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禪意美學和工匠精神 淺談日本的造型樹

2020-12-16 騰訊網

上兩集,主要和大家分享了造型樹的發展前景、高價原因、種植注意事項、市場空間、培育造型手法、成型類型等方面的信息。本文將從日本禪意審美、日本造型樹發展、造型松樹欣賞方面和大家進一步學習造型樹方面的知識,感謝您的持續關注!

日本的禪意美學

在介紹日本文化的文章中我們經常會看到,說日本是一個很有禪意的國家,日本的茶道、文學作品、動畫、物品設計、工作態度等等方面處處體現禪意和日式審美。那麼,什麼是日本的禪意美學呢?帶大家簡單了解下,了解這些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日本園林景觀造型樹藝術設計價值和生長文化環境。

▸什麼是禪?

讓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禪」?很顯然這是個佛教的詞彙。簡單來說,「禪」是「禪定」的簡稱,從梵文的「禪那」音譯而來,其意思是「思維修」或「靜慮」。禪是一種基於靜的行為,是最古老修行方式之一。從佛教悟道角度來講,「禪」應是一種洞察生命本性的哲學。

佛祖在傳教過程中,把「戒、定、慧」作為基本的三學,是每個佛教徒必須修持的根本法門。佛教傳入我國後,歷代祖師和各個宗派都以「禪定」或「禪觀」來作為他們修行和立宗的根本。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禪,」一般是指「禪宗」中所傳的禪。

▸日本禪宗。

禪宗,是佛教的主要派別之一,主張修習禪定,故名禪宗。印度的禪傳入中國,經過發展,有了中國的禪宗。中國禪宗又東渡日本,又有了日本禪宗。禪宗佛教在1192年從印度經中國傳到日本,僧人榮西在日本建起了第一座禪寺。禪宗佛教到日本後吸引了武士階層,成為武士們簡樸的象徵,並且迅速滲入到日本生活中。它引發了茶道,對簡樸的審美,強調極強的自制力,說起宗教對一個民族性格的影響又是另一個話題了,可以說,禪是日本的靈魂。

日本禪宗對中國禪宗不是簡單的翻版,因為歷史和文化背景不同,禪宗順應了日本的政治、文化氛圍,有了新的發展,無論其思想體系,還是修行方法,都形成了自己的特性。因此,日本禪宗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宗教體系,是日本佛教文化的重要方面,並不是部分人認為的簡易中國抄襲版。

日本禪在完成了它從思想到組織的建設以後,卻又返回"西行",在西方世界--歐美各國傳播,使歐美近年來禪學風行,大大影響了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如果說當年中國禪宗在其東鄰日本結出碩果的話,今天日本禪宗在西方世界又放異彩,這是日本禪的又一大發展。

比如世界聞名的日式枯山水受禪宗文化影響深遠,被譽為「禪宗園林」,通過組合式的白砂和石頭勾勒出如宇宙般博大的意境,濃縮了大和民族的侘寂意識,蘊意深遠。這又是另一話題,此處不做詳細論述。

▸禪宗美學。

禪宗美學強調運用純粹自然的、單純的材料,通過極為簡潔、洗鍊的手法來營造空間,表現自然的無垠與秀美,反應內心的空靈與冥思。

強調領悟,通過寫意手法來隱喻和比擬,通過觀者的聯想和思索來感悟,依靠內省的方式修行,主張直視事物的本質,排除一切矯柔造作的修飾,追求絕對空靈、單純、純粹的精神世界,這種追求自然與純淨的極少主義的寫意手法,構成了禪宗美學最為獨特的魅力,也是孤樹成景的藝術來源。

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島國,日本人從小的教育意識裡就要認識到生命無常感和應對災難的意識。

葉渭渠在《日本文明》一書中談到日本的審美觀:日本的審美更趨向禪的空寂與枯淡。禪的精神對日本藝術影響巨大,在繪畫上表現為留白,在詩文上為餘情,在庭園中表現為空相,在盆栽上表現為舍利。具體而言,其審美觀上有「物哀」、「閒寂」、「枯高」、「餘情」、「素淡」、「野趣」等諸多特徵。

在禪宗精神的影響下,日本人認為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一次悟道,要將它做到極致,這就是禪的意境。

讀完了上面日本禪意美學的簡單介紹,相信您對日本造型樹文化的理解上會有更深一層認識了吧!

