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精神:中國人的品格

2020-12-15 物道

與錦衣華服相比,布衣,顯得有些粗劣。

在以前,布衣代表著身份低微、

生活貧寒的鄉野之民,

但很多時候,布衣卻也是蟄伏於市井,

而思謀又高於平民者的自謂。

他們雖身著一襲布衣,

卻胸懷大志、不甘平庸,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樂自然。

他們簡約於外,涵養於心,

不依於權,不畏於勢,自由曠達,

傾其一生,踐行著布衣精神。

圖片|《琅琊榜》視頻截圖

圖片|李木白-攝

【 先天下之憂而憂 】

布衣屬一介草民、閭巷黔首,本可覓半畝方田,尋一處安居,苔痕上階,草色入簾,採菊東籬,悠然自得,但沒有泯然眾人,在於他們胸懷濟世之志,自任當世之責。

他們或朝為布衣、夕為卿相;或一生求仕而不得;或安貧樂道,終身不仕,但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天下太平,他們隱匿於市井;世間動蕩,他們救民於水火。

圖片|仁慈的獅子-攝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比如曹劌,一介布衣,卻敢面見魯莊公,為長勺之戰獻策。鄉人勸他別去趟權謀者的渾水,他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最終以「取信於民、一鼓作氣」之策擊退了敵軍。

高曉松曾說,他很嚮往「布衣立談成卿相」的時代,穿上布衣或許什麼都不是,但一旦站那兒跟你聊我的天下之志,你會忍不住拜我為卿相。

孔明出山前不過一介布衣:「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三顧茅廬前,他是臥龍崗散淡之人;得遇賢主後,他便是匡扶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士。

布衣雖身處貧賤,卻通經籍、明道義,等待時機一展抱負。他們並非沒有功名心,只是先天下之憂而憂。杜甫雖一介布衣,卻時刻憂患天下,希望輔佐朝廷,成就聖賢事業。

圖片|叫鯨魚也挺好-攝

圖片|李汶雨-攝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他希望自己能像稷一樣輔佐堯,再現清平盛世,所以即使一世奔波,「布衾多年冷似鐵」「床頭屋漏無幹處」,仍念念不忘天下布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一襲布衣,質樸無華,卻能載世間大道。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者,

是布衣,亦是平民神相。

圖片|風流藝術家-攝

圖片|李木白-攝

【 自由灑脫傲王侯 】

光緒年間,孫中山留日歸來,途經武昌,久慕湖廣總督張之洞大名,遞上「學者孫文求見之洞兄」的名片求見。張之洞一看,心中不悅,隨即寫下「持三字貼,見一品官,儒生妄敢稱兄弟」,讓僕人交給孫中山。

孫中山看了微微一笑,當即寫下一句回呈張之洞。張之洞一看是「行千裡路,讀萬卷書,布衣亦可傲王侯」,深感來人不凡,急忙整衣迎接。

其實,布衣也是「不依」,不依於權,不畏於勢,不卑不亢。在他們眼裡,布衣王侯沒有尊卑之別、貴賤之分。布衣有如雲間大鵬,心中自有萬千山河,一身風骨,傲視王侯。

圖片|南卡-攝

李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他行蜀道,登劍閣,渡荊門,遊楚國,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他寓居終南,醉酒長安,使玄宗調羹,讓力士脫靴,「天子呼來不上船」,「仰天大笑出門去」;他也曾夢想騎高馬,配利劍,「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他一介布衣,卻天生傲骨,不受權勢束縛,追尋心中俠義,所以「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一介布衣,手無寸鐵,心中卻有萬千河山。

本是雲中大鵬鳥,只看天低不肯飛者,

是布衣,亦是人間俠客。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葛宏軍-攝

【 安貧樂道自風流 】

《浮生六記》中說:「若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優遊泉石,如滄浪亭、蕭爽樓之處境,真成煙火神仙矣。」

布衣顯達時,可兼濟天下;窮困時,亦可獨善其身,「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所以他寧願一襲布衣,「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而在三千弟子、七十二門徒中,他最喜顏回,欣賞他身在陋室,簞食瓢飲,也不改神仙之樂,不移松柏之志。

圖片|放牧的阿沐-攝

安貧樂道,非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是更注重內心的耕耘。他們簡約於外,涵養於心,淡泊紅塵外,瀟灑天地間。布衣蔬食亦可活成煙火神仙。

