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有位垃圾分類指導員,最希望早點「下崗」

2020-12-19 北京日報客戶端

每天清晨6點半,大興區亦莊鎮富源裡社區的垃圾桶邊都會出現一位老人,挨個打開垃圾桶取出裡面的垃圾仔細檢查,有些垃圾需要他挑揀出來放到專門的垃圾桶……不知道的以為他是拾荒老人,其實他有一個非常新潮的身份——垃圾分類指導員。

「秋老虎」威力不減,中午氣溫都在30度以上,白金忠頂著烈日檢查每袋垃圾並掃碼上傳數據。

今年66歲的白金忠是亦莊鎮本地人,可以說和美化環境打了一輩子交道,他參加工作就在鎮裡的綠化公司工作。開始實行居民垃圾分類後,剛退休的白金忠琢磨著發揮自己本鎮人和居民好溝通的優勢自告奮勇成為垃圾分類指導員。

遇到正在扔垃圾的居民,白金忠都要親自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剛開始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白金忠遇到不少居民的不理解,但隨著亦莊鎮逐步推出的垃圾分類舉措讓居民有了垃圾分類的熱情。

亦莊鎮社區垃圾分類趣味運動會讓居民在遊戲中了解垃圾該怎麼分類。

亦莊鎮內居民每戶一個二維碼,扔垃圾時要把不乾膠二維碼貼在自家垃圾袋上。白金忠檢查掃碼後,後臺會根據垃圾分類情況打分,積分可在社區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

垃圾分類完全正確的居民不到三個月就可以用積分換一桶油。

每天上午7點到11點,下午2點半到4點半是白金忠的工作時間。為了配合居民的生活習慣,白金忠每天6點半就到崗,下午基本要5點多以後才下班。

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負責的27個垃圾桶裡的垃圾挨個用手機掃碼,同時要檢查裡面的垃圾分類是否合格,然後上傳到垃圾分類打分平臺為每戶居民的垃圾打分。白金忠要把分類不合格的垃圾重新分類,廚餘垃圾專門收集到廚餘垃圾集中區,這一通操作下來垃圾收集車就正好到了。

每袋垃圾分類是否正確,後臺數據都有記錄。

等收集車開走後,白金忠就開始擦洗垃圾桶、清掃垃圾桶周邊衛生,再之後的工作就是「走路」。

27個垃圾桶分布在社區不同位置,白金忠要在這些垃圾桶間不停巡視,居民扔的垃圾隨時要檢查掃碼,遇到扔垃圾的居民還要順便講講垃圾分類的方法,一天下來兩三萬步是常事。

亦莊鎮曉康社區新設置的掃碼投放垃圾桶可以讓居民自己掃碼,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從7月28日亦莊鎮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鎮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普及活動,居民垃圾分類的習慣逐步培養起來,全鎮參與垃圾分類家庭已達93%,投放正確率連續五周維持在90%左右。而白金忠的工作也逐漸輕鬆起來,如今他最希望居民們的垃圾分類完全合格,自己可以早點「下崗」。