世代繼承的造型樹產業

以造型苗木聞名的日本苗木產業,主要產區在日本埼玉縣、千葉縣,以及匝瑳市。日本財務省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包括盆栽和庭園樹木在內的栽種樹的出口總額為9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6億元)。供貨最多的是中國內地,其次是越南和中國香港,面向中國內地的供貨量到2017年的5年間增加到了3.5倍。

近幾年日本的造型樹苗木產業發展迅速,得益於以我國為代表的亞洲地區新興市場在園林景觀、別墅庭院美化、大型公共場所主題景觀等方面的需求,這種需求前面在第一集中有講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查看。

與佛教有淵源,樹齡超過100年像羅漢松等有鎮宅寓意的古樹市場上走俏。從事盆栽和庭園樹木出口業務的日本千葉縣匝瑳市共種園長江波戶光一表示「用與佛教有關的古樹打造庭園的情況很多」。羅漢松等松類優質造型樹,已經成為日本千葉縣的「搖錢樹」。

為什麼日本的造型樹品質這麼好呢?

日本造型樹都是用苗圃人工培植,一般像松類的造型樹,從種植到完成造型需用三五十年,這幾年造型樹大部分都銷往我國浙江、廣東等省,在急需優質造型樹時,我們會從日本大量買進。

另外,日本苗木產業的特點是從事者祖輩幾代甚至十幾代經營種植,祖上種樹,子孫乘涼,延續下來各方面都有積累優勢。

本身追求精細管理,造型技藝有「獨家優勢技術」,整體的機械化水平高,十分重視品種的引進保護和創新,成熟的市場體系和管理標準,當地氣候和土壤適合苗木生長等因素導致日本苗木造型產業總體水平比國內要高很多。

這些說起來很籠統,實際操作起來是需要一項項大量投入和科學管理並積累的,需要工匠精神持之以恆,走精細專業化和工業標準化的路線。比如日本很注意基礎的東西,最突出的是苗圃地的土壤,日本地栽苗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很高,肥料用的是苗木專用的緩釋肥。

當下,國內組織的這種日本苗木考察團活動非常多,大家也不斷的在向日本苗木產業學習取經,相信疫情過去後,在日本舉辦奧運會的加持下,日本苗木產業會更上一個臺階。

寫到這裡,題外話,小編對2020年的日本奧運會心存疑慮,不知道能不能如期舉辦呢?想起了08年奧運會時的我們每個人的激動和期待,願新冠疫情這場災難早日在全球消失。

自帶仙氣的造型松樹

這些大樹自帶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對於喜好珍貴樹的人來說,造型樹背後更有著一份匠心獨運和整體營銷理念,下面就以松樹為例帶大家欣賞一些國內外的松樹造型樹佳作。

東京日本天皇的皇宮外苑(俗稱皇居前廣場)種植有大量松樹。這些松樹蒼翠欲滴,造型各異,過渡比例合理、枝條變化彎曲有度,經過修剪後樹冠結構更加合理,雖不高大挺拔,卻也遒勁有力,成為東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帶大家欣賞下。

圖版權歸新華社籤約攝影師鄭武華所有,僅供學習。

雖然我們在造型樹的培育和製造方面還整體落後於日本,但在造型樹的下遊應用和創意園林產業方面我們在慢慢趕超。園林師選購造型松不僅僅是買一棵樹,更是要包裝出一個整體營銷理念,當然這些理念也需要有我們中國特色文化的加持才會更有生命力,這些也是我們研究苗木的產業人努力追尋的。

中南華夏熙悅

西安的松生活館

蘇州融創金融街

點擊播放 GIF 0.2M

上海松美術館

平常心是道,做好每一件事就能悟道。

日本人有句話叫「神就住在細節裡」,日本人對待工作極度認真和執著,在有限的資源與空間裡,把東西做到極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匠心精神」。他們這種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本集到此結束,下集將會帶大家繼續認識下常見的造型樹木和故事,繼續關注哦~

本文編輯:綠染君

文章部分參考資料來源,在此致謝!

亞太生態經濟研究院《 日本禪文化探究》

中苗會 《不到日本不玩松!不懂造型一場空!》

日經中文網《中國爆買日本昂貴庭園樹木》

花醫來幫忙 《從「倭國」園林苗圃業說起》

更多樹種介紹

林木新品種介紹

樹木嫁接技術系列

生根產品推薦

ABT生根粉和大樹吊袋液供貨充足

歡迎文末進ABT微店下單!

或聯繫全國各地經銷商購買

給個好看支持下吧!

