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自認為漢語水平已經很好了,結果聽到方言徹底懵了:我想哭

2020-12-14 趣聞奇葩說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句話可以用在很多領域上,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中國語言文化。中國的漢語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語言,它還是很多其他語種的老祖先。漢語發展到現在,雖然普通話統一了,但是方言卻怎樣都無法統一。中國的方言有多複雜?隔著一條河的兩個村,可能說出來的話都是不一樣的。這些話還不至於聽不懂,但是如果一個市的郊區和中心的人用方言談話,那還真有可能聽不懂了。

方言讓老外很崩潰

對老外來說,他們剛學中文時普遍認為自己學的普通話就是中國獨一無二的語言。每個人都是這麼說,每個人也都能聽懂。但事實卻是,每個人都能聽懂,但是每個人說的,老外卻不一定能聽懂。有些人說話是自帶口音的,我們可能聽著沒問題,但對於老外來說那可就不得了了。

一個根本就聽不懂的地名

今天這兩位老外就來到了廣西遊玩,因為學了多年漢語,他們對自己的這趟旅途非常有信心,絕對不需要任何導遊。本來是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問路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居住在旅遊景點附近的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們,兩位老外很有禮貌地找到一位老爺爺詢問附近有沒有著名的景點和美食,老爺爺當然很熱情地說了一大堆地名和美食,但是問題來了,爺爺是用最標準的廣西方言說的。

老外感慨不知道學中文幹什麼

這下兩位老外懵圈了,怎麼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剛學中文時聽周杰倫的歌的狀態。老爺爺一個字一個字介紹了當地很有名的一處景點「幸福樓」,但是老外怎麼聽都是「喊瘋佬」,一旁的外國小姐姐甚至崩潰地表示自己為什麼要學習中文。老外又開始找其他能說出流利普通話的人,但是因為了解當地景點的都是老人,但是他們說的話卻一點都聽不懂。

