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布衣的傳奇——讀長篇歷史小說《大唐布衣郇謨傳》

2021-01-09 趙月琴

一介布衣的傳奇——讀長篇歷史小說《大唐布衣郇謨傳》

「郇」是多音字,讀作「huán」時,與唐代一介布衣有關,那就是長篇歷史小說《大唐布衣郇謨傳》的主角——郇謨。

郇謨,唐代晉州人,史籍中關於他的記載很是寥寥。郇謨是「郇huán」姓的始祖,這個姓不但很少見,還頗有來頭。郇謨本姓旬,郇為唐代宗李豫所賜之姓,意在請郇謨做帝王的耳朵,幫助朝廷傾聽百姓聲音、了解百姓訴求,同時也做一把利刃,斬盡貪官汙吏,穩固大唐江山。讀音為「huán」,還有協助還令於天下之意。一位大唐天子,因何為一介布衣賜姓,還請求他協助治理江山?木訥創作的長篇歷史小說《大唐布衣郇謨傳》告訴我們答案。

公元755年至763年,持續8年的安史之亂,使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百姓流離失所,朝綱百廢待興,曾經的富麗繁華仿佛一場夢。又5年,朝廷恢復春闈,進京趕考的郇謨走進了讀者的視野。那時候,他是躊躇滿志的青年才俊,胸中裝著蒼生黎民,立志通過科考入仕大展宏圖。那時候,誰也不知道,命運對他會有怎樣的安排。那時候,他叫旬謨。

《大唐布衣郇謨傳》,通篇由6個案例組成。每個案例各自獨立又相互勾連,但都與郇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亂世不太平,朝堂之上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宮廷鬥爭血雨腥風、錯綜複雜,書生旬謨被歷史的洪流裹挾著卷進權力爭鬥的漩渦,成為科舉舞弊案、魚朝恩亂政案、李少良冤案、真假公主案、旬謨哭街案、宰相「夜蘸」案,這些大事件的親歷者。

哭街,應該是郇謨人生中最為驚天動地的行為。唐大曆年間,宰相元載專權,荒淫奢侈,曾規定論事須逐級上報宰相後,才能上奏皇帝。郇謨用麻束髮,手持竹笥(Sì ,盛飯或衣物的方形竹器)、葦席,在長安大街上邊走邊哭。他說,他有三十個字要獻給皇上,如果不能用,便用這竹笥盛他的屍體,用葦席裹著扔掉。代宗聽聞,果然召見了他。

書中,布衣郇謨和宰相元載,是正與邪、善與惡的對立面,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並非標籤化的非黑即白,正面人物也有糾結遲疑的時候,可能還在不自覺中做了壞事;反派也沒有那麼不堪,也曾經勤學苦讀頗有建樹,也曾經匡正朝綱剷除奸佞。當年,出身寒微的宰相元載是書生郇謨的榜樣,宰相對他有知遇之恩,兩人也曾經相輔相攜、相敬相惜。然而,不同的價值選擇和德行堅守,讓兩人背道而馳漸行漸遠。最後,郇謨沿街而哭,字字句句都在歷數元載的罪狀。

《大唐布衣郇謨傳》通過一個小人物曲折的人生經歷,反映大時代的風雲變幻。作品尊重歷史,不演繹、不戲說,在時代背景真實、歷史事件真實、主要人物真實的基礎上,根據創作需要展開合理想像,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豐滿。全書布局巧妙、情節曲折、引人入勝。情節延展跌宕起伏、環環相扣,矛盾衝突接連不斷,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讓人不忍釋卷。

小說人物個性鮮明,無論文臣武將還是俠客書生,言行舉止鮮活生動。故事演進合情合理,又時時給人意外之喜,很有戲劇性和畫面感。人物性格刻畫和心理描寫尤為老道。比如對當朝帝王代宗李豫的塑造,大唐天子,沒有一言九鼎的威嚴,反而表現出走一步看一步的遊移和遲疑。其實,這正是身居高位者穩定大局、平衡各種關係的高明之處,凡事不以簡單的是非來論處,然而一旦時機成熟,便順勢而動、果斷凌厲。

主人公郇謨的可貴之處在於,無論經受怎樣的挫折和打擊,依然滿懷真誠、依然堅持正義。他與宰相有父子師生般的深情,也有無法釋懷的家國讎恨。在大是大非、大忠大義面前,他選擇聽從內心,與背離道德良知的人決裂,讓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史籍中。

浩然正氣往往如一束光,指引著道德的方向,散發出精神的光芒。歷史的長河中,郇謨這樣能夠釋放浩然正氣的人,一代代傳遞著正能量。他有治國理政之才,卻在受到賞賜之後,不忘平民身份,還鄉教學,布衣終身。一介布衣的傳奇人生和價值取向,對新時代的你我也很有教育和借鑑意義。