相關焦點

  • 從工匠精神到工匠美學 「好家鄉」升級傳遞幸福味道!
    臺灣匠心糕點品牌「好家鄉」進入四川市場26年,憑藉過硬的品質、年年有新意的設計和營銷以及優良的信譽,贏得了廣為稱讚的群眾口碑和連年增長的市場銷售額,已成為四川糕點業位前沿的頭部領軍品牌。手工製作、非油炸全烘焙、生態選材無不良添加、地道臺灣風味…… 每一項標籤都在給「好家鄉」倡領的工匠精神釋義加注。
  • 日本人辦事死板,不懂變通?5本書了解日本的工匠精神
    【精讀君曰】今天我們來談談一個最近受到各種解讀的高頻詞——工匠精神,簡單而言,這是一種對工作和產品追求極致、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雖然是最近的熱詞,但工匠精神卻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傳承。說到工匠精神,不得不提到日本,據統計,日本的長壽企業數量為世界之最。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把工匠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踏實、堅定、專注,成為日本的著稱於世氣質。
  • 從賈伯斯「吃垮」的壽司店看什麼是工匠精神?
    在矽谷有一家日本料理店,當年賈伯斯幾乎每周都要光顧這家小店,店主是出生於日本福島縣的店主佐久間俊雄,15歲放棄升學,選擇進入一家壽司店做了學徒。16年後的1985年,這個當年的學徒在美國矽谷開起了自己的壽司店,從此與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結下了不解之緣,甚至被稱之為繼日本禪師乙川弘文和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之後,影響賈伯斯的第三位日本人。
  • 被神話的日本工匠精神
    戰後日本創造出豐田生產方式、精益管理和質量管控小組活動等一系列進行質量把關和富有工匠精神的經營方法,在這一系列日本式經營模式的背後,是日本特殊的經營環境和社會結構下形成的一些特殊企業管理制度,比如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制、企業內輪崗制度等,而這些制度現在都已經難以為繼。
  • 日本工匠精神:一生專注做一事
    其中任正非轉載了《日本工匠精神:一生專注做一事》的文章,他如何看待工匠精神與專註上,給了一個明確的態度。以下為電子郵件內容。「我們公司也有工匠精神,我們從一個年產幾百萬,到年產4000億是怎麼過來的,多少辛酸淚。
  • 中國製造能從日本工匠精神汲取什麼?
    在日本有很多細分領域,在某一個領域幹活幹到最極致的人會受到推崇,在日本社會得到認可,慢慢形成了工匠文化,這也就是工匠精神的歷史源泉。2日本工匠精神的核心:守、破、離「守、破、離」是日本傳統戲劇、茶道和劍道非常有名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對日本工匠及各行各業都有直接影響,對日本工匠精神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 旅遊發展更需工匠精神
    從微觀格局看,需要工匠精神,做精做細,這是培育競爭力的長遠之舉。倡導旅遊工匠精神,首先是產品開發應注重四個方面,一是差異形成吸引力。差異性越大,吸引力越強,但絕不是規模越大吸引力越強。二是精細創造競爭力。無錫靈山第五期工程做禪意小鎮,董事長提出來要種青苔,禪意小鎮沒有青苔就沒有禪意,工人說,我們種樹種草種花都行,就是不會種青苔,他和工人一塊試驗五次,把青苔種出來。
  • 珠海北山精舍禪意美學客棧「七夕茶會」品茶插花.不一樣的七夕!
    珠海北山精舍禪意美學客棧個一百九十多年歷史的古老院落,被改造成了一家禪意精品客棧——北山·精舍!北山精舍禪意美學客棧院落走過悠悠長廊,就能達到清幽的客棧大堂,陽光安逸地從屋簷旁穿過,在青磚地面投射下狹長方形的光,院落內簡單地安置著一池水,千瓣蓮,幾隻龜,還有一盞茶,這是一個關於精神生活的理想國
  • 為啥中國丟了工匠精神,日本卻沒有?
    技藝精湛的魯班,「遊刃有餘」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中國有悠久的手工業傳統,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卻成為當今中國社會最稀缺和最呼喚的東西。工匠精神就是用手到達極致要了解日本的工匠精神,可以從下面這些細節看起。
  • 日本「工匠精神」,中國真的需要嗎?
    日本的工匠們,做事時全副精神投入,認真仔細,無論大事小事,一絲不苟,遇到難題,契而不舍,精益求精,讓日本工藝品製造業傲視全球,這其中的精神基礎就是「工匠精神」。但是,我們應該參考日本「工匠精神」,放棄追求眼前利益,轉而選擇將靈魂融入產品之中嗎?「工匠精神」到底適合中國嗎?何謂「工匠精神」?
  • 日本做個壽司好意思叫工匠精神?中國才是人類工匠精神的集大成者
    日本做個壽司好意思叫工匠精神?中國才是人類工匠精神的集大成者!「工匠精神」只能是宮中樓閣,存在於各種說辭當中。事實上餐飲服裝等等快消費行業和汽車等工業化程度極高的行業裡,工匠精神這個詞只不過是個噱頭而已。像日本做個壽司也好意思叫工匠精神?那我家樓下麵館也開了幾十年了,大概也是充滿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需要,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甚至整個社會都鼓勵提倡。
