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文化基因,再興越地講學之風——平陽書院揭牌暨首期無塵講壇...

2020-12-18 中國柯橋網

解碼文化基因,再興越地講學之風——平陽書院揭牌暨首期無塵講壇活動側記

  安持青簡、漫讀雲溪;焚香藍雪、靜心無塵。10月25日上午,平陽書院揭牌儀式暨首期「無塵講壇」活動在平水鎮平陽寺舉行,來自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相聚平水,聽天籟之音、品文化經典。

  平水鎮是古越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底蘊豐厚,文化璀璨。據紹興文理學院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人文學院教授周一農介紹,歷史上,與平水相關的詩詞作品近1600首,《唐詩三百首》作者半數以上都在平水留下詩作,是展示越地文化的一張「文化金名片」,更是「浙東唐詩之路」上的一座文化富礦。而平陽,則是會稽山麓、耶溪詩路、越國故都、越中佛國的精華之地,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關鍵節點之一。

  平陽寺地處若耶溪源頭化鹿山下,因其在會稽之南,地勢平坦開闊且群山環抱,可攻可守,春秋時越國始祖允常便在此立都城,系江南一大名剎。平陽寺最大特色就是無塵,亦稱「無塵寺」。寺中藏經樓數百年來一塵不染,素有奇景之譽。

  論壇上,有專家指出,「無塵」代表了一種文化,一種境界,更是當代人的精神追求。

  「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在首期無塵講壇上,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著名文化學者魏道儒教授作題為《新時代之傳統國學文化》的主題講授。「國學關注人的心性,對滋養心田、陶冶情感,大有益處。」魏道儒以堅定文化自信為引言,從以人為本的意義、道德底線的價值、理想品質的境界以及自度度他的精神等四個方面為核心旁徵博引,闡述了國學文化在新時代所具有的意義、價值、境界和精神,深入淺出地講授了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贏得陣陣掌聲。

  「通過解碼文化基因,再興越地講學之風、傳承稽山文脈、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浙東唐詩之路在新時期煥發新的生命力。」平水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依託平陽書院,精心做好挖掘、弘揚、傳承的文章,積極打造成為「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驛站,展示越地文化的「重要窗口」,讓受眾在平陽書院「看山水雲霞、聽天籟清音、品文化經典、享詩意生活」。

 

 

