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對角溝門村:垃圾分類指導員走街串巷,村裡大變樣

2021-01-09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張羽)吃完泡麵直接扔垃圾桶?不可以!食物殘渣應當先倒入廚餘垃圾桶,再將塑料碗放入其他垃圾桶……從去年開始,在懷柔區喇叭溝門鄉對角溝門村,家家門口放置了分類垃圾桶,村裡還有垃圾分類指導員教村民如何將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這一年,村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

院門口裝著分類垃圾桶的鐵箱。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從垃圾源頭開始分類

青磚灰瓦,門前綠水,背靠青山,對角溝門村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小村乾淨古樸,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記者看到,村口擺有一排垃圾桶,十幾個垃圾桶中,黑色和綠色最多。二者分別代表「其他垃圾」和「廚餘垃圾」。正當一位村民剛吃完泡麵,準備將泡麵碗扔進其他垃圾桶時,村支委劉俊雲趕忙從不遠處叫住了他,喊著「先倒乾淨、先倒乾淨!」

劉俊雲原本負責村子裡的婦聯工作,現在她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垃圾分類管理上。

她耐心地跟村民解釋,泡麵桶中留有食物殘渣,應當先倒入廚餘垃圾桶,再將塑料碗扔進其他垃圾桶,以便分類處理。全村100餘戶村民,劉俊雲每戶都要看到。

在村內,記者發現每家院門口都擺有一個鐵箱,打開後是三種顏色的垃圾桶,分別寫有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和沙土。村民於鳳傑告訴記者,這是從去年開始相關部門分配到每家的分類垃圾桶,每家還帶有編號。

今年52歲的於鳳傑,如今已經能清楚地分清不同垃圾應當如何處理。經過此前村裡全方位的宣傳,自己知道了垃圾分類的好處,也學會了怎麼分類。

「像垃圾袋,以前圖省事,就隨著垃圾直接扔灶裡焚燒了,現在在桶中起碼得倒上兩次垃圾後,才會把塑膠袋拿下來,分類扔進其他垃圾桶中。」記者看到,在於鳳傑家中,廚房和客廳都分別放有兩個垃圾桶。一個放廚餘垃圾,像菜葉、剩菜,另一個放其他垃圾,如廢紙、包裝盒等。

每天睡覺前,她都分別倒入院門口的分類垃圾桶中,等著早上垃圾分類指導員來統一收走。

季秀啟展示分類垃圾桶。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看到扔錯垃圾隨時提醒

於鳳傑口中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是對角溝門村中的一個「新興職業」。每天早上7點前,他們就要完成村內所有垃圾的分揀。快60歲的季秀啟就是其中之一。垃圾指導員為村內公益崗位,每月工資有2200元錢。

他告訴記者,村子裡這樣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有三個,三人每天輪班,「一般4點多就起,最晚4點半,騎著專用的電動車挨家挨戶分揀垃圾,統一投到村門口十幾個垃圾桶中。」

在村子裡一趟走下來,往往需要兩個小時左右。季秀啟說最晚早上6點半就得弄完。如此趕時間是因為路過的垃圾運輸車每天7點準時就會來村子收垃圾,「我們村是鄉裡第一家,收完我們村的還得向北,把整個喇叭溝門鄉收完。」

看到垃圾扔錯的,季秀啟需要自己撿起並放到正確的桶中。有時村民起得早,碰上了,季秀啟還得囑咐幾句,無非是提醒下正確的分類處理方法。這也是他作為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工作之一。雖然早早完活兒,季秀啟和同事還會在村裡轉悠,看到扔錯垃圾隨時提醒。

除了這些,他還隨身帶著一個小本,看到垃圾分類做得好的村民,就在對應的編號內打個高分,相反則是低分。這是對角溝門村今年5月開始實行的積分獎勵制度,最高每戶獎勵80元錢。

「以鼓勵為主,如果做的不好就是提醒兩句,不會罰款,獎勵也由村大隊支出發給村民。」劉俊雲表示。由於是上個月剛開始實行,目前統計結果還未出來。

彭明濤把垃圾送入肥料箱。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貨櫃」變垃圾為肥料

每天途經對角溝門村的垃圾運輸車分兩類,一個運輸其他垃圾,送至懷柔區垃圾綜合處理廠進行處理。另一個運輸廚餘垃圾,送至對角溝門村東側1公裡處的站點,村民管這裡叫「中轉站」。至於剩下的沙土,則由村民自己或村大隊送至附近空地進行填埋。

在垃圾中轉站內,除了運輸車,最醒目的就是院內兩個「大貨櫃」。這種「貨櫃」叫箱式可卸式廚餘垃圾肥料箱,單價超過80萬元。廚餘垃圾裝進到「箱內」,經過處理可用作肥料。

彭明濤在中轉站負責垃圾裝箱工作。每天,裝有廚餘垃圾的運輸車來到這裡,將垃圾倒入院內的「盤子型」大容器中。彭明濤需要用鏟子一點點再鏟進垃圾桶中,通過廢料箱一側的掛鈎,將垃圾桶抬上肥料箱頂部並倒入。

