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鄉石門坎,一個古老而又傳奇的地方,傳遞的都是滿滿正能量

2020-10-11 鵬城葉生

石門坎,位於貴州接近川滇最邊緣的西北角,距威寧縣城140多公裡。平均海拔2200米,最高處薄刀嶺2762米,最低河谷1218米。在文化版圖上,這裡曾是茅塞未開的地方,居住著「晦盲否塞」、結繩刻木的大花苗,他們遷徙到這片屬於彝族土目的地盤上,刀耕火種,受土目和官府的盤剝,過著農奴式的貧困生活,而在二十世紀初,隨著英國傳教士柏格理的到來,這裡名聲鵲起,迅速成為「西南苗族文化的最高區」,在西方人眼中擁有「文化聖地」、「海外天國」、「雲的那一邊」等美譽,海外來信的信封上只要寫上「中國石門坎」字樣,信函和包裹均能準確送達(以上為引用)。

如今的石門坎全景圖

公元1905年,一個叫伯格理的英國傳教士放棄優越的生活和安逸的工作,放棄美好的大好前程,不顧千辛萬苦,萬裡迢迢,來到貴州畢節地區威寧縣一個名叫石門坎的鄉村。

伯格理牽馬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

石門坎那是一個非常貧窮、荒涼、艱苦落後的地方,居住的原住民苗族居多,知識文化也非常欠缺,居住環境更是惡劣。

當時的石門坎

石門坎因當地一處巖石長的像一道石門而命名,這道石門如今也成為當地旅遊必須打卡的的地標之一。


石門坎的真正石門景觀

伯格理在昭通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就帶著募集的資金,進入偏遠的石門坎,向當地的土目用計要了一塊地,這個計策就是他找到當地的土目說:你能不能給我一塊牛皮大的土地,土目一聽,牛皮大的一塊地,那麼小,給你吧,可當伯格理拿著一張牛皮裁剪成線來量地時,土司知道上了當,但當時答應了的,所以就讓伯格理量去了一大塊地。

當時的村民合影,全是苗族同胞

伯格理一來到這裡就和當地的苗族同胞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努力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提高他們的文化知識等,於是在這塊土地上蓋起了學校。

學校舊址

為了加強村民們的體質,甚至修起了足球場,如今的足球場還保持原來的模樣,樹木成蔭,綠草茵茵,成為村民們健身娛樂的場所。

足球場還是原來的模樣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這窮鄉僻壤,生活極度困難的地方,他還和村民們建起了男女分泳的遊泳池,讓村民體驗了一不樣的生活,真是太好了,說起遊泳池在現在的農村也是不多見的。


遊泳池遺址

關鍵他還自學自創製了苗族文字,教大家識字,唱歌;自編了教材,在學校免費招收貧困的學生和其它學生一起學習苗文,這地方後來了兩個苗學博士。

伯格理自創的苗文部分,沿用至今

在石門坎很多時候,柏格理就像是一名老練的醫生,在昭通時就用簡單的西醫衛生知識給人看病、發藥,來到石門坎也是經常為村民們治療普通常見的疾病,在當地人們親切地稱他為「苗王」,很受人們的愛戴。


石門坎伯格理居住的石房子

但是後來,石門坎發生了一場瘟疫(叫做傷寒),傳染性非常強,感染了好多人,沒有被感染的人都全部逃走了,他卻留下來照顧、救治他的中國學生,最後不幸被感染,很快就被瘟疫奪走了生命,享年51歲,就這樣走完了他光輝偉大的一生。

伯格理全家福,右邊是他的妻子,中間是他的小兒子,穿著中國古裝拍照

伯格理去世了,當地所有人都悲痛欲絕,依依不捨,人們把他埋在了能看見村莊的高地上。讓他繼續福佑當地的苗族同胞,讓他的精神感染每一個人,並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精神財產。

伯格理墓

伯格理傳播了科學知識與西方文化,留下了奉獻和敬業精神,就像他從英國帶來播種的這棵不知名的大樹一樣,茁壯成長,枝葉長青,和伯格理先生一起守望石門坎。

伯格理從英國帶來栽種的不知名的大樹,正和他一起守望石門坎

如今已過去了百年,在石門坎,還有的老人居然還能說上幾句英語,後來我地主少爺的父親離家求學,還在石門坎上過小學,再去昭通上的中學,後面隨師範大學去的雲南文山富寧,走到退休,他說他去過當地的麻瘋村,並認識了那裡的人,並送給他一些玉米,當時麻瘋病已經基本治好了,被隔離的地方變成了一個小村莊。

石門坎麻瘋村舊址

如今的石門坎交通方便,人們自強自足,安居樂業,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村落,在國家的幫助下,人們過著幸福快樂生活,有喜歡這個地方歡迎你們的到來!