相關焦點

  • 布衣
    ○楊崇演  我無端喜歡古人說的「布衣」二字,喜歡就是喜歡,沒有太多的理由。  一襲布衣,質樸無華——載世間大道,成傲骨無雙;素衣麻縷,覓半畝方田;桃林詩畫,尋一處安居。做一介布衣,過一世逍遙,多好!  傳統概念中,衣著代表身份。比之綢緞皮草,布衣是粗劣的,如草芥般,系平民,難登大雅之堂。
  • 布衣精神:中國人的品格
    他們或朝為布衣、夕為卿相;或一生求仕而不得;或安貧樂道,終身不仕,但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天下太平,他們隱匿於市井;世間動蕩,他們救民於水火。圖片|仁慈的獅子-攝圖片|來源於網絡比如曹劌,一介布衣,卻敢面見魯莊公,為長勺之戰獻策。
  • 諸葛亮的臣本布衣,其中布衣是什麼?
    「臣本布衣」出自三國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其中的布衣是指古代當時普通百姓的衣著,這裡用布衣來代指普通百姓。因此,「臣本布衣」按現代意思就是說,「我原本只是普通百姓」。下面,分析一下當時為何用布衣來代指普通百姓?
  • 孔子以一介布衣,名垂千古,杏壇講學實功在千秋
    孔子以一介布衣,一心一意傳承中華文化道統,至今2千多年,世人對其景仰不變如昔,杏壇講學更是功在千秋,一代聖人,可贊可表
  • 王欽若沒有讓人羨慕的家底,父親是一介布衣,他如何成就不平凡?
    王欽若沒有讓人羨慕的家底,父親是一介布衣 他如何成就不平凡?李沆會怎麼選,寇準會怎麼選,王旦會怎麼選,王欽若會怎麼選,丁謂會怎麼選……歷史對於他們每個人,也自有定論。不管王欽若在地方時是一個多麼憂國憂民的官員,但自從他進入中央後,這個人就變了,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奸臣了。為了能夠大權獨攬,王欽若向上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揣測皇帝的心思;向下他排除異己,結黨營私,並且利用各種考試的機會,廣收門徒、拉幫結派。
  • 畢升:一介布衣,發明活字印刷術,被尊為印刷史上的偉大革命家
    畢升是一介布衣,家境不好,他十二三歲那年,就去杭州一家書坊當學徒工。這家書坊是私人作坊,老闆是書商,主要就是刻書、印刷、販賣書籍的。畢升打小就機靈,特別討人喜歡,再加上他本來就很聰明,很快就取得了老闆的信任。當學徒工期間,畢升學會了如何手工印刷書本,掌握了雕版印刷術的基本製作技藝。
  • 漢初宰相陳平是如何審時度勢從一介布衣走上人生巔峰的?
    漢初宰相陳平是如何審時度勢從一介布衣走上人生巔峰的?陳平在戰亂時期,能夠選賢任能的主公為他效力,運籌帷幄,功不可沒;在和平時期,他能夠左右逢源,最終在睡夢中死去。所有的大臣都有完美的結局,可謂是人生的大贏家。那麼陳平是如何達到人生巔峰的呢?
  • 布衣散文之:回憶我的北大荒——冰湖奇觀
    冰湖奇觀作者:布衣 馬晶分到四連當通訊員,四連在三泡的北岸,三連在南岸,兩個連隔湖相望。作者:石建 筆名布衣,不知何年,看過戰國策唐睢不辱使命篇,布衣的英雄浩氣竟在心中結下了不解的情結。一生淡泊名利於亂世,不求聞達於富貴,既遲鈍木訥又不省世故,唯守布衣之操、布衣之禮。終於休閒在家含飴弄孫,偶爾舞文弄墨給自己冠個布衣筆名算是不忘其情其志。請大家記住童心不泯,守著幾架老相機,一支禿筆,在光與影的世界、在字裡行間尋找真情的一介布衣。
  • 諸葛亮出身世家,為何在《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
    從歷史沿線看起,在群雄爭霸的三國時期除了魏蜀吳的三位君主之外,最知名的便是蜀國丞相諸葛亮,他的聰明才智與發明創造足以讓後人仰望,他雖然是文官,但卻可以以一人之勢抵擋城外的萬千敵軍。對學子們而言,出師表是必備的精品,對軍事家而言,諸葛亮的計劃謀略有取之不盡的妙處。
  • 薈萃經典,和而不同,包容天下·京都布衣侯一品包子鋪
    匯聚五湖四海之風味,傳承歷史文化之遺風。因此,京都布衣侯一品包子鋪應運而生! LOGO圖形平面視覺趨向:以臉譜的造型設計京都布衣侯的形象,突出京都布衣侯包容天下的文化情結,體現「一品包」文化精粹的地位。 品牌應用一