正如詩曰:「粗茶淡飯飽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勝絲綿,長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幾間,行也安然,待也安然;日上三竿我獨眠,誰是神仙?我是神仙!」

圖片|漢字狂草-攝

圖片|風流藝術家-攝

處江湖之遠又如何?布衣蔬食,可樂終身,如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閭巷宅邊,植柳五棵,南山腳下,採菊東籬;如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蘇東坡,泛舟赤壁,自由曠達,一蓑煙雨任平生。

布衣蔬食,身居陋巷,卻有安貧樂道的淡然。

於塵世間看水窮雲起,聽雨打芭蕉者,

是布衣,亦是煙火神仙。

圖片|漢字狂草-攝

圖片|來源於網絡

布衣精神,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一介布衣,

懷濟世天下之理想,過簡單純粹的生活,

世間動蕩,亦可隨遇而安;

人生蒼茫,方能進退自如。

一壺春茶邀清風,麻衣素縷笑人間。

圖片|《琅琊榜》視頻截圖

文字由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布衣精神:中國人的品格
    與錦衣華服相比,布衣,顯得有些粗劣。在以前,布衣代表著身份低微、生活貧寒的鄉野之民,但很多時候,布衣卻也是蟄伏於市井,而思謀又高於平民者的自謂。他們簡約於外,涵養於心,不依於權,不畏於勢,自由曠達,傾其一生,踐行著布衣精神。
  • 太極,中國人的精神品格
    剛柔相濟,虛懷若谷,是太極拳的品格,也是中國人的精神品格。 氣遍周身,如九曲行珠。內勁磅礴,如大海浩瀚。輕靈流暢,如綠柳回燕。在太極的世界裡,構建的一個人內心最真實、最純淨的生活哲學。 拳是貼著心的,離開了心,拳也就沒有了生命。
  • 【醉中國】國粹,太極,中國人的精神品格
    【醉中國】國粹,太極,中國人的精神品格 剛柔相濟,虛懷若谷, 是太極拳的品格, 也是中國人的精神品格。
  • 「好書推薦」《中國的品格》——透析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品質
    《中國的品格》——透析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品質好書推薦★★★★★所謂品格,可以說是一種德行、一種格調。每種東西都有它的品格,做人有做人的品格,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品格。「中國的品格」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是中華文明所打造出的一種特有的品質。《中國的品格》講述的就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脈絡和基本精髓,讀者可以從中體悟什麼是「中國的品格」。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然而,中華文明綿延發展五千年,文獻典籍浩如煙海,我們該從何處著手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 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梅花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它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迎雪吐豔,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對它情有獨鍾。
  • 布衣
    ○楊崇演  我無端喜歡古人說的「布衣」二字,喜歡就是喜歡,沒有太多的理由。  一襲布衣,質樸無華——載世間大道,成傲骨無雙;素衣麻縷,覓半畝方田;桃林詩畫,尋一處安居。做一介布衣,過一世逍遙,多好!  傳統概念中,衣著代表身份。比之綢緞皮草,布衣是粗劣的,如草芥般,系平民,難登大雅之堂。
  • 共產黨人應謹記「布衣精神」
    「我所謂的『布衣精神』,便是不為權、不為錢、不為利、不為名、不為貪圖個人一切好處而思想、而行為、而努力工作的精神。知識分子有了這種情況,才會有知識方面的貢獻。共產黨人有了這種精神,才會有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方面的貢獻……」這種「布衣精神」,猶如一盞明燈、一根桅杆,可以不斷指引我們昂首奮進、砥礪向前。 這種「布衣精神」,就是不忘初心,勇於擔當。
  • 太極拳,中國人的精神品格,堅持練讓你更快樂!
    剛柔相濟,虛懷若谷,是太極拳的品格,也是中國人的精神品格。 氣遍周身,如九曲行珠。內勁磅礴,如大海浩瀚。輕靈流暢,如綠柳回燕。在太極的世界裡,構建的一個人內心最真實、最純淨的生活哲學。 拳是貼著心的,離開了心,拳也就沒有了生命。
  • 最能代表中國人精神氣質的植物——竹[圖]
    如果評選最能代表中國人精神氣質的植物,您會如何選擇?是儒雅敦厚的銀杏,是素雅飄逸的蘭花,還是傲然挺立的青松?筆者以為,王者非他莫屬:君子的化身——竹。賦予竹以人的精神、道德、情操。        「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這是中華民族優秀品格和情操的寫照,也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深深浸透竹之印痕的原因。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更被稱為植物界的「四君子」。