註: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爽爽貴州行之二:威寧縣石門坎
    先看看馬蜂窩的介紹:1905年,一個叫柏格裡的英國傳教士來到這裡,給石門坎帶來了基督教,也帶來了西方先進的思想,伴隨基督教而嵌入的西式教育使石門坎躍遷為文化先鋒:首創苗文,在中國首創雙語教學、男女同校,建造中國西南地區第一個遊泳池、足球場和西醫醫院、興建西南苗疆第一所初級中學,先後有數百位知名人士在此執教;培育了苗族歷史上第一個博士研究生……。
  • 威寧石門坎文化 白雲深處的貴州名片(圖)
    在文化版圖上,這裡曾是茅塞未開的地方,居住著「晦盲否塞」、結繩刻木的大花苗,他們遷徙到這片屬於彝族土目的地盤上,刀耕火種,受土目和官府的盤剝,過著農奴式的貧困生活,而在二十世紀初,隨著英國傳教士柏格理的到來,這裡名聲鵲起,迅速成為「西南苗族文化的最高區」,在西方人眼中擁有「文化聖地」、「海外天國」、「雲的那一邊」等美譽,海外來信的信封上只要寫上「中國石門坎」字樣,信函和包裹均能準確送達。
  • 伯格理造苗文,西方人眼中「文化聖地」——「中國石門坎」
    經典詠流傳《苔》今天,三心帶你了解石門坎!中國最窮的地方之一,它在中國地圖上也就是一個小村莊!在媒體口中它是」中國石門坎」,現在被改為石門鄉。石門坎,位於威寧縣石門鄉榮和村,距威寧縣城140多公裡,距雲南昭通60公裡,是一處極具傳奇色彩的文化遺址,是中西方文化交融共生的一朵奇葩。如果你想很透徹的了解更多中國文化遺產,那你去的地方中石門坎是必不可少的!在那裡你可以感受到最純真的民風,你還可以做一回志願者!
  • 一張牛皮大的學校,基督教在中國創造的石門坎文明奇蹟
    石門坎當地的知識缺乏到了什麼程度?整個部落只有一兩個老人會加減法,所以當地人趕廟會,想用雞蛋換些鹽都不知道換多少。每次得把老人扛到市場去,完成交易。早期的西方傳教士都知道,在中國傳教辦學堂是一個有效的方式,辦學、建教堂要土地。伯格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買地。
  • 老佛爺親自給的五星好評,石門坎素包得以延續至今,一直奉為美談
    除了大家口中一直有著美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之外,還有一種包子,曾經因為受到慈禧太后的喜愛,而得以賜名,並因此而得以延續至今,它可能在外地人口中並不是很有名,但它實際上來說,則一直都深受人們的喜愛,並且口碑不在狗不理之下,它叫石門坎素包。
  • 揭開古老神秘的「石門」之謎
    單就「石門」二字所命的地名而言,有成都江津石門,廣東從化石門,天津車站石門,陝西漢中石門,山東臨朐石門,湖南漢壽石門……據說全國有29個叫做「石門」的地方。但是那都不是真正的「石門」,不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最富有的「石門」。那麼,真正的「石門」在哪裡?
  • 電網傾情幫扶 助推石門過「坎」——貴州電網公司幫扶畢節威寧石門...
    威寧自治縣石門供電所員工上門服務1996年7月,石門鄉結束了當地群眾點煤油燈照明的歷史。從此,苗寨的夜晚亮起耀眼的燈光。然而,通電之初,石門坎的供電質量並不算好,即便只是照明用,供電也很不穩定。「當時石門的供電由石門鄉水電管理所負責,全鄉僅靠一條10千伏的線路供電,非常不穩定」。
  • 「我的扶貧故事」心系「石門坎」 走出致富路丨甕安縣雍陽街道仙橋...
    石門坎作為雍陽街道的一個邊陲村寨,基礎設施較差,季節性缺水嚴重。這裡住房陳舊,很多房屋都是70年代、80年代修建的,存在著「牆漏、風頂漏、雨腳沾泥」的現象。另外,這裡地處高寒,農戶一直以來都以傳統的玉米和稻穀為主導產業,其他產業難成規模也難發展。
  • 旅遊篇:紐倫堡古老美麗,一個充滿天真浪漫而又古老的地方
    實際上,除了這歷史嚴肅的一面,紐倫堡也充滿了天真浪漫而又古老的情懷。紐倫堡歷史悠久,是拜恩州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首府慕尼黑。中世紀時,這裡曾是多位德意志帝國皇帝的住處,老城中宮殿古堡依舊;這裡也是歐洲的「玩具之都」,製造了無數精美有趣的玩具;這裡還是一座具有朝氣、活力的「美食城」。
  • 魅力苗鄉合唱團:傳奇不落幕,砥礪再出發
    當天,城步魅力苗鄉合唱團參加全省助力脫貧攻堅「蝸就要這麼唱」湖南總決賽工作總結匯報會,在該酒店隆重舉行。開場舞《踏歌起舞》拉開了總結匯報會帷幕,三個合唱節目《少林少林》《紅梅花兒開》《江山》依次登場,為現場嘉賓和觀眾獻上了一道精美的文化盛宴,體現了魅力苗鄉合唱團深厚的歌唱功底和音樂素養。
  • 石門坎,位於貴州川滇最邊緣的西北角,是中國最窮的地方之一
