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流行的土菜,鄉村九大碗,沒有之一,值得一閱

2020-12-18 走自己的路明天會更好

四川,吃的故鄉,玩的天堂,來過四川的朋友都知道都清楚,來了四川一定要對得起自己,吃喝玩樂一個也別忘了,否則會後悔不已。到了四川,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有玩不盡的樂子,吃不完的美食,一方一風格,一地一特色,這就是吃貨,玩貨中的四川。

如果來到四川,有幸參加過農村的宴席,那就更不擺了,絕對令你終身難忘。難忘四川宴席的九大碗。在四川,每逢紅白喜事都要辦酒席,俗稱辦九大碗,宴請鄉親賓朋,擇吉日吉時開鍋上灶,敬候鄉親賓朋的光臨。只要那家要辦九大碗,附近左鄰右舍都會提前來幫忙,主人家會提前請當地辦九碗的廚師來掌灶。廚師會根據主人家親朋好友有多少來定有多少桌,然後開出相應食材,主人家會按廚師要求置辦好。

四川農村辦九大碗,有一套固定的流程,分為花夜,正宴,復宴,通常花夜就是所有的準備工作,這一天該殺豬剁肉,開火上灶,為各種美食備好料,把所有工作有條不紊地鋪開,這時候也是最熱鬧時候,也可以說是鄉村聚會。

記得小時候,只要那家辦九大碗,左鄰右舍的人都會去,甚至全家出動,小孩子去吃九大碗的,一是湊熱鬧,二是可以不用在家燒火做飯。這也是兒時回憶了。

四川的九大碗,由來已久,一代代傳承演變,根據不同的宴席,九大碗又有所不同,例如婚宴,喬遷,滿月酒,在菜品結構上是有不同的,流程也有區別。正宗的鄉村宴席酒,正宴那天,通常會根據主人家測的吉時,會選擇一個時間開席,例如十二點,十一點。此時賓朋上坐,用的是正宗的八仙桌,每桌八人。(這是正宗的鄉村宴,八人一桌,城市裡十人,當然現在鄉村宴也是十人)隨著吉時一到,發令官一聲吆喝,開席走菜,幫廚人員立即用託盤開始出菜,通常是先上五盤子,就是類似小拼盤樣,一盤涼拌土雞,一盤滷鴨,一盤雙椒木耳,一盤黃瓜,一盤混裝(瓜子花生糖,當然飲料酒水肯定是有的)開胃小拼盤很隨意百搭。而接下來才是正菜,九大碗,只有九個大碗裝的菜。極品紅燒肉,粉蒸肉,爽口酥肉,尖刀圓子,梅菜扣肉,燒白豆肥腸,粉蒸排骨,東坡肘子,香碗扣△。別小看只有九個碗,碗碗都是精華,足夠一桌人共享。推杯換盞中,吃出濃濃的鄉村氣息,不亦樂乎。

鄉村九大碗看似很簡單的土菜,實則每一道菜每一碗菜都是精心製作,吃的就是原汁原味,當然做的也是原汁原味。體現的不止是廚師的廚師,還體現了一方水土一方鄉情。

第一道菜,極品紅燒肉,廚師會選用正宗的五花肉,把五花肉改刀成條,然後在滾燙的鍋中燙皮,這樣會讓皮更好吃,而且更易上色,然後用刮刀刮淨肉皮,用清水浸泡衝洗乾淨,再改刀成大拇指大小的塊。

然後投入油鍋中炸,把五花肉丁炸成金黃色,把多餘的油炸出來,這就是紅燒肉肥而不膩的秘密所在,在炒個糖色,把五花肉倒入大桶中加入糖色,生薑,八角,三奈,幹辣椒節,花椒,蔥,胡椒粉。用大火燒開打出浮沫轉小火慢慢的燉,起鍋時加入鹽,味精,這樣做出來才地道,原汁原味,軟糯可口,肥而不膩,來一口就是滿滿的回憶。喜歡吃的不妨一試。

第二道粉蒸肉,這道菜很家菜,而且老少皆宜,人人愛吃。但在九大碗製作中,這道菜是批量製作的,廚師會先把帶皮五花肉下入鍋中煮到七成熟,撈出冷涼後改刀成大薄片,每塊大小厚薄均勻。然後用一大盆納入剁細的豆瓣醬,紅魔乳,花椒麵,胡椒粉,白糖,醬油,雞精,味精,再倒入提前做好的米粉和勻調好味,倒入五花肉,土豆攪勻,每塊肉每塊土豆都粘滿米粉,然後再倒入熟菜油,加了菜油做出來才不發乾,才會油潤生香,然後把五花肉均勻鋪子碗底,把土豆放上面,上蒸籠蒸一個半小時左右。走菜時用另一個碗翻扣一下。撒上蔥花點綴一二,地地道道的粉蒸肉是能讓所有食峉大飽眼福的。

