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土菜

2020-08-28 獨愛青花椒

如今,現代都市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很大,在業餘休閒時,為了要逃離城市的喧囂,許多的人選擇去鄉下踏青旅遊,在飽覽鄉下的景色的同時,也要嘗嘗農家土菜。為了適應都市人的口味,在旅遊景點,在小城的大街小巷,近年來冒出了許許多多的土菜館,吸引不少市民前來品嘗,這裡常常有新奇的菜餚上桌,既滋補又天然。儘管川、揚、魯、粵各大菜館以及肯得基、麥當勞等遍地開花,但我們皖西人最愛吃、最常吃的還是那原汁原味的土菜。

燉老母雞可算是我們六安最有名的土菜了。雞是家裡飼養的隔年的老母雞,用砂鍋或是瓦罐細火慢燉兩小時以上,這時湯濃汁稠,不僅味道醇香,而且是難得的滋補品。過去,在一個村莊,一家燉雞,滿村的人都可以聞到香味。只是如今純正的土雞是越來越難找了。

葉集羊肉也是我們這裡比較著名的土菜。在冬季,人們將整隻或半隻羊買回來後,放在陰涼通風乾,將風乾過的羊排或羊腿拿淘米水泡過,洗淨後用沙鍋燉爛,待涼了將羊肉從骨頭上拆下,再加入蔥姜蒜和料酒等燴制。冬日裡,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聞著羊肉特有的羶香味,吃到最後,還可以燙點青菜、粉絲,也可以下點麵條,那種滋味,才叫一個享受。有家酒店的門上就有幅對聯:「羊肉穿腸過,和尚不打坐」。

除了土雞以外,滷麻鴨和板鴨也是六安的一絕。選料必須是當地純種的土麻鴨。餵的是糠麩、菜葉,採用的是放養。雖然長得慢,但「慢工出細活」,產出的鴨子皮薄肉嫩脂肪少,嚼在嘴裡有種天然的香味,比那種用現代化家禽飼養場「速成」的鴨子好吃多了。夏天,人們的餐桌上總有一碟正宗的滷鴨,而冬季裡,鹹鵝和板鴨在餐桌上必不可少,透著一股濃濃的鄉土味兒。

還有那「聞著臭吃著香」 的臭乾子也是深受普通百姓喜愛極具六安特色的一道美食。街頭巷尾常常可以見到一個煤爐、一方小桌,三兩個朋友圍坐在一起,伴著嗤嗤啦啦的油炸聲音,聞著飄飄忽忽的美妙香味,津津有味地吃著臭乾子,再啜飲一杯泡沫四溢的啤酒,真是難得的清閒和享受。

皖西地處大別山區,海拔高,無汙染。高山蔬菜一直是山裡人待客的傳統佳餚。由於不施任何農藥,隨節令生長,因此保留了蔬菜的鮮淳味,在營養、健康、口感等方面,都遠遠勝過大棚蔬菜。 讓眾多食客垂涎的還有那野菜,不論是體肥肉厚的「燈籠椒」,還是土名「小孩拳」蕨菜、馬齒莧,做出的菜都是那麼誘人。「小孩拳」燒鹹魚、薺菜圓子、薺菜餃子、槐花蒸臘肉、蘆蒿炒肉絲等總讓人感到濃濃的鄉野氣息。

近年來,家鄉人除了自飽口福,更注意開發土菜的經濟價值,用天然、綠色的土菜吸引南來北往的客人。像過去我們老家山上隨處可見的松菇,上市時現在能賣到幾十元一斤,錘肉鬆菇湯是各大土菜館的招牌菜;過去打魚人棄之不要用來餵貓的小貓魚,現在被收拾乾淨製成醬蒸小河魚,深受食客的青睞;還有那路邊地頭常見的地腳皮(可能叫地錢或者叫地耳,一種地衣類的植物),也被人們撿回來,清洗乾淨,韭菜炒地腳皮,成了飯桌上的特色菜。我曾經在一家土菜館吃到一道菜,菜名叫什麼記不清了,原料是豆腐鍋巴,何謂豆腐鍋巴?就是用鐵鍋燒豆漿時,豆漿在鐵鍋中結的一層鍋巴狀的東西,這東西我在小時候吃過,似乎很難吃,可是不知飯店是怎麼做的,竟特別的可口,不知他們是怎麼想出來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群城市的人來到鄉下旅遊,中午在農戶家吃農家飯,當主人端上一盤盤新鮮的蔬菜時,客人們邊吃邊誇好吃。誰知笨嘴笨舌的主人卻說,好吃你們就多吃一點,這些菜在我們家放著也是放著,我們家的豬都不吃。

這只是一個笑話。都市人青睞土菜,說明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慣更加科學了,這也是社會的一大進步吧。

