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老人摔跤致股骨頸骨折,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床行走

2021-01-13 騰訊網

日常生活中,因為摔跤、車禍導致骨折是很正常的事情,除了少數嚴重創傷,一般骨折很少會導致患者直接死亡。但有一個部位的骨折,多發生在中老年人,以女性多見,在一年內使老年人死於各種併發症的比例高達30%,它就是股骨頸骨折。

專家表示,因股骨頸骨折一旦發生將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導致老年人翻身、坐起等都十分困難,而長期臥床會引起呼吸、泌尿系統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壓力性損傷等,進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股骨頸骨折常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家住安化縣的劉爺爺今年90歲高齡了,平時身體還算硬朗,在家裡幹農活時不慎摔跤,導致左下肢活動受限,左髖部疼痛,無法站立和行走。經他人介紹後至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科就診。

經吳向陽副主任醫師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閱片後診斷為左股骨頸骨折而收住入院。考慮到劉爺爺年齡大,又合併有高血壓、冠心病、淺表性胃炎多種慢性疾病,科室立即組建了由李寶軍主任、吳向陽副主任醫生、闕濛主治醫生等組成的專家團隊,在充分綜合評估後,團隊醫護成員為劉爺爺制訂了個性化手術康複方案,進行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劉爺爺在術後第二天就能開始下床行走,直呼「真是太好了,終於可以離開床鋪了。」

李寶軍主任介紹,劉爺爺骨折的部位——股骨頸,剛好是人體的一個受力中心點、轉折點,承受的應力較大,因此如跌倒等引起的很小的旋轉外力就能引起骨折,加之老年人骨質疏鬆,肌肉退變,反應減慢,他們往往在輕微外力的作用下就可能導致股骨頸骨折。

李寶軍主任提醒老年人,平時應重在預防,如要戒菸戒酒,多吃含鈣高的食物,補充維生素D,適量運動,多曬太陽,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鈣製劑等。

平常動作應適當放慢速度,應特別重視容易摔跤的幾個時刻:如夜起時因夜間光線黑暗上廁所時容易摔跤,夜起時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易導致摔跤;洗澡時地面溼滑容易摔跤;飯後血液都到消化系統,大腦缺氧,容易摔跤;做家務時候,如踩到小板凳上容易摔跤;急於接電話時易摔跤等。

如果不慎發生股骨頸骨折了應該怎麼辦呢?李寶軍主任介紹,若患者身體狀況穩定且無嚴重並存疾病,應及早手術,因股骨頸骨折後容易損傷股骨頭血液供給的血管而導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如果患者全身情況差,如合併有嚴重心、肺等功能障礙的患者,可以採用皮牽引臥床6-8周的保守治療等方式。但對於高齡患者,常建議做人工股骨頭置換或全髖關節置換術,科室已成功為多例90歲以上患者進行置換手術,年齡最高者達100歲,術後患者均恢復良好,收到了滿意效果。