第三道,燉酥肉。這道菜把油炸與燉巧妙融合在一起,油炸的酥香,小火文燉的軟糯,食之無比酥香爽口。

廚師通常利用做扣肉或粉蒸肉餘留的邊角附料,修正成小塊,加入土雞蛋,濃薑汁(生薑榨成汁)胡椒粉,花椒粉,鹽,料酒,紅苕粉,澱粉,然後把肉徹底抓勻上漿。然後起一大鍋,油溫五成時逐一下入肉塊,表面微黃時撈出,等油溫稍高再復炸制金黃酥脆。

起一小鍋,少點油炒香薑片,蔥段,八角,三奈,然後添清水下入酥肉,加薑汁燉一個小時。適量調點鹽,味精。走菜時盛一碗酥肉,碗底放一小把豌豆尖即可。這道菜簡單,但非常的受歡迎。想像一下,一口咬下去的感覺,滿口噴香,食慾大增。

第四道,尖刀圓子。在四川鄉村九大碗中,這道菜是放正中間的,算是主角,不少人就是奔著它去的,俗稱包圓子,或吃圓子,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而以。

廚師會把肥瘦肉剁成肉茸,全程用菜刀剁,一點也不馬虎,然後加入雞蛋,濃薑汁,鹽,小蔥汁(小蔥榨成汁),胡椒粉,味精,紅苕粉,澱粉,把它們全部和勻,然後搓成尖刀狀大圓子。再下油鍋炸成金黃色。撈出備用。

然後取一大碗,墊入提前處理達的幹筍節,幹四季豆,幹豇豆角,幹黃花,蘿蔔乾,海帶,堆成尖形,然後放止8個炸好的圓子,邊上放8個鵪鶉蛋。倒入由姜蔥汁加鹽,胡椒粉,味精,雞精,上湯調成的料汁,一碗一小勺,上籠蒸一個半小時。

開席時直接走菜,一桌一碗,一人一個尖刀圓子,此菜一定擺於正中。如果舊時農村,一定由坐上方位的人說,揀圓子了,其他食客才可以開始品嘗此菜。

第五道,梅菜扣肉,選三線帶皮五花肉,下熱鍋燙皮,然後刮洗乾淨,下鍋煮8成熟,撈出涼冷後,廚師把肉切成大薄片,這可是考驗廚師刀功的,沒有三五年真還切不好,然後抹上用甜麵醬,料酒,醬油,白糖兌成的汁,再一片一片擺入蒸碗,蓋上梅乾菜。(梅乾菜首先要經過水洗擠開水份,然後加入乾花椒,幹辣椒節,生薑炒香,起鍋前加入雞精,味精,糖,胡椒粉。蒸魚豉油適量。)上籠燕一個半小時,

開席時倒扣另一個碗中,即可上桌,喜歡吃肉的不妨一試,梅萊解油除膩開胃,配上肉香,真是飽滿配無二。

第六道,清燒肥腸。也叫清燒豬四珍,肥腸,配心舌肚,這是一道解油解膩菜,食材簡單,做法更簡單,鄉村九大碗多有這道菜,就是洗肥腸麻煩些,不過為了吃,沒有什麼麻不麻煩的。把各種食材處理好,再切成塊。然後油鍋中加薑片爆香,加清水燉一個半小時左右,

中途加入提前煮過的白豆,胡蘿蔔,青筍條海白菜等,滿滿一大碗,紮實地道,把前幾種的油膩全解了。吃過此菜後感覺還可以再吃三碗肉樣。

第七道,東坡肘子,這道菜不用多說,幾乎家喻戶曉,人盡皆知呀,鄉村九大碗怎麼可以少了它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這道菜才是吃肉的精化。

鄉村廚師會把肘子逐個燒一下,再刮皮清洗乾淨。下鍋讓肘子洗個澡,撈出來抹開水份掛上蜂蜜。下六成肉油鍋中炸成金黃色後撈出。然後把肘子放進大鍋,加入鹽,八角,三奈,桂皮,香葉,大蔥,乾花椒,幹海椒。糖色煮一小時撈出。一個個肘子擺在碗中上籠蒸兩個小時。

