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來襲感冒及早防!這些湯羹滋陰潤燥

2020-12-14 人民網陝西頻道

原標題:寒冬來襲感冒及早防!這些湯羹滋陰潤燥

  編者按:每年寒流駕到,一不小心感冒了,大多數人都伴有咳嗽、咽癢等情況。今天人民網健康就與你聊聊冬季怎麼吃才能滋陰潤燥、預防感冒。

  食療潤燥 試試三款湯

  冬季向來比較乾燥,除了多喝水,多喝點淡茶、豆漿等飲料以補津液外,保持居住環境的溼度也是潤燥的重要環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家中種些花或養魚,或是早晚多往地上灑點水、用溼拖把擦地等。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陳志練從中醫的角度支招,乾燥季防燥養陰,可適當吃些銀耳、百合、芡實、山藥、蜂蜜等。而口乾明顯、乾咳無痰的人群,可選麥冬、天冬、玉竹、大棗等甘潤的食材。

  結合眼下的節令特點,陳志練推薦了以下幾款應節的養生食材和食療方,感興趣的話不妨試試看。

  1.雙蓮百合湯

  材料:鮮蓮藕1斤,蓮子30g,百合30g,排骨適量(以蓮藕作主料煲湯);

  功效:健脾潤肺,寧心安神。

  2.粉葛苡仁鯽魚湯

  材料:鮮粉葛(葛根)半斤,苡仁30g,陳皮10g,排骨3兩,白鯽魚1斤;

  功效:滋補潤燥,補脾益肺。

  3.竹蔗茅根馬蹄湯

  材料:竹蔗半斤,新鮮茅根2兩,馬蹄半斤(去皮)煮水代茶飲;

  功效:滋陰潤燥。

  小兒感冒 喝橄欖蘿蔔茶

  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以鼻塞、流涕、頭痛、咳嗽、發熱、怕冷為主要症狀,冬春季發病率較高。中醫認為,本病多由外感風邪所致。這裡推薦一款橄欖蘿蔔茶,可以緩解小兒感冒症狀。

  取鮮橄欖30克、生蘿蔔250克,把蘿蔔洗淨切片,與橄欖加水同煮,代茶溫飲。每日1劑,連服數日。

  方中,橄欖又名青果、諫果等,味甘酸,性平,歸脾、胃、肺經,可清肺、利咽、生津、解毒,常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疼痛、咳嗽痰血等疾病。《滇南本草》說橄欖能「治一切喉火上炎」;《本草綱目》也認為其能「治咽喉痛」。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橄欖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和維生素等成分,經常含食能治療咽喉腫痛,保護聲帶,是很好的利咽食品。蘿蔔味辛甘,性涼,歸肺、胃經,常食能清熱解毒、行氣消積化滯、止咳化痰平喘。《隨息居飲食譜》稱蘿蔔「治咳嗽失音,咽喉諸病」;《唐本草》載其「下氣消谷,去痰癖」。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蘿蔔含有很多消化酶及芥子油,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脂肪等,使之易於吸收,又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兩者加水同煮代茶飲服,可收到清肺解毒、化痰消食的功效。此茶主治小兒流行性感冒或普通感冒,症見起病急、畏寒、發熱、咽痛、咳嗽痰多、全身不適、肌肉酸痛及食欲不振等,尤其對肺熱者療效甚佳。

  感冒後乾咳 試試南北羹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科主任、中醫師劉瓊建議日常飲食可適當多吃含維生素A、C食物,增強黏膜上皮細胞的防禦能力。維生素A在肝、腎、蛋黃等食品中含量較高。維生素C在菠菜、西紅柿、山楂中含量高。

  不小心感冒了,大多數人都伴有咳嗽、咽癢、乾咳或痰黏稠難咯出來。吸入冷空氣或說話時,咳嗽的症狀還加重。怎麼辦?劉瓊開出食療方——南北羹。

  據劉瓊介紹,南杏仁又叫甜杏仁,微甜,入肺、大腸經,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北沙參,其性微寒,味甘,入肺、脾經,有養陰生津的作用。南杏仁是食品,多在菜市場有售,北沙參在菜市場或藥店都可買得到。

  劉瓊提醒,想早點擺脫感冒引起的咳嗽,除了注意別熬夜、避免過於勞累,飲食上也應適當戒口,少食煎、炸、辛辣食品,少食肥甘厚膩、海鮮發物,如羊肉、海鮮、蟹、蝦。

  南北羹

  材料:南杏仁10克,北沙參15克(一人量)。

  做法:將南杏仁、北沙參放入砂鍋或燉盅中,加適量水沒過藥面約3~5釐米,武火煲開後用文火煎2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潤肺止咳,適合感冒後乾咳無痰,咽乾咽癢者。

