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佛有沒有色身?法身佛化身佛報身佛的差別是什麼?

2020-12-16 醉臥白雲間

真佛有沒有色身?法身佛化身佛報身佛的差別是什麼?

宣化和尚說真佛沒有色身,但是真佛有沒有色身呢?答案是真佛是有色身的!

宣化和尚有幾個問題沒有搞明白:一、真佛有沒有「色身」?二、佛有「色身」難道我們就應該以色身見佛嗎?三、法身佛化身佛報身佛的差別是什麼?

如果這幾個問題搞明白了,相信宣化和尚也就不會說真佛沒有色身了!

佛有三身:法身佛、化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和報身佛都與色身有關:報身佛是佛功德和心胸境界所自然顯現出來的形象;化身佛是佛量根施道為了救度不同的眾生,而示現度化眾生的各種不同的形象!唯獨法身佛和色身無關,法身佛是佛把法性和自心完美結合結果(也可以說成果或成就),法性和心的融合,所以才有了法身。

佛既然有三身,那麼我們見佛的時候,應該見佛三身的哪一身呢?那麼,誠如金剛經所言:不應以色見如來,不應以音聲求如來,應觀如來法性身!也就是說我們見佛的時候,我們不該去觀察和過於注重佛的非常好看非常莊嚴的外貌,也不應該去貪求佛講法時的美妙的音聲,不要被佛的外貌和佛的音聲所迷惑,我們應該觀察佛的法性身!如果過於在意佛的外貌和音聲則會生起欲望,被欲望所迷惑,如果不在意佛的外貌和音聲,而去觀察佛的內在品質、內在法身,才能夠真正發現成佛的寶藏!

也可以說金剛經也是在勸導佛弟子,不要貪戀佛的化身和報身,要觀察佛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法性,只有觀察佛身上的法性,最終才能夠真正的見性成佛。

這就是告訴我們,真佛雖然有色身,但是我們不應以色身見佛,應觀如來法性身!