「整個箱子能裝8噸左右,根據每天送來的垃圾量,多的話一般7到8天能裝滿,少的話得十幾天裝滿。」通過近10天的放置處理,等到箱子「滿倉」後,再由運輸車運輸至對角溝門村西側的空地進行填埋發酵,「15天左右發酵後,就可以用做肥料,主要用於村子裡養花、種樹這種公共活動。」

垃圾分類帶來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喇叭溝門鄉環境辦公室科員王喜幾說,以往3輛運輸車一天下來拉完,很多村子垃圾還有剩餘,「不管什麼都往一塊放,果皮混著塑膠袋還帶著沙土,這些統統拉近懷柔城區的綜合處理站,光中轉站到懷柔城區就90公裡,效率非常低。」

對角溝門村內環境優美。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管理一直是近年來各地關注的重點問題。北京市懷柔區是住建部明確的全市三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和資源化利用示範區」之一,而位於懷柔北部喇叭溝門鄉南側的對角溝門村今年被選為市垃圾分類示範點。從垃圾源頭開始,分類處理的措施就伴隨著垃圾的「一生」。走在對角溝門村內,整齊的房屋,乾淨的街道,對村民來說,他們也深深感到了垃圾分類處理給家鄉帶來的變化。

新京報記者 張羽 編輯 張牽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把4個垃圾分類桶背在身上,重慶128位垃圾分類指導員這樣走街串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過期藥品、廢舊電池這些是有害垃圾,不僅是不可回收物,還會對環境造成很大汙染」、「大棒子骨不是廚餘垃圾,因為不易腐蝕掉,它是其他垃圾」……今(12)日,作為渝中區垃圾分類示範社區,渝中區大溪溝街道人民村社區來了場垃圾分類遊戲大作戰。
  • 昌平這個村,垃圾分類人人會!
    據了解,這種上門收垃圾的模式,於2018年7月就已在燕子口村開展。「這個模式好,一是省事,再也不用出門倒垃圾了;二是準確,每天收垃圾時指導員會幫忙指導分類。」李華對這種垃圾收集模式讚不絕口。一年多的時間,村民們已經將垃圾分類變成了一種生活習慣。
  • 北京懷柔首個垃圾分類主題公園亮相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懷柔區獲悉,懷柔橋梓鎮首個垃圾分類主題公園日前完成升級改造,向市民亮相。該公園位於前辛莊村東南角,佔地約2000多平方米,由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置站、4類垃圾回收站和垃圾分類宣傳微景觀構成。
  • 江村溝封場在即,西安垃圾何處去?
    但劉高興這樣走街串巷收破爛的人卻是越來越少。但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對粉巷君表示,希望在西安重新建立這樣一個「大千世界」。這事,還得從西安城區唯一的垃圾填埋場——江村溝說起。01江村溝,位於西安東郊白鹿原,溝深140多米,附近有村落名為「江村」,因此得名。很長一段時間,這裡是西安城區唯一的垃圾填埋場。
  • 懷柔喇叭溝門:金蓮花叢中品嘗滿族二八席
    在京北的懷柔喇叭溝門喜鵲登科滿族風情園,有一片北京最大面積的「金蓮花海」。5月底將爭相盛開,市民可到此參與觀光採摘、親子遊園,還可吃到滿族特色的二八席以及野菜宴、養生宴等。喜鵲登科滿族風情園位於111國道邊,是去豐寧壩上草原的必經之路。
  • 北京懷柔北溝村的兩日遊,玩什麼了?
    我們利用周末兩天去懷柔北溝村遊玩,很開心,分享給朋友們,可借鑑,可不同,口味由你定。之前在遊玩中也分享了幾篇,但還有些意猶未盡,今天總結在一起再分享給大家。我們周六早上出發,上京藏轉京承,路上有點堵,1個多小時到達北溝,因是許多朋友一起玩,有些比較遠,不能一起到,在等朋友的過程中,我便在入住的小院和村子裡隨處轉轉,雖然是第二次來了,還會發現許多沒看到過的,上次來瓦廠還可以進去看看,這次不能隨便進了。
  • 朝陽黑莊戶:網際網路+智能垃圾分類 促進村民養成垃圾分類「老習慣」
    5月1日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垃圾分類正式全面推行。而在朝陽區黑莊戶地區的麼鋪村,垃圾分類早就已經開始。麼鋪村從一年前開始試行「網際網路+智能垃圾分類」新模式,在村內採取「固定智能設備+流動上門回收」的形式。垃圾分類對麼鋪村村民而言,已從「新時尚」變為家喻戶曉、人人踐行的「老習慣」。
  • 愛輝區農村環境大變樣
    愛輝區農村環境大變樣 2020-12-15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龐各莊鮑家鋪村入選首批垃圾分類示範村