  這款「神仙粥」防感冒

  推薦一款神仙粥,可健脾和胃、祛風散寒,還有預防風寒感冒的功效。

  準備糯米100~150克,帶須鮮蔥頭(到蔥白部分)7~8根,生薑5片,陳醋10~15毫升。將糯米、生薑洗淨,加適量開水到砂鍋中,水開後加入糯米、生薑煮20~30分鐘。加入蔥白,煮至米熟爛,然後加入陳醋,攪勻調味起鍋,趁熱服用。

  神仙粥的組成受清代《食憲鴻秘》的啟發。其中,糯米能健胃和中、益氣扶正,蔥白、生薑性溫味辛,均具解表發散的作用,能祛風散寒,對於體虛外受風寒邪氣引起的頭痛、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咯白痰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搭配陳醋,對於預防感冒有一定效果,適合一般人群日常保健服用。

  黃酒蔥豉湯治感冒

  中醫認為,感冒是身體感受風邪或病毒,引起肺抵禦外感的功能失調導致的疾病。本病病位在肺衛,分為實證、虛證,前者包括風寒、風熱、風溼、時疫感冒,後者包含氣虛、陰虛、陽虛。對於因風寒引起的感冒,推薦服用黃酒蔥豉湯。

  取蔥白30克、淡豆豉20克、黃酒50克。砂鍋內加一小碗水,煮開後加入淡豆豉煮10分鐘,再把洗淨切段的蔥白放入,繼續煮5分鐘,加黃酒後立即出鍋,趁熱服下。

  方中,蔥白歸肺、胃經,具發汗解表、散寒通陽的功效。其辛散溫通,後達表裡,通上下陽氣,外散風寒以解除表證。因其發汗力較弱,多用於風寒發熱的輕症。淡豆豉味辛苦,性微涼,入肺、胃經,可解表除煩、宣發鬱熱。方中豆豉後下,取其解表宣發的功效,常與蔥白共用治療輕症感冒。黃酒性熱,具有通曲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溼氣、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等作用。脾升胃降正常,則嘔吐愈、食慾佳、腹瀉去;血脈通可治療全身乏力、酸痛等不適。黃酒作為引經藥,可溶解藥物有效成分,使其直達病所,提高藥效。三藥相配,簡便易行,可祛風解表、發散風寒、溫中降逆,長期飲用也有預防感冒的效果。有頭痛、發熱、虛煩、無汗、嘔吐、腹瀉等症狀的感冒患者,可嘗試服用本方。

  患者應注意休息、清淡飲食;適當鍛鍊,可練習中醫導引法六字訣的「呬」字訣,排出肺之濁氣,調理肺臟功能。脾虛體弱易外感者,可練習八段錦之「調理脾胃須單舉」,增強脾胃功能。

  清淡的雞湯可以幫助緩解感冒

  相關研究證實,雞湯可以緩解感冒期間胸部和頭部的流感症狀,抑制人體內的炎症以及黏液的過量產生,還有助於減少鼻腔的堵塞和喉嚨的疼痛感,咳嗽的次數也會相對減少。研究表明雞湯有促進幹擾素產生的作用,對抵抗感冒病毒是有幫助的。

  雖然煮湯的時候,雞肉中的蛋白質只有很小一部分進入雞湯,但可溶性含氮物如胺基酸、小肽、肌酸、肉鹼、肌醇等物質溶出比較多,它們容易消化吸收,不會增加人體負擔。其中還溶出了雞肉中的鉀元素和多種B族維生素。熱乎乎的湯有利改善鼻咽部的血液循環,緩解鼻塞,減輕喉嚨痛,還能幫身體補充大量的水分。

  如果加入少量白蘿蔔片、胡蘿蔔片、胡椒粉、芹菜碎、香菜碎等香料和蔬菜,增加一些植物化學物質,還能讓雞湯抗擊感冒的作用更好。

  不過一定要注意,雞湯要清淡,儘量不放鹽或者少放鹽。鹽太多了,反而會適得其反。此外,多餘的脂肪並無幫助,可以把表面的油撇掉再喝。(人民健康網綜合自廣州日報、生命時報、北京青年報)

(責編:左瑞、鄧楠)