相關焦點

  • 有了這幾個家鄉土菜的菜譜,我不信你還不會做!
    家鄉總是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我們都對他有一種不捨得情感。奈何你走的再遠,還是會回想起家鄉的土菜,回味起他那令人垂涎的味道,因為這些土菜的身影裡充滿著家人對自己的愛,也充滿著一個家庭的溫馨。
  • 湘裡情土菜館 湖南衡東特色土菜
    衡東土菜屬湘菜菜系分支之一,既融入了博大精深的湘菜風格,又極富地方風味和鄉間特色。
  • 家鄉菜
    想到家鄉,除了濃濃的親情,最為惦念的便是可口的家鄉菜了。家鄉菜是小時候的一日三餐,是自家餐桌上的飯菜,是媽媽的味道。母親有很多拿手菜,其中有兩道菜至今仍讓我日思夜念,百吃不厭。母親最為拿手的菜是豆腐羹。提到豆腐羹不能不說到平橋豆腐羹,它是淮揚菜系中一道傳統名菜,很多人都愛吃。但母親做的豆腐羹與平橋豆腐羹無論是食材還是口味都不太一樣。
  • 武進家鄉菜評選丨候選餐館8:大塊頭休閒農莊,食材夠鮮,做法夠土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候選餐館8:大塊頭休閒農莊坐落於滆湖之濱、孟津河畔光聽名字就覺得夠「土」中午時分,走進農莊的廚房全是飯菜的香味,讓人食慾大增問其緣由總經理李軍一句話道破「天機」>食材夠鮮、做法夠土才有『家』的味道毛蟹燒桂魚:鮮到骨子裡的美味候選家鄉菜21這是唐朝詩人張志和寫下的讚美鱖魚的著名詩句鱖魚俗稱桂魚肉質細嫩,刺少肉多,口感純正,味道鮮美時下正是螃蟹肥美的季節當桂魚和螃蟹邂逅
  • 好吃不過家鄉菜 盤點鹽城口碑超好的「土」菜
    鹽城是一個很有文化的城市,特別是飲食文化,以前在家裡辦酒席的時候,經常吃到好吃的菜:雜燴(膘)、肉圓(坨子)、雞絲粉絲…現在,雖然大多數都是在酒店吃了,但是你們是不是跟肉丸君一樣都很懷念那時候的菜呢?下面這幾家能讓你重拾舊時光,回味到以前土菜的味道~
  • 「世界瓷都」福建德化辦美食節 土菜小吃受熱捧
    「世界瓷都」福建德化辦美食節 土菜小吃受熱捧 2016-04-30 20:18:43  這些鄉土菜歷經了德化幾代人的積累、傳承和創新,集中展示了德化三紅、三黃、三白的食材風格,凸顯德化味道品種繁多、樣式新穎、風味獨特、注重營養的特點。  上午9許,德化縣石鼓村的美食展區裡就圍滿了冒著小雨前來品嘗的食客。「這些菜平常我們在家裡都會做,在美食節上,無論食材還是美食的整體呈現都得到了提升,使內容更豐富,形態更加豐滿。」
  • 農家小飯館 飄來土菜香
    農家小飯館 飄來土菜香 2020-07-24 0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福建土樓,被這些土樓裡的客家土味菜圈粉了!
    但是對於和小編一樣的吃貨而言,來到龍巖,首先引起注意的就是客家土菜了吧哈哈哈~遊土樓,吃土菜,對小編而言這才是打開來到龍巖的正確方式了。由於之前也了解過土樓,對於土樓不同模式有一些基本的認識,對於不同形狀的土樓小編也是各有所愛,層層疊疊、圓圓圈圈的土樓是小編對這裡建築的第一印象。
  • 衡東土菜,味美天下
    幾屆土菜文化節後,讓衡東土菜名聲鵲起。「到衡東品土菜」,已在三湘四水、大江南北成為一種時尚,一種渴望,一種嚮往。「衡東土菜譽滿天下。」衡東土菜有三魂:米酒、茶油、黃貢椒。衡東土菜的辣,是辣中帶甜,辣得自然,辛烈,大多數外地人都能接受。吃過衡東土菜的人神清氣爽,食慾大振。「美」表現在衡東土菜兩個方面,一是高大上,講究色、香、味、形、器;二是大眾實惠,講究食材的厚實豐盈。兩個方面的「美」都體現在菜品的式樣和份量上。衡東土菜的「便」,一是衡東土菜的烹調非常簡便,無非就是大火爆炒,中火蒸煮。
  • 《王老吉·味道》寧波「衢州野魚館」紅燒石斑魚,一起品味原汁原味的衢州家鄉菜
    「每逢佳節倍思親」,思念的是家鄉的親人,更思念家鄉的「味道」,在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之際,《王老吉·味道》第四季也和大家見面啦~~8月23日,錢江都市頻道播出了《王老吉·味道》第四季「家鄉」的第6集,介紹了寧波「衢州野魚館」的紅燒石斑魚和衢州肉圓,一起品味原汁原味的衢州菜。吳青峰,衢州人,16歲離開老家學習廚藝。
