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逸夫博物館:「如花似畫」海百合,美得讓人心醉!
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就可以領略到這樣的奇景。 走進二樓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迎面就可看到:一座15.7平方米的化石上,數十朵綻放的百合花栩栩如生,根、莖、冠全都清晰可辨,好似藝術大師的雕刻作品。整個造型如花似畫,美得讓人心醉。這塊海百合化石產自貴州關嶺,距今2.3億年,特徵清晰,保存完整,可謂逸夫博物館的一大"鎮館之寶"。
-
《天畫》——貴州安順海百合化石
黔中安順,不但神奇,還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就一塊小小的海百合,就能給您講述5億年前的故事,等以後三哥有空給您一一道來!海百合是生長在海洋裡的一種棘皮動物,與海參、海膽等屬於一類,是無脊椎動物中較高等的類型,由於形態酷似盛開的百合花,除了有開放的花蕾,還有挺拔的根莖,於是人們就給它起了一個非常貼切的名字---海百合。
-
到地大逸夫博物館看黑龍江滿洲龍
湖北武漢的地大逸夫博物館卻與「龍」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裡,9具恐龍化石、3件恐龍足跡化石日夜守候,等待帶領觀眾們進入古老神奇的恐龍世界,去揭開生命起源與演化的神秘面紗。近期,該博物館將參加惠遊湖北活動,免費向公眾展出。
-
海百合化石 稀世國寶
在2006年一塊完整海百合化石當時的轉讓價格就達到1200萬,價值不菲。但如此珍稀的古生物化石,確不是用價值可以衡量的。廣東省廣東博物館於2010年開館,館內珍藏了一塊海百合化石,高3.2米,寬2.6米,作為鎮館之寶。
-
來這個博物館,看海裡的百合花
這塊海百合化石產自貴州關嶺,距今2.3億年,特徵清晰,保存完整,可謂逸夫博物館的一大「鎮館之寶」。為古環境研究提供重要證據海百合是,最早出現於距今約4.8億年前的奧陶紀早朝。幾經興衰,已發現5000多種化石種,直到現代海洋中生存仍有近700種。
-
距今約2.28億年!中國始喙龜骨架化石被三亞海洋古生物博物館作為...
人民網訊 9月27日,距今約2.28億年的中國始喙龜骨架化石正式亮相三亞,作為「鎮館之寶」被三亞海洋古生物博物館永久收藏,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當天上午,王者「龜」來— —中國始喙龜特展暨新聞發布會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召開,現場展出了中國始喙龜骨架化石以及復原模型。
-
安順關嶺大山裡,藏著2.5億年前的魚龍化石,還能親手挖走化石哦
博物館:① 42平方米海百合化石牆② 10米長鎮館之寶鄧氏貴州魚龍③ 「龍帶花」、「龍帶仔」海龍化石特色體驗:1. 環幕電影2.距離黃果樹瀑布40分鐘車程,距離貴陽3個半小時車程。整個主景區由三個原位保護展示館及一個化石博物館組成。關嶺化石群形成於距今2億5千萬年前晚三疊紀早期的海灣環境,目前展示的化石包括豐富的魚龍、海龍等海生爬行動物和棘皮動物海百合及無脊椎動物菊石等。
-
綦江博物館有五大「鎮館之寶」,你知道幾個?
」—蓮花保寨立體足跡化石為什麼說是頭號「鎮館之寶」?化石發現於侏羅紀晚期的泥巖中,這套地層中恐龍化石極為罕見。據專家介紹,在整個四川盆地裡的這套地層中,這是發現的第二具恐龍化石,十分珍貴。三號鎮館之寶——綦江鱗齒魚化石博物館的三號鎮館之寶——綦江鱗齒魚化石。我們知道,魚的全身包括骨骼和鱗片在內,90%以上都是蛋白質,保存起來十分困難,要形成化石就更困難。
-
「國際博物館日」動物、化石、錢、符號……它們在武漢都有博物館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14:30~17:30;周末及節假日8:30~11:30、14:30~17:30參觀門票:免費121【逸夫博物館:在此刻與幾億年前來往穿梭】所在高校:中國地質大學鎮館之寶:化石幕牆國家4A級景區,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說的就是這裡
-
「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 冰客本報訊記者昨日獲悉,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其中「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 據悉,此次當選為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的是: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化石博物館」走進武漢瑞景小學
在這間教室裡,200餘塊珍稀化石,8個地質年代,從亞洲大陸到澳洲海岸,發掘地遍布世界各地;50餘種礦物、隕石,從太陽系外到小行星帶……「鎮館之寶」是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提供的一大塊恐龍蛋化石,包含有12顆恐龍蛋。
-
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原標題: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囊括了距今 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提前探秘自貢恐龍博物館,如此豐富的館藏化石,哪具化石才是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呢?
-
【賞石天地】海百合化石——石種大薈萃
海百合化石——石種大薈萃出生背景: 海百合化石,就是一種名叫海百合的動物的形骸化石 海百合生長於4.5億年前,比恐龍時代還要早2億年,算得上史上最早的生物了。
-
聖潔之花:海百合古生物化石
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對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宛如一幅巧奪天工、酷似荷花的藝術品,栩栩如生。 海百合不僅為古地質環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也是化石收藏家的珍品,美其名曰「百合玉」。世界上海百合化石主要集中於德國的阿爾卑斯山和中國,其中貴州出土的海百合化石較系統,多數集中在三疊紀時期,共有10餘種。
-
揭秘自貢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太白華陽龍
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囊括了距今 2.01-1.4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提前探秘自貢恐龍博物館,如此豐富的館藏化石,哪具化石才是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呢?
-
湖北省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
相比歡樂谷的歡快與黃鶴樓的壯觀,湖北省博物館帶給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來到這裡,可以了解到湖北省的古代歷史。湖北省博物館位於武漢市東湖風景區,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於國家旅遊局5A級遊覽景區。
-
海百合化石的故事
走進長江文明館自然廳,有一個海百合化石的展覽專櫃,裡面的海百合化石栩栩如生,好像國畫大師筆下的百合花。 海百合是海洋動物,它常年生活在海裡,有多條腕足,身體呈花狀,表面還有石灰質的殼,乍一看長得真像植物。人們這才給它起了一個植物的名字。它是棘皮動物中最古老的種類,全世界現有620多種海百合。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我國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最值得的四大鎮館之寶!
最值得看的是四大鎮館之寶:1978年出土於「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編鐘,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種樂曲,它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踐劍,至今鋒利無比,在它邊上展出的是「吳王夫差矛」,生前兩人是死對頭,死後兩人的兵器「在一起」;鄖縣人頭骨化石的地質年代距今約100萬年,早於北京猿人的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極其罕見的精品。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