相關焦點

  • 秋季|酸味食物,滋陰潤燥
    01/飲食原則/防秋燥:秋日空氣乾燥,人們常會出現發熱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多吃些酸味食物,可以斂肺氣。銀耳——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養胃生津、益氣和血補腎強心、健腦提神、解除疲勞。烏雞——有補血益陰、退熱除煩的食療功效。梨——有潤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保健功用,適用於秋燥或熱病傷陰所致的乾咳。
  • 寒露時節天漸寒,一湯料一食材滋陰潤肺
    「寒露時節天漸寒」這兩天廣州人應該很能理解這句話了10月8日是「寒露」一般而言,寒露前後廣東的白天依然略有暖熱之感但早晚可能就只有21~25℃左右而且空氣會幹燥在這個節氣,需重點預防呼吸系統疾病,如感冒、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復發因此
  • 秋季滋陰潤燥,從會煲養生滋補湯開始
    其實,想要預防感冒還是一定要從根本解決,那就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了,只要免疫力提升上去了,那麼自然也就不會因為天氣變化而輕易的感冒了,老話說的好;一年四季輪迴交替,唯有秋季最宜養生滋補,秋風颯爽、景色宜人的季節裡,我們更應該注重養生滋補,補充夏季耗損的能量,何況,秋季的自然特性能本身就讓養生滋補達到事半功陪的效果呢
  • 立秋多喝它滋陰潤燥,這樣做比煲湯省事省時,女性常喝省掉化妝品
    蓮子百合銀耳羹今天立秋,立秋後氣候會幹燥,這時候要多注意養肺,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這次分享的蓮子、百合和銀耳做的湯羹非常適合秋季。平時我用來煲湯煮粥的蓮子都是幹蓮子,這段時間可以在菜市場和超市看到新鮮的蓮子,新鮮的蓮子有一股清香,新鮮的蓮子味道清甜,營養豐富,蓮子有養心安神、健脾益胃、滋陰潤燥的功效。新鮮的蓮子可以生吃,但還是建議用新鮮的蓮子煲湯、燉湯和煮粥。
  • 海底椰無花果燉瘦肉:滋陰潤燥,秋季必備湯品
    如果此時陽氣收斂不好,入冬後容易出現四肢冰涼、易感冒等不適。天氣漸涼,愈加乾燥,「秋燥」是此時最突出的氣候特點,易使人皮膚緊繃,起皮脫屑,口唇乾燥或開裂,鼻咽幹、大便乾結等。養生原則為滋陰潤燥,助陽收斂,為秋冬打好基礎。
  • 冬天,女人要常喝這羹,每天一碗,滋陰潤燥又養顏,化妝品都省了
    女人常喝這湯羹,到40歲還是少女臉,滋陰潤燥又養顏,省了貼面膜。可以說這三樣的搭配,甘甜開胃,都是女士滋陰潤燥的首選,若想皮膚細膩有光澤,當然可以吃出來!而雪梨銀耳木瓜羹,就是甜品界的清道夫哦,清潔腸道的同時,滋陰潤燥,養顏美容,保持皮膚彈性!冬天,女人要常喝這羹,每天一碗,滋陰潤燥又養顏,化妝品都省了!
  • 滋陰的食物 秋季吃什麼滋陰潤燥
    秋天燥邪為盛,最易傷人肺陰,所以為了防治這些問題的發生,在飲食方面我們可以多下些功夫,比如適當多吃些滋陰的食物,那秋季吃什麼滋陰潤燥呢?下面為大家推薦幾款食物非常適合秋季滋陰。  【滋陰的食物】  1、豆類:含有豐富的大豆蛋白、鐵質等多種人體所必須的營養素,可以促進人體雌激素的分泌,延緩衰老,同時豆類還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
  • 秋季滋陰潤燥的5大食物 助你越吃越健康
    在這樣的時節裡,飲食重點應傾向於滋陰潤燥。以下介紹5種養生食物,滋潤身心。梨梨具有潤燥消風,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緩解「秋燥」。生梨性涼,老人不宜一次吃過多。脾胃較弱的人,也可做成冰糖燉梨水食用。
  • 4種食物冬季食用滋陰潤燥
    到了冬天,天氣變得寒冷乾燥,這個時候我們「內火」旺盛,所以冬季養生也要注重滋陰潤燥降火!通常人們都會選擇喝水來滋陰潤燥,其實冬季滋陰潤燥光靠喝水解決不了「體渴」的問題,還需要飲食來調理。那麼冬季如何滋陰潤燥呢?滋陰潤燥吃什麼好呢?
  • 專家建議:立秋後喝點杏仁湯防感冒
    不僅乾咳,鼻涕和痰裡有時還會帶著少量血絲,這些症狀真會把人嚇一跳。其實,每年立秋後,到醫院就診的感冒病人中,出現類似情況的還真不少。   「這是進入秋季後,比較典型的風燥型感冒症狀。」上海沈小珩主任告訴記者,「立秋後,雖然白天天氣還比較熱,但時令已表現為以燥為主。此時對付感冒,重點是滋陰潤燥。」