來源:北京晚報·新聞紀錄 記者:安旭東 文並攝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焦點

  • 把4個垃圾分類桶背在身上,重慶128位垃圾分類指導員這樣走街串巷
    )日,作為渝中區垃圾分類示範社區,渝中區大溪溝街道人民村社區來了場垃圾分類遊戲大作戰。記者了解到,這次人民村社區進行垃圾分類的居民樓共有6棟,共涉及305戶居民。重慶恆奧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6棟居民樓正式進行垃圾分類後,居民樓下不僅給大家放置了垃圾分類的垃圾箱,他們每天晚上6點至8點,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到樓棟附近固定的點位收集廚餘垃圾,每半個月還要來收集一次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
  • 北京大興韓家鋪村探索智能設備,「積分+兌換」方式助力垃圾分類
    分類指導員正在掃碼收集垃圾永定河大興段東岸,龐各莊鎮韓家鋪村最近在探索垃圾分類模式上用上了智能設備:分類指導員掃描村民家門口垃圾桶上的二維碼,就能在APP上記錄相應積分,如果發現分類不正確韓家鋪村是龐各莊鎮第一批美麗鄉村,步入村中,鄉間小路乾淨整潔,民房牆體進行了統一美化,就連犄角旮旯,也難覓生活垃圾的蹤影。村子不大,總共120多戶村民,家家戶戶門前都擺上了鎮裡配發的統一制式分類垃圾桶,一綠一黑,綠色收集廚餘垃圾,黑色收集其他垃圾,每個桶上還有專屬二維碼,用來對接鎮裡的垃圾分類數據平臺。
  • 廚餘垃圾超過三次沒扔對 分類指導員將「家訪」
    小區家委會主任、垃圾分類指導員崔湘文回憶,1996年,住在院裡的退休教師們在宿舍院門口的小黑板上寫了《致居民的一封信》,小區垃圾分類歷史從此開始。  最初的垃圾分類很粗獷,小區買了3個大垃圾桶,貼上不同標誌,分別投放可回收垃圾、塑料泡沫和廢舊金屬。2003年開始,院裡的垃圾分類更加規範,分成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種。
  • 垃圾分類指導員專職分揀廢棄口罩:家人很擔心,但總得有人幹
    早上8點多,垃圾分類指導員李殿臣騎著電動自行車來到白紙坊街道萬和世家小區。測量體溫、出示通行證件後,他從西門進入,直奔3號樓前的垃圾桶站。在這裡,除了平時裝廚餘垃圾的綠桶、裝其他垃圾的灰桶、裝可回收物的藍桶外,還多了個專門裝廢棄口罩的紅桶。
  • 懷柔對角溝門村:垃圾分類指導員走街串巷,村裡大變樣
    食物殘渣應當先倒入廚餘垃圾桶,再將塑料碗放入其他垃圾桶……從去年開始,在懷柔區喇叭溝門鄉對角溝門村,家家門口放置了分類垃圾桶,村裡還有垃圾分類指導員教村民如何將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這一年,村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 院門口裝著分類垃圾桶的鐵箱。
  • 「垃圾分類「益」起來」榜樣凝聚力量 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自今年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張維蘭積極報名參加垃圾分類桶站指導員工作,社區工作者多次勸她照顧老伴兒要緊,但她卻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黨和政府號召垃圾分類,我一定要從自我做起並帶頭髮揮作用,帶動身邊人做好垃圾分類。」
  • 大興2200餘個基層黨支部齊參與 推進垃圾分類快速落地
    6月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大興區了解到,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大興區委便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區委常委會、深改委會等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指導制定《北京市大興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以及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居住小區垃圾分類、生活垃圾減量等4個「實施辦法」,明確工作目標任務。
  • 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街道:垃圾分類指導員培訓暨基礎知識考試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12月8日上午,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專班組織包括社區分管負責人、物業公司管理人員、垃圾分類指導員共計231人,在街道便民服務大廳二樓會議室召開街道轄區垃圾分類指導員培訓會議。
  • 北京垃圾怎麼分類 北京垃圾分類攻略
    在北京垃圾怎麼分類呢,有什麼分類技巧呢,小編相信小夥伴們一定都想知道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北京垃圾分類攻略,希望大家喜歡。  十問北京垃圾分類  北京垃圾分類將修法,擬明確個人分類責任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成效追蹤 當個「會分垃圾的文明人」
