取代的淺顯剖析〕
    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製漢字。非漢語體系中,日本將部分漢字自行作簡後成為現在的日本新字體,韓國也制定了官方的朝鮮漢字使用規範;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朝鮮、蒙古等國,漢字現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規範地位。
  • 不是徹底廢除漢字了嗎,為何越南、朝鮮、韓國仍舊使用中文名字
    近代開始,傳統的朝貢受到了猛烈的衝擊,為了建立現代性的民族國家,語言文字大一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廢除或改革漢字進而創造出自己的文字這種追求之下,漢字被一步一步的瓦解崩塌。為什麼在棄用漢字的浪潮中漢字依舊在名字上被使用呢?
  • 越南青年:我因為越南曾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
    最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對於很多國家尤其是周邊國家的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並逐步形成了漢字文化圈。漢字誕生地中原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等地,歷史上完全使用漢字或與中原固有文字混合使用。其中,越南是受漢文化影響最大的國家。
  • 法國入侵後越南進行文化變革,廢除漢字使用西方文字
    越南漢字碑文 長期作為越南正統文字使用的漢字及其承載的漢文化思想體系,成為法國鞏固對越殖民統治的最大障礙。而文字改革往往是重構國家身份及意識形態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鑑於此,為了消除語言交際困難,割斷中越文化聯繫的紐帶,操控越南民眾思想意識,從而建立奴役文化,將越南塑造成其永久殖民地,殖民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推行國語字以取締漢字。
  • 胡志明曾寫133首漢語詩詞,卻下令廢漢字,只在春聯中保留一漢字
    一句稍微複雜點的日語,如果有20個字,從中會有5-6個字是漢字,所以很多時候看著其中的漢字大致就能猜出這句日文的意思。漢字和越南越南也曾是古代中國的附屬國之一,或多或少深受著中國文化的影響。尤其是漢字,這個擁有生命力的符號,曾被越南祖先們使用,他們和我們一樣,說漢語,寫漢字。直到有一天,一個人,改變了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