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抓狂絕望:老子學了10年漢語,還是沒聽懂中國人在說什麼

2020-12-14 沫史思今

前言

地球之上存在著諸多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官方語言,這些語言中包含了這個國家的發展史,而我們的國家的漢語更是如此,經過了上千年歷史的發展與演化,最終形成了如今我們所用到的語言,曾經有人做過一個排行榜,其內容就是給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做一個排行榜,後來漢語排在了第一名。

漢語到底有多麼難學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因為我們中華文化比較深遠,因此我們的祖先賦予了一個字多個發音,也就是多音字,甚至有時我們僅憑一個字,就能描述出一個故事,有的外國友人在學習了10年的漢語之後,依然還是聽不懂中國話。我們國家自改革開放以後,國際地位也在不斷的提高,如今越來越多外國友人選擇來到中國體驗生活。

01

不過對於那些外國人來說,無論在中國居住多久,他們都必須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語言障礙,起初許多外國人都會隨身攜帶有翻譯器,這在一定程度的確可以減少一些障礙,過翻譯器畢竟不能當作聊天使用,因此許多外國人會選擇主動地學習漢語,然而,只是讓他們想不到的是,一門語言竟然可以難學到如此地步,甚至被漢語逼瘋的外國友人大有人在。

許多人外國友人在剛開始學習漢語的時候,就認為應該先學習拼音,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我們如今所用的漢字是由象形字演化而來的,而拼音只是後面加上去的,拼音真正流行是在民國初期的時候。而我們的拼音與國外語言最大的不同之處我們的一個拼音有四個發音,而這四個發音有代表的不同的含義,這個即是聲調。

02

而外國語言中是沒有聲調這一說的,僅這一點就讓許多外國友人直接崩潰。如果國外友人天賦較高,基本掌握拼音的話,他們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最難的一關——漢語,想要學習一個語言自然是要了解這個語言的歷史而漢語中所蘊藏的是中華5000年來的智慧結晶,雖然如今的漢語相比於古代而言已經簡化了許多,然而依然讓許多的老外一籌莫展,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許多老外第一次寫漢字的時候會覺得漢字的123特別簡單,只是當他們寫到"四"的時候,就有點不太明白了,因為這個漢字和前面的一二三並沒有發現任何的規律。

後來當他們將這些簡單的漢字學會以後,更多成語的出現又再一次讓他們陷入了沉思之中,這些成語單獨拆出來他們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將這些文字組合到一起,他們就沒有辦法理解了,就比如說"七嘴八舌"正確的的理解就是人多嘴雜,如果讓老外看的的話就是七個嘴巴八個舌頭,也是這種簡單的成語,就足以將這些老外逼瘋。

03

還有就是我們漢字中會有一些近義詞也讓許多老外頭疼不已,就比如"許多和大部分是近義詞,"我們可以很好理解,不過老外就很難理解,最後就是我們漢字的組成部分也是比較複雜。漢語中的許多字體包含了多層意思,因此我們的漢字特別注重筆畫,而這也是老外頭頭疼的一點,甚至因為筆畫的順序,還曾經鬧出過不少的笑話呢。當以上的都學會以後,那麼下來就是許多的外國友人的噩夢了,那就是將詞語連成一句話,我們漢字中有許多的形容詞,每一個物品甚至有諸多的形容詞。

將這些形容詞記住對於那些老外來說顯然有些困難,這也就導致他們在造句方面經常一籌莫展,就比如說"書店的門口和門口的書店"同樣的字,不同的位置,最後的意思也是不一樣的。漢語是與中華文明緊密相連的,這裡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所以對中國文化不是特別了解的人一般是無法理解漢語的博大精深的,這也就導致了許多外國人抓狂甚至絕望,有些人在中國學習了10年之久卻依然還是聽不懂中國話。

結語

漢語的精粹在於,這種語言需要結合中國的文化氛圍才能對漢語有所理解,如果僅僅靠著時間積累的話,肯定是無法將漢語融會貫通的,更何況,即便是學會漢語,也僅僅只是學會了一種語言,我們國家還有這諸多的方言存在,而這些方言即便是國人自己都不一定可以聽明白,總之作為世界上最難學的一門語言,對於我們而言,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亦是我們5000年的結晶所在。

參考文獻:

《簡化字總表》

相關焦點

  • 學中文很簡單?美國學生:我的漢語試卷,中國學生也不會
    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英語課和自然、政治一樣,還僅是副課,可是,自從來到出自,英語就變成了主課,而且還是最讓我頭疼的課。每次在上英語課的時候,我都經常會問自己,為什麼一個中國人要學英語呢?不過,到最後為了能有一個好成績,也只能接受學英語的現實。
  • 老外自認為漢語水平已經很好了,結果聽到方言徹底懵了:我想哭
    中國的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語言,它還是很多其他語種的老祖先。漢語發展到現在,雖然普通話統一了,但是方言卻怎樣都無法統一。中國的方言有多複雜?隔著一條河的兩個村,可能說出來的話都是不一樣的。這些話還不至於聽不懂,但是如果一個市的郊區和中心的人用方言談話,那還真有可能聽不懂了。
  • 樸槿惠的漢語跟誰學的?
    樸槿惠語言天賦可見一斑,在其自傳中,她表示自己「還會說法語、西班牙語和漢語」。 30多歲才開始學習漢語 進步神速雖然有了深厚的中國文化功底,但是據韓國駐西安總領事全哉垣透露,樸槿惠真正開始正兒八經的學習漢語,還是在她三十多歲的時候。
  • 英語比日語難學?只要聽懂了,就是小菜一碟!
    2、不可用學漢語的方法來學英語事實上,對於中國學生來說,英文單詞雖然沒有漢字,但是一點都不比日文難認。因為我們天生就是認字高手,從小到大,我們在漢字的字林中練就了一雙火眼金晴,各種字體各種寫法都逃不過我們的雙眼。不少來中國學漢語的老外都曾驚嘆:「你們中國人真厲害,街上的招牌寫得那麼隨意,你們都能認出來。」這種能力,英語國家的老外羨慕不來。
  • 沒聽懂老外說了啥?你可別說「Pardon」啊!不然你永遠不懂!
    本期我們要學的這個場景,可能很多初學者甚至是學了很久英語的小夥伴都會碰到。跟老外聊天的時候,有的人會因為緊張害怕然後跟不上對方語速。當然,也有可能因為晃神了,沒有聽到對方說什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
  • 被英語虐哭的夥伴,看學漢語的老外,心理更平衡,女老外:我是雞
    英語難學,以至於每次討論是否取消英語的時候,很多網友真臂高呼,堅決取消英語,但大家看看,目前的大量論文都是用英語寫的,沒有英語基礎,根本沒辦法學習歐美先進的科技,這也是我國在追趕歐美,一旦他們要學習我們的時候,比如在唐朝,日本要學中國的先進文化,他們自然會學漢語,我們則不必學日文,
  • 老外對中國人的困惑
    老中  十幾年中週遊亞、非、歐、美,也體會到外國人怎樣看待中國人。人家雖然不追著我們中國人看熱鬧,但是卻經常好奇地向中國人提一些問題,在此歸納為10條,以饗國內讀者。  1.你最驚訝的事情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總是胸有成竹地答道:北京就是北京,從來就沒改過名,只是拼音的方式改用中國漢語拼音。可就有一次,一位略通漢語的法國人接著問:那為什麼「中國」不用漢語拼成「Zhongguo」在國外通用呢?我一時語塞。是啊,「中國」在英文裡是「China」,在法文裡是「Chine」(發音「士因呢」),在阿拉伯語中是「思因」,在泰語中是「今」,還真就是沒有叫「Zhongguo」的。
  • 蘇州老外是這樣學中文的
    目前,約有3.6萬外籍人士在蘇生活,這些老外除了工作之外,很多人也和我們學英語一樣,在努力地學習中文。對老外來說,學習中文會遇到哪些問題?是否會遇到我們學習英文時同樣遇到的問題?本期新蕾觀察,讓我們聽一聽「老外」們學中文的故事。申力坤的二十載中文學習路申力坤(本名Fraser)是一名英國人,也是一名「洋女婿」。
  • 老外抓狂中國羊年如何翻譯:有角反芻動物
    紐約時報直接把羊年說成了「有角反芻動物年」。  中國的羊年眼看就要到了,全球的華人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慶祝羊年,老外們也想摻和一把。可是,這群老外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很糾結的問題:中國的羊年究竟是哪種羊?是有角大公羊(Ram),還是山羊(Goat),抑或是綿羊(Sheep)?英國和美國的多家媒體都給出了不同的答案,甚至請來多位專家解讀,最後還是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還是紐約時報比較「聰明」,他們乾脆放棄了考究究竟是什麼羊,直接將羊年翻譯成了「有角反芻動物」年。
  • 老外叫囂「中國人滾出去」,嶗山大嫚兒挺身而出,令青島男兒汗顏
    4月1日,愚人節這天,山東青島姑娘汪女士(化名)有些激動,回到家,她對老公說:我今天懟了幾個老外,你不知道他們有多囂張?居然在我們的地盤上叫囂「中國人,滾出去!」 我要是個男的,真想上去削他!今天愚人節,說什麼都不為過!咱們這小地方,哪有什麼外國人?真有外國人,在咱大山東,是龍是虎都得趴著!你這愚人節段子有點low呀!」汪女士見老公不相信自己,有點生氣。便拿出手機,打開一段視頻,說道:「你看,這是我當時拍的,就是這3個外國人!我們辛辛苦苦排隊做核酸檢查,他們來了直接跑到前面,強行插隊。
