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早上,安縣千佛鎮萬福村一組村民張尚瓊和堂弟媳焦舒秀在千佛山採野菜時,不慎迷路。當地縣鎮兩級政府接到求救後,組織公安消防、林業和幹部群眾50餘人進山連夜搜尋,於昨(9日)早上將兩人成功救出。
「在千佛山土生土長,採藥、採野菜幾十年了,真沒想到會迷路,多虧大家救了我們。」9日上午,年過六旬的焦舒秀、張尚瓊向記者講述她們迷路的經過時,還顯得有些後怕。
一陣大霧,兩太婆山林裡迷路
7日早上7時許,61歲的焦舒秀和丈夫張尚玉以及堂姐張尚瓊、同組村民張朝興4人一起出發,到千佛山上採藥和鹿耳韭(一種野菜的名稱)。
上午8時許,她們來到海拔1000多米的響水溝,因草藥和鹿耳韭生長地域、環境不同,採鹿耳韭的焦舒秀、張尚瓊就和採草藥的張尚玉、張朝興分開了。
「分手時,4個人的乾糧全在張朝興的背篼裡,我們身上只有一點糖果。」張尚瓊說,之後她和焦舒秀在樹林裡邊採鹿耳韭,邊往半山坡爬,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兩三個鐘頭。期間,也沒有注意林子裡有沒有路,以前來沒來過。「大約在中午11時左右,山林裡突然起了大霧。雖然從起霧到霧散不過一小時左右,但霧散後不久,我們就迷失了方向。」
山林雨夜,燒起火堆等天亮
「我們當時並沒慌張。」焦舒秀說,「下午2點過,下山途中的張尚玉在海拔1000多米的茶廠附近給我們打電話,我說迷路了,不清楚現在在哪裡?他叫我們不要慌,他們馬上來找。」
隨後,張尚玉、張朝興又在千佛村請了兩個常年在山上採藥的村民,一路上山尋找,儘管電話打得通,但一直找到晚上10點過,也沒見到焦舒秀、張尚瓊。
「好在我們平時就養成了上山帶打火機、手機的習慣。」焦舒秀說,當天晚上,她和張尚瓊在一處懸崖下面升起一堆火,在火上烤鹿耳韭充飢。
整個晚上,張尚玉隔一兩個小時就給焦舒秀閃個電話,焦舒秀再閃回去。焦舒秀說,她們不敢接聽,怕電用完了,聯繫就斷了。
8日早上,張尚玉等人繼續在山上尋找。下午2時50分左右,實在找不到兩人的張尚玉給千佛鎮黨委副書記劉傑打去了求救電話。
接到求救,救援行動連夜展開
劉傑告訴記者,他接到求救電話後,馬上向正在縣上開會的鎮黨委書記薛遠超、鎮長高銀兵匯報了情況,按照他們的安排,立即組織了鎮幹部、林業站、千佛村村組幹部和熟悉千佛山情況的老農,於下午3時上山,沿響水溝(小地名)一帶向山頂搜尋,但一直搜尋到晚上8點過,也沒發現焦舒秀、張尚瓊的身影。
8日下午,安縣縣委書記趙迎春、縣長胡德兵得知情況後,要求相關部門和千佛鎮組織人員,一定要將兩位迷路太婆找回來。
當晚7時,安縣縣委副書記鍾思亮帶領公安、消防、林業等部門來到千佛鎮,連夜布置、組織搜救人員,期間通過電話與焦舒秀、張尚瓊通話,安撫兩人的情緒,讓她們不要慌張,原地等候。同時要求一直在山上尋找的張尚玉等人注意安全,弄清楚方向,配合次日大規模搜尋行動。
9日早上6時,由公安、消防、林業、鎮村幹部、村民和醫療衛生等部門組成的搜救隊伍共50多人分成5個組,分別從不同路線,向山頂搜尋。
有驚無險,兩名太婆安全回家
早上6時57分,第三搜救組發現了千佛鎮國有林長草溝區域有煙霧。經電話確定是焦舒秀、張尚瓊所放的煙後,要求她們原地等待救援。上午8時許,搜救人員在與北川縣壩底鄉小林村交界的長草溝一處巖石下,找到了焦舒秀、張尚瓊。
「發現她們時,她們渾身發抖,衣服溼漉漉的,身邊放著兩背篼鹿耳韭。」劉傑說,護送她們到坪上(小地名)後,醫護人員對她們進行了全面檢查,除了一些擦傷外,兩人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
上午10時40分,焦舒秀、張尚瓊被救援人員用車接回千佛鎮政府。
焦舒秀說,8日一整天,她們都在山上找路,累得精疲力竭。8日晚上,她們在一片樺子樹林裡燒火,烤鹿耳韭吃。9日早上6點過離開樺子樹林兩三公裡後,就開始燒火放煙。很快搜救人員就看見了。被救後才知,她們烤火的樺子樹林,是壩底鄉小林村。
千佛村村書記王定友稱,千佛山灌木林茂密,即使當地人走進去,如果不留標記,也容易迷失方向。在山裡迷路後,一定要鎮靜,辨別方向,發出求救信號,比較簡單的辦法是順著林中的溪水走,一般都可很快走出深山。(王永輝 王彥清 黃志富)
編輯: 周念慈 [關閉窗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