  • 一曲《科大頌》讚頌科大精神,傳承橡膠品格!
    一曲《科大頌》讚頌科大精神,傳承橡膠品格!七十年的矢志不渝橡膠品格始終存於科大人心中吃苦耐勞 堅韌不拔樸實無華 甘於奉獻同心協力 勇承重載你走中外合作之路帶領科大走向國際化將科大精神蜚聲中外
  • 藝術風格與精神品格
    精神與品格——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昨起在滬揭幕 真正優秀的寫實油畫不會過時 經過兩年多的籌備,由中國油畫學會和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主辦的「精神與品格藝術風格與精神品格國油畫主流——寫實油畫,在1個多世紀的發展中,經過幾代畫家的不懈努力,已具備了本民族特有的藝術風格與精神品格。
  • 中國風是種氣質、品格是中國人共同的記憶
    花影移牆,皓月當窗,焚香拂琴,這是中國人最雅致的生活。青瓦白牆上,馬頭牆錯落有致;方正的四合院裡,彼此相安。小院、天井、土樓……這是屬於中國人的獨特居所。中國風是繪畫或濃墨重彩,似錦繡繁華;或白描長卷,如行雲流水。
  • 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中國10個城市的市花-梅花及其文化
    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迎雪吐豔,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花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中國人「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
  • 艾斐:時代精神與文化品格
    原標題:時代精神與文化品格 每一個文化產品都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時代精神的展現。時代精神賦予文化產品以不同的文化品格,文化品格也通過藝術輻射和審美愉悅彰顯時代精神。文藝作品應當以崇高的時代精神和文化品格驅動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成為彪炳時代變革和社會進步的精神豐碑。
  • 蘭:不止是花,更是品格和精神的象徵
    《詩經》有云:「滋蘭九畹,樹蕙百畝」,蘭之所以長久地成為君子愛重的品格之花,因為它被賦予了人性化的道德形象。使得蘭花具有了獨特的文化意義——蘭花不只是花,更成為一種人格魅力、道德模範、品格和崇高精神象徵。
  • 24字人文精神濃縮川人品格、品質、品性 這是四川人的靈魂和旗幟
    四川在線消息(吳曉鈴 吳夢琳)在世界民族之林,人們說起中國人,總能想到「勤勞、善良」的美好形象。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四川人又擁有哪些地域品格?在剛剛舉行的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上,「開放包容、崇德尚實,吃苦耐勞、敢為人先,達觀友善、巴適安逸」的24字四川人文精神被首次提出,引發學界廣泛關注。
  • 梅花的傳說,梅花象徵著鐵骨冰心、高風亮節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自古以來,人們都讚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獨的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所以,她象徵: 一、隱者林逋有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二、霜美人、雪美人、冷美人——家住寒溪曲,梅花雜暖春,學妝如小女,聚笑發丹唇。三、高風亮節的人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
  • 一介布衣的傳奇——讀長篇歷史小說《大唐布衣郇謨傳》
    一介布衣的傳奇——讀長篇歷史小說《大唐布衣郇謨傳》「郇」是多音字,讀作「huán」時,與唐代一介布衣有關,那就是長篇歷史小說《大唐布衣郇謨傳》的主角——郇謨。郇謨,唐代晉州人,史籍中關於他的記載很是寥寥。郇謨是「郇huán」姓的始祖,這個姓不但很少見,還頗有來頭。
  • 諸葛亮的臣本布衣,其中布衣是什麼?
    「臣本布衣」出自三國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其中的布衣是指古代當時普通百姓的衣著,這裡用布衣來代指普通百姓。因此,「臣本布衣」按現代意思就是說,「我原本只是普通百姓」。下面,分析一下當時為何用布衣來代指普通百姓?
  •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八場側記:鍛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
    在近兩個小時的演講中,戴旭以「鍛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為題,從甲午戰爭失敗的教訓、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抗美援朝的重大意義及當下的國際軍事形勢分析等多個層面,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加強愛國主義的重大現實意義。他的演講不僅是一堂生動的軍事史課程,更是一堂深刻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課。  齊齊哈爾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