  • 舌尖上的衡東土菜 11月30日—大宜章,我們來啦!!!
    神憩國際3棟206號門面最近,不少在大宜章的衡東老鄉給小編留言說是非常懷念衡東土菜的味道為了滿足衡東老鄉們及衡東土菜鐵粉們的訴求今天,就在今天!衡東土菜來啦!!!趕快來刺激一下味蕾吧!包你愛上!!!衡東土菜源遠流長,史上有名的彭俊貢椒,便是典故之一:清朝嘉慶年間,狀元彭俊進京從家鄉帶了些自製的衡東黃辣椒作為禮物進獻皇帝,皇帝開始覺得很辣,但過後食慾大開,齒頰留香、回味無窮,龍顏大悅,便要彭俊年年進獻,衡東黃椒因此身價倍增,「黃貢椒」因此得名,而衡東土菜的靈魂便是此物,以衡東土法烹飪,美。
  • 歸鄉路上的美食路標 到衡東品土菜享意境添文化
    衡東土菜源遠流長,相傳清朝年間,狀元彭俊進京,從家鄉帶了點自產的黃辣椒作禮物進獻皇帝。皇帝開始覺得很辣,但過後食慾大開,齒頰留香,回味無窮,大悅,便要彭俊家鄉年年進獻。黃辣椒因此身價倍增,被譽為衡東土菜之魂。
  • 淳樸味道 簡單做法 土菜3步出菜
    香芋搭配板鴨私房芋香鴨土法 這是一道民間典故菜,它選用「湘南麻鴨」這一地方特色食材為原料,經過風吹、日曬、吸露水、霜打等複雜工序加工而成
  • 洨河夜話之家鄉的熬菜
    經常懷念家鄉的熬菜。熬菜,俗稱大鍋菜,燴菜,在北方,河南叫燴菜,東北叫燉菜,河北叫熬菜,南甜北鹹,東辣西酸,熬菜講究鹹鮮美,一般鹹的比較出味,做法粗曠豪放,不拘一格。說起大鍋熬菜,人人都愛吃,尤其是過年過節紅白喜事等,油汪汪,熱騰騰大鍋熬菜就更好吃了。
  • 土菜不土滋味鮮,冬養之時,尋味大豐去...
    而且那裡的美食還在不斷改良著,創意與風味是那般相得益彰~大豐土菜、大豐海鮮是大豐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沿襲和繼承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鹽土大地上大豐人多年的生產生活習慣,一直是大豐人的驕傲所在。它們取材清新,製作精良,蘊含纖細綿長的力量,承載著一個地域對過往歲月的思念與記憶。
  • 【富民村拔「窮」根(4)】 「土」「洋」結合 擦菜子上青雲
    【富民村拔「窮」根(4)】 「土」「洋」結合 擦菜子上青雲 2020/1/
  • 在19年寶藏「湘慶土菜」老店,吃到傳說中的「髒髒鴨」
    板慄蒸雞是湘慶土菜的NO.2招牌必點! 湘慶土菜的門面可以說是一不留意就會錯過, 店面門樓窄小,除了招牌並沒有任何介紹, 但隨著樓梯走上二樓卻又是另一番風景
  • 六道滋味農家土菜,看著土,卻令人一吃難忘!
    為何鄉土菜總是不過時?因為那是一種人們對家鄉味道的原始眷戀。鄉土菜的原材料,大部份是就地取材,成菜雖粗獷,卻味道厚重,鄉土風味濃鬱,而且裝盤份量足、價格親民,所以深受大眾的喜愛。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款不華麗,卻十分好吃的鄉土菜,大家請看。
  • 嘗土菜 賞美景 品文化
    湖南日報8月16日訊(記者 陳鴻飛 鄧晶璡 通訊員 陸佳欣 張穎)今天,衡東縣在長沙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湖南衡東第四屆土菜文化旅遊節將於
  • 土菜到底該怎麼「土」?這家江浙土菜館告訴你火爆的原因
    近日,蘇州一家江浙土菜館開業,吸引了很多顧客前去品嘗,而到店顧客年齡段很寬:時尚男女、年輕夫婦、老人小孩……一個江浙土菜館,究竟有什麼魅力,能引來如此多的不同年齡段的客群?有到店的顧客表示,這家的江浙土菜,口味很地道,就像是八九十年代,農村土菜口感的升級,江浙土菜注重原汁原味,在這家餐廳,吃到了從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