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本應是一個慢節奏的季節,樹木掉光了落葉,減緩了自身的生機,而我們人類在冬日裡仍然要正常工作勞累。所以適當的進補儲存能量是十分有必要的。
今天給大家分享幾道適合寒冬食補的家常食譜,大冬天裡多做給家人吃,營養美味,提高免疫不怕冷
【黃燜雞腿】
用料:雞腿6個,香菇6個,小個土豆一個,青紅椒各半個就夠了。
做法:
1,買回來的雞腿解凍後切成塊,放入清水浸泡30分鐘去除血水。
2,青紅椒各半個,切成小塊,香菇對半切開,蔥姜蒜切片待用,土豆去皮切成小塊,洗去澱粉後用清水浸泡,防止氧化變色。
3,香菇焯水2分鐘,撈出擠幹水分待用。
4,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浸泡好的雞翅,加入幾片姜,蓋上蓋,大火煮開,煮開後,撇去浮沫,煮5分鐘左右,撈出洗乾淨,瀝乾水分。
5,鍋中倒入少許油,放入適量冰糖,小火炒至完全融化,注意火不能大,小心炒糊。
6,炒至冰糖融化,顏色變紅後,倒入雞塊,翻炒上色,雞塊炒勻後推至一邊,加入蔥姜蒜炒出香味。
7,翻炒均勻,加入適量溫水,水量差不多沒到雞翅就可以了,加入土豆和香菇,翻炒均勻。
8,加一勺生抽,一勺蠔油,少許老抽,一小勺白糖,蓋上蓋,大火煮開後調小火,燜煮20分鐘。20分鐘後,加少許鹽和胡椒粉,翻炒均勻。
9,加入青椒紅椒,翻炒均勻,開大火翻炒收小湯汁即可。
【茶樹菇甲魚煲】
用料:甲魚 750克、冬筍 100克、茶樹菇 100克、黃芪 適量、人參 適量、姜 適量、枸杞 適量。
做法:
1,把甲魚從肚子邊剖開,然後洗乾淨,切成小塊,準備一鍋燙水,倒入甲魚,焯兩分鐘後把甲魚衝洗乾淨。
2,在鍋裡加入半鍋水,還有人參、黃芪,枸杞,煮開,再加入適量的生薑,加入甲魚塊。
3,加入適量的料酒,加入浸泡好的茶樹菇和鹽,用小火慢煮15分鐘左右。
4,15分鐘後,加入洗淨切片的冬筍,再煮五分鐘,加入少許 胡椒粉,關火出鍋。
【乾鍋娃娃菜】
用料:娃娃菜 1棵、五花肉 100克、小尖椒 5個、洋蔥 1個、幹辣椒 8個、豆瓣醬 適量。
做法:
1,五花肉切薄片,娃娃菜切去根部,順著切成粗絲。
2,洋蔥切絲,幹辣椒切段,尖椒切斜段、大蒜切末、姜切絲、香蔥切段。
3,鍋中放少許食用油,放入娃娃菜大火煸炒,煸炒至七分熟盛出備用.
4,鍋中放少許底油,放入五花肉煸炒,炒至五花肉變色,肥肉部分吐油,放入切好的蔥薑末、幹辣椒、郫縣豆瓣醬等調料。
5,加入少許老抽調色。翻炒均勻後放入尖椒和香蔥段快速翻炒,加入煸炒過的娃娃菜,加入適量蠔油、和少許白糖。快速兜炒均勻。
6,砂鍋放入切好的洋蔥絲小火加熱,把炒好的五花肉娃娃菜倒入燒熱的砂鍋中即可。
【蘆筍薑黃豆腐】
用料:薑黃豆腐 180克、蘆筍 65克、大辣椒 75克
做法:
1,蘆筍切成小段,豆腐,紅辣椒,都切成條備用。
2,準備一個乾淨小碗,加入醬油1.5小匙,白糖1小匙,澱粉1小匙,素味精少許,再加入適量清水拌勻備用。
3,蘆筍焯水,焯後之後撈起瀝水備用。
4,鍋中倒入少許油燒熱,倒入薑黃豆腐翻炒一下,再加入紅辣椒翻炒,加入蘆筍翻炒片刻,最後加入調製好的醬汁,翻炒均勻就可以起鍋了。
【茶樹菇炒千頁豆腐】
用料:千頁豆腐一塊,茶樹菇50克,香蔥一把、薑絲、蒜瓣小米椒3個、剁辣椒一勺。
做法:
1,適量溫水加入半小勺鹽,放入茶樹菇浸泡一刻鐘後剪掉梗子,搓洗乾淨。
2,千頁豆腐切成1釐米左右厚度的豆腐塊。蔥姜蒜切片,小米辣切圈。
3,平底鍋倒入少許油,保持中火,豆腐塊平鋪在鍋裡,大概半分鐘翻面就可以,煎至兩面微焦黃,盛出待用。
4,鍋中倒入少許油燒熱,放入一大勺剁辣椒和適量料酒,用蔥段薑絲和蒜片爆香。
5,放入茶樹菇,加入一勺生抽,放入小半碗的溫水,燜3分鐘左右,讓茶樹菇徹底軟下來。
6,接著倒入煎好的千頁豆腐,酌情放糖和鹽,炒勻後等個1分鐘就可以出鍋了。臨出鍋淋入少許香油。
【嫩薑燒鴨煲】
用料:鴨腿兩個,香菇200克、秋葵150克,嫩薑200克、郫縣豆瓣醬2勺。
做法:
1,鴨肉洗淨斬成大塊,嫩薑同時也切大塊。香菇和秋葵洗淨。
2,涼鍋下鴨肉慢慢翻炒,如果覺得比較幹,倒入2勺料酒,去異味還防止乾鍋。
3,等煸炒出鴨油,再放入薑片蔥段爆香。再加入八角和丁香,去除鴨肉的土腥味,接著加入加入一大勺的郫縣豆瓣醬,翻炒均勻。
4,倒入兩勺生抽,加入沒過食材的開水,保持中火先將鴨肉燉煮20-25分鐘。
5,燉煮的過程中再切香菇塊,在湯汁剩餘一半的時候放入鍋中,繼續燜燉10分鐘。
6,10分鐘後,把秋葵切小塊,放入鍋中拌勻,再煮2分鐘,出鍋即可。
大冬天裡,大家都喜歡做什麼菜給家人吃呢,歡迎評論留言,一起交流做美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