手術後,恰逢劉爺爺九十高壽,在骨關節科李寶軍主任、戴進軍護士長的精心安排下,科室為劉爺爺舉辦了一個簡約的生日Party,責任護士姚婷、責護組長祖歡、主治醫生闕濛等為革命老前輩獻上鮮花和蛋糕,慶祝革命老前輩重獲新生,擺脫骨折困擾重新站立,全科室的患者都分享到了劉爺爺的「壽星蛋糕」,劉爺爺及家屬對科室、醫院表示由衷感謝。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唐英 戴進軍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清遠百歲老人不慎摔傷骨折,術後次日即可下床行走
    不久前,101歲的老人陸婆婆在家不慎摔傷,造成左側股骨頸骨折。清遠市人民醫院骨科一區醫護團隊為陸婆婆順利開展手術,術後第二天,便可下床行走。目前陸婆婆身體恢復良好,已經達到出院標準,出院之際,患者家屬不停道謝,還為該醫護團隊送上了一面錦旗以表感激之情。
  • 股骨頸骨折打鋼釘固定,要多久能下床活動?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骨骼類的疾病,是和骨質疏鬆有關,容易造成不能正常走路和站立,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骨骼壞死,不能運動,甚至殘疾。這類疾病是隨著人們壽命不斷增加,疾病的發病率會越來越高,那麼股骨頸骨折打鋼釘要固定多久才可以下床呢?
  • 百歲老人不慎摔倒骨折 關節置換後重獲新生
    百歲老人骨折 第一次就醫選擇保守治療 就診後老人被診斷為「右側股骨頸骨折」,醫生告知此類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保守治療的風險遠遠高於手術治療。家人想著老人已經100歲了,只要能不痛了就不願意折騰了,所以不願意為老人做手術,拿了止痛藥準備回家保守治療。
  • 西南醫院重陽回訪吳川百歲骨折老人!提醒:老人要預防骨質疏鬆防滑倒!
    據了解,梁阿婆是2019年6月初在家門口不慎摔倒的,「當時可把咱家人嚇壞了,馬上將她送往湛江西南醫院診治,被診斷為左側股骨頸骨骨折,需要動手術。但老母親畢竟已百歲高齡,到底做不做手術?是做微創還是直接做關節置換手術?老人能不能承受得起麻醉和手術?當時,咱家人甚至連骨科醫生對於這個問題都很糾結」梁婆婆的兒子王先生說。
  • 用它十天可下床!
    「想想以前的骨折麼,肯定要在床上躺幾個月的,」術後查房時,蔣阿姨說道,想到醫院離家近,便於家人照顧,但自己從手術室出來到下床行走不到一星期,「沒想到傷口這麼小,恢復也這麼快,下午就可以出院,真的蠻好蠻好……」精神小夥車禍致骨折微創髓內釘續骨,術後七天出院。
  • Gotfried 法閉合復位不穩定頭下型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技巧
    最近,以色列Bnai Zion醫學中心的Yechiel Gotfried, MD在其發表於Tech Orthop雜誌的一篇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一種頭下型股骨頸骨折的閉合復位技術,並將其命名為Gotfried復位法。該技術基於股骨頸骨折生物力學原理,詣在使不穩定的頭下型股骨頸骨折趨於穩定,並有利於股骨頭的保留。
  • 骨折手術只用了1小時 病人第二天即可扶拐下床行走
    預計在本周末,曲旦就能順利出院。5月10日,西藏昌都市人民醫院在重慶援藏醫療專家、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骨科副主任醫師張曉星的指導下,成功完成昌都地區骨科首例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技術手術。這一手術是骨科目前最為先進的手術方法之一,且開展條件和技術要求相對容易,援藏專家因地制宜傳授實用新技術造福藏區群眾,得到了患者和當地醫務工作者的交口稱讚。
  • 耋耄老人股骨粗隆骨折,結局意想不到
    「原以為媽媽這次受傷骨折會長期臥倒在床上,想不到手術後恢復那麼快,你看走的越來越穩了,婁底市骨傷醫院果然名不虛傳!」這樣溫馨的一幕發生在婁底市骨傷醫院髖股膝脛科,看到97歲的老人家手術後快速恢復,劉老太的家人難抑心中的喜悅,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 90歲老人摔傷後10天才發現骨折 專家提醒:高齡老人要警惕「隱匿性...
    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成功為一名高齡老人患者進行了左股骨近端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該患者年近九旬高齡。骨科主任醫師王黎明教授團隊憑藉豐富的手術經驗,成功為患者進行手術,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 【科普】高齡老人大腿骨折,隔天卻「健步如飛」,緣由在它!