開席時潑上魚香汁撒上蔥花即可出菜,有的也潑小米椒汁等,軟糯皮酥,略帶黏性,專門解決哪些三年未吃肉的人。

第八道某,粉蒸排骨,這道菜專為不怎麼吃肥肉的人定製的。從骨頭上體會一下刮骨吃肉的感覺。九大碗中這是老傳統名菜,也是鄉村宴席必備之菜,

將排骨砍成小段,放入盆中,加入薑汁,鹽,豆腐,紅魔乳,醬油,甜麵醬,白糖,胡椒粉,蒸肉粉,味精,雞精,醬油,花椒麵,油,抓勻,每塊排骨粘上蒸肉粉。可以用紅薯,土豆或藕作為陪襯,分別裝入碗中上籠蒸一個半小時即可。

第九道,香扣碗,這道菜工藝比較複雜些,廚師會先將肥肉瘦肉剁成茸,剁的時候加入姜,蔥一起剁,讓姜蔥融入肉中,再用打入雞蛋,胡椒粉,鹽,澱粉,水抓勻,順時針攪打上勁。再把雞蛋打散攪勻,下鍋煎成蛋皮,越大越好,用蛋皮包好肉茸,成長方形,上籠蒸30分鐘後取出來改成筷子厚的片。取出蒸碗放入黃花菜,皮蛋塊,小酥肉等,上面蓋上改好香碗,倒入調好味的高湯再蒸一個半小時,開席時撒上蔥花即可上菜。

隨著時代變遷,鄉村九大碗已經由全豬宴演變成有各種食材搭配的宴席,早以從古老的九大碗走出了新格局,鄉村宴席上,雞,鴨,魚,海鮮等食材的使用,讓鄉村宴越辦越好。越來越有層次。

如果有幸去品嘗一下正宗的九大碗,你就會感受到鄉村宴原汁原味的純樸。感受壩壩宴與眾不同的魅力。

四川最美土菜,九大碗!