柯小微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再興講學之風 傳承稽山文脈
    本報訊(記者 徐瀟青 通訊員 魏金金)「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昨日,第四屆會稽山講壇暨第十二屆文化中國講壇在紹興柯橋區稽山書院舉行。本屆論壇以「歷劫而生——疫情時期人文與科學的對話」為主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從科學與人文兩個角度對疫情引發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探討。
  • 「文化中國·名家講壇」文化講學團走進韓國華校
    「文化中國·名家講壇」文化講學團走進韓國華校
  • 【走進嶽麓書院】會講,新世紀的文化復興
    千年論壇+電視直播,喚醒中國知識分子責任 1167年的「朱張會講」,使嶽麓書院從一個教育機構向文化與學術思想的匯聚和傳播之地轉變。「『朱張會講』精神引導著嶽麓書院的學術發展和文化交流,如何繼承這種辯論講學的傳統,重現學術交流的盛況,是實現嶽麓書院當代復興的重要方面。」11月22日,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如是說。
  • 「洙泗書院文化復興工作籌委會成立暨國學社工開班典禮」在聖城...
    在歷經浩劫滄桑和百年沉寂之後,它迎來了第一聲禮炮——「洙泗書院文化復興工作籌委會成立暨國學社工研修班開班典禮」在這裡隆重舉行。 《洙泗共識》,闡明書院宗旨是「以儒家義理建設社會之學術研究,養成有志於社會建設之士君子」,聚天下英才,重振聖地教化之風,復興聖賢未竟之志,以共同擔負起「書院重啟,洙泗重光,中華文化,全球弘揚」的歷史使命!
  • 程朱陸王講學,書院興衰伴隨
    最近,筆者在閱讀《中國書院史話:宋元明清書院的演變》(章柳泉著,1981年出版)一書,本著去粗取精的宗旨摘錄一些論述分享。由於時代烙印,因而存在僵硬劃分唯心唯物,把王湛心學簡單地與陸學混為一談等問題,如果讀者有興趣閱讀該書,這點要注意。
  • 濂江書院:崇文尚學,朱子講學處
    朱熹及濂江書院對林浦尚學文化起到了怎樣的影響?濂江書院位於林浦村平山之麓,北鄰閩江,面對鼓山,風光秀麗,環境幽靜,是古時學子求知問道、修身治學的絕好場所。書院創建於宋朝年間,迄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是福州這個歷史文化名城唯一一所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書院。
  • 錦繡石鼓 千年書院 湖湘文化從這裡發祥
    00:00紅網時刻衡陽4月13日訊(記者 譚倩 李璐)「天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這是曾國藩對衡陽古書院的評價。雁城風暖,萬物復甦。公元1035年,宋仁宗賜額「石鼓書院」,與嶽麓、睢陽、白鹿洞並稱為天下四大書院。此後,眾多名家賢達紛至書院講學,朱熹、張栻、曾熙等更是其中翹楚,王夫之、曾國藩、彭玉麟、楊度等一大批濟世之才也由此走出。石鼓書院建於唐,揚名於宋,繁盛於明清,又在近代毀於日寇炮火,幾經興廢,最終於2006年在原址上照舊重修。
  • 福建古田楞嚴書院成立暨揭牌儀式在極樂寺圓滿舉行
    慰問古田縣聾啞學校(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學證法師)2017年5月28日上午,古田楞嚴書院成立大會暨書院揭牌儀式在千年古剎極樂寺內圓滿舉行。儀式由中共縣委統戰部副部長黃驊先生主持,縣民政局領導宣讀了楞嚴書院理事會社團登記批覆文件。領導和來賓代表在儀式上致辭,主管單位古田縣文體新局領導在會上講話。與會人員共同見證了書院揭牌儀式。活動中,澳門城市大學心理分析研究院設立在極樂寺的研修基地同期揭牌,加拿大威敏德國際學院委託古光陽先生向定空法師頒發特聘教授證書,省內外書法家到場舉辦筆會以示祝賀。
  • 屈子書院講壇第14期:用21世紀的眼光認識屈原,以世界文化立場傳承屈子精神
    12月26日上午,屈子書院講壇第14期在汨羅屈子文化園詩歌國際交流中心楚辭堂開講。
  • 嶽麓書院講壇第299期:如何把民國時期的社會學調查作為歷史資料來...
    10月30日(周一)下午三點,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邀請澳門大學歷史系主任、傑出教授王笛先生登上嶽麓書院講壇,開講「如何把民國時期的社會學調查作為歷史資料來使用——《一個農村社團家庭》中的故事」,從1939年成都發生的雷明遠殺人案入手,以多學科交叉的眼光,講述成都地區上世紀40年代的環境、歷史、人文、秘密社會組織、地方權力結構等問題。
  • 古城青春志|嶽麓書院:千年弦歌 青春不老
    長沙市委市政府致力於將長沙建設成為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名城,這座千年古城,處處青春湧動,煥然新生。紅網長沙站策劃系列報導《古城青春志》,解碼長沙底蘊深厚的歷史符號,尋找古城鑑往知來的青春路標。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吳翰攝嶽麓書院御書樓。
