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結構段表述歸命佛寶與僧寶。首先,對佛稟白,我善導,至誠恭敬,運心廣大,歸命盡虛空遍法界十方法、報、化三身諸佛。法身佛即法性真如海,十方諸佛共證一法身。
此法性真如像大海般的深廣,故云法性真如海。由真如法身衍生出來的報身度化登地菩薩,由報身應眾生機緣顯現的無量化身,對此法、報、化三身諸佛悉要平等地恭敬歸命。
同時還要一心歸命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一切諸菩薩。一一菩薩又有無量眷屬,無量的身相莊嚴及無量神通。這些菩薩或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賢位,或是證入十地聖位,數量之多,如大海般無涯無際。
此三賢十地諸菩薩,因地修行的時劫或已圓滿,或未圓滿 ;果上的福慧或究竟,或未究竟 ;現行的煩惱,或已斷盡,或未斷盡 ;煩惱習氣或完全消除,或尚未完全消除 ;自行化他的功行或有作意 (七地以還) ,或契入無作妙用 (八地以上) ;
或已證一切智,或未證一切智 ;直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未破,「正受金剛心」,以薩婆若(一切智) 相應之一念金剛智斷盡無明,便頓然獲證常樂我淨之涅槃果德。
這四十一階位的菩薩,我以平等的恭敬心悉皆歸命。同時祈願法、報、化三佛菩提無上尊,以無障礙神通威神力量,於冥冥中,加持攝受,我亦以平等恭敬心悉皆歸命。
還有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聲聞、緣覺與菩薩之三乘諸賢聖,長劫以來常隨佛學,效法佛的同體大悲心,自行化他,精進無退,亦恭請祈願他們遙相加被,令我得念佛三昧,隨心願得見十方諸佛。
請看偈頌 :
我等愚痴身,曠劫來流轉,今逢釋迦佛,末法之遺蹟,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定散等回向,速證無生身。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說偈歸三寶,與佛心相應。十方恆沙佛,六通照知我,今秉二尊教,廣開淨土門。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第三結構段是歸命淨土法門。首先,自忖根機,我等愚痴業報身,迷惑顛倒,曠劫以來,於三界六道,常沒常流轉,今生幸得人身,幸遇釋迦佛末法之遺教,尤其是淨土經典所昭示的阿彌陀佛本願之海,往生極樂世界之要門。
《觀經》所示定善與散善二門,平等回向,悉可得蒙阿彌陀佛弘願攝受接引,往生到極樂世界,成為阿鞞跋致菩薩,疾速證得無生法忍。
《觀經》所示的定善與散善二門,從判教角度來看,乃屬菩薩藏,義理境界如大海般深廣之一乘圓頓教。我於此宣說歸三寶偈頌,欲與十方諸佛拯濟群萌的平等慈悲心相應,作如來使。
十方恆沙諸佛以六種神通 (即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 ,能現量觀照了知我的心願。我現今欲秉承本土釋迦牟尼佛和極樂阿彌陀佛兩尊佛的教敕,廣開念佛往生淨土之妙門。自信教人信,真成報佛恩。
最後一偈是回向發願,願以此撰述《四帖疏》的功德,平等回施一切眾生,俾法界一切有緣眾生共同發起念佛往生成佛之心。
此「歸三寶偈」表明導祖深沉的淨土情懷。厭離娑婆,欣慕極樂。至誠懇請十方三寶加被,令凡夫業識心頓開佛慧,如實闡釋經文法義,為末世注經者作一表範。——大安法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