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臣本布衣,其中布衣是什麼?

2020-12-16 凝沙學史

「臣本布衣」出自三國諸葛亮的《前出師表》,其中的布衣是指古代當時普通百姓的衣著,這裡用布衣來代指普通百姓。因此,「臣本布衣」按現代意思就是說,「我原本只是普通百姓」。

下面,分析一下當時為何用布衣來代指普通百姓?

一方面,古人對衣著有嚴格限制,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其衣著材質也不一樣,即所謂「人靠衣裝」。而布衣成了普通百姓的標誌。

由於三國普通百姓不能穿著絲綢等材質衣服,而只能穿布衣,所以當時用布衣代指普通百姓。

據《荀子·大略》中記載,「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可見,春秋戰國時,身份低賤便被稱為一介布衣。

而在漢朝《鹽鐵論·散不足》中,規定更加詳細,「古者庶人耋老而後衣絲,其餘則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從規定中可知,普通百姓一生中,基本上只能穿布衣;除非年紀非常大,到了八九十歲後,才會被特赦可以穿上綢緞衣服。但是,在古代七十古來稀,普通百姓能活到穿絲綢衣服年齡的人,更是稀少,所以用布衣代指普通百姓。

另一方面,受制於當時生產條件,麻布才是最為經濟的布料,因此普通百姓只能選用麻布製成衣服,布衣在普通百姓中極為普遍。

三國最為出名的絲綢產品為蜀錦,可是蜀錦原材料為蠶絲,本身異常珍貴,加上生產工藝繁瑣,並且織造的生產效率低下,因此,在古代便有「寸錦寸金」的說法。所以,當時的蜀錦只能是皇室與達官貴人才能擁有的奢侈品,與普通百姓無關。