    【科普】高齡老人大腿骨折,隔天卻「健步如飛」,緣由在它!詢問對方這兩個月的近況原來李奶奶和劉奶奶曾是親密「舞友」每天都在社區樓下跳廣場舞兩個月前的下雨天李奶奶不慎摔倒被送到醫院治療醫生診斷李奶奶為股骨頸骨折需要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
  • 高齡老人摔傷至髖部粉碎性骨折,僅24小時內就可站起來行走
    如果他們之中有人摔倒了,要他們自己站起來,再快速的到健康的行走,那絕非易事,又或者在他們心目中那是不可能的存在。 所以人們把老人摔跤至髖部骨折冠稱為:人生中的最後一摔或最後一次骨折。
  • 髖部骨折很「要命」高齡老人受傷莫再觀望儘早就醫
    髖部骨折受傷後10天才來醫院就診5月21日,在家人的陪護下,兩位做完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的「90後」老奶奶手扶助行器行走在青島市中心醫院創傷骨科病房走廊上。從兩位老人平穩的步伐中,全然看不出20小時前,她們還是遭受髖骨骨折只能臥床的高齡患者。這兩位「90」後的老奶奶分別是96歲的楊奶奶和94歲的王奶奶。
  • 高齡、小兒麻痺、又遭遇骨折的他,還能站起來嗎?
    小兒麻痺70年 他是否還能行走 72歲的劉大爺(化名),2歲的時候被脊髓灰質炎病毒侵害,不幸患小兒麻痺後遺症 張保龍主任表示,經過後期的恢復,劉大爺還能獨立行走,不會對未來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
  • 9歲女童患罕見病「玻璃腿」 手術移花接木搭骨梁
    日前,得上「怪病」四處求醫無果的9歲小女孩寧寧(化名)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接受了第一階段手術,重建的股骨頸目前已逐步恢復功能。預期半年後進行第二期手術,如手術成功,女孩將恢復行走。  9歲無汗女孩多次骨折無法行走  從剛出生時,寧寧就與普通的孩子不一樣,她不會出汗,即使體溫再高,她也不冒一滴汗珠,父母多次求醫無果。
  • 愷德骨傷科微創手術治骨折十天可下床!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傳統的骨折接骨手術,傷口大、恢復緩慢,對愈後康復鍛鍊也有一定影響。近日,株洲愷德醫院骨傷科收治了數名車禍骨折患者,在科室主任陽輝、副主任唐建勝的帶領下,科室團隊為他們施行了閉合復位微創髓內釘固定術,術後十天即可下床,有利於康復。
  • 老人骨折後到底應不應該手術?
    原標題:老人骨折後到底應不應該手術?   老年人骨骼的韌性差,脆性增加,且有骨質疏鬆,輕微的外傷即有可能引起骨折。由於年齡大、耐受力下降以及合併心腦血管疾病等因素,如果進行手術治療,老人需承擔很高的風險。但如果不手術,長期臥床帶來的則是更高風險的併發症。
  • 股骨頸骨折打鋼釘手術後怎麼運動鍛鍊?
    股骨頸骨折就是其中一種在老年人中常見的情況,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的骨質會逐漸退化,加之如果缺乏鈣質,就很容易因為支撐能力不足而導致骨折。不過,這種病也不單單只出現在老年人身上,年輕人之中也會有人發生,不過通常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強烈的物理衝撞或者病理性因素導致骨質疏鬆進而引發骨折的。
  • 93歲老人意外骨折,瓊渝兩地上演生命接力
    △3月27日,重慶市人民醫院骨科病房,張毓華老人的兒子張陽在醫院陪伴父親。3月27日上午,在重慶市人民醫院骨科病房裡,護士正在給張毓華老人輸液,兒子兒媳陪伴在側,認真記下醫生交代的病人注意事項。就在四天前,老人與家人在海南度假時不慎摔傷導致骨折,急需儘快回渝。昨(26)日,老人的親朋致電上遊新聞·重慶晨報966966熱線,他們想通過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向兩地機場、航空公司、醫院還有不少好心人表示感謝,因為他們的「無縫銜接」,才將受傷老人及時送醫。
  • 老人摔跤有多危險?
    摔跤,也是老年人致死的一大誘因。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2018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佔總人口的比例第一次超過15歲以下的孩子。據全國老齡辦預測,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峰值4.87億人,佔總人口的34.9%。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2020-07-30 0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