相關焦點

  • 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分別是什麼意思?
    一般眾生若有機會見到佛,通常是見到化身佛或應身佛。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化身佛是佛所變化出現之影像,是為了眾生的需要才出現。報身佛是指莊嚴報身,或者說圓滿報身。如毗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圓滿報身,現正在色究竟天為菩薩說法,一般眾生並沒有機會看到。
  • 什麼是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
    什麼是佛呢?斷證圓滿就是佛。佛有法身佛和色身佛,色身佛又有報身佛和化身佛。法身佛是本體上的佛,色身佛是顯現上的佛。法身佛是諸法的本性,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覺性,只是有的顯現了,有的沒顯現。他是自然任運地圓滿斷證功德。色身佛是從法身中,依眾生的福德力而顯現的。
  • 佛教中的「三身佛」是哪三身
    身即聚集之義,聚集諸法而成身,故理法之聚集稱為法身,智法之聚集稱為報身,功德法之聚集稱為應身。又作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法佛報佛應佛、法身報身化身、法身佛報佛化佛、法佛報佛應化佛、真身報身應身、自性身滿資用身化身、自性身應身化身、法身應身化身、法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自性身食身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化身佛、正法佛修成佛應化佛、佛所見身菩薩所見身二乘凡夫所見身。
  • 大雄寶殿裡的「三身佛」是哪三身?
    又作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法佛報佛應佛、法身報身化身、法身佛報佛化佛、法佛報佛應化佛、真身報身應身、自性身滿資用身化身、自性身應身化身、法身應身化身、法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自性身食身化身、法身佛受用身佛化身佛、正法佛修成佛應化佛、佛所見身菩薩所見身二乘凡夫所見身。第一法身。身是積聚義。凡夫眾生,是積聚業報以為身,隨業受報,感召四大色身。
  • 論佛的法身報身化身
    十方三世一切佛,佛佛相同,佛佛相等,每尊佛壽命境界覺悟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在因地發願不同,才有了不同的佛,如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佛,正法明如來,神通遍照佛等,從佛法的角度來講,這些佛的示現不外乎報佛化佛,化身佛隨眾生因緣示現長短,如釋迦牟尼佛壽八十,報佛如同阿彌陀佛,藥師佛等等
  • 什麼是佛的「三身」?
    大乘佛教認為:「身」有「體」之意,有「聚積」之意。所謂聚積,是指由聚積功德和覺悟而成就的佛體。於是發展為佛有二身、三身、四身、五身以及六身等說,其中以佛具三身為最基本的說法。「三身」也稱「三佛」,指三種佛身,即釋迦牟尼的三種形象。按《大乘義章》的說法,佛有「法身」、「報身」、「應身」。第一,法身:又作法性身、自性身。指佛陀證悟的法性。佛以法性為體,故名法身。佛經上說:「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指的是佛陀自證的境界,是涅槃三德之一。
  • 佛身,報身,化身,三者有何不同?
    弟子:佛陀的法、報應和化身有什麼不同? 師:一般來說,也可以叫佛體的法體和色體(身體,化身的體是色體)所以可以分為兩種。佛法身:法身是所有法的本質,佛法世界,沒有形象。看不見他的身影,為什麼叫他「身」呢? 因為法體是所有佛祖功德的源泉。例如,整個宇宙依靠虛空而存在,虛空是無依無靠的,沒有虛空就無法形成三千世界的地方,。有了虛空就能有三千世界。色身:法身高於一切法性,一切功德佛性,當無形,無偽功德圓滿成就,色身即可出現。
  • 佛教常說的「法身、報身、化身」是何意義
    夏魯寺壁畫:毗盧遮那佛(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丹珍旺姆)法身、報身、化身為佛的三種身。又稱三佛或三佛身。第一法身。身是積聚義。凡夫眾生,是積聚業報以為身,隨業受報,感召四大色身。佛是業盡識空,只有一個清淨之身,妙色之體。法身是理積聚,就是積聚真如妙理為身。真如是圓滿清淨,遍一切處,法身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印度語毗盧遮那,意譯為遍一切處,清淨法身,猶如虛空一樣的,圓滿周遍,十方世界。法身:有自性清淨法身,離垢妙極法身二種。自性清淨法身:是眾生本來具足的天真佛性,在有情眾生分上,叫做佛性,在無情萬物方面,叫做法性。
  • 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與釋迦牟尼佛,究竟是什麼關係?
    ,究竟是什麼關係?佛教認為,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應身),有的宗派又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以理法聚而為法身,智法聚而為報身,功德法聚而為化身,一佛具此三身,三身即成一佛。與此相應,又有「三身佛」之說:法身佛即毗盧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報身佛即盧舍那佛,指經過修習得到佛果,享有佛國(淨土)之身;化身佛(應身佛)即釋迦牟尼佛,指佛為救度眾生、隨緣應機而呈現的各種化身。