聽不懂方言的老外崩潰了

其實中國在南北方向上語言差異確實挺大的,南方人一般都可以聽懂北方人說話,但是南方人說方言,估計就真的只有自己這一片可以聽懂了,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被英語虐哭的夥伴,看學漢語的老外,心理更平衡,女老外:我是雞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及其社會的一切越來越優秀的時候,很多外國人都要學漢語了,目前學漢語較多的國家主要集中在美英及其非洲和東亞南亞等國家,由於我們學英語都被英語虐哭了,但大家在看一下外國人學漢語,更是被虐的體無完膚,一位女老外穿的T恤上竟然印了一個大大的「雞」字,還有一位男老外在脖子上繡了一個「豬」字,這都是對漢語文化背景不了解造成的笑話。
  • 美國小夥建中國鄉音網站 繪製漢語方言地圖(圖)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關注這個老外辦的漢語方言網站。  這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也發現,自打2007年來了中國,整個人越來越「北京範兒」。他說一口帶著京腔的普通話,舌頭往上一卷,輕而易舉地發出一個兒化音,比如「聊天兒」。他住在一個沒有電梯的老居民樓裡,經常跟樓下的大叔大媽拉家常。  初到北京時,司圓直覺得自己的漢語還不錯,他大方地跟當地人交流,卻發現「完全出乎意料的東西」。
  • 讓老外最頭疼的4道中國菜,就算漢語八級,看見菜單也一臉「懵」
    每個國家的文化都是不一樣的,現在很多老外都喜歡學習漢語,在國外,會說漢語的老外,感覺都是很厲害的,因為我們中國的漢語,實在是博大精深,是很難理解透的。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外喜歡到中國來旅遊,到了中國以後,最基本的漢語還是要了解的,不過在中國餐廳吃飯的時候,有這麼4道菜,是讓老外最頭疼的中國菜了,因為就算是漢語8級,點菜的時候,看到菜單上的這4道菜,他們也是一臉懵,都不知道該怎麼點菜了。今天就帶大家看一下,可能很多中國人,點菜的時候都一臉懵,很多人都點不出這4種菜,不信的話你們可以看看。
  • 老外抓狂絕望:老子學了10年漢語,還是沒聽懂中國人在說什麼
    漢語到底有多麼難學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因為我們中華文化比較深遠,因此我們的祖先賦予了一個字多個發音,也就是多音字,甚至有時我們僅憑一個字,就能描述出一個故事,有的外國友人在學習了10年的漢語之後,依然還是聽不懂中國話。我們國家自改革開放以後,國際地位也在不斷的提高,如今越來越多外國友人選擇來到中國體驗生活。
  • 中文逼死老外系列!據說只有漢語十級的人才能看懂
    今天英大帶大家來練練嘴皮子,中文實在太優秀,英大已經嘴瓢陣亡... 據說下面這些句子,只有漢語十級的人才能看懂。 看到這裡,我已經不會斷斷斷斷斷……句了! 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你們為什麼就這麼優秀? 漢語真是博大精深,一個字都可以有好幾個讀音,不同讀音的同一個字連在一起,都能組成通順的句子。
  • 中國最接地氣的方言,不是北京話,連初來乍到的老外都能被帶跑偏
    導語:中國最接地氣的方言,不是北京話,連初來乍到的老外都能被帶跑偏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漢語,而普通話是最標準的漢語。外國人來到中國時最首先學的也是普通話。因為普通話基本上是全國通用。但是中國除了標準普通話以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方言。每個省份都不一樣,而且一個省份裡的各個城市又有所區別,一個城市裡的各個區域又又微妙差異。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節目《中國最接地氣的方言,不是北京話,連初來乍到的老外都能被帶跑偏》,我是你們的小編筱丫看世界。所以有提前做了功課的外國遊客來到中國以後,表示仍然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 高校漢語老師「炫耀」老外學生答卷 字跡工整
    大連某高校漢語老師齊跡在微信朋友圈裡 "炫耀" 自己印度學生的漢語水平,他這樣寫道:" 一個學了8個月漢語的老外,把試卷做的這麼幹淨,我也是服了。" 而另一位老外學生所做的填空題也讓齊跡大呼 "太有" 了!
  • 中國人對講漢語的「老外」有何反應? 外國網友的回答亮了
    而實際上,全球「漢語熱」現象表明,外國人學習漢語不僅局限在這些官方途徑,許多外國人還通過結識中國朋友、聘請漢語家教、網絡自學等形式練習漢語。當「外國人會說中國話」逐步普及,中國人對這些會講漢語的外國人又是持怎樣的態度?美國問答社區網站Quora出現了一個大意為「中國人對能說漢語的『老外(Laowai)』有什麼反應?」的提問。
  • 美國學生:我的漢語試卷,中國學生也不會
