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寶山區2035年總體規劃草案稿目前開始公示,其中的一個問題是寶山區的常住人口的部分不均。
本文論述的並非寶山區常住人口人口南北部分不均的問題,而是說寶山區的常住人口過度集中在幾個片區之內,而另外的一些片區則都是產業地區和,則比較缺少常住人口。上海寶山區常住人口在局部區域內分布不均的問題,根本原因其實是寶山區的各個片區功能過分單一,因此常住人口過度集中在居住為主的片區裡面。
簡單來說,上海寶山區常住人口集中的幾個片區,就是下面地圖中黑線標出的部分。
上海寶山區總體規劃關於常住人口整體分布的情況如下所示。
在上海寶山區總體規劃中,南北人口分布布局其實是一個大片區的改變:
郊環以南面積170平方公裡,人口164萬郊區以北面積130平方公裡,人口46萬
寶山區南北常住人口的分布不均的問題雖然存在,但其實還不算很嚴重:寶山區郊環以南常住人口密度1萬/平方公裡,寶山區郊環以北常住人口密度3千多/平方公裡。
相比而言,寶山區片區內人口分布不均的問題其實更加嚴重。上海寶山區2035年總體規劃中的格局圖如下所示,其中常住人口集中的幾個地方已經用黑線標註。
上海寶山區整體來看,還是一個大片區的改變,幾個常住人口集中的片區非常大:大華、廟行-張廟、楊行、顧村、羅店西,這些是人口集中的地區,往往是居住區為主,因此常住人口的密度很大。
上海寶山區無論是現狀,還是在2035年的總體規劃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都是相同的,寶山區很多片區的功能過於單一,有些是純居住功能,有些是純產業功能,常住人口在片區內分布更加不均。
寶山區南部的常住人口不均,已經無力改變
在寶山區的南部,常住人口分布不均是歷史造成的,高境、張廟、廟行等地區基本上都是居住為主的社區,而在其周圍,則是更單純的產業區。
上海寶山區東南部地區的衛星圖如下所示。
從上海寶山區東南部地區的衛星圖可見,這個地區的高境、張廟處於居民樓密集的階段,常住人口的密度也會很大,而在北部則是產業為主導的吳淞工業區。
上海寶山區高境地區的景觀如圖所示。
上海寶山區廟行地區的景觀如圖所示。
上海寶山區淞南地區南部的景觀如圖所示。
從寶山區南部的景觀上來看,這個地區是居住功能密集,功能上也比較單一。
對於寶山區南部的常住人口部分不均的問題,由於這些都是建成區,其實已經無力改變。目前能做得是,在純居住地區裡面,進行插畫式的建設,建設一些辦公區,這樣可以有利於居住和就業功能的平衡。
寶山區中部常住人口密度最高
寶山區中部地區則是寶山區常住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超過1萬人/平方公裡。寶山區中部地區的常住人口,大部分的增量來自西部的顧村西部地區。
寶山區中部的顧村西部地區由於建設了大量的大型居住區,並且未來還是要進行建設的。相比而下,寶山區中部的吳淞工業區北部、顧村機器人產業區,則是比較單純的產業社區,常住人口的密度很低。
寶山區北部的常住人口分布最為不均
寶山區北部的常住人口比較少,但是局部並不少,尤其做寶山區羅店西的地區。
寶山區羅店西的地區是從荒地和農村崛地而起,也是由於功能比較單一,這裡導入的大部分是常住人口。
寶山區羅店西地區是寶山區北部常住人口最高的地區,相比之下,寶山區北部的寶山工業園區人口基本上是產業功能為主,常住人口密度比較低。
上海寶山區常住人口在局部分布不均的問題,很大長度上是寶山區之前的產城融合其實並不是很到位造成的,片區建設的格局過於粗線條,以至於地區的每個片區功能過意單一。在寶山區2035總體規劃中,已經注意到了產城融合的問題,但是關於常住人口的局部平衡,依然沒有被重視。
喜歡小喵奇談關於社會生活的知識性文章,請點讚、分享和收藏,並請關注小喵奇談百家號,每日為您提供新鮮的原創文章。