  • 佛有三身,分別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
    佛有三身,分別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
  • 什麼叫法身、報身、應身?
    所以把因不斷地修,積攢到最飽滿的時候,體現的就是他圓滿報身。這種圓滿報身在整個色法宇宙裡是最清淨、最莊嚴的,任何色身都比不過他,叫圓滿報身。所以這個報身,是有始無終的。有始是什麼呢?就我們修圓滿成就的那一剎那,然後盡未來際再具足了佛的功德,這是一種擬人化的描述,等於把法身的最佳狀態從現象上體現出來,可以這麼理解。
  • 簡單聊佛法:佛的三身法身應身報身,哪個是真身?應依何來修行
    詐騙分子的手法也與時俱進,只有你遇不到,沒有他想不到,一環緊扣一環的套路,沒有個消停,如果被盯上,絕難脫身。而所有這一切,都可以用佛法來解決。就拿最常見的詐騙來說,都是利用了人們的貪心心理,或者是與自身切身利益相關的事,如果你著相,如果你沒定力,沒智慧,那麼極易上當受騙。
  • 「清淨法身佛」,這五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裡,有一種遺憾叫做不識本心:自心本是無戲論的法身自性,淪陷在迷亂輪迴淤泥中,委實可惜。心的本性是佛性,心的本性是法身。何謂法身?佛有三身:化身、報身、法身。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人前所示現的就是化身。
  • 怎麼理解法身、報身、應化身
    佛作為眾生所信仰的對象,可以說是一種物質性的存在,也可以說是一種精神性理念、信息層,這就涉及到佛的三身:法身、報身與應化身了。法身無形無相,隨眾生的機緣,佛以無礙智種種神通變化讓有緣眾生產生信心,或者住如夢三昧在夢中示現佛相,或者有種妙香過來,讓你感覺到佛的真實性。所以我們有沒有智慧,就看我們對佛的存在有沒有信心。佛是什麼?佛是覺,佛是智慧,吾人自性就具足佛性,具足對法界理和事的智慧把握。
  • 佛學:佛身論、毗盧遮那佛、燃燈佛、寶積佛
    相傳釋迦牟尼入滅後,其弟子出於對他的懷念,開始了佛陀崇拜的歷史,並發展出永恆的釋迦牟尼佛的佛身觀,產生了現實身(色身)的佛和永遠身(法身)的佛的觀念,這種對佛身的研究就是佛身論。佛身論主要有兩個內容:二身論,即色身與法身,佛弟子以入天的釋速車尼佛為色身,以不天的教法為法身,色身是有生天的,法身則水不天,為佛弟子水遠的歸依。三身論,是在大乘佛教晚期成形,法身、報身、應身。所謂法身就是不滅的教法,報身是證悟後具足圓滿的佛身,應身是佛為教化眾生顯現的佛身。這三身是大要佛教中最普通的說法。
  • 揭秘:大日如來佛與如來佛有何區別?是指同一個?
    佛/如來/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天人師/調御丈夫/世尊等共十種稱呼,都是佛的不同的說法,不同的名字,代表一樣的都是佛.其實據說,佛本來有一萬個名字,因為我們世界人智慧有限,根本記不住,於是,在傳播的時候,佛就只說了一千個名字.可是,同樣,人門還是記不住,直至現在,世上只傳播了佛的十個名字.
  • 什麼叫千百億化身呢?
    恭錄自《六祖壇經淺釋》 什麼叫千百億化身呢?怎會一個身而有千百億化身呢?說佛有千百億化身,但這與你和我有什麼關係呢?沒有什麼關係!總之你有一個好榜樣,別人照著學,這就是你好的化身,若你有一個壞榜樣,像鬼一般,別人若跟你學鬼樣,這就是壞的化身。 若什麼也不想,「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不生,本來佛性就現。但你是否能不生呢?你是否能沒有妄想呢?你若能沒有妄想,這就是佛了;但若未達到這境界,就要修行。 若不修行,則人還是人,狗還是狗。
  • 真心裡的三身佛,了生死,出輪迴
    學佛的人都聽說過,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慧能大師說,每個人自性中也有三身佛,自性清淨即是法身佛;本性無二,不染善惡,此名報身佛;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化身佛。我們真心本來具足法報化三身,不須向外去求。
  • 達摩祖師:佛無過患,眾生顛倒,不覺不知自心是佛
    像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等等,這些就叫作佛的色身,還不是法身。佛的色身是為了方便和我們這樣的凡夫人溝通而出現的,人是什麼樣子,佛就以人的形象出現。六道輪迴當中有很多佛的化身。比如說地獄當中也有佛的化身,佛就以地獄眾生的形象出現;動物裡面也有佛的化身,但如果佛以人的形象出現,那跟動物沒有辦法溝通,沒有辦法去度它們。所以,佛就會以動物的形象出現在動物當中,外表上看都是一樣,但是內在證悟的境界不一樣。對人類來說也是一樣,佛度人類的時候以人類的形式出現。
  • 淨土宗:法身佛即法性真如海,十方諸佛共證一法身
    首先,對佛稟白,我善導,至誠恭敬,運心廣大,歸命盡虛空遍法界十方法、報、化三身諸佛。法身佛即法性真如海,十方諸佛共證一法身。此法性真如像大海般的深廣,故云法性真如海。由真如法身衍生出來的報身度化登地菩薩,由報身應眾生機緣顯現的無量化身,對此法、報、化三身諸佛悉要平等地恭敬歸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