    南京市為推進垃圾分類投入分類指導員10800人,要求每一個收集點規定的投放時間都要有一名分類指導員。南京生活垃圾分類立法工作參與者、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地方立法與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湯善鵬說,設置垃圾分類指導員,是《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的重要措施。實行定時定點集中投放,目的是能夠開展現場指導和監督。
  • 大興5個小區、2個村獲評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
    」西紅門鎮鴻坤·理想城禮域府西紅門鎮禮域府小區按照鎮黨委政府關於垃圾分類的統一部署,結合小區工作實際,由原來的38組桶站合併為19組垃圾桶站,並配備19名垃圾分類指導員。產生的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及裝修垃圾,分別與有資質的單位籤訂收運合同,分類收集、運輸、處理生活垃圾,形成閉環銜接。
  • 探訪北京社區垃圾分類 大棒骨玉米芯等成「易錯題」
    北京新版垃圾分類施行首日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部分社區配垃圾分類指導員,有居民主動分類投放  大棒骨玉米芯成垃圾分類易錯題  昨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新京報記者到朝陽區、西城區多個社區探訪居民垃圾分類情況。已經開展垃圾分類的社區,均配備了垃圾分類指導員,社區中多數居民能夠主動分類投放垃圾。
  • 賽罕區實行「四位一體」舉措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呼和浩特日報訊 賽罕區按照《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試行)》精神,試點先行、先易後難、示範推進,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據悉,賽罕區實行「四位一體」工作模式,先行試點示範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大興居民多彩活動扮靚文明城區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日前,「新時代 新國門 新大興」2020百姓春晚在大興區影劇院大劇場舉辦。作為2020年「萬人萬家·志願創城」主題系列活動的首場演出,百姓春晚吹響了大興創城工作衝刺階段的號角。
  • 垃圾分類"倒計時" YMG全媒體記者揭秘如何"倒垃圾"
    小畫冊順口溜 幫你學習分類知識《辦法》出臺,標誌著市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已經納入法治框架和社會治理體系,由以往的個人自願、自發行動,正在轉變為每個市民應盡的法律義務,成為社會治理的共同守則。「市民朋友在源頭收集時,按照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這四類進行分類收集,再分類投放到對應的垃圾容器中。」
  • 北京大興清和園小區和德茂社區垃圾分類執行好多了
    7月10日本報刊登《夏天的綠桶最讓人不放心》,報導了北京市多個小區的垃圾分類執行情況。其中大興區清和園小區和德茂社區,當時執行情況並不理想,出現廚餘垃圾處理不完善,有蚊蠅和異味,垃圾分類指導員工作量大等問題。近日,記者再度造訪這兩個小區,發現垃圾分類執行情況好多了。
  • 垃圾分類有竅門:拿不準的歸「其它垃圾」
    北京市正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但許多居民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垃圾不好歸類。記者日前開展採訪,相關專家建議,市民在垃圾分類時大可不必太糾結,垃圾分類的目的是方便末端處理,提高垃圾處理效率,遇到不好分的難題時,不妨從垃圾終端處理方式倒推、判斷。
  • 你會倒垃圾嗎?垃圾分類即將開始,記者為你揭秘如何「倒垃圾」
    給積分兌換日用品 「倒垃圾」還能賺錢這個真的可以有在11月20日「開張營業」的芝罘區向陽街道北大西街大廟廣場東側社區便民服務站,垃圾正確分類投放可以獲得5個積分,出售可回收物不止給錢還有積分能兌獎,積分積攢到30分以上即可換取相應價值的溼巾、香皂、調味品等日用品……這家包含社區超市、可回收物回收站
  • 垃圾分類指導課走紅北京社區,「搶手」講師暑假排滿40節課
    垃圾分類工作正在全城推進,很多社區也都抓緊時間利用暑假給老人和孩子們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環保課成為今年暑假社區課堂最主要的內容,不少垃圾分類指導員的日程都爆滿,一名資深垃圾分類指導員在這個暑假甚至被安排了近40節課,「幸虧我做了多年推廣,形成了很多課件,否則這個講課密度,備課都來不及。」
  • 【南京】志願者進社區 聽聽居民對垃圾分類的意見
    他說,「垃圾分類於國於家都特別有意義,所以我想積極參與這項公益。」他與工作人員一起剛搭建好工作檯,就有居民主動「找上門來」。王大媽是仁錦苑居民,今年72歲的她反映,「垃圾分類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民生問題必須要考慮老百姓的切身感受。」綜合執法大隊隊員楊敏見狀,趕緊拿出筆紙用心記錄。大媽表示,經過一個多月的定點投放,生活中她已習慣了垃圾分類,但她認為小區收集點地址設置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