所謂布衣,其實就是麻布制的衣服,當時除了絲綢,能用於作為布料的就是麻布。據《禮記》記載,「治其麻絲,以為布帛。」在古代,各地種植各種麻類植物,麻的產出量大,用麻織出來的麻布數量也大,經濟實惠,所以,古代普通百姓都穿麻布衣服。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出身世家,為何在《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
    作為世家弟子的他又是為何自稱為布衣?在諸葛丞相傳奇的一生裡,又是什麼經歷讓他將自己稱做布衣?「臣本布衣,鞠躬於南山。」當諸葛亮遷到隆中之後,田園隱居生活並不意味著蝸居在深山老林之中避世不出,諸葛亮在那是雖然不再擁有官位,也不再生活在自己世家地盤之上,但他的才華依舊顯露著鋒芒。
  •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目前看來,在諸葛亮這個IP 的爭奪戰中,力拔一籌,業已領先。南陽的鄉親們,痛心疾首,既痛心於九頭佬們的精明,亦痛心於自家父母官的遲緩。 其實,大可不必。 不管他是改孩子們的教科書也好,還是改地名也好,還是弄什麼這個那個的文化節也好,還是不停地發論文、引經據典來論證隆中就在現如今的襄陽,不管他怎麼弄,隨他去好了。
  • 諸葛亮說「臣本布衣」,可別天真的信了,人大牛就只是謙虛一下!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因此很多人理所當然的以為,諸葛亮在遇到劉備之前,就是一個出身低微,種田南陽之人。遇到劉備之後,才一飛沖天,建功立業。不,你錯了,諸葛亮來歷可不平凡。這也不怪大家,中國人自古一來都以「謙虛」為美德。
  • 用現代思維和科學角度理解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句話
    用現代思維和科學角度理解「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句話史料記載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句話雖與諸葛亮性格、家庭、理想有直接關係,但與真正的躬耕地地址沒有重要關係。都知道那時候的襄陽城西有不少名士,諸葛亮是隨叔父到的隆中,算是慕名而來。娶的媳婦非常牛,其本身又是一個官二代。放到我們現在,創業成功後就被尊稱為老師,諸葛亮作為曾經的創客,為了拉粉自然要講點經歷,越坎坷越艱苦越說明你的奮鬥不易,精神可嘉並容易吸粉,故而出一句「躬耕於南陽」。
  • 用慣用思維和現代思維探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句話
    用慣用思維和現代思維探討「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句話以下只是個人觀點:史料記載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句話與諸葛亮性格、家庭有關係,都知道那時候的襄陽城西有不少名士,諸葛亮是隨叔父到的隆中也算是慕名而來
  • 記·新野丨臣本布衣,躬耕於新野!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南陽之大,躬耕具體地點究竟在何處?有資料表明:諸葛亮隱居躬耕地在新野的野白崗(今施庵鎮玉皇廟村)。清代汪介人的《中州雜俎》卷八《人紀》三記載:「諸葛亮,本琅琊人。......又嘗寓於新野之野白崗,莊宅基址今為玉皇廟,古今尚在。南陽臥龍崗碑陰載新野地五頃,佃戶張某佃種,有一琉璃井尚存亦先賢之遺蹟也。」在乾隆19年新野縣誌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並明確說此處為諸葛莊。
  • 《出師表》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那就是河南南陽人嗎?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明心跡,其中有這麼一句話,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於是很多人就以為諸葛亮就出生在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市。但是在歷史上,現在的南陽,在當時叫做宛城,而諸葛亮所寫的南陽,只是南陽郡。到了明朝時期,宛城才被改名為南陽縣,所以當時的南陽和現在的南陽並不是一樣的。
  • 布衣
    ○楊崇演  我無端喜歡古人說的「布衣」二字,喜歡就是喜歡,沒有太多的理由。  一襲布衣,質樸無華——載世間大道,成傲骨無雙;素衣麻縷,覓半畝方田;桃林詩畫,尋一處安居。做一介布衣,過一世逍遙,多好!  傳統概念中,衣著代表身份。比之綢緞皮草,布衣是粗劣的,如草芥般,系平民,難登大雅之堂。
  • 教育部門連續發文,究竟為了什麼:臣本布衣 躬耕於南陽
    教材體現國家意志,是解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載體。教材一旦出錯,將會誤導一大批人,也將會改寫歷史,影響國家的未來發展。1月7日,教育部發布了一系列教材管理辦法,明確教材「凡編必審」「凡選必審」「管建結合」,並納入教育督導範疇,加強激勵保障,激發建設活力,切實提升教材質量。
  • 臣本布衣......出師表個諸葛古鎮
    大李攝】「臣本布衣」.「出師表」個諸葛古鎮(文/大李))前年大李去了諸葛村,今到了諸葛古鎮。雖諸葛村並非專為孔明兄建,但諸葛古鎮是。如果說襄陽古隆中偏向於展現孔明兄的家庭生活甚至愛情的話,諸葛古鎮則完全曬出諸葛亮的智慧偉業。草船借箭、借東風、火燒赤壁、空城計、氣死周瑜、七擒孟獲和八卦廣場,在這裡一一亮相。諸葛亮到底是否這般神奇?大李也是吃智業這碗飯的,情願相信人們把他奉為智聖,這樣大李假裝有個師傅,方便做「中國夢」。
  • 石有萬象,山澗青峰逸雲林,布衣禪心攬琴月.
    高僧與密林幽古與神秘其實並不是什麼遠離塵埃的高深莫測而是一種布衣普世觀的傳承本作品石型修長而圓潤「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後來成為一般平民的代稱,其中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及沒有官爵的地主。有出身白徒(一般農民)、屠夫、喪事吹鼓手、小商販、戍卒、小吏等。他們流品很雜,除婁敬外,均是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他們在反秦起義及同項羽的鬥爭中,逐漸壯大起來。西漢建立後,形成了布衣將相之局。布衣將相的出身和經歷,對他們的政治決策產生了重大影響,給「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
  • 布衣精神:中國人的品格
    圖片|《琅琊榜》視頻截圖圖片|李木白-攝【 先天下之憂而憂 】布衣屬一介草民、閭巷黔首,本可覓半畝方田,尋一處安居,苔痕上階,草色入簾,採菊東籬,悠然自得,但沒有泯然眾人,在於他們胸懷濟世之志,自任當世之責。
  • 一介布衣的傳奇——讀長篇歷史小說《大唐布衣郇謨傳》
    一介布衣的傳奇——讀長篇歷史小說《大唐布衣郇謨傳》「郇」是多音字,讀作「huán」時,與唐代一介布衣有關,那就是長篇歷史小說《大唐布衣郇謨傳》的主角——郇謨。郇謨,唐代晉州人,史籍中關於他的記載很是寥寥。郇謨是「郇huán」姓的始祖,這個姓不但很少見,還頗有來頭。
  • 成語故事:布衣之交
    布 衣 之 交 古代平民只穿麻衣、葛布,故稱布衣。意思是指平民之間的友誼。 近義詞:貧賤之交、患難之交 反義詞:酒肉朋友、狐朋狗友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 蒼洱月圓,布衣生香
    南詔布衣每一個細節中都彰顯著民族的智慧和審美,用一件布衣蒼洱月圓,布衣生香選擇南詔布衣,用你未曾發現過的一面邂逅大理,南詔布衣工廠直營店雲南省
  • 江南布衣香港正式上市 服裝業消費升級真的好做?
    該品牌已有店面超過1255家,其中自營店404家,經銷商經營店820家,海外店鋪也擴展至31家。在JNBY的女裝主品牌之外,江南布衣從2003年開始,相繼拓展出高端女裝線less、男裝速寫CR0QUIS、童裝jnby by JNBY等不同定位的品牌線。
  • 一品布衣湯烤鍋王 高品質高端品牌的象徵
    無論做什麼行業,品質都是消費者對於品牌評價的第一標準。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餐飲消費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如今餐飲行業,消費者更注重的是品質,健康綠色消費。一品布衣湯烤鍋王,作為高品質高端餐飲品牌代表,用自身行動起了表率作用。  相信人們對行業規則一說也是比較了解的,如今的餐飲行業規則其實就是被貼上「健康」「營養」「特色」的標籤。
  • 江南布衣美國首店進駐西雅圖購物中心 並開業
    據美國媒體Seatle Times報導,中國零售商江南布衣(JNBY)正式入駐西雅圖Pacific Place購物中心。其美國店由SightClassic公司代理,SightClassic方面稱這是江南布衣在美國的第一家店。
  • 薈萃經典,和而不同,包容天下·京都布衣侯一品包子鋪
    廣東人喜歡喝茶,尤其喜歡去茶館喝早茶。早在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就有「二釐館」賣早茶。廣東的茶館有早茶、午茶和夜茶三市,以飲早茶的最多。其中廣東的首府廣州更是以喝早茶著稱,廣州人美其名曰「嘆茶」(即享受之意),至今仍流傳著「嘆一盅兩件」(即享受一盅香茶、兩件點心之意)的口頭禪。無論是家人或朋友聚會,總愛去茶樓,泡上一壺茶,要上兩件點心,就可以聊一整天。
  • 振興搖滾 布衣樂隊全國巡演圓滿收官
    布衣樂隊的巡演有別於一般的live,在演出現場的布置上少見華麗的舞臺布景和迷幻的燈光效果,只需一束白光照清成員的表情,樂隊會用現場表演的音樂來刺激觀眾的場荷爾蒙,用最簡單純粹的音樂去撞擊心靈。布衣樂隊用他們的行動告訴觀眾:最震撼人心與打動觀眾的現場恰恰是將最純粹的音樂用心與心之間交流的方式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