  • 處暑將至,需要「滋陰潤肺、清熱潤燥」的湯水,安排!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加上「秋老虎」的影響,這個時期,氣候逐漸變得乾燥,容易引起呼吸道的不舒服,所有我們應該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養生原則為滋陰潤肺,兼祛暑溼。飲食宜少辛增酸,多食酸甘、質潤之品,以養津液、防秋燥,如百合、葡萄、梨、玉竹、沙參、木耳、芝麻、蓮藕、蜂蜜等。同時像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或不吃了。
  • 「爭秋奪暑」時節,養生滋陰潤燥
    處暑後氣溫下降明顯,人們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的說法。養生調理適宜:中醫認為秋主燥,燥熱耗氣傷陰。陰虛可見咽幹、口乾、鼻子幹。「處暑」期間,氣候逐漸乾燥,應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病從口入」,飲食與疾病很容易「掛鈎」,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像西瓜這類的瓜果則要少吃。
  • 入冬後,燉雞湯多加點這東西,補益氣血,滋陰潤燥,女人不吃虧了
    入冬後,燉雞湯多加點這東西,補益氣血,滋陰潤燥,女人不吃虧了進入冬天以後,溫度逐漸降低,天氣也越來越寒冷,大家不僅穿上了厚衣服,就連在飲食上也做出了一些改變,比如平時多吃一些溫熱滋補還有營養的食物,因為這樣才能為身體補充足夠的營養和熱量,來抵禦冬天的寒冷
  • 立秋過後 女性最適宜吃7種食物滋陰潤燥
    立秋最好吃點潤燥滋陰的食物。那麼,潤燥滋陰的食物有哪些?大眾養生網告訴你吧!  潤燥滋陰食物3、甘蔗  汁性平味甘,為解熱、生津、潤燥、滋養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鎮咳、治噎止嘔,有「天生復脈湯」之美稱。
  • 秋梨是滋陰潤燥的好食材 秋梨怎麼做好吃
    秋梨是滋陰潤燥的好食材。《本草綱目》記載,秋梨可「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梨汁煮粥,治小兒疳熱及風熱昏燥。嗜好烈酒的人,體內容易積熱,火旺痰多,易患毒癰腫瘡等疾病,經常吃梨,就可以避免這些隱患。
  • 立秋宜滋陰潤燥,多喝永和豆漿!
    滋陰潤燥,飲食需調節秋季氣候乾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人們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益胃生津的食物為主,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飲膳正要》記載:「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滋陰潤燥是秋季飲食調養的關鍵詞,在飲食方面,除了儘量少吃寒涼和辛辣食物和生食大量瓜果之外,不如試試多喝豆漿。
  • 滋陰潤燥應該多吃這8種食物
    4、飲食以少辛增酸為主  秋季養生本身應以潤燥為原則,要補肝清肺。在飲食養生上應該遵從少辛增酸的原則,多喝一些粥來進補。但是「辛辣傷肺陰」,因此應少食蔥、姜、蒜、辣椒等辛辣食物。  5、注意衣服的增減  初秋季節中午雖熱,但早晚都涼風習習,因此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涼氣」的侵襲。但不要穿得太多,捂得太嚴,以免一穿一脫受涼感冒。
  • 秋天最該煲的湯,滋陰潤燥,提高免疫力,可惜很多人不懂喝
    秋天最該煲的湯,滋陰潤燥,提高免疫力,可惜好多人不懂喝。秋高氣爽的季節,最適合做戶外運動,特別是休息日,帶上家人帶上朋友,來一次野外郊遊,那是最美妙的。除了玩之外,還有吃的,說到飲食,節假日的菜市場可真是熱鬧,近段時間,豬肉價格漲得太厲害了,排骨賣到32元一斤。
  • 秋季養生如何防燥潤肺?這些知識點您應該掌握!
    >比如秋梨汁、甘蔗汁等多吃一些潤燥清肺的食物比如紅棗、山藥、銀耳、蘿蔔……秋季養生您還應該注意這幾點↓↓↓01防肺燥,飲食「潤一點」秋季預防肺燥可以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藕、蘋果、蜂蜜等網友還進行了食譜分享專家表示網友提出的這兩個食譜
  • 秋季養生,滋陰潤燥是關鍵
    一、秋季養生常識1、戒吃油膩、煎炸的食物油膩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積聚在胃中,加重體內積滯的熱氣,不利於潤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常在秋季復發或加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