  • 作為最難學習的語言,漢語是如何逼瘋老外的?這三點原因缺一不可
    所以保護母語文化無可厚非,並且應該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其實我們的漢語還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因為學習它,不知道惹惱了多少外國人。在坊間網上,很多人都在提及自己被英語「支配」的恐怖,但也不僅僅我們被英語支配,外國人也同樣被漢語支配。因為中國的影響力不斷上升,所以為了更好地對接中國各種各樣的合作,如今全球很多國家的人都開始在學習漢語。
  • 中國人對講漢語的「老外」有何反應? 外國網友的回答亮了
    而實際上,全球「漢語熱」現象表明,外國人學習漢語不僅局限在這些官方途徑,許多外國人還通過結識中國朋友、聘請漢語家教、網絡自學等形式練習漢語。當「外國人會說中國話」逐步普及,中國人對這些會講漢語的外國人又是持怎樣的態度?美國問答社區網站Quora出現了一個大意為「中國人對能說漢語的『老外(Laowai)』有什麼反應?」的提問。
  • 老外:漢語太難學了,你看服務業商品上翻譯的漢語有多「嚇人」
    在幾千年的社會生產實踐中,我們的祖先曾經發明了無數的傳統文化。這其中最體現到的一點便是我們所使用的漢字。眾所周知,在當今全球二百多個國家當中,語言的多樣性一直都存在。而漢語和英語則是當今世界上最使用廣泛的兩種語言。但是不同於英語的是,漢語學習是十分的難。這已經成了全球其他國家公認的一點。
  • 中國有個「老外村」不是中國人,說漢語比中國人都流利!
    現在,中國人出國旅遊很常見。隨著現代交通設施的改善,它將不再像我們去世界上某個地方時那樣繁瑣。很多海外地區都可以從中國直飛,比如離中國不遠的東南亞,還有俄羅斯,我們北方的鄰居。雖然這裡的冬天是一片冰凍的景象,但並不影響中國遊客對俄羅斯的熱情。
  • 中文究竟有多難學?美國教授:看我們的漢語試卷,中國人會做嗎?
    中華上下5000年歷史博大精深,而和我們的歷史一樣厚積薄發的,還有中國漢語。不可否認,一直到今天,漢語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每年無數老外為此抓破了頭,但卻依舊只得皮毛,不得精髓。其實,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完全是兩碼事。
  • 中國最接地氣的方言,不是北京話,連初來乍到的老外都能被帶跑偏
    導語:中國最接地氣的方言,不是北京話,連初來乍到的老外都能被帶跑偏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漢語,而普通話是最標準的漢語。外國人來到中國時最首先學的也是普通話。因為普通話基本上是全國通用。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節目《中國最接地氣的方言,不是北京話,連初來乍到的老外都能被帶跑偏》,我是你們的小編筱丫看世界。所以有提前做了功課的外國遊客來到中國以後,表示仍然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我們都知道北京話與普通話最為相近,只不過多了個兒化音。但大部分聽起來還是極為相似的,所以很多外國遊客來到中國北京時,用一些基本用語與當地人溝通交流還是可以的。
  • 老外眼中的中國人是什麼樣?老外:不知道為啥,中國人就是很聰明
    中國學生大多都戴眼鏡現在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在國外的學校裡也能見到許多中國人的身影。成績好的永遠是中國人除了都戴眼鏡之外,中國學生的聰明程度也是老外們最驚嘆的。不知道為啥,中國人就是很聰明那麼這些老外對於中國人為什麼這麼聰明有什麼看法呢?其中一位印度老外覺得中國人之所以聰明很有可能是因為語言。
  • 漢語真的全世界最難學嗎
    但公認難學的希臘語、希伯來語、西班牙語都共享一句慣用表達:「這玩意兒簡直是漢語!」 不止外國人這麼認為,漢語之難更堅定了不少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級」之類的段子從 80 後一直傳遞到 00 後,讓來訪的外國人說兩句「過年好」、「恭喜發財」,更是電視節目中永不厭倦的把戲。
  • 外國人學中文有多難?看看就知道了!
    所以對於母語是拉丁語系的西方人來說,學英語,隔層紗;學漢語,隔座山。寫了還是不會讀好不容易學會了寫字,學中文的人還會遇到第二個當頭一棒的難題:寫了還是不會讀。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語言,都是拼音文字,看著一個單詞的拼法,就能大致讀出它的讀音來。
  • 「漢語是未來的語言」,所以此大洲學漢語的人越來越多了
    有的使用人數很多,比如漢語。僅在中國大陸,使用漢語的總人數就超過了13億,這個數字是英語和西班牙語等印歐語系語言所望塵莫及的。還有的語言,儘管沒有英語漢語那麼流通,可是實力也不容小覷,比如俄語、法語、阿拉伯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