相關焦點

  • 過年走人戶,天天九大碗(上)——瀘菜九大碗飽食記
    每年從臘月底到正月尾,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尤其是從正月初二開始到正月十五六這半個月時間裡,在超過百萬人口的瀘縣,可以說是各個鄉鎮、每個村組,天天都在輪番上演九大碗饕餮盛宴。飽食九大碗幾乎是此時瀘縣民眾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其實也不僅僅是節慶日子裡,九大碗田席長久以來都在當地人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 四川壩壩宴的靈魂——「九大碗」
    九鬥碗,也被人們習慣稱作壩壩宴、流水席、九大碗、九個碗等,是四川地區傳統特色菜餚之一,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
  • 珙縣農村傳統的「九大碗」,看得人口水直流!
    珙縣農村傳統的「九大碗」,看得人口水直流! 說起農村九大碗大家並不陌生,城市裡的人也去過農村吃九大碗,味道就是跟城市不一樣,選材、做法、味道、場景完全不一樣。
  • 會理「九大碗」 八仙桌上極富寓意的川滇美食!
    「據說在物質生活不太富裕的時期,夾子肉是豬身上肉質最精華的部分,母親在切夾子肉時很是思念在外遠遊的孩子,在切完一整塊夾子肉時發現每一片肉片都是相連的,此後人們將這種不經意間發現的做法延續下來,寓意父母對遠方孩子的思念」。
  • 四川「九大碗」——夾沙扣肉,詳細教程來啦,趕緊收藏起來吧!
    四川「九大碗」,也有人叫做「九鬥碗」,流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兒誕生、老人壽辰等喜事,都要辦一頓豐盛的酒席。舊時,除豬肉外,或雞或羊必上滿九碗主菜而得名。「鬥」在四川方言裡,意指大的容器,用九鬥碗來稱此場面,也是贊其菜多量足的意思。傳統的「九鬥碗」包括軟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魚、蒸渾雞、蒸渾鴨、蒸肘子、夾沙肉、鹹燒白這9道大菜。今天,永香興就為大家介紹宴席菜——夾沙扣肉。
  • 先嘗嘗九大碗和馬槽酒,寓意好吃得香
    四川美味多是眾所周知的事,但是大家只知道個大概,並不了解哪個縣市有哪些好吃的。在去四川玩耍時,第一天吃完了火鍋,第二天吃完了串串,第三天第四天,居然不知道吃啥了,這也太沒有排場了吧。北川縣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國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社會夏王朝的創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歷來有「中國米黃大理石之鄉」、「中國大禹文化之鄉」、「中國羌繡之鄉」等稱號。當地的北川羌城旅遊區、藥王谷、尋龍山、龍隱鎮、九皇山猿王洞都是值得一賞的美景,而觀光的同時,不能錯過的特產,就是九大碗和馬槽酒了。
  • 自貢「九大碗」上川臺了,有你愛吃的菜嗎?
    自貢「九大碗」上川臺了,有你愛吃的菜嗎?「九大碗」,這一名詞的起源是因為成都地區在民國時期流行用大碗來喝酒一般每席有九碗菜,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民間視「九」為吉數有「九九長壽」、「九子登科」等說法這樣的宴席,「九大碗」是起碼的標準「九大碗」可以是七碗可以是十一碗但決不能放八碗或十碗
  • 正宗的瀘州九大碗,你吃過嗎?
    老年人夾一筷子菜就要說個半天的話,老不動筷子再夾,年輕的想吃,就開始說客套話:來-來-來!要吃啥子隨便點。很多年輕人都在社會上打工,吃酒席都按社會流行風俗辦事,要等老年人喊動筷子才吃的已經沒有了,年輕人要吃什麼只管自己夾。老年人也被年輕人作風所感染,也適應了這種少說話多吃菜的就餐方式。
  • 這周末,帶你吃個「九大碗」
    一聲吆喝之後,糖醋瓦塊魚、糯米飯等一道道菜也擺上宴席,湊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九大碗——這一發源於農村的傳統筵席形式,在當下的瀘州市瀘縣,煥發著新的活力。12月14至15日,2019中國龍城瀘縣第二屆美酒美食文化節即將舉行。期間,四川省美食家協會將評出瀘縣「最美味九大碗餐飲企業」和瀘縣「九大碗」首席名廚,同時發起成立「瀘縣九大碗四川餐飲聯盟」,並發布聯盟單位。
  • 沿河土家「九大碗」:不一樣的「味覺記憶」
    作為黔東北一帶土家「水席」最後的據點之一,沿河自治縣官舟鎮的「九大碗」聲名遠揚,特別是主菜「坨坨肉」,賺足了賓朋的哈喇子。01「九大碗」一輪席散,每個菜碗裡基本上都見底,味道比較正的,湯湯腳腳都不得剩。有的人吃得開心,在外面傳:「連湯都喝完了,你說對口味不?」吸引了旁人對「九大碗」的嚮往。另一些人,則圍著食材廉價、菜品低端、份量太少開始非議。惹得當地人跟著自嘲腹誹。於是,當地到酒店辦席之風興起。
  • 九大碗,老家宴席的代表,飲食文化的品牌,竟然沒有推廣
    老家的九大碗,只有兩種情況有機會能吃到,第一是每年除夕團年的時候,第二是過紅白喜事的時候。但這兩種情況只能說有機會,並不是一定能吃到。有的家裡窮,湊不出九大碗。九大碗,顧名思義是九個菜,每個菜不一樣。而且可以隨機搭配,所以九大碗不是固定的九個菜,但是其中有幾個菜是九大碗都應該有的。第1個便是果圓。這是把碎肉和澱粉揉在一起,加上各種麻辣調料,揉成紡錘形狀,然後蒸出來的。蒸熟之後切成片,擺放在大碗裡面。第2個便是櫻桃肉。把五花肉切成塊,鍋裡放油放紅糖,然後大火炒。熟了之後肉是紅色的,很像櫻桃的顏色。