    英語是現在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也是公司高層商務交流會上必備的語言,所以,英語已經成為我國學生的必學語言。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英語課和自然、政治一樣,還僅是副課,可是,自從來到出自,英語就變成了主課,而且還是最讓我頭疼的課。
  • 漢語方言去除義標記的多功能性研究
    去除義標記在與動詞搭配時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語法化,有些還停留在補語階段,如泉州方言的「嗦」;有些已經無法充當句法成分,只能與動詞結合表達一定的語法意義,如四邑方言的「拋」。本文擬對去除義標記在漢語方言中的表現形式及其多功能性進行描寫,構擬去除義標記的語法化路徑,並探究漢語去除義標記的本質。
  • 不怕老外會中文,就怕老外還會說方言!
    中國方言千千萬,北方的聽不懂南方的,南方南邊的聽不懂南方北邊的。方言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就已經很難了,歪果仁聽起來就更更更更更難了。雖然很多歪果仁被方言虐到懷疑人生,雖然歪果仁會說的方言不是很多,但總會那麼一兩句日常句子...比如,在一則街頭採訪中下面這個外國小姑娘跟學東北話:你今天咋樣?!
  • 難理解的方言中國,粵語排名第一,網友:我已經十年沒學了
    現在英語和漢語已經成為世界上學生人數最多的兩種語言,其中,漢語作為中華兒女的標準語言經歷了數千年的變化,現在,普通話正展現在世人面前,這是很容易理解的,與普通話相比,各省區方言卻呈現出千變萬化的趨勢,說外國是英語,中國的方言可以描述為十裡不同的發音。
  • 論漢語方言的語義類型學意義
    文章認為,中國境內的語言,歷史悠久,文獻古老,方言豐富多彩,而且每一個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是進行語義類型學研究的上佳材料。在此基礎上,文章論述了漢語方言在語義類型學方面的價值,並倡導在方言快速消失的大背景下,儘快編纂大型的可供語義學類型研究的漢語方言詞典。文章認為漢語方言大型詞典,不僅可以為語義類型的研究提供材料,還可以為語言學的全面研究提供便利,為即將逝去的方言建立永久的語言檔案。
  • 中國漢語七大方言分別指什麼 這些方言分別在哪裡使用
    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眾多。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漢語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現代漢語有各種不同的方言,它們分布的區域很廣。
  • 外國人第一次聽到漢語什麼感受「感覺你們好有脾氣啊」
    毫無疑問,漢語是最美麗的語言。發音多變,如鳥鳴,如春水。或長或短,或激昂,或緩和。那麼外國人第一次聽到漢語又是怎樣的一種感受?1、第一次去中國的時候,我們都坐在餐桌開始吃晚飯。那時候我完全不會說一點兒中文,所以我只嘗試聽我的女朋友和她的媽媽說什麼。我看她媽媽的臉,聽她的聲音,開始出汗了,因為我感覺她生我們的氣。我感覺她非常憤怒,認為她在告訴女兒不應該和一個美國人一起在什麼的。我開始考慮要不要跑路,還好在決定跑路之前我問了我的女朋友:「Did I dissapoint her...?",」我讓她失望了嗎?
  • 漢語方言受益者標記來源考察
    用「助」作受益者標記的方言不多,目前我們見到的只有古田一地。例⑱⑲引自李濱(2014):  ⑱汝助我囇你幫我一把。 ⑲汝助我看囇有綻無你幫我看看有無錯誤。  例⑱「助」為動詞,例⑲「助」為受益者標記,其演變路徑應跟「幫」相同。
  • 老外買了個2斤重的龍蝦想做中國菜,結果做了個炒飯,網友要哭了
    老外買了個2斤重的龍蝦想做中國菜,結果做了個炒飯,網友要哭了!其實每個地方的飲食文化都是不一樣的,不過我還是覺得中國人做的飯菜比較的好吃,而且中國的飯菜樣式比較多,有很多外國的人來中國旅遊的時候都被中國人得這些飯菜給吸引了,然後想要永久的留在中國。
  • 官話方言包括哪些省? 正宗的漢語在哪個省?
    再就是有些省份和自治區還有非漢語的少民語言,我就不多提了(本問答主要談漢語)。 可結果呢?結束北朝少民皇權,並統一中國的隋唐還是漢人王朝。中原要漢人少,哪能做到?所以,漢語如何沒有在中原傳承?     何況,我還有幾個鐵證。比如。以分子人類學來說。漢族的主體基因是O3,而全國各省漢族O3比例都在60%左右。區別無非是南方個別省只有50%多點,而中原(黃河中下遊/華北)某些省接近70%。也就是說,無論哪個省的漢族大部分都是炎黃的直系後裔。
  • 老外在中國飯館點了一個餅,端上來卻是一條魚,老外瞬間一臉懵
    老外在中國飯館點了一個餅,端上來卻是一條魚,老外瞬間一臉懵!今天跟大家說的這道菜其實叫做葵龍魚餅,中國人聽到這個名字,應該能夠想像到的是它是用魚做成的餅,可是當那些外國人聽到這個名字以後,他們都會以為是一道餅狀的食物,所以說也是鬧了很多的笑話,曾經有一個外國友人,他也是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和美食的,經過他多年的走訪還有學習,他自認為自己也算是一個半個中國通,所以說他在中國走南闖北這麼多年,也是見了各種各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