    家門口的垃圾桶貼張二維碼「身份證」  走進鮑家鋪村,每家每戶大門前都有一綠、一黑兩隻桶,綠的用來放廚餘垃圾,黑桶則放其他垃圾。雖然外觀與普通垃圾桶沒什麼區別,但桶側卻貼有一個二維碼,相當於這隻桶的「身份證」。垃圾分類指導員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哪戶村民沒做好垃圾分類,指導員會將照片上傳到系統進行登記。同時,指導員還要開展敲門行動,提醒村民按要求進行垃圾分類。
  • 廚餘垃圾超過三次沒扔對 分類指導員將「家訪」
    小區家委會主任、垃圾分類指導員崔湘文回憶,1996年,住在院裡的退休教師們在宿舍院門口的小黑板上寫了《致居民的一封信》,小區垃圾分類歷史從此開始。  最初的垃圾分類很粗獷,小區買了3個大垃圾桶,貼上不同標誌,分別投放可回收垃圾、塑料泡沫和廢舊金屬。2003年開始,院裡的垃圾分類更加規範,分成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種。
  • 改廁所清垃圾,鄉村環境大變樣
    日前,走進邯鄲市邱縣新鮮莊村,藍天白雲下,綠樹掩映中,平整硬化的村道街巷裡,看不見垃圾蹤影,遊園、菜園、公園穿插左右,坑塘景點鑲嵌其中。生活環境的變化讓村民劉玉琴有了拍照的愛好,手機內存因此常常爆滿。 「廁所不怕看,乾淨著咧!」
  • 大興有位垃圾分類指導員,最希望早點「下崗」
    每天清晨6點半,大興區亦莊鎮富源裡社區的垃圾桶邊都會出現一位老人,挨個打開垃圾桶取出裡面的垃圾仔細檢查,有些垃圾需要他挑揀出來放到專門的垃圾桶……不知道的以為他是拾荒老人,其實他有一個非常新潮的身份——垃圾分類指導員。
  • 北京懷柔的北溝村,秋天可以去遊玩撿慄子了。
    要說北京郊區遊,村子建設風格和裝飾都比較有特色,有整體感,充滿浪漫氣息的地方,北溝要算上一個,且比較獨特了。整個村莊有成片的慄子林環繞,秋天可以到這裡撿慄子,懷柔的慄子在北京還是不錯的。北溝瓦廠夜景,這家民宿要是北溝村最早的民宿了,是一對外國夫婦在原有的琉璃瓦廠基礎上改建成民宿,很有歐式風格。
  • 夜觀星宿成特色 北京懷柔喇叭溝門村建觀星臺引客來
    現如今,在懷柔區喇叭溝門村,夜觀星宿已經成為一大特色休閒活動。山清水秀的小山村,把能見度高的優勢做足,建起了天文觀測平臺,以此帶動休閒旅遊等產業發展,進一步助力村民增收。據了解,喇叭溝門村是低收入村,早些年,村裡缺少帶動村民增收的好項目、好產業。
  • 「創城」促宜居|走街串巷,看門頭溝變化
    「定都峰下第一村」——潭柘寺鎮桑峪村在環境建設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由於村內道路狹窄,公路兩側的綠化美化受到了限制。村兩委積極想辦法,利用木條釘制了方形的「花盆」,外麵粉刷油漆,裡面栽種鮮花,奇思妙想為鄉村增色不少。由於村民私家車越來越多,村裡停車難也成了問題。桑峪村在相對寬敞的區域劃上停車位,避免了車輛無序停放。
  • 大興5個小區、2個村獲評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
    自9月中旬,北京市2020年第一批示範小區、村創建工作啟動以來,經過區級評議、現場核驗、市級綜合評議的創建工作程序,按照「嚴格標準、確保質量」的工作要求,確定全市174個小區、村獲得2020年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榮譽。其中就包括咱大興區5個小區、2個村。
  • 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街道:垃圾分類指導員培訓暨基礎知識考試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12月8日上午,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專班組織包括社區分管負責人、物業公司管理人員、垃圾分類指導員共計231人,在街道便民服務大廳二樓會議室召開街道轄區垃圾分類指導員培訓會議。
  • 懷柔見聞錄:渤海鎮北溝村的精品民宿(市井系列之70)
    前天,我們有幸參加了北京攝影愛好者協會組織的懷柔外拍活動。整整一天時間,看了兩個村子,看了兩個小鎮,去了雁棲島。整個過程,新鮮、生動、愉快,真有點目不暇接的感覺,收穫頗豐。作為這次活動的首篇,先說說懷柔渤海鎮北溝村。
  • 懷柔916交通時刻表,~~小編推薦!值得收藏!!
    、北八道河、對角溝門、大甸子、下窩鋪、東岔、上臺子。發車時間:湯河口-琉璃廟:9:00;14:30 琉璃廟-湯河口:9:50;15:20 湯河口-孫柵子:站點:湯河口西、湯河口東、古石溝門、東黃梁、蘭營、王四溝門、老西溝門、長哨營、楊樹灣、二道河東溝、二道河、七道河、北八道河、對角溝門、大甸子、北甸子、喇叭溝門、下榆樹甸、中榆樹甸、下河北、西營子、孫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