  • 【民俗】九大碗 瀘州農村傳統筵席的前世今生
    田席在四川被人們習慣稱作壩壩宴、流水席、九大碗、九個碗、九鬥碗等,瀘州農村宴席繼承川菜田席的傳統風格,菜品主要以三蒸九扣為主,是川菜宴席的重要組成。九個碗的種類瀘州農村最重要的九個碗筵席有嫁娶結婚的喜宴九個碗、滿十過生的壽宴九個碗、死人辦喪事的白喜九個碗以及其他生小孩、修房、喬遷等喜慶吉祥之事的九個碗等,其中生小孩子的九個碗又叫紅蛋酒。九個碗儀禮及講究
  • 清荷書舍夜話‖客家小館•客家九大碗
    他們最期盼的就是有一處旅途中的小館,可以讓他們歇歇腳,吃上熱飯、喝口熱湯。終於在夜幕降臨之後,他們看到遠處的松樹林中,透出了一絲光亮。那光亮給了大家希望,走進一看,那在晚風中飄動的幌子,上面不就寫著「客家小館」嗎?
  • 【43元,含九大碗】大邑金秋賞桂花、」開心農莊「、郫縣」農夫記憶「鄉村旅遊1日遊(9月17-24日)
    30元/人(2)安德川菜體驗園景區門票價值:40元/人(3)2盒開心蘿蔔乾價值:10元(4)20元的農夫產品代金卷:20元/人【行程亮點】吃:讓嘴巴停不下來,地道的九大碗走起,聖女果隨便吃午餐:九大碗參考菜單(僅供參考):葷菜:(1)墩子肉(2)香碗(3)酥肉(4)鹹燒白(5)紅燒鴨(6)血旺(7)紅燒魚炒菜:(1)俏葷菜(2)氿米飯(3)炒時蔬
  • 流行趨勢:那些土掉渣(烤串、肉夾饃、大碗菜、農家菜、鐵鍋魚)的餐飲,為何能引爆市場?
    這些看似土得掉渣的餐飲品類為什麼就能火呢?無論是烤串、肉夾饃,還是大碗菜、農家菜、鐵鍋魚……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品類,因為有特色,賣點足,並且群眾基礎足,成為餐飲市場裡面的獨特風景。菜,很夠味,沒有「雕龍畫鳳」的修飾,只有最實在的本味,最原汁原味的做法。而且在這裡,竟是很多「 大娘、大嫂」做廚師,她們專心專注反覆烙一張餅、煎一條魚,反而做得比大廚更有味
  • 自貢大安區:爭創「天府旅遊名縣」 「九大碗」旅品嗨翻眾遊客
    旅遊「九大碗」 嗨翻眾遊客大安有九大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大安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以流行於自貢民間的美食菜品「九大碗」來形象比喻這這些景區景點。「第一道菜,自貢恐龍博物館。」該負責人介紹,自貢恐龍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也是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館藏的恐龍化石標本囊括了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今年「雙節」期間,成都的李女士第一次帶孫子、孫女到恐博館參觀,孩子們被神奇的恐龍吸引,根本不願意離開。「第二道菜,燊海井。」
  • 自貢大安區:爭創「天府旅遊名縣」「九大碗」旅品嗨翻眾遊客
    旅遊「九大碗」 嗨翻眾遊客大安有九大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大安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以流行於自貢民間的美食菜品「九大碗」來形象比喻這這些景區景點。「第一道菜,自貢恐龍博物館。」該負責人介紹,自貢恐龍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也是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
  • 福州鄉村50道必吃土菜,你最愛哪個?
    福州鄉村50道必吃土菜,你最愛哪個?福州是閩菜的發源地之一,各大鄉村更是隱藏著眾多耐人尋味的地道美食,大家熟知的農家「半旦」,承載著一代代福州人的美食記憶。因此,有人會說,鄉村美食是福州鄉村遊不可或缺的靈魂。
  • 臨安這十桌鄉村土菜!接下來在杭城也能吃到!
    6月份,臨安旅遊局推出了十大鄉村宴席,10個村落,10家民宿,10桌鄉村土菜。地道食材,傳統燒制,民間味道。美食出籠來,食客喜開顏!一時,眾多遊客奔臨安來,奔十大鄉村宴席而來,品美食,住民宿,遊鄉村……8月29日下午,臨安十大鄉村宴席將搬到杭城,讓杭城市民親臨浙江梅地亞酒店一睹10桌鄉村宴席芳容,品嘗地地道道的臨安鄉村土菜。說了半天你是否好奇臨安這十桌菜餚到底是什麼菜?
  • 成都市郫都區先鋒村「變形記」:村民和村集體合烹「九大碗」
    站在修建一新的川西民居村委會門口,先鋒村黨總支書記任健直說這「不容易」。  在唐昌街道,一年多前,先鋒村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村莊。而現在的先鋒村,已經成為當地僅次於戰旗村的明星村了。  變化的秘訣,在於「九大碗」。「『九大碗』是我們當地吸引遊客的特色菜,而在推動社區發展治理和人居環境改善過程中,我們也是通過辦『九大碗』的方式,邀請村民和村集體共同出力。」任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