  • 享讀|孔子:至聖之人,也是一介布衣
    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是啊,雖然「可謂至聖矣」,但是他最迷人的地方,還是因為「孔子布衣」。本文摘編自《布衣孔子》(東方出版社2007年版),圖片來自百度網
  • 清初畫壇「金陵八家」之一的他,雖為一介布衣,但性情豪爽
    歡迎關注紫禁生活館~號稱「十代都會」的華夏歷史名城南京,素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之讚譽。鄒典(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於明代萬曆年間至清代初期。網絡圖片據清代周亮工《讀畫記》等載,鄒典儘管家境貧寒,但「能自行其志」。
  • 白洋澱畔憶孫犁:布衣布履散淡為人 文採蓮荷幽香
    白洋澱畔憶孫犁:布衣布履散淡為人 文採蓮荷幽香 >  中新網保定7月11日電 題:白洋澱畔憶孫犁:布衣布履散淡為人 文採蓮荷幽香  中新網記者 呂子豪  「月亮升起來,院子裡涼爽得很,乾淨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
  • 蒼洱月圓,布衣生香
    南詔布衣每一個細節中都彰顯著民族的智慧和審美,用一件布衣蒼洱月圓,布衣生香選擇南詔布衣,用你未曾發現過的一面邂逅大理,南詔布衣工廠直營店雲南省
  • 周潤發「孔子」造型曝光 白髮布衣落魄頹廢
    周潤發「孔子」造型曝光 白髮布衣落魄頹廢 周潤發「孔子」造型曝光 白髮布衣落魄頹廢
  • 他從一介布衣變為文壇接班人,還和戚繼光吵過架?
    在古代,曾有一位特別的「書痴」,他一生布衣,卻嗜書如命,並在大量閱讀、勤於著述之下,成為一代學術大師,以至於後來的學者都不得不對他另眼相看。他是誰?製圖:倪雯冰  嗜書如命  公元1551年,胡應麟出生在江南,他小時候沒有什麼別的愛好,獨愛看書,到什麼程度呢?
  • 石有萬象,山澗青峰逸雲林,布衣禪心攬琴月.
    其題名「雲林布衣」也亦同主體意境高度相符,並且富有東方哲學觀,雲林指雲霧高山,而布衣,狹義講是指普通老百姓,廣義上講卻是指僧家、道家、儒家、法家中看透玄世的智慧者,其實在中國古代即把「布衣」的現世觀智慧通過「布袋和尚」的傳說映射出來了。「布袋」即「布衣」。
  • 南詔布衣丨民族風之美,是衣裙飄揚的瞬間
    ,連接起你的民族風布衣之美。炎炎夏日,一身仙氣飄飄的民族風棉麻衣裙,最是襯託氣質,南詔布衣工廠店開啟專場特賣,全場39元起的超低價格,迅速掀起一陣追尋美的熱潮。折扣多多除了工廠店的專場特賣,位於文化路的下關品瑭屋和綠玉路的南詔布衣生活館,也有驚喜折扣!一件5折!兩件4折!三件以上3.5折!!
  • 最經典的種田文小說推薦,青山深處,布衣生活,有你足矣
    1、書名:《重生之代價》,作者:夜嘀短評:這是一篇典型的重生小說,男主上輩子被父母拋棄,從此變成一個沉默寡言、性格怪囧癖的男孩,因為生活所迫走上了歪路。文中人說話比較俗氣,這也是部分讀者所不喜的,但總體來說越讀越有不一樣的感受,看有讀者推薦,想必也是部分讀者喜愛的類型,所以大家就根據短評決定是否繼續看下去吧。
  • 長篇歷史小說《蔚州傳奇》第三章
    蔚州傳奇作者 / 任建國     朗讀 / 淺笑盈盈出品 / 誦讀樂園《蔚州傳奇》全書內容提要:假如你有緣讀到這部書那即是一次蔚州自然風光的漫遊也是一次蔚州民俗掌故的領略更是一次蔚州歷史文化的尋根之旅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古訓東家應該早就懂的啊。」「我從小讀的書也不比你少呀。」「讀書光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哪能行,佛經內典也得通曉哇。」這樣,君臣一路上詼諧著侃侃而談,不知不覺中兩三天時間就過去了,卻沒尋覓到一點世祖福臨的蛛絲馬跡,幾人心中不免懊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