    石門坎位於貴州接近川滇最邊緣的西北角,是中國最窮的地方之一。但這個物質生活極為貧瘠的彈丸之地,卻曾創造過種種的「第一」。這裡曾是中國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區,第一次創造出了苗族母語文字,結束了苗族上千年沒有文字的歷史。威寧縣雪山鎮螞蟻坡高山上,萬畝綠茵層層逐浪,羊群片片如雲,藍天下彝家、苗家姑娘騎馬放牧,頗有高原牧場的淳樸與渾厚,這就是威寧最著名的牧場。
  • 不止於娛樂 跨年晚會傳遞以青春為底色的滿滿正能量
    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帶領觀眾重溫2020風雨同舟的日子,傳遞以青春為底色的滿滿正能量,展現出勇於擔當的社會責任感, 跨界合作歌頌脫貧攻堅勝利 純真童心唱響美好憧憬 2020年11月,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隨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登上北京國家大劇院舞臺。
  • 安龍石門關史事
    ,又稱石門坎,位於安龍縣城南石門坎山下,是安龍縣棲鳳街道與坡腳鄉的分界線。        同月,清軍賚塔部抵達西隆州(今廣西隆林),威逼南籠廳,吳世璠急令部將周應龍、何繼祖,於南籠廳南部之石門坎築營壘以阻賚塔。石門坎時為黔桂交通要道,險峻難登。1681年(康熙二十年)正月初一晨,賚塔率軍5萬餘眾從坡腳北渡南盤江,直逼石門坎。
  • 神奇的傳奇石門已開 來《熱血傳奇》20周年慶典與兄弟重聚
    我還記得那時候是2001年,網際網路還不普遍,但是傳奇這個遊戲已經火遍大小網吧了。後來傳奇改名為熱血傳奇,這個遊戲也陪伴了我們20年的時光。2001年傳奇剛上線,同時在線人數就達到了10萬,在網吧看著其他的哥哥們玩著傳奇,有城牆、有漂亮的皇宮,晚上的時候大家都點著火把,還有人驅趕著小鹿、玩耍著小雞,還有會動的稻草人。
  • 苗鄉侗寨的「時空穿越」
    新華網貴陽12月26日電(記者李黔渝)26日貴廣高鐵正式通車,這對於貴州大山深處苗鄉侗寨的村民來說是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一大早,侗家姑娘、苗家小夥就穿著節日的盛裝聚集到貴廣高鐵從江站,唱起侗族大歌、吹起歡快的蘆笙,慶祝高鐵通車。
  • 臺灣石門,是臺灣最北、人情味最濃的地方
    每個人都互相認識、捨不得搬走。臺灣的最北,有不一樣風景可以眺望。臺灣石門,在臺灣最北的地方,下面小編就向你介紹一下有著不一樣風土人情的石門。傍晚六點半,火紅的落日,照常從臺灣最北端——富貴角尖岬,以一眨眼的工夫,溶入墨藍色臺灣海峽。石門,是臺灣本島最北的一鄉。
  • 遵化千年古城石門,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秘密!
    東門處原有一觀音庵,內豎一統八稜石碑,上記燕丹公主(孫臏之母)於此處出家,死後葬於石門北十餘裡地方的傳說。石門城中曾有二府衙門,傳說由於任職者為皇上老師,故其官職比州縣官大,但不管理具體事務。石門城南北各有一處太監墳,由於在清東陵附近,故埋葬的都是官職較大的太監。煙囪山東南拐角處,有幾片大石,似門關閉,人稱「石門」。其北百米處山腰間,矗立一根兩丈多高的大石柱,貌似人形,凝視四方,古時人稱「石將軍」。
  • 以色列的美,來自耶路撒冷,更源於古老的教堂
    以色列雖然距離我們國家很遙遠,而且很多人都會認為那裡是一個充滿戰爭,沒有任何安全的地方,事實並非如此,當然很多人並不知道以色列同樣有著它獨特的美麗和魅力。對於一些沒有宗教的朋友而言,不會知道以色列的美是來自於耶路撒冷的,而且它的美更是來源於古老的教堂。為了讓更多朋友看到世界上不一樣的旅行,更為了感受著世界上獨特的美麗,大家一定要對以色列有著更多的了解。
  • 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小鎮,四川德陽中江縣之倉山古鎮
    倉山鎮屬於中江縣,第一次去的感覺有兩個:一是遠,倉山鎮距離中江縣70多公裡,開車都要1個半小時。第二個感覺就是大和繁華,根本就不像一個小鎮感覺和縣城差不多。這個鎮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裡面還有一個古鎮,是不是很意外。
  • 《苗鄉花燈俏》摘得全國排舞冠軍賽特等獎
    花燈排舞獨特的舞姿令人耳目一新 (照片由總決賽組委會提供)記者 陳亞紅本報訊 11月15日,由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辦的2020年福摩杯「舞動中國-排舞聯賽」總決賽暨全國排舞冠軍賽在杭州落幕,麻陽花燈戲劇團原創新作品《苗鄉花燈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