  • 雁城尋美|錦繡石鼓 千年書院 湖湘文化從這裡發祥
    紅網時刻衡陽4月13日訊(記者 譚倩 李璐)「天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這是曾國藩對衡陽古書院的評價。雁城風暖,萬物復甦。春天悄然而至,我們還在抗擊疫情,但云海、古樹、群花仍在,星空、書院、日出仍在。
  • 錢塘之源,州府之地,自古繁華的文化名城——婺城
    充分解碼、保護和傳承婺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信,構建新時代婺文化發展體系;不斷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塑造婺城大地新風尚,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先行區;加強基層公共文化供給,大力發展現代化文化產業,不斷提升婺城文化軟實力,形成更多的國家級文化「金名片」,打造浙中文化新高地。「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婺城自古為文化禮儀之邦、仙山勝水之地、創新奮鬥之城。
  • 逛了新公園路才知道,宋代溫州書院林立,全國少見
    」,可謂是鬧中取靜的清雅之地。到南宋時,溫州書院林立、學風大盛,私人講學蔚然成風,在全國亦屬少見。有數據顯示,宋代浙江有48所書院,溫州就有12所,佔全省四分之一。正如弘治《溫州府志》所說:「堂齋廡舍,莫盛於宋,而學業隨之」。  學者研究認為,宋代溫州科舉異軍突起,創造「進士登科數全省第一、全國第二」的「科舉傳奇」,以及「永嘉學派」文化現象的形成,與繁榮的書院教育有密切關係。
  • 南懷瑾故居揭牌
    溫州網9月26日訊(記者 王建平)9月26日上午,經過一年多時間的修復,坐落在樂清翁垟街道地鹽村的南懷瑾故居揭牌儀式暨「南園秋高」主題論壇在樂清市翁垟舉行。南懷瑾故居的修葺和開放,為海內外廣大喜愛、推崇南師思想的市民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場所,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提供了條件和保障,希望借南懷瑾故居揭牌暨「南園秋高」主題論壇的成功舉辦,能夠讓更多的市民認識和了解南師的生平與學識,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 初夏,偶遇南京崇正書院,等風也等你!
    五月,初夏的風,暖暖的綠樹成蔭,浮雲翻湧如畫在最美的季節裡處處是風景,時時都怡人避暑休閒、探古訪幽、修身養性·跨過蜿蜒的登山臺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白色的牆、黛色的瓦、黑色的門,紅褐色的門楣和立柱,門口寫著「崇丘萬物儒為道,正氣千秋樂即詩」、「清涼讀書共襄中國夢,崇正講學同贊神州興」兩幅對聯,這便是崇正書院正門。
  • 800年韓山書院迎「重光」 丘逢甲曾在此講學(圖)
    其中,韓山書院是如今的潮汕乃至嶺東地區最早的書院,也是據可查資料顯示為繼東莞的力瀛書院之後廣東古代的第二間書院。  韓山書院在1903年改制改名為「惠潮嘉師範學堂」,後來再幾經更名,最後成了今天的韓山師範學院——這所坐落在韓江畔、韓山上、韓文公祠邊的高等學府,於百餘年後,提倡並推動「重光」了韓山書院。
  • 貴州師範學院印山書院及省文史館「山骨講堂」揭牌
    12月18日,貴州師範學院印山書院及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山骨講堂」,在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等70餘名省內外專家學者的共同見證下揭牌。印山書院位於貴州師範學院內,書院由主體建築、溯源廣場、思源廣場、208米文化長廊,以及孔子聖像廣場等組成,建設初衷是希望該校師生能藉此追溯和了解貴州歷代名家,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
  • 象山縣召開文化基因解碼工程專家座談會「圖」
    2020年12月21日下午,象山縣文化基因解碼工程專家座談會召開,象山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邀請了23位在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文史方面有深入研究的本土專家與會座談。會上象山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文化基因解碼辦主任沈穎洪介紹了文化基因解碼工程提出的背景、重要意義以及我縣文化基因解碼工作方案。
  • 韓國書院申遺成功了,是搶中國的文化遺產嗎?
    韓國人又雙叒叕以中國相關的文化遺產申遺成功了。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韓國9所保存了朝鮮王朝時代儒學私塾原貌的書院,以「韓國新儒學書院」(Seowon, Korean Neo-Confucian Academies)之名,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