  • 感受吳地風雅 傳承工匠精神
    通過一件件珍貴藏品,大家深刻感受了吳文化的變遷與發展以及吳文化中所蘊含的「工匠精神」。  蘇州吳中博物館是蘇州市第一座全面展示吳地文化的地方性特色博物館。館內擁有原吳縣和現吳中地域範圍內考古出土的文物藏品7000多件(套)。通過陳展、文字、實物、影像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吳地文化特色,圍繞「考古探吳中」和「風雅頌吳中」兩條文化脈絡,集中展現吳地廣博的物質和精神內涵。
  • 為什麼「工匠精神」在日本能延續到今天?
    國內很多人把「工匠精神」看成是一種職業精神,「是一種認真精神、敬業精神。其核心是:不僅僅把工作當作賺錢養家餬口的工具,而是樹立起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負責的態度,極度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給客戶無可挑剔的體驗。將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個環節,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其實不僅如此,「工匠精神」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和人格素質。
  • 遊日本七個絕色庭園,以石頭和砂石呈現日本禪意美學
    大家在參觀日本庭院時,可能都會發現日本人設計庭園時都會利用小碎石來裝飾,其中一種庭園「枯山水庭園」更是把小碎石在禪美學上運用得出神入化,碎花被抽象地表達成河流、小島,甚至是宇宙,令觀賞者為之驚嘆。日本許多住宅都十分重視家居和自然的融合,因此不論家的面積大小都會在家中設置一個小庭園。
  • 武士道精神的化身:淺談日本刀的前世今生
    日本刀以其華麗的外形與見血封喉的殺傷力,被稱為「世界三大冷兵器之一」;同時作為「武士道精神」的代表,它也承載了更多的象徵意義,詮釋著冷兵器暴力美學的獨特魅力。
  • 日本工匠精神的潰敗,中國應該反思些什麼?
    近年來,日本許多曾靠工匠精神佔領國際市場的知名企業陸續潰敗的現實,讓日本工匠精神跌落神壇,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日本工匠精神潰敗的原因以及這帶給中國工業發展什麼啟示。日本人將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手工藝人稱為職人,並由此發展出根深葉茂的職人文化。 這種文化深刻地影響著日本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上到製造電子產品、飛機太空飛行器,下到製作壽司、和果子,都有相應的職人"一生專注一件事",20世紀50年代,日本還專門將那些擁有高超手藝的人認定為"人間國寶"加以保護。
  • 5月去京都,領略日本的禪意與美學 | 思想食堂
    因此,思想食堂特別策劃了禪與生命安頓系列遊學之「日本禪與美學之旅」。始祖為千宗旦的第三子江嶺宗左,總堂茶室就是「不審庵」。表千家為貴族階級服務,繼承了千利休傳下的茶室和茶庭,保持了正統閒寂茶的風格。  思想食堂特別邀請了日本茶道三大流派之一表千家流的千葉教授,帶大家體驗日本茶道「一期一會」禪意之美。
  • 水電十一局:「工匠精神」身體力行的踐行者
    水電十一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事李朝暉在第三屆城鄉發展大會上發言  今天,第三屆「工匠精神築夢中原」河南城鄉建設發展大會在鄭州召開,各位嘉賓歡聚一堂,共話工匠精神、共謀中原發展。工匠精神」身體力行的傳承者。
  • 《匠人精神》:淺析日本工匠精神,難怪日本千年企業數量全球第一
    所謂的「匠人」,是將一份工作做到極致,一生只為一事來的「匠人精神」就是這背後的堅持。日本對於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執著,可以說早就深植於社會的普遍價值。至此,日本那種「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也得到了廣泛的肯定和推崇,記得我當時所在的網際網路公司下面一家工廠主要是做工作制服的,也給自己打上「匠人精神」的標籤。在大家看來「匠人精神」成了技藝精湛、追求極致品質的代名詞。
  • 「耕育匠藝」傳承耕育文化、工匠藝術和工匠精神
    「耕育匠藝」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揮「工匠精神」,把工匠藝術、民族技藝與古今中外文化和藝術融合,發揚提升到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耕」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農耕文明,所有匠藝和文化都來自於農耕和土地。「育」